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传播学角度解锁《青春有你2》中的几个“网络梗”

2020-04-02 18:5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作者:邓淑红

来源:南方传媒书院

《青春有你2》是爱奇艺自制的选秀综艺节目,未播出前就以导师阵容和学员花边新闻获得不少的关注度,在3月26日新浪综艺公布的第125期“综艺势力榜”中,《青春有你2》节目短视频播放量达6498万、官微阅读量15.93亿、主话题增量15.17亿,三者均为第一。此外,《青春有你2》学员虞书欣登顶明星势力榜,综艺主创社会影响力排名第一。

在《青春有你2》持续领跑内地综艺热搜榜的同时,不少网络用语也随之出圈,“哇哦”“reader”“淡黄的长裙”“做人不能太冰清玉洁”等在全网掀起一股造梗热浪,相关热搜话题更是持续不断。

知识点:符号、群体模仿、受众传播心理、使用与满足

这些网络梗,你GET到了吗?

“哇哦”

《青你2》选手虞书欣在台下观看完其他选手表演后作出的夸张的表情并发出“哇哦”的声音,喜感十足,“哇哦”表情包也随之产生。

“reader”

选手秦牛正威在初演舞台上翻唱袁娅维《在旅行中忘记》时表演了一段诗朗诵,被网友戏称为“青你reader担当”,网友们也开始自嘲自己是“teacher”“waiter”“player”等。

最新风格 / New Arrival

 

“淡黄的长裙,蓬松的头发”

这个网络用语出现在导师Jony J教选手李熙凝唱rap片段,李熙凝没有rap基础但却被分到rap组,这句歌词唱出来后魔性十足,非常洗脑。

立 冬

原指像冰那样清澈透明,像玉那样洁白无瑕,比喻人操行清白。

《青你2》中指由四胞胎女子申冰、申清、申玉、申洁组成的唱跳组合。在选小组C位环节中,选手王承渲和申洁进行battle,“冰清玉洁”组合抱团将票投给了表现不如王承渲的申洁,这一行为引发热议,“做人不能太冰清玉洁”也由此而来。

以上网络用语都可以被称为“符号”,它们本身携带一定意义,通过图片、表情、声音、手势等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中得到保存,并进一步被网友们转载到各个互联网平台进行互动传播。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符号是在一定的指代和表述中产生的,在形式上可以独立存在,人们以符号为介质从事信息传播,其目的是达到意义的交流和互动,这种交流和互动只有通过传受双方的对符号意义的“解释”才能够获得。

声音语言是人类掌握的第一套完整的听觉符号体系,文字是人类创造的第一套完整的视觉符号体系,并称为语言符号体系。语言是人类传播的基本符号体系。符号可分为信号和象征符。信号具有物理性质,象征符则具有人类语义性质。信号是对象事物的替代物,象征符是对象事物之表象的载体。

语言学家索绪尔指出,符号由能指和所指组成:能指——也叫做意符,是指符号的形式,即具体的文字、声音或图像,如淡黄的长裙、蓬松的头发;所指——也称为意指,指代或表述的对象事物的意义,如心理学上将颜色分为暖色调(红、黄、橙、棕)、冷色调(青、蓝、紫、绿)和中性色调(黑、灰、白),暖色调能使人联想到温暖,冷色调能给人以凉爽的感觉。再如,《青你2》中,通过“哇哦”,我们能联想到虞书欣浮夸的表情;看到“reader”,我们能想起秦牛正威的诗朗诵;当看到“淡黄的长裙”,那魔性rap似乎就在耳边一遍遍回放。

符号具有以下三种基本功能:首先,表述和理解功能。传播的目的是交流意义,需借助可感的物质形式。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传播者、传播对象反馈的过程也伴随着在符号解读基础上的再次符号化活动。其次,传达功能。意义具有了一定的物质形式,由符号承载,才能在时间和空间中得到传播和保存。最后,思考功能。思考是内在意识活动,是内在的信息处理过程。思考本身就是一个操作符号,在各种符号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

我们为什么执着于“淡黄的长裙”?

 

除了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引爆话题外,“淡黄的长裙,蓬松的头发”引起网友们的纷纷效仿,除了效仿“淡黄的长裙”日常穿搭外,还涌现了不少明星开始“教科书级别式”说唱。

 

 

模仿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塔尔德提出的概念,他在1890年出版的《模仿律》一书中认为,社会上的一切事物不是发明的就是模仿的,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分为有意识模仿(在不自觉状态下对他人行为的反射型仿效)和无意识模仿(基于一定动机或目的的自觉仿效)。

“使用与满足”是一种受众行为理论,该研究把受众成员看做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卡兹等人1974年发表的《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这一过程的基本模式。日本学者竹内郁郎1977年对“使用与满足”模式做了若干补充,内容主要是:

①人们接触传媒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这些需求具有一定的社会和个人心理起源。

②实际接触行为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其一是媒介接触的可能性,其二是媒介印象,即媒介能否满足自己的现实需求的评价,它是在以往媒介接触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③根据媒介印象,人们选择特定的媒介或内容开始具体的接触行为。

④接触行为的结果可能有两种,即需求得到满足或没有得到满足。

⑤无论满足与否,这一结果将影响到以后的媒介接触行为,人们会根据满足的结果来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在不同程度上改变对媒介的期待。

学者张丽娜曾基于社会认同和娱乐诉求的受众传播心理对网络用语的走红进行深入解读。

一方面是模仿与认同。网民在信息洪流中很难对信息价值进行有效的判断与预估,认为使用网络流行语便是追逐文化主流与潮流的一种表现。公众使用网络流行语的行为本质上是一种个人主义的彰显,互联网具有社会意见整合的功能,所以在个人情感宣泄过程的最后阶段形成了一种集体主义的诉求。而这种集体主义诉求正是人们寻求社会认同感的表征。社会认同感是指特定的群体在特殊的情境下通过特定的生活方式表达出共同品位和兴趣进而引发共鸣的一种集体观念。这种认同感一般只在特定的情境下产生,群体的数量在激发人类情绪宣泄的本能时起着重要的作用,个人就在这种拥有庞大数量个体的群体中通过对自己的赞赏与确认从而获得群体归属感。

另一方面是受众的娱乐化取向。新媒体环境下,每一种媒介都会根据自己的利益诉求对要传播的文本在思想和情感方面进行重新定义和补充,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话语符号,而这种话语符号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公众的某种价值取向。纵观中国二十多年的互联网发展历程,网络社会正在向这样一种趋势发展:从以严谨的文本结构为中心向以简单夸张形象为中心转换。

不管是“哇哦”“reader”“淡黄的长裙”还是“冰清玉洁”,这些网络梗出圈的前提条件是网友们具备手机、电脑、平板这类媒质储存和传播信息的物质工具,让媒介接触成为可能并开始进行下一步的传播活动,而这些自带娱乐化、戏谑化风格的网络语言又使受众的娱乐化需求和网络社会的身份认同感得到满足。此外,这些网络用语以新的话语表达形式解构着社会传统话语,并逐渐形成新的话语规则和话语秩序。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2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张丽娜.网络用语“蓝瘦香菇”的传播学解析.青年记者,2017(14):79-80.

[3]张宇然.网络用语背后的话语解构与建构.青年记者,2019(26):14-15.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