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听!尸体会说话
推荐好书的 群学书院
在生活中,我们对死亡似乎总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恐惧,不去谈论也不愿面对。《尸检报告》与《法医报告》却将目光投向实验室中的普通人骸骨、墓地、暴力、谋杀、分尸现场,以及因战争、事故或自然灾害引发的大规模死亡事件。书中有悲剧,也有幽默风趣的故事,更有如悬疑小说一样的真实案例。可以说是惊悚有温度,胆小也可读。2020年开年,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更是让每一个人深刻地意识到生离死别其实就在身边。正如日剧《非自然死亡》里所说:“我们只是一时幸运活在这世上,碰巧活着的我们,是不应该忌讳死亡的。”死亡能够教会我们什么呢?或许这本书中有你想要的答案。
扫码即可购买▽
那些和遗骨对话的人:
我想证明你曾活过
01
法医人类学家到底是做什么的?
无论我们怀有什么信仰,生与死就是同一条线上必定相连的两个部分。
一方不脱离另一方存在,也无法脱离。无论现代医药如何干预,死亡总是最终得胜。
既然我们没有办法最终回避它,专心改进和品味我们出生和死亡之间的阶段——生活,可能更好。法医病理学和法医人类学的根本差异,就在此处。法医病理学追溯的是证明死亡原因和方式的证据,死亡是旅途的终点。而法医人类学则重建旅途本身,也就是生命的全过程。这份工作是将生时构建的身份和死后身体的遗存结合起来。因此,法医病理学和法医人类学在死亡一事上搭档工作,在破获罪案上当然也是如此。
在英国,人类学家和病理学家不同,人类学家属于科学家而非医生,因而没有医学资格证实死亡或死亡原因。现今科学知识持续拓展,病理学家也无法成为所有事情的专家,人类学家就在牵涉死亡的重大罪案调查中发挥重要作用。法医人类学家协助解读与受害人身份相关的线索,由此可以帮助病理学家判断死亡方式和原因。在停尸台上,各个学科贡献技艺,互相补足。
举个例子。
在一张停尸台边,法医人类学家苏 · 布莱克(也是本书作者)和一位病理学家面对的是深度腐坏的人类遗体,其颅骨碎成 40 余块混在一起。病理学家作为具有医学资格的从业者应判定死因,她认为,死因很可能是枪伤,但还不确定。她将灰色金属台子上那一堆白色骨头碎片检查了半天,很是沮丧,对法医说:“我没法辨别这些部位,更别提把它们组装起来了。那是你的活儿。”
苏 · 布莱克分析骨头、头发和指甲的成分,看是否能说明这个人住在何处,吃哪种食物,看能否做一个人类三维拼图,不仅揭示死因(确实是颅骨枪伤导致死亡),而且显示死亡方式。他是男性还是女性?是高还是矮?是年老还是年轻?是黑皮肤还是白皮肤?骨骼有没有外伤或疾病的表征?有的话就可能联系上医疗或牙齿治疗记录。收集了这些信息,完成拼图,最终确定了这个年轻人的身份,并且确认了子弹是从脑后射入,从前额双眼间射出,从而验证了目击证人的证词——这是场近距离射杀,受害者跪着,枪就抵在他的后脑上。他只有 15 岁,是因他的宗教信仰而被杀的。
法医人类学家的职责首先就是帮助确认这个人生前是什么人。
02
逝者的故事,都藏在遗骨里
一个人的死亡 ,要过多久才不会影响他的后代亲友,布雷恩 · 帕顿在他的诗集《时间的长度》(So Many Lengths of Time) 里写道:“一个人,只要他还在别人的记忆里,他就还活着。”
作者苏 · 布莱克曾与三名科学家一起参加过BBC 第二频道的一个叫《历史疑案》的系列节目。他们需要检查节目组准备的遗骸,研究人员也会适时提供一些有用的线索,他们需要拼凑出死者生前的生活状态。
△BBC《历史疑案》节目
这些挖掘出来的故事让苏·布莱克明白,不管死去多少年,不管年代多么久远,这些逝者的故事仍然打动人心。
其中一个悲剧案例就是 “十字骨女孩”。
这个女孩才十几岁,苏 · 布莱克等人差不多可以肯定她是一个妓女,她在伦敦南部的萨瑟克十字骨墓地被发现。她因为患有三期梅毒被严重毁容,不用说,这是她在工作中被传染的。苏 · 布莱克通过梅毒的发展过程推测, 她最开始被感染时不会超过 10 岁或 12 岁,从这一点可以看出,19 世纪的童妓问题多么严重而可怕。
当对她进行面部复原时,梅毒对这个年轻生命造成的伤害让众人感到震惊。大家可以看到,如果她没有染病或者那时候有青霉素,她会是什么样子。不可避免的,当面对一具人类考古遗骸时,法医人类学家多少都会有一些情感连接,尤其是看到重塑之后的这个年轻女孩的脸,有血有肉,多多少少可以看出她本来的样子,如果命运善待她,她可能就会长成这个样子。
这样戏剧性的情节,让苏·布莱克更加明白,其实他们面对的是一个真实的人,她曾有过希望、梦想、个性,真正地生活过,而我们也许能够重建她的生活,甚至知道她的名字,但这只是也许。
03比死亡更怕的,是生者的罪恶
法医人类学家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他们怎么面对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但苏·布莱克却坦言,自己不会因为工作中的情形而从噩梦中惊醒或者难以入睡。
“说实话,我从来没有被死人吓到过,相反,从来都是活人更让人恐惧。死者,往往都更好预测,也更容易合作。“
在她看来,逝者并没有什么可怕的,真正可怕的潜伏着的魔鬼是那些犯下滔天罪恶却还活着的人。“我第一次意识到我的工作可能影响到我的生活,是发现那些潜意识对我心理的影响,那就是我看到我们人类可以对自己的同类做出多么可怕的事情,并不是那些鬼魂让我恐惧。“
苏 · 布莱克他们为100 多起儿童性侵案件提供了帮助。得益于他们提供的专业分析,有超过 82% 的案件的被告最后都认罪了。而这样的结果非常重要,因为这就意味着案件不需要再走庭审的程序。这不单可以省下大笔的公共资金,更重要的是,受害者不需要再向法庭提供自己被性侵的证据,因为作案者可能是他们的父亲、母亲的男友或者熟人。
“我们的成功最要感谢的是解剖学,在这门学科里,死者继续向生者教授知识,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贡献出了自己的身体,还因为维萨里和塔玛西亚为我们留下的知识遗产。“
2020年开年,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更是让每一个人深刻地意识到生离死别其实就在身边。正如日剧《非自然死亡》里所说:“我们只是一时幸运活在这世上,碰巧活着的我们,是不应该忌讳死亡的。”死亡能够教会我们什么呢?或许这本书中有你想要的答案。春光无限,生命盎然。
△《法医报告:死亡教会我们什么》
苏 · 布莱克 著
法医人类学家的生死之书,从社会学、考古学、犯罪心理学、法医学、人类学、解剖学等角度,解读生、老、病、死、人口失踪、分尸、连环凶杀、战争、灾难带给人类的冲击与反思。《尸检报告》姊妹篇,图书版《犯罪现场调查》,一部不容错过的法医学科普代表作。苏格兰Saltire Literary Award 2018年度图书,英国推理小说作家协会(CWA)金匕首奖提名(2019年非虚构类)
在这本书中,她为我们揭示了她亲眼见证的死亡的不同面目,通过自己参与的真实案例探索了法医学科的发展与进步,也将法医人类学这一学科对其工作及生活的影响与感悟和盘托出。
△《尸检报告:一个殡葬师的手记》
卡尔 · 瓦伦丁 著
一部关于尸检的科普、历史、“惊悚”而有温度的作品,胆小者也可进入。BBC《神探夏洛克》取景地、世界“超怪异”博物馆伦敦巴斯病理学博物馆馆长的尸检手记:只有罪案发生时,才需要尸检吗?停尸间只有一排排冷冰冰的冰柜吗?尸体的每个部位,背后有着什么故事……
一部来自5000余次尸检经验的专家手记。BBC《神探夏洛克》取景地、世界“超怪异”博物馆伦敦巴斯病理学博物馆馆长的尸检手记,经手过5000余次尸检,专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经验,去除关于尸检的众多误解。
一部有知识、有温度的《尸检报告》。每章以尸检的步骤为叙述主线,用尸检的实际操作和背后线索,叙述尸体的每个部位诉说的故事和历史。
扫码即可购买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亦可购买
▽
▽梁漱溟纪念特别讲演 | 《金陵刻经处》新书分享会 | 《谢辰生口述》新书分享会 | 杜春媚对话郭海平 | 千古聚讼《兰亭序》| 对话舒国治 | 对话叶兆言 | 周文重大使讲演 | 五作家文学冷餐会 | 博物馆史对话 | 晚年柳诒徵 | 程章灿谈胡小石 | 民国知识人 | 王笛《袍哥》新书分享会 | 黄盈盈:中国人的性、爱、婚 | 金光亿:人类学与文化遗产 | 叶圣陶孙女回忆姑苏叶氏文学世家 | 孙中兴谈爱情 | 长三角社会学论坛 | 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高峰论坛 | 胡翼青:大数据与人类未来 | 社会心理学会云南暑期班 | 杨国枢先生追思会 | 郑小悠:年羹尧之死 | 毕淑敏读者见面会 | 高欢藏品展特别活动 | 魏定熙《权力源自地位》新书对话会 | 2018共读南京之《南京城市史》| 中国首部书店话剧 | 四姝昆曲雅集 | 徐新对话刘成 | 莫砺锋:开山大师兄 | 周琦教授品读百年越南 | 福克《两性》新书分享会 | 社会学十位长江学者聚首贵阳 | 你所不知道的金庸 | 文心雅韵:中国传统人文之美系列讲演 | 谷岳南京分享会 | 谢宇教授系列讲演 | 对话:林语堂与中国文化精神 | 周志文《论语讲析》新书分享会 | “双十一”消费魔咒特别论坛 | 王阳明逝世490周年特别论坛 | 茶叶:中国与世界 | 大学教授对话著名作家:中小学作文改怎么写? | 文学名刊主编南京见面会 | 《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五十讲》| 青年作家费滢《东课楼经变》新书分享会 | 仰之弥高:20世纪中国画八大家特展 |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书籍。阅读原文
原标题:《听!尸体会说话》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