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口述浦东30年|朱晓明:金桥高新产业生态链锻造记

年士萍 严亚南
2020-04-05 16:58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智库 >
字号

【编者按】

2020年4月18日,是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纪念日。

三十而立,浦东告诉世界: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如何书写一座城市新的传奇。中国奇迹的密码,是浦东三十年来的思想解放、制度创新,是一代人的艰辛探索和奉献。

三十而立,浦东的崛起,不仅是崭新城市天际线的立起,更是中国昂首走向世界、拥抱世界的步伐。

上海的浦东,中国的浦东,世界的浦东。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澎湃新闻·智库报告栏目推出“人海潮·浦东开发开放30年口述”系列专题,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以陆家嘴、金桥、外高桥、张江四个开发区为切入点,采访了浦东开发开放的决策者、参与者、执行者,讲述那段浪奔浪流的进取故事,致敬那段激情似火的创业史,更为今天的浦东改革开放再出发提供一个大历史视角。

澎湃新闻 王亦赟 制图

口述: 朱晓明

时间:2020年1月3日

采访:年士萍、严亚南

整理:严亚南

从1990年到1995年我在浦东金桥出口加工区工作了五年。这五年开发区工作经历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日子。有幸能够参与浦东的开发和建设,至今回想起来,仍然激情澎湃。

我到浦东金桥开发区工作的时候,金桥就被确定为出口加工区。我在2005年出版的《开发区规划、建设、发展和管理》这本著作中,把开发区的任务归结为规划、建设、发展和管理这四大任务,按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用不同的颜色深度标示其发展的重要性和态势。开发前期,要非常重视规划;开发中期,要以建设为重;开发后期,要以发展和管理为主。

战略和规划:统一意志的最强语言

我到浦东的时候,金桥地区还是一片农田和老的农宅。去了以后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马上开垦土地、建房子,而是制定规划。

我们要制定的规划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基础设施规划,二是产业发展规划,三是社会发展规划。这三大规划都必须在城市总体规划之下展开。当时浦东三大开发区的规划编制,都是按照这个思路进行。

1990年底,我完成了《论金桥出口加工区开发与规划的战略》。这份报告其实是我在开发初期对金桥进行的调查研究和初步工作思路,也是一份总经理对公司的述职报告。当时也不知道哪来一股劲,每晚都要干到十一二点,差不多用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从这份材料看,我们当年制定的1990年到2000年的发展目标,后来基本都实现了。

1990年12月,朱晓明撰写的《论金桥出口加工区开发与规划的战略》封面原稿实样。金桥开发区供图 

金桥开发区供图

1993年,我们把金桥出口加工区的开发图册做成一本小册子,涵盖了21种规划图,可以说各种专业规划一应俱全。在此后的招商引资中,我们给每一位前来咨询的中外客商送上这本《上海市金桥出口加工区规划图册》。好多企业的领导看了以后就说:“有了这份图册,就证明你们能够一张图纸干到底,直到最后成功。”很多企业也是因为这本图册看到了金桥的未来,决定在这里落地生根。

1993年1月,居民在看金桥出口加工区的规划模型。 新华社 资料图

我是机电工程师出身,以前曾经做过很多机器和电气自动化方面的产品设计,有画图纸基础。在编制金桥出口加工区规划的时候,当时的市政设计院是在金桥现场办公的,有五六个人帮助我们公司画图纸。我只要有时间,就坐在他们旁边看,见缝插针地去学习。我经常去请教市规划局的夏丽卿局长和市政设计院的专家,令我受益匪浅。

学习过程中,我萌发了要对土地和产业之间进行向量配置的想法,就是今天的共享经济理念。在制定基础设施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的时候,我们根据金桥人口发展模型研究制定了金桥开发区的社会发展规划。因为我觉得,如果开发区只有前两个规划而没有社会发展规划,就不会有良性发展的生态圈。

此后,我们根据社会发展规划建设了金桥碧云社区,成功地证明了金桥开发区可以在战略发展上做到产城融合,但在物理空间上实现产城分开,可以成为一个既能让大家乐业又能够安居的有机体。

1992年,金桥开发公司制作了首期开发的10平方公里的模型,我们又在实物模型上方架起了两套轨道,并在其中一根轨道上装置了一个可以垂直升降的小型摄像机,摄像机的信号被连接到一个大屏幕电视机上,这好比是一架无人机在空中俯视开发区。我向来宾介绍时,就可以方便地调节摄像机的 x、y、z 三维度的参数,并在屏幕上获得相应的视频图像,使来宾能够身临其境般地感受现场。当年,参观过这个模型的中外贵宾无不为之赞叹。

基础设施:必须坚持世界一流水准

浦东面向世界的国际化水准的方向,从一开始就非常明确。

首先,金桥开发区里的工业区道路都是按照24米宽的路幅标准建造,这是针对出口加工区车辆运输的需要特意设计的。因为集装箱卡车的转弯半径需要13米以上,如果道路小于或者等于16米,就意味着集装箱卡车转弯时其他车辆都不得不暂时停下来。现在,全国开发区的道路差不多都是按这个标准来建设的,我们金桥在25年前就做到了。

其次,我们主动提出建设金桥立交桥,解决了事关全局发展的瓶颈问题。1992 至1995年,浦东进入大规模基础设施和形态开发阶段,以“两桥一路带三区”(两桥:南浦大桥、杨浦大桥;一路:杨高路;三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外高桥保税区)为中心,展开第一轮基础设施建设。

杨高路就是连接黄浦江上两座大桥,贯穿三个开发区的主干道。金桥开发区布局在杨高路一侧,经过开发区的杨高路长达6公里,在这6公里区域范围中,来自市区的车辆,无论是货车还是客车都只能右转弯进入金桥开发区,开发区内的企业和居民不能横穿杨高路。当时的金桥就是一座孤岛,进区企业和居民的出行非常不便。另一方面,从金桥开发区向北就有一个外高桥保税区(当时对外叫自由贸易区)。如果车流在金桥地区受阻,那通往保税区的道路就不可能畅通。为顾全大局,我们决定自筹资金,在生活区和工业区交界处的金桥路和杨高路十字路口建设一座立交桥。

我们通过建立模型对道路交流流量进行了精密测算,对金桥地区未来30年的道路交通流量作了前瞻性预测。此后的发展证明,当时所作的交通流量预测还是比较准确的。金桥立交桥于1994年底竣工通车,刚建成的头两年,马路上基本看不到车子,也有人质疑我们搞面子工程。但是到1997年以后,通车量就大了。

现在回想,当时作出这个决策完全正确。如果没有建设这座立交桥,地区交通会乱得一塌糊涂,选址路口的四周都会建起高层建筑,后面再想进一步动拆迁改造,建设成本就会非常昂贵。

第三,金桥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在“七通一平”(即给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污水排水系统、通信系统、供电系统、燃气系统、集中供热系统以及道路平整)的基础上增加了VSAT通信与集中供热,超前实现了“九通一平”。上世纪90年代初期,国内的通讯主要是靠固定电话,但是电话拿起来常常听不到拨号音,电话很难打通,因为当年使用的不是程控交换机技术。开发区内部的企业打不通电话,就会耽误进出口销售。所以我们就引进了上海科投公司下面能够提供卫星通信的VSAT公司,以确保在极端通讯条件下,园区内企业能使用甚小口径天线的卫星通讯技术与世界各地保持联系。1992年,我们只花了100天时间就把这个项目干成了。这个项目其实代表一个国家的通讯水平。

另外,在金桥开发区,我们提供集中供热。因为“一个烟囱”,整个工业开发区里因办厂而产生的烟尘基本没有了,这一举措超前实现了金桥开发区的环保目标。

金桥开发区虽然是普通的工业区,可是我们在创新方面,绝对不输给国外的开发区,我们有决心做别人觉得困难的事情。

在基础设施刚展露地面时,中外客商纷至沓来,其中有许多世界500强企业,金桥开发公司进行中外合资正当其时:一是外资进入可以补充资金不足;二是中外合资后,公司可以享受“二免三减”的优惠政策;三是能够提高国际化视野。此后,金桥A股与B股上市获得成功,公司获得了更多开发资金。

匡算下来,浦东几个开发区1平方公里开发成本达到7-8亿元。当时,浦东新区向金桥公司下达任务书,要求金桥每年完成2平方公里的开发。这个压力很大。金桥开发公司与王新奎、王战等专家反复研究后认为,浦东新区应当探索“滚动开发”的模式,即以前一期的一部分税收返还到后一期的土地开发中去,推进开发区的持续开发和建设。金桥开发区实行的“滚动开发”,是浦东开发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创新。金桥开发公司成立后5年内的累计税、利达到了24亿元。

招商引资:构建系统的产业生态链

作为一个面向世界的开发区,金桥应该是以国际贸易为特点的出口加工区。在进行最初产业规划时,我们就开始研究如何保持进出口平衡,感觉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在出口赚外汇的同时打基础,对新技术通过仿制、学习、翻版等,最后形成自己独创性的技术(现在叫自主研发),即实行“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并举”的策略。而高档进口替代型产业的发展将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为未来金桥走向高技术发展埋下伏笔。

制造业、实体经济是浦东新区的立区之本、也是上海这座中国工业重镇的立市之本。在引进产业的过程中,我们主要考虑三方面问题:一是否有利于产业生态的形成,二是否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三是否有利于产业的升级、转型。

在构建产业生态方面,我们当时引进了一家国际有名的气体公司叫BOC公司,因为研制芯片需要气体,一些饮料食品的制作也需要气体。有了这家气体公司,就为我们日后引进芯片制造和食品生产企业打下了基础。又比如,我们吸收了一些饮料制罐企业,后来可口可乐等大公司就进来了。再比如对生物医疗产业来说,生产试剂、中间体等企业就很重要。这种产业生态,在20多年前,大家不一定明白。

我们对进区产业的筛选比较严格。1990年至2000年,金桥引进的项目多是国内外500强、高科技企业,产业门类包括芯片、电子、汽车、家电等产业,几乎都是无污染、产出高的项目。作为开发公司的总经理,该下决心的时候,绝对不能手软。

贝尔公司落户金桥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一开始,贝尔公司不愿意搬过来,公司的工会主席代表职工和我们说:“搬到一个前不挨村、后不挨店的地方,职工怎么能安心工作呢?”后来,上海市原副市级老领导顾训方和市经委原总工程师翁征洋给予我们很大帮助,他们和我一起到贝尔公司浦西总部,与公司管理层开了一次面对面的会议,终于使他们同意搬迁到浦东金桥。金桥开发公司专门划出一块地,在杨高路另一侧建造了房子,解决了贝尔公司职工的住房问题。在交通方面,金桥公司给了浦东公交公司200万费用,请他们帮忙开设了三条公交线:一条是新客站到金桥的573路,另有两条线分别是777路和778路。贝尔公司搬迁至金桥后,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程控交换机生产基地,成为中国通信产业的支柱企业,有力地支撑了中国通信业的发展,同时带动了更多高新技术企业进驻浦东。

后来,我们又给了贝尔公司一块12万平方米的地,给他们设立研发机构,还帮助上汽通用建立了泛亚汽车研究中心(Pan Asia)。这些研发基地的建立,意味着金桥在发展高科技产业上成功地跨出了一步。有了这些研发中心,很多与通讯、汽车产业相关的企业都愿意过来。现在,在金桥Office Park里面有很多研发中心,赛默飞世尔(Thermo Fisher)、柯达等研究中心都在那里。这些研究中心设立后,有助于带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在我们最早制定的战略里面,就对高科技技术进行了展望,所以我们会在别人疯狂卖地的时候留有余地,为日后引进这些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研究与开发)机构预留了发展空间。

除了引进R&D机构,金桥还非常重视与高校、科研机构等的合作。在推进研发方面,交通大学翁史烈校长,复旦大学谢希德、杨福家等校长都给予金桥很大支持,推进全国高等院校来金桥。像中欧国际商学院项目,就是在谢丽娟副市长,市教委王生洪主任及翁史烈校长的支持下组建成的。就影响力来说,中欧国际商学院的影响系数绝不亚于引进一个世界500强企业,甚至在某些方面影响更大。

1991年8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与上海浦东开发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开发公司签署预约场地协议书,三所大学将在金桥开发区内联合建立科技开发基地。新华社 资料图

弹指一挥间,三十年过去了。长江后浪推前浪,我坚信未来的金桥会继续在以人为本、创新为魂的精神引领下,发展得更快更好。

(本文标题为编者所加,文章刊发时有删节)

    责任编辑:田春玲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