- +1
英国岁时纪|讣告虽以死亡开始,但我们阅读的是生命
电影版《长日留痕》一开头,那位出了名克己守礼的大管家史蒂芬斯先生,正在服侍达灵顿公馆的美国新主人,为他送上烫平的报纸和烤好的土司,也许是新主人想找个话题夸赞一下大管家的尽职、尽责,便挑起了一个话头,“为什么我喜欢你准备的报纸?”史蒂芬斯不语。“这些讣告。每个混蛋都 能有自己公开的葬礼演讲。这在我们美国是没有的。”
那是我第一次听说有人热衷喜欢读讣告。这世上的人千奇百怪,如今我也不那么容易遇见咄咄怪事,有人喜欢在家养蜥蜴,有人执意刮掉自己的眉毛,有人在天气好的时候光着屁股趴在小区绿地上日光浴,每个邻居都对她的人体结构一览无余......一旦你对什么产生好奇,只要一打听,干这事的人 准定不少。我邻居詹姆斯大爷就喜欢读讣闻,他的手机还是停产的诺基亚老款,每早按照惯例出门遛狗,拿报纸,买面包。我问他喜欢读哪些内容,他就支支吾吾地说,“老实说,我每天都读讣告。 我已经老到朋友去世的年龄,想看看有哪些认识的人走了。”世界上数以百万计的人选择以阅读死亡 来开始他们的一天。本杰明·富兰克林有句名言,“我每天早上9点起床,然后去拿早报。然后我看了 一下讣告页面。如果上面没有我的名字,我就起床。”
欧美报纸上常见的讣闻版面詹姆斯大爷一个人住,我不敢问其中的原因,不过孤寡老人也是常有的事。他生活非常有规律,脸 总是刮得很干净,嘴唇单薄,眉尾有几根过长的,抛物线一样垂落下来,像我们文化里的寿星眉。 我会在超市碰到他,waitrose有段时间对会员免费供给咖啡、茶,我但凡路过就去拿一杯热饮路上暖手,排队的时候看到詹姆斯,我们相视一笑。这片街区有个室内泳池,有个中学生溺水身亡,不少人为了纪念他会在泳池外砖墙前摆上鲜花,一辆自行在横放在墙边,我猜那个男孩应该就是车的主人,出事那天就没有把车骑回去,车上也被捆上了花束。我路过的时候,看到詹姆斯正在阅读贴在墙上的讣闻,“太可惜,还这么年轻”他摇摇头,“这是一个很好的孩子,他数学考过全班第一呢。”这显然是他从墙山讣告上看来的信息。
有不少上了岁数的人,和詹姆斯一样,喜欢阅读讣闻,讣闻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还活着,年轻人身强 力壮,觉得自己会不朽,不会去想死亡的事情,也不会去留意讣闻。这是詹姆斯的观点。如今我也会阅读讣闻,报纸的网络版会有讣闻的专栏,每个人占据一块等面积的格子,像是电子时代的墓地,我只是好奇人们的生活,毕竟我们越来越难以走进别人的真实生活,通过这些讣告可以看到人 们简短的传记:在哪里出生,哪里上学,哪里定居,跟什么人结婚,做什么工作,一辈子最值得讲 述的是什么。如果我们幸运的话,会可以读到几行关于这个人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事情,能一瞥这个 人的灵魂。《每日电讯报》的讣告编辑哈利·德奎特维尔认为“讣迷”不分年龄,“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很 乐意花自己辛苦赚来的钱用于读讣告。我们的讣告不仅在英国,而且在全世界都有大批忠实的追随者。只有肾上腺素上瘾者或完全缺乏想象力的人才会对讣告感到厌烦。”
《每日电讯报》的讣告网页截图我常常在复古英剧里看到这样的情节,后人发现疑点,需要为过去的某个案件收集证据翻案,首先 要做的就是跑去大英图书馆,找出某年某月某日的报纸,看一下被害人的讣告,当时的记者是如何描述被害人死因的,希望在里面发现蛛丝马迹。大英图书馆保留着从18世纪到现在每天出版的报 纸,有对犯罪和刑罚的详细报道,有时尚资讯、治愈秃顶和性病的广告,除了国家的事,你也可以 了解家庭的通知,从出生、纪念日、婚姻到讣告,甚至是知名祖先们的生活。对于我们中国人来 说,讣告新闻并不是报纸里的重要栏目,但是在英国它一直占据一席之地,编辑部常设讣告记者这 个职位。19世纪的讣告最浓墨重彩,是讣告的繁荣期,篇篇写得像哥特式小说一样跌宕起伏,但是 20世纪的讣告就趋于常规和单调,也许是战争较多,人们无心搞花样,21世纪初的讣告变成了专业 的学科。
《先上讣告后上天堂》的作者玛里琳·约翰逊,痴迷讣告,每天一字不落地精读讣告,还会剪报,保存好,她在咖啡馆可以迅速瞄出谁是同类,“讣迷”们会聚在一起讨论讣闻的优劣,分享可以订阅到。
《先上讣告后上天堂》简体中文版关于死亡的最新快报的渠道。由于阅读讣告,他们的生活每天都很充实,通过讣告记者优美的文笔 阅读死者的故事,获得各种稀奇古怪的知识,窥探到千百万种人生。玛里琳·约翰逊不满足于民间的分享,专程拜访了《纽约时报》的讣告版编辑,远渡英国去探访专门写讣告的作者,像学者一样钻 研各种讣告,并比较讣告之间的差异,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讣告写作者,为马龙·白兰度、戴安娜王妃、杰奎琳·奥纳⻄斯、伊莉莎白·泰勒、凯瑟琳·赫本、约翰尼·卡什和鲍伯·霍普等著名人物撰写讣 告,为“9·11”中遇难的人们撰写《悲伤速写》。
阅读讣告,改变很多人的生活轨迹。40虽的塔拉·罗斯伯格在酒店工作,她的母亲因乳腺癌去世。在 写她母亲的讣告时,她发现了对这种体裁的痴迷,她开始大量阅读讣告,对母亲死亡的悲伤情绪得 到了疏解,后来她用死去的陌生人的名字为慈善机构捐款。40多岁的勒克斯·纳拉扬是一家社交媒体情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热爱潜水、攀登喜马拉雅山、读讣闻,“我觉得自己是在像进行有价值的人类学活动来读讣告,我的动机可能远没有那么高尚,我的这种痴迷可能源于我在某些持续的、存在主义的疯狂状态下对安慰的需求。”他在TED演讲中谈到,为了深入了解人类成就,他在20个月的 时间里分析了2000多篇讣闻,从中去发现人生真的意义是什么。讣告是分析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和信 仰的媒介,它强调的内容也会跟着社会变革而变化。
我读讣告时会更坚定自我,一个人的成就,一个人的言论,会因死亡被拔高,也会因死亡被扭曲。 财富多寡和地位悬殊不会成为讣告的焦点,但你会更想了解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你感受到生命的虚无,唯一有意义的就是活着的时候投入地去做自己真真正正喜欢的事,至于其他的都会烟消云 散。有人读完讣告会产生很积极的反应,波士顿的临床心理学家Ellen Hendriksen博士认为这是很正常的反应,“讣告促使人们反思,让我们反思自己的人生故事,以及我们想要的人生意义。年轻人尤其可能会向他们寻求指导,这是一种发掘长辈智慧的方式。”
英国的几个大媒体并称讣告四巨头:《每日电讯报》《卫报》《独立报》《泰晤士报》,他们每天都在竞争着最吸引人、最生猛、最八卦、最详尽的讣告。几大媒体聘请专业人士撰写讣告, 它要求记者要迅速做出反应,极短的时间内搜集相关人物的生平和采访,迅速概括人物一生的重要信息,抓住一个人的真正精神。写作者们是由一群充满激情的撰稿人组成的,因为很少可能认识死者,他们必须发挥巨大的创造力和兴趣,坚持不懈地坚持这份工作。讣告写作已经成为非虚构写作里的学科,也成为一种独特的媒体文化。讣告版面成为媒体里的竞技运动,好的讣闻可以算得上是文学载体,负载着一代新闻人的努力和探索,他们的智慧,他们的理想。如今讣闻写作者每年会组 织大会交流,我们也可以买到与之相关的书籍例如《讣告精选》《生命在死亡边缘:讣告作者手册》,你可以得到当今最成功的讣告作者的建议。
一篇讣告,会像病毒视频一样,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开来。每个媒体还会有自己的风格,英国《卫报》的讣告版面图文并茂,不会选用黑白沉重的照片,而是让逝者以欢快活的形象出现,让读者对他/她留下鲜明的印象。《每日电讯报》则喜欢以职业领域做区分,相似职业的逝者被请入同一模块,这样的分类也让大众更方便地了解,近期哪个领域的名人相继辞世。重要名人的讣告都是需要 提前准备的,杰克是前伦敦《每日镜报》的编辑,1990年代初,王太后还在世,他的任务是及时更新王太后的讣告,每当王室有一些风吹草动,他就会准备一份新的版本,在职的四年里,他积攒的悼 词已经达到了48页。
媒体上的讣告当然不全是达官贵人,平民化是一种大趋势,相比名人的趋势,普通人的讣告更有持 续性,也越来越收到读者的欢迎。玛里琳·约翰逊发现,几十年前的讣闻版上,“女人和黑人几乎不会死”,如今的讣告版面正显示着人们社会地位的变化——越来越平等。
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很能理解为什么我们会被讣告吸引,人人都渴望故事讲述,听到不一样的人 生故事,讣告刚好就是个引人入胜的快照,有着传记和其他非小说体裁所做不到的功能。当我们阅 读这类故事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会合成催产素,引发移情反应,让我们感受到一个创作者的激情, 一个瘾君子的痛苦,一个母亲的温润,一个明星的起落。更何况如今的讣闻阅读体验越来越好,避免乏味和严肃,不乏有恶搞和黑色幽默的叙述。比如这一条,“塞尔玛·科克,曼哈顿一家店铺的老板,精于为妇女选择尺寸最合适的胸罩,大多数时候只需洞察秋毫的一瞥,从来用不着拿软尺比量。她由此名动全国。本周星期四,塞尔玛·科克死于⻄奈山医疗中心,享年九十四岁,胸罩尺寸34B。”
有历史学家发出光芒万丈的感慨,我们生活在讣告的黄金时代。玛里琳·约翰逊大声疾呼——“告诉你们吧,死在这个时代是最棒的。”讣告虽然以死亡为由开始,但我们阅读的是生命。它不是冰冷的死亡告示牌,而是对一个人这一生脉络的梳理,对过往种种的见证,是逝者在人世间留下的最后一笔 痕迹。我们需要彼此,素未见面的人也可以教会我们许多东西,他们的故事丰富我们的眼界。阅读讣告是帮助我们肯定人生的追求的方式,也是获得另一种视⻆的好方法。因为讣告提醒我们,一个彻头彻尾的普通的人也能做些什么。
(祝羽捷,作家,出版《人到了美术馆会好看起来》、《万物皆有欢喜处》等;中英文化社交媒体大使,有视频系列《ZHU在英伦》,曾常居英国,现居上海。)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