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当“姨妈”与喝中药不期而遇,怎么办?

2020-04-04 15:5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瑞金医院药剂科 瑞金药师讲用药

在服用中药期间,恰逢女性的特殊时期,是继续服用还是停药?是很多人纠结的一个问题,既担心中断疗程影响病情,又担心中药影响生理周期,这可如何是好?让瑞金药师给你解解难题吧~

经期不建议服用的中药

以下几类中药在经期不建议服用哦~

1

活血祛瘀类

例如三七、川芎、桃仁、红花、丹参等。具有通畅血脉,消散瘀滞的作用,也因此具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使其充盈脉道,可以导致月经量增加。

2

止血类

例如白及、仙鹤草、茜草、大蓟、小蓟等。此类药物具有凝血的作用,最有可能导致经期变短或是延迟。此外,在行经期内,经血不泄,可能造成血液在子宫内凝聚,长时间后形成血块,甚至导致子宫内膜损伤等。

3

收涩类

例如五味子、海螵蛸、桑螵蛸、牡蛎等。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功用的药物称为收涩药,分别具有敛汗、止泻、固精、缩尿、止咳等作用,这些作用通常伴有毛细血管收缩,可能导致经血运行不畅、经量减少,甚至痛经。

4

泻下类

例如大黄、芒硝、巴豆、番泻叶、甘遂等。使用泻下剂的患者大多是为了治疗里实便秘,所以用药大多峻猛,其中部分还具有毒性,在经期,血海由满而溢,胞宫泻而不藏,血室正开,经血下泄,气亦随血而泄,在这个“泻”的时期若再服用泻下类药物,造成正气损伤,极易引起经量和周期的改变。

5

补益类

例如阿胶、人参、鹿茸、当归等。若月经正常,并不需要额外滋补,乏力、疲惫等感觉都是阴阳气血的周期性消长变化过程中的正常感受,刻意的服用滋腻类补药,会引起月经减少、月经紊乱,服用热性的补药则会化热致瘀,服补血的药物则可致月经过多。

其他中药怎么办?

寒凉性药物要避免

另一方面,从中医四气的角度,在经期要避免服用寒凉性的药物,凡寒凉性药物,即表示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所谓“血得温而行,得寒而凝”,寒凉药可以使经血运行不畅,并引起痛经。

遵医嘱服药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药在经期绝对禁止,一些调经类的中药在经期服用效果更好,因此,如在服药期间恰逢经期的女性,一定要咨询中医医生或药师,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遵医嘱服用,中病即止。

供稿 / 药剂科 顾澜婷

编辑 / 药剂科 管滢芸

作者简介

顾澜婷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药师

2018年上海市中医临床药师在职规范化培训

老年合理用药大学 讲师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END

原标题:《当“姨妈”与喝中药不期而遇,肿么办?》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