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征集!来自日常生活中的抗疫摄影日记
这是一个魔幻的春天,此时的世界好像被分割成无数个平行空间,有人在前线拼命阻击病毒,有人转向火线不放过点点星火;虚拟世界的“动森”,无人小岛的岛主们营造着最理想的生活;线上直播销售未曾停止过“煽动”;阳台上的歌声、琴声交织,自娱自乐的视频在云端漫布……
日升日落,同又不同的,每一天。
疫情信息混着谣言从四面八方涌来,我们从所有习以为常的“日常”中暂停,不得不去重新认识周遭的世界,可能大到无垠宇宙、自然万物的息息相关,小到一草一木、甚至微观世界的点点生机——“尘埃与大山”不过只是瞬息的身份互换。
每个人都能以自己的角度为时代留下记忆,澎湃新闻“视界”栏目向读者征集以下内容:如果你曾拍下疫情期间的“非常”时刻,或以片刻光影记录自己的“平方生活”、家庭遭遇、心绪起伏及认真思考,我们非常珍视,并愿在澎湃新闻平台与你一起共筑一道“记疫”之墙,以观照真相、不忘伤痛。
形式:摄影+文字(2020年1月至今)
内容:不限,以现场、日常生活、思考为主(鼓励成组作品)
格式:图片——JPEG格式,最少10张以上,请将拍摄日期设置为图片名称
文字——文档中请注明作者相关信息、创作文字整体说明、图片说明(100字以内)
【征稿长期有效】
请发送稿件至:xuhf@thepaper.cn及liangyj@thepaper.cn
身处国内的我们,生活、工作还在逐步恢复的过程中,慎之又慎,和“宅家”一样,是我们对抗病毒的积极方式,也为了未来城市全面有序生产时最健康的基底。
而环球同此凉热,此时,被病毒追赶的脚步,当疫情在国内渐趋平缓,却在西方国家大肆爆发,人只能于城市中隐匿。
空荡的城市是暂时的喘息,也给了我们所有人一次“重启”的机会。
外在未必能够重塑,也许以伤痛滋养出的坚韧、希望,以及自省,可能是这一年里,这个时代下最重要的印痕。
2020年1月15日东莞东至广安3672次春运临客列车上,乘客还没有意识需要戴口罩防护。钱海峰 图2020年1月23日成都至上海3218次春运临客列车,几乎所有的乘客都戴上了口罩。钱海峰 图2020年2月4日,上海。一名小区保安对快递小哥做体温测量。身上配“枪”,做保安才有感觉。伊川 图2020年3月14日,游客在上海光启公园“放飞”。公园测温点工作人说,公园于3月9日恢复开园,当天游客108人,14日有820人。伊川 图2020年3月15日,上海。路人行走在阳光下。疫情较此前有所缓解,政府鼓励复工、消费,市民闷在家里也是“摒得难过”,天好出门透气。伊川 图、2020年3月18日,上海虹桥机场。一群女粉丝在围追男明星,不知粉丝父母看见啥心情。境外输入病例是目前疫情防控重点。伊川 图2020年3月18日,上海。一名乘客行走在地铁的上下楼梯上。天气虽一日日转暖,但是疫情还在,心里慌。 伊川 图2020年3月22日,周日下午的淮海中路。TX淮海广场前,闲散在广场前豆丁沙发上晒暖的人们。丁晓文 图2020年3月13日,工作人员对剧院公共区域消毒,准备复工。此前,上海大剧院取消了从2020年春节到4月底的所有演出及相关公众活动。丁晓文 图2020年3月5日,上海杂技团演员戴着口罩在训练。朱伟辉 图2020年3月17日,上海人民广场地铁站人潮又拥挤起来。朱伟辉 图2020年3月21日,上海豫园,冷清的假发店。朱伟辉 图2020年3月16日,上海植物园,游客在椅子上休息。朱伟辉 图2020年3月2日,上海静安雕塑公园,市民隔着栏杆拍着盛开的樱花。朱伟辉 图-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