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宝宝使用抗菌药物的误区有哪些?

2020-04-03 11:4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志玲姐的童药圈 

01

如何看血常规化验单,简单判断是否需要用抗菌药物

血常规是宝宝感冒后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最常规的检查项目,宝爸宝妈们一般都听过医生说‘血象高’,但是具体是什么高?高多少?什么原因引起的?细菌还是病毒?不是很明白。

我重点向各位宝爸宝妈们科普下对于宝宝有临床意义的指标,看血常规我们主要关注白细胞这一大家族。通过分析血常规中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的数值和比值等)指标,结合其他指标,可以初步判断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

通常如果发现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其提示可能存在感染,其中中性粒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值,两者需结合起来看,中性粒如果增高,一般来说也提示患儿本次细菌性感染可能性大。一般有条件建议加做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检测。如果这两者也明显升高,高度提示细菌感染。

tips:

大部分血常规报告单上的参考范围都是成年人的标准,而学龄前小朋友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与成年人是不同的,所以小朋友的血常规结果,一定要通过专业的儿科医生进行解释。

血常规的结果要灵活看待,也需要综合结合其他指标,毕竟,这个结果仅供医生参考哦,不能单纯凭借血常规报告就下结论一定是细菌或者病毒感染。

02

对待宝宝使用抗菌药物中存在的误区

误区1:宝宝生病了就要吃抗菌药物消炎

儿科常见的感冒发热病出通常是病毒感染,靠宝宝自身抵抗力可以自愈,无需画蛇添足吃头孢或阿莫西林。对于病毒感染,口服抗生素不加快恢复进程。吃抗生素也预防不了感冒。

误区2:抗生菌药物那么可怕,吃两天好点就不吃了

有的孩子明确是细菌感染,口服抗菌药物,家长见不发烧就不吃了,或者心存害怕自行减半服用。这都是不正确的,一旦使用抗菌药物,就应该足量足疗程,断续或减量使用反而会导致病情反复和耐药菌的出现。

误区3:上次宝宝生病了吃头孢有效,这次再喂点

还有些是家里老大生病吃头孢好了,老二这次也来点头孢……宝宝每次生病感染的病原体不一定相同,症状、部位、年龄不同,选用的药物都不同。头孢针对上次细菌感染有效,但这次是支原体感染,就没有效果,可能要用阿奇霉素。

误区4、任何情况坚决不用抗菌药物 有的家长视抗生素为洪水猛兽,即使检查结果提示有细菌也避而远之坚决不用抗生素。这也是不正确的,一味拒绝使用抗菌药物可能会延误宝宝治疗,加重病情。滥用抗菌药物是个极端;视抗菌药物为猛虎,唯恐避之不及则是另一个极端。

误区5:抗菌药物这种不行立马再换一种

抗菌药物治疗疾病起效是有一定时间的,短期换药,频繁换药,都是对疾病治疗不利的。会造成用药混乱,引发不良反应。使细菌对多种药物耐药。

误区6:用药靠掰(使用成人的药物)

宝宝使用抗菌药物有别于成人,有些抗菌药物在儿童使用受到限制。比如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药物有明显耳、肾毒性,小儿患者应避免应用,临床有明确应用指征且又无其他毒性低的抗菌药物可供选用时,方可选用该类药物,并在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不良反应。四环素类(氯霉素):可导致牙齿黄染及牙釉质发育不良,不可用于8岁以下小儿。喹诺酮类(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等):由于对骨骼发育可能产生不良影响,避免用于18 岁以下未成年人。一般而言医生根据宝宝的症状、体格检查、查血或拍片B超等结果,提示为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而病毒性感染无抗菌药物使用指征。

误区7:价格越贵越好,级别越高越好

拿大炮轰蚊子。有些临床医生为了保证治疗效果,初始治疗就选择应用抵抗多种细菌的抗菌药物,这实际完全没有必要,这种现象在家长朋友中也屡见不鲜,明明是一种低级别的抗菌药物就可以解决,家长朋友们就秉着“什么贵用什么,什么好用什么”的原则,一个普普通通的感冒非要用上高级别的抗菌药物甚至还要联合应用上另一种,殊不知这样下次只会增加细菌耐药的恶果,“超级细菌”诞生,届时恐怕将无药可用。

误区8、迷信输液、以为“液到病除”

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能口服的就不用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就不静脉注射。中国平均每年每人要“挂8瓶水”,远远高于国际上2.5瓶-3.3瓶的水平,我国俨然已成“吊瓶大国”。在口服、打针、输液等至少三种方式治疗中,“打点滴最危险”。无论是输液前未做无菌化处理、输液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还是输液时溶液稀浓、输液快慢不当,都可能给人体带来危害。轻则出现不良反应,重则危及生命。所以切记输液不是“万能药”,不可能“液到病除”。

过度输液对儿童来说可能导致不良后果

1. 易产生输液依赖

有些家长朋友们反映自己的宝宝生病输液后,会比其他宝宝容易生病,而且再生病时吃药就很难好,基本都需要输液。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由于每次输液(使用抗菌药物注射液)直接将入侵身体的细菌“消灭”,宝宝身体没有形成抗体,每次宝宝都不是通过自身的免疫系统强化来抵抗外敌侵略都是靠援军来帮忙打赢这场战役,那么以后宝宝的自身免疫这道城墙如果一直没有搭建起来或不发挥它的作用,久而久之,就形同虚设了。同时过度输液(使用抗菌药物)会让一些病菌产生耐药性,当宝宝因为这些病菌而生病时,吃药和打针就比较难好,这时父母又会要求输液,于此往复,形成恶性循环。

2.易损伤人体肝肾等器官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输入的药液进入人体后,大部分都要经过肝脏肾脏代谢,而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在肝肾都教成人没有发育完全的情况下,更加容易加重肝肾的负担,产生肝肾毒性。

3.存在较大风险

宝宝输起液来短则1个小时以内,长则可能达到2~3个小时,宝宝通常好动,很难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所以宝宝在输液的过程中特别容易出现跑针等意外情况。

有的好奇宝宝在输液的过程中,自己动手“调节”,使点滴速度加快。液体主要成分是水,额外的水被快速注入血管,会增加心肾负担。

4.易使宝宝胃肠内菌群失调

宝宝的胃肠内正常情况下保持菌群间的平衡,其相互制约是不会引发疾病。过度输液(使用抗菌药物)会导致宝宝固有的细菌菌群失调,这是平衡被打乱了后,胃肠内菌群紊乱,很容易产生因输液而产生的腹泻等不良反应。

5.造成宝宝不良反应

当宝宝体内输入致热、致敏物质,如游离的菌体蛋白或其他代谢产物时,这些物质的输入可能造成宝宝的不良反应,如发热、红疹、瘙痒、肿胀等过敏性反应,严重者还可能休克甚至死亡。而输液的吊瓶中恰恰可能会有上述描述的物质存在,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存在。

国家最新出台的规定中53种“不需要输液治疗”的疾病清单中,儿科疾病包括以下4类:

1)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内,体温38℃以下,精神状态好

2)儿腹泻病:轻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者

3)毛细支气管炎:轻度喘息者

4)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无发热、精神状态好,血象不高者。

但宝宝病情严重或吞咽存在困难时,要遵医嘱,不要盲目拒绝静脉注射。

总结一下,学会看懂报告单,病毒感染不用抗菌药物,明确细菌支原体等感染时,在医生药师指导下足量、足疗程、有针对性选择儿童安全的抗菌药物,能口服就不输液。

图片来源:Pexels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