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东京湾区主题系列(八):茨城县的企业镇模式
以下文章来源于华高莱斯 ,作者华高莱斯
华高莱斯分享城市与产业领域新锐观点、专题研究和特色案例。
关键词:东京湾区,茨城县,关东地区,日立市,企业镇模式,鹿嶋市,制造业,镇中城市文化
茨城县位于东京都东北方,是一个区位偏僻、文化与大东京迥异的边缘县。然而,茨城县却依靠企业镇的模式,在制造业上杀出了一条路,本期就来关注茨城县的企业镇发展模式的利与弊。
茨城县区位图片来源:地域医療情報システム(地区医疗信息系统)
作者:张文晖丨知识管理中心
最不关东的关东
无论从东京湾区的角度看,还是从各种首都圈规划来讲,茨城县都毫无疑问是大东京的一部分。然而,茨城县的本地文化与其说是关东,倒不如说更多体现着东北地方的影子。
1. 大东京的“小东北”
茨城县位于东京都东北方,是通往日本东北地方的门户。在文化上,茨城县与其说属于以东京为核心的关东,倒不如说更贴近东北地方:不仅茨城方言与东北地方方言相似度高,就连饮食文化上也具有共同特征,典型食物如纳豆,这种大肆流行于东北地方的食物,却被茨城县发挥到极致——茨城县纳豆产量全国第一,人均消费量全国第二,第一与第三则是东北地方的主要城市盛冈市与福岛市。
这种与东京为核心的关东都市文明相左的文化风格,过去长期成为阻碍东京人口大规模迁入茨城县的心理障碍。
2. “土得掉渣”的农业县,与时髦东京格格不入
茨城县常被人称为“全国最土的县”,这种印象是茨城县过去长期开发滞后与农业为主的产业所造成的。
茨城县的农业属性有多强?依靠广阔的农田,其农业产值仅次于北海道和鹿儿岛县,位列全国第三,2018年茨城产果蔬在东京都中央批发市场的交易额达567亿日元,连续15年全国第一。
然而这种农村乡下感,在东京这个最时尚的大都市周边就显得极为刺眼,看看洋气的神奈川,看看商务感跃升的千叶,连埼玉县都开始渲染自己是“彩云之国”的时候,“遍地臭农舍”的茨城县形象却深深嵌入东京人心中,这间接导致了茨城县曾是关东“城里人”眼中最难接受的迁移地之一。
企业镇之乡“英雄榜”
分析茨城县的现代工业基础,就永远绕不开一个重要企业——日立制作所(HITACHI),而作为日立生根、发展的故乡,茨城县的制造业也完全受益于日立奠定的产业基础。
1. 日立市——茨城县制造业的摇篮
日立市,作为在日本与丰田市齐名的著名企业镇,是日立制作所的发迹之地,也是茨城县北部的工业中心城市。1905年,买下了当时位于日立村的赤泽铜矿的久原房之助,以日立村为名,将矿山改名为日立矿山,同时设立了久原矿业所(现在的JX金属公司),其中负责修理矿业机械的部门在日后独立出来,成为了今天世界级的机械制造商日立集团,日立集团也成为了当今日本15大财阀之一。
日立市图片来源:wikipedia
作为日立集团最主要的生产基地,日立市全市遍布日立集团的大型工厂,成为茨城县最重要的机械生产为主的工业都市,城市的经济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日立集团的生产。不仅在日立市,在茨城县全县各大城市,都能看到日立的大型工厂,可以说,是日立奠定了茨城县的现代工业化基础。
日立制作所日立工厂图片来源:日立茨城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2. 鹿嶋市——吹响全县工业跃进的号角
位于茨城县东南方的鹿嶋市是另一大工业重镇,鹿嶋市的开发在于茨城县对于自身经济发展进程滞后的忧虑,其中关键人物是原茨城县知事岩上二郎。1959年,面对日本全国各地掀起的高速发展热潮,岩上二郎提出了“摆脱后进县”的口号,他认为茨城县要发展经济,必须要补足长期以来的制造业短板,扭转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
1960年,岩上二郎推出了《工厂引进条例》,以及《鹿岛滩沿岸地域综合开发构想》,希望将县东南部拥有优质岸线的鹿岛滩开发为继日立市后的另一大工业发展极。从此,鹿岛滩临海工业地带的建设由于补全了东京湾外侧东岸的港口设施,因此进入了国家战略层面,掀起了涵盖4000公顷范围的“30万人口工业大都市”的建设热潮。
60-70年代,鹿岛滩沿岸进入了企业进驻的高潮期,期间住友金属、三菱油化等纷纷进驻,随着鹿岛港港池的挖掘,万吨巨轮进港条件成熟,逐渐成为了钢铁、发电与石化为主的工业港城,其中的核心城市鹿嶋市,因为日本制铁鹿岛制铁所的存在,被称为日本制铁的企业镇。
鹿岛临海工业地带图片来源:wikipedia
3. 企业镇遍地开花,却难以形成大型都市
以大型工业设施带动的茨城县经济,在城市特征上也呈现出了鲜明的特征:企业镇层出不穷,以及城市人口规模较小。也就是说,茨城县的城市人口聚集,完全受控于核心大型工业企业的发展程度。
在此重点举例茨城县的主要企业镇及其核心工业企业——
日立市:日立集团,日立制作所
常陆那珂市:日立集团,日立制作所
土浦市:中川集团(管道设备)
鹿嶋市:日本制铁
神栖市:鹿岛石油
笠间市:佳能 Mold
筑西市:Memory-Tech株式会社(CD·DVD制造)
古河市:积水化成品工业(泡沫树脂)
……
然而这种靠核心工业企业带动的城市人口聚集,却难以持续扩张。最好的证明就是,茨城县是全国没有政令指定都市的县中人口规模最大的,而且是关东地区唯一没有中核市的县,全县没有一座城市达到30万以上人口。
重新发现茨城县湾区工业增量堡垒
茨城县在东京湾区逐渐一体化的进程中,从过去边缘化的滞后区域,一跃成为了对制造业、尤其是大型工厂最具吸引力的地点,这是因为茨城县在湾区全局中发挥出了独特的比较优势。
1. 湾区视角下的茨城县,大工业的最后沃土
茨城县过去发展落后的各项条件,在东京湾区一体化之后,反倒成为了相对于其他地区的优势,进而对制造业形成特殊吸引力。
土地优势,关东最后的广阔平原。茨城县平原广布,而且可开发用地广大,相对于已经濒临饱和的神奈川县和东京都等地,可以近乎于任性的提供大片工业用地;
地价优势,建设巨型工厂成为可能。茨城县因为相对落后于东京湾区其他地区,地价极低,工业土地价格只相当于神奈川县的1/5,即便是与外围的埼玉县相比,也要便宜将近50%;
区位优势,外地工业“进京”桥头堡。茨城县“最不关东的关东”属性,以及通向东北地方的高速与东北新干线,使得茨城县成为了外地工业企业进入大东京市场的重要首选;
运输优势,空海兼备的湾区第二枢纽。茨城县具备的东京湾外侧的港口群,为整个湾区提供了新的海上运输选择,为部分内陆地区提供了最近的出海口。同时茨城机场也是东京湾区继成田和羽田之外的第三空港。
茨城县的优越交通属性 (团地:专用名词,专门的聚集地)图片来源:東洋経済オンライン(东洋经济在线)
人才优势,企业镇的独特产业基因。各企业镇的核心企业不仅为当地留下了丰富的产业链资源,更是留下了产业工人培养体系,如日立制作所在日立市主导设立的日立产业技术专门学院,就是专门为当地企业针对性培养技术人才的机构。这些对茨城县吸引更多制造业进驻提供了人才保障。
2. 重新发现后的茨城,开启巨厂云集时代
如今的茨城县,在核心制造业企业以外,还利用独特的综合优势,不断从外部吸引着新的大型制造业工厂进驻。
2011年,著名汽车品牌——日野汽车,宣布将位于东京都郊区的总厂,迁至茨城县古河市,并且一期投资500-600亿日元,建设面积达66万平米的巨厂。这一消息震动了当时的日本制造业界,甚至全球汽车行业。
但这不是个例,近年来奔驰、小松制作所、日立建机、Asics、雪印、伊藤火腿等众多制造业大咖都在茨城县建立大型工厂。这表明茨城县对于制造业的吸引力空前强大,2012-2016年茨城县保持了长达5年的新设工厂面积全国第一,虽然2017年跌至第三,但来自县外企业的新设工厂数依然位居全国第一。茨城县作为东京湾区最后的大工业发展沃土优势尽显。
2005-2008年茨城县也保持外地新设工厂数全国第一数据来源:pref.ibaraki
企业镇模式的魅力度魔咒
1. 企业镇之乡,难言有魅力
茨城县的企业镇风风火火,但是形象建设却面临困境。每年发布的全国都道府县魅力度排行榜,茨城县已经多年位居最后一名,更加尴尬之处在于,临近的群马县实现了最大幅度的名次提升,而拥有海岸线与第二大湖霞浦资源的茨城,却还是牢牢钉在最后一名。
2018年都道府县魅力度排行最末位数据来源:architect-memo.tokyo
这其中的问题,恰恰就出在茨城县的企业镇上,企业镇以核心企业为中心,几十年来大部分精力投入在城市的员工住宿设施建设、生活设施补齐等方面,对于城市文化、城市品牌的经营建设难有余力和动力,这就导致每个城市难有特色,除了工厂以外毫无特点。
2. 企业镇维系的地方文化形象
近些年来茨城县各城市,包括茨城县政府,也开始积极寻求形象转变与品牌建设,但企业镇层面对于城市文化与品牌的建设亮点寥寥无几。
茨城县企业镇中城市文化与品牌经营的最大亮点,可以说就是鹿嶋市。在这里,由核心企业作为主要投资方与组织者,地方政府和其他制造业企业共同出资,共同运营的模式,收获了不错的效果,这就是闻名全亚洲的足球俱乐部品牌——鹿岛鹿角足球俱乐部。
鹿岛鹿角不仅是日本J联赛的豪门,也是亚洲最顶级的强队之一。这支球队前身来自于住友金属工业蹴球团,后来由当地制造业企业与政府共同出资并成立的鹿岛鹿角株式会社负责运营。
鹿岛鹿角俱乐部现在的主要股东是鹿嶋市的核心企业日本制铁,占股59.2%。鹿岛鹿角常年的球队文化建设,与城市文化地标鹿岛神社的结合,以及队标鹿角的精神设计,加上常年职业化的运营所带来的优异成绩,造就了亚洲红魔的魔鬼主场——鹿岛足球体育场,这也是鹿嶋人的最强城市自豪感来源。
魔鬼主场-鹿岛足球体育场图片来源:wikipedia
夺取2018年亚冠冠军的鹿岛鹿角队图片来源:wikipedia
结 语
茨城县对于自己曾经“临近东京,却又远离东京”的落后经济地位,进行了以核心企业为突破的企业镇模式发展探索,这场探索对于茨城县的工业发展毫无疑问是有巨大帮助的。同时,企业镇带来的工业基础,为茨城县在大湾区时代重新挖掘自身作为边缘区的工业发展潜力助力巨大,成为了东京湾区内部企业扩大生产、以及外部企业进入东京市场的双向结合地,实现了工业的持续繁荣。
然而企业镇模式下,城市规模扩张遇到了阻力,城市形象也持续低迷,这无疑将会影响茨城县后工业时代的可持续发展,这方面是茨城县带给具有企业镇基因城市的最大警示。
原标题:《东京湾区主题系列(八):茨城县的企业镇模式》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