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战地笔记丨援鄂医疗队陆续凯旋,而我们继续坚守

2020-04-03 11:1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一朵蘑菇妹和她的小鸡仔 华西重症小魔鬼

4月2日,是我们来武汉的第55天。

援鄂医疗队相继完成任务陆续凯旋,进入四月后,偌大的东院只剩下我们和齐鲁两支外来医疗队继续坚守,所以分配给我们管理的病人更多了,说不想家那是假的。武汉街头开始堵车了,肯德基能够外卖了,短袖短裤都发下来了,第一批四川援鄂医疗队的同志也休整完了,而我们,还在这里。敏敏师弟说,再一次对老婆食言,不能陪女儿过百天了;老吕的爸爸到现在仍然被蒙在鼓里,一心以为儿子还在成都的科室上班;静静的女儿都学会作词编曲了,妈妈还在前线打怪兽。大家一面在群里打趣 “两周两周就两周”的说法,转头便开始讨论东海的肚子软不软,坚强的ECMO啥时候可以撤,Angela好久出院,又在帮摄影师给防护服签名留念的时候产生了一丝丝离愁别绪。

人就是这样感性又理性的可爱动物,又矛盾又执着,一边嚷嚷一边坚持。

今天想继续写写我们团队重症救治小组的成员,说说他们平凡又不凡的日常。

5,ECMO爸爸赖大叔(ECMO可以简易认为是人工心肺替代装置)

在华西医院谈到ECMO的话,赖大叔的大名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说他是华西医院ECMO的爸爸,一方面是调侃,更重要的是因为他在这个领域的不可替代和开创性角色。

为什么有那么多生命支持的手段,偏偏ECMO这件事情,大众普遍觉得是一个特别玄幻和了不得的东西呢。那是因为,ECMO近似于现代医学领域对禁区的跨越,当心脏和肺这两个最重要的人类脏器全面衰竭的时候,ECMO能够替代这两个脏器的部分功能,是危重患者可能存活下来的最后一招杀手锏。所以,它的特点:经治患者最危重,耗费资源最多,病理生理最复杂,管理最困难,预后最不确定。也所以,能够从事ECMO管理的医生,一定是知识丰富、有胆识有谋略、有担当有自信的狠角色,也必然是医生中的少数人群和佼佼者。

昨天一位老师问赖大叔,全国有多少家医院做ECMO,大叔说,很多。我马上接话,不,并不多,在我看来可能很少,因为“能做”跟“会做”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我们对医学技术的使用,绝不仅限于能够将这个治疗手段得以开展,最终目的是让患者能够获益于技术并最终脱离技术,康复出院,回归社会。也所以,这大概是华西ECMO一直不完美却一直在努力的原因。

在前线赖大叔做ECMO其实压力很大,因为我们目前这个团队能够独立实施ECMO所有操作和管理的医生仅他一人。也所以,24小时内连续安置两台ECMO,陪同ECMO病人外出做检查,撤离ECMO,病情急剧变化的时候滴定和调整ECMO,甚至不在病房的时候关心ECMO的参数变化随时待命,成了他的使命。我们经常开玩笑,赖大叔的班有毒,只要他休息ECMO就要上机撤机做检查或者扯拐,但其实我们知道,最难的技术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因为少,所以特别忙碌和重要。

前些天ECMO护士强强给我说,他们在武汉第一次穿着防护服送ECMO病人做检查,前期的准备工作和路途艰辛以及巨大的心理压力姑且不说。当时需要一个人留在CT室里面全程陪同病人完成扫描,整个过程确保患者各项参数指标正常,确认ECMO工作良好,管路不打折。在防护服外面再套一层铅衣并且近距离接触射线实在不算是一件美好的工作。赖大叔立马对强强说,我留在里面,你们都出去。强强说不然还是我在里面。大叔严词拒绝,“你们是我带出来的人,我要一个不落得好好带你们回去”。

这样的大叔,在前线接近2个月,4台ECMO,开创性清醒ECMO,瘦了八斤。

6,开心果薄姐姐

在我们重症小组能同时把师傅气到吐血和笑得飙泪的只能必须是薄姐姐,有她在的地方永远不乏欢声笑语。

薄姐姐不止一次在晨交班的时候说护士老师辛苦。重病人特别集中的那段时间,常常两台ECMO,两台CRRT一起运转。护士穿着隔离服在病房里忙到脚不沾地,洗手衣湿了一轮又一轮,护目镜上的雾气凝结成水珠珠滚落一遍又一遍。ECMO护士要同时管理ECMO机器和CRRT机器,他们中有人最多的一周上了50多个小时的班,他说最累的那天,下班出来手套松紧的地方长了一圈水泡。

虽然我们都知道护士老师辛苦,又心疼又敬重,可总觉得真正能帮到他们的时候并不多。这个时候还是薄姐姐,主动进隔离区管理CRRT机器,帮CRRT机器换废液袋,给病人喂饭,喂牛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分担护士老师的工作。听说,最多的一天她在隔离区待了四个小时,专门帮助护士老师。

人类善意的本真,可能源自对外界的发现、感受和怜悯心。我看到了你的不容易,我体谅你的不容易,我身体力行跟你一起走过不容易,这大概,是华西医护战队近两个月风雨共度的最美写真。

7,靠谱雪姐

在来武汉之前,虽然我跟雪姐在一个科室工作但是并不算熟。印象中或者传说中的雪姐,工作特别特别认真,办事特别特别靠谱(此处可以用许多个特别,特别的N次方),如果她是华西ICU第二认真的人,大概没人敢认第一。

护士长说,雪姐在小儿ICU轮转医疗组长助理期间,小笔记本密密麻麻写完了许多本。雪姐在哪个医疗组,医疗组长绝不担心病历质量,因为她绝对能管理和修改的巴巴适适。来武汉前请雪姐教我咋个整理病历,本来只是这样随口说了一嘴,几天后,雪姐给了我一个word文档,3大篇,3250个字,洋洋洒洒历数病历管理的细节。瑟瑟发抖,敬佩之情犹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

在武汉,雪姐是大家公认最认真的医生。每天早上来到病房,我们免不了插科打诨闲聊吃早饭,雪姐则安安静静坐在电脑面前开始回顾和核对自己病人的各项数据。也是她,下班前会提前整理好自己所管病人第二天的晨交班记录,病人数天以来的病情变化清清楚楚,在需要值班医生关注和补充夜间数据的地方拿颜色和符号做出标记。还是她,值夜班几乎不睡觉。我们都说,最喜欢接雪姐管的病人,永远放心,永远安心,永远用心。

昨天,张凌老师过生日。雪姐默默在网上订了蛋糕,大家一起吃得嗨皮,唱生日歌点蜡烛许愿合影留念。不少老师说,这个蛋糕真好吃,快两个月没吃过了。雪姐笑呵呵,并不声张是自己出钱出力,是我太八卦问她才知道。

初到武汉,雪姐说,如果有操作大家记得喊我,因为我个子小,在防护服里活动自如。刚刚雪姐在群里说,我马上去领纪念册,我给大家一起带上来。

这世界之所以美好,因为有太多像雪姐一样让你我安心的存在,他们不争不抢不夺目不聒噪,却拥有安静又隽永的力量。

对了,你们关心的Angela,现在一顿能吃四个鸡腿,每天在病房遛弯,外出CT检查无需推床坐轮椅即可,还立了flag要把自己2020冬春季的魔幻经历总结成文学作品,请广大人民群众予以监督!

(2020.4.1,摄于武汉,By小年—Angela,窗外的空气是甜的)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