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雷曼兄弟三部曲》:金钱帝国的史诗叙事
原创 忻 颖 文学报
2008年,有着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由于投资失利,在谈判收购失败后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引发了全球金融海啸。基于雷曼兄弟公司的历史而创作的话剧《雷曼兄弟三部曲》,自2018年上演后便广受好评。在豆瓣网上,观众给出了9.6的高分。有网友看了一次现场、三次英文影像,并再次观看带中文字幕的放映,仍然被深深震撼。
恢弘的史诗,不加矫饰的真诚表达。三个人的命运构成三场时代影像,跨越世纪,用事件陈述历史。透明落地窗的雷曼兄弟的办公室,循时代变化迁移而变幻的布景,透明空间依着命运变化而旋转运动,三个人在限定空间里完成多场景、多角色的演绎,表现上看到对于工业时代的默片的致敬。
有豆瓣网友在观剧后留下这样的感言。
三场戏从生发,演进,到最后欲望无以承载,野心被时代吞噬,甚至看到一种人类命运循环往复的共同规律,最后的念白是宗教性的,是回到起点,也是湮灭后的重生,雷曼已去,人类依然在重复自己。可能是三年来看过最喜欢的剧,溢于言表。”
还有观众留言,“很庆幸在百老汇preview期间看到(新冠阴霾之下,百老汇随时close),绝对的masterpiece,太太太精彩,无话可说,只能起立鼓掌。”
如今,全球经济因疫情再度遭受冲击。在这个时候回看这部作品,或许,可以引发一些意味深长的思索。
金钱帝国的史诗叙事
文 | 忻 颖
一开始,什么都没有,最后,再也没有了。
这就是一场美国梦吗?也许是的。因为它和许多美国梦的故事一样:他,提着小小的行囊来了,里面没有多少东西,却装着他大大的渴望、激情、野心,他成功了,但最终我们知道,梦醒来,他的世界终会崩塌。雷曼兄弟公司这个名字和它的破产倒闭已经紧紧地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和金融海啸联系在一起,相关题材的文艺作品也有很多。但是,由萨姆·门德斯导演、英国国家剧院制作的话剧《雷曼兄弟三部曲》依然别具一格。
这部话剧以简洁的呈现带给我们一个史诗般的故事。19世纪40年代,雷曼三兄弟从巴伐利亚来到美国,他们白手起家,亨利是“脑袋”,伊曼纽尔是“臂膀”,梅耶是他们的调和剂,“不让臂膀压垮了脑袋,也不让脑袋羞辱了臂膀”。三兄弟从阿拉巴马的小杂货铺商扩张为棉花贸易商,慢慢又涉足期货和股票交易,之后变身为投资银行,体积越来越庞大,却最终在2008年轰然垮塌。三兄弟及其子孙、配偶、合作者、雇员,形形色色的人物在一百多年的历史中登场,共同演绎了一段被时代选择又被时代裹挟抛弃的故事。
萨姆·门德斯是一个喜欢讲故事的导演。无论是电影领域里使他荣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美国丽人》、近期大热的《1917》,还是话剧领域里古典的莎剧、近在“雷曼”之前的口碑之作《摆渡人》等等,他总是兢兢业业地去选择能扎扎实实讲好一个故事的手法。他擅长“将大家熟悉的东西转换到陌生的层级,同时将大家陌生的题材转化为熟悉的东西”,这使他的作品看起来“通俗易懂”“忠于原作”而“不叛逆”。
《雷曼兄弟三部曲》最初是意大利编剧史蒂法诺·马西尼写的一个广播剧剧本,后改编为5小时左右的话剧,基本上是正序的讲述方式。英国版缩减为3小时,台上的演员也减少为3人,但剧本基本保持了原来的样貌。改编者本·鲍尔将叙述时间调整为从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的前夜开始说起。一开场,在一个以曼哈顿高楼夜景为背景的现代化办公室隔间,画外音模拟广播声音,播报着雷曼兄弟公司能否挺过这个夜晚的新闻。演员西蒙·罗素·比尔穿着旧式西装、提着手提箱、背着光隐没在黑暗中,广播声淡出,背景里的高楼逐渐隐去,变成模糊的海天一线。他讲起了开场白:“他一直梦想着美国,一个养牛商的儿子,犹太裔,他只带了一件行李,像个电线杆子那样一动不动地站在这里……现在,在他面前的是‘美国’了!‘感谢上帝!’(这句用希伯来语)……他深呼吸,快步走着,尽管他不知道要去哪里,但他像其他人一样,跨进了这个叫‘美国’的充满魔力的音乐盒里。”在钢琴伴奏中,800平方英尺(近75平方米)的透明格子间像“音乐盒”那样转动起来,音符在其间流淌,故事随之展开。
这段以第三人称谈论自己角色的独白奠定了整部剧叙事诗风格的叙事方式——此时的演员比尔既是比尔本人,也是他所代言的亨利·雷曼。这很容易让人想起古老的口头文学,诸如《荷马史诗》,具有非常明显的叙事性。本剧的台词甚少有完整而长篇的对话,诗歌般的台词一部分是演员以叙述者的身份讲述这个故事,另一部分是演员作为表演者代言角色,演绎时多是进行客观的描述而非直接表演人物。因此,虽然只有三名演员,却并不依靠服装和造型的变化来区别,只通过演员的语音语调、肢体语言,三人就穿梭在三兄弟和繁多的人物之间。三个演员的身上承载了许多人的命运,这些人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成为一体,成为一个故事。
但这并不意味着《雷曼兄弟三部曲》是一部文献剧或者一部“纪录片”,在这个精心设计的故事盒子里,时空和人物层叠,观众的视角聚集在封闭在盒子里,也自然而然地聚焦到主创想给观众看的、想向观众传达的内容上来。比如,剧中几乎很少有台词点出精准的年份、历史事件的名称,比如南北战争、国家发展银行、美国大萧条时期、二战后重建、消费主义等等,冷冰冰的数字、金融术语在完成了文学化的描写、可视化的场面这些被编导赋予了主观情感色彩的转化之后,才出现在舞台上。还比如剧中不曾涉及解放黑奴,没有谈到二战反犹,也不曾提及雷曼兄弟公司与其他金融巨头的合作等等,观众自然更容易忽略现实背景而将雷曼的成功归功于他们的“个人奋斗”。但《雷曼兄弟三部曲》不只是一个犹太商人的个人史,之所以说它具有史诗般的质感,不但在于其诗化的语言和叙事风格,还在于这个故事展示的是资本主义金融世界的微缩景象,它在雷曼兄弟的身上应验了它的发展、进步、壮大,以及危机。
信仰隐没在故事背后,“相信”(believe和trust这两个词多次出现),是这个史诗故事的草蛇灰线。更为明显的一个例证是剧中不厌其烦地叙述了好几桩婚丧事的处理,暗示着信仰慢慢淡出他们的血脉。亨利去世时,伊曼纽尔和梅耶依照习俗为他做了七天丧礼,到梅耶去世时减少为三天,在伊曼纽尔的儿子菲利普去世时只剩下三分钟,再到后来,不了解现实的观众甚至都不知道雷曼家族的最后一位公司掌舵者波比在何时离开。
逐渐取而代之的是对金钱的崇拜,他们所交易的东西越来越抽象,从最早的棉花、咖啡,到金融产品,再到后来“创造”民众对金钱的信仰。在此过程中,导演手法也明显地从具象化走向表现主义。对成功的热望和对财富的神话不仅是故事的叙事动力,也牵引着观众情绪反应。当观众一次次为雷曼的成功而振奋时,实际也落入了剧作所设下的“心理陷阱”——我们对金钱的魔力早已深信不疑。正因为这段雷曼金融帝国的演义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缩影,当它最终被市场和政府所放弃,深陷“音乐盒”的观众才会感受到怅然和无能为力。有些评论由此认为《雷曼兄弟三部曲》只有“演义”,在主题深度和对经济危机的解读与思考上还没有更进一步。确实,这些点到为止充满着整部话剧,尽管观众会赞叹于导演的炉火纯青、编剧的扎实底蕴、三位演员演绎的精彩绝伦、视觉和音乐的恰到好处,但“毫无危险”也成了某种遗憾。是否可以说,或许更大的“音乐盒”同样罩在主创的空间里?
当老大亨利来到美国时,他用希伯来语说道:“上帝保佑!”身后的视频是纽约哈德逊河口的自由女神,那是1844年,实际上,自由女神像要到1885年才会出现在那里。当剧终时,广播声里传来破产的消息,亨利、伊曼纽尔和梅耶尔一起出现在最早的那个格子间里,那里是最开始代表他们在阿拉巴马蒙哥马利的布料杂货店的空间,在那里他们念起了犹太人的哀悼祷告词,他们祝祷上帝,祈求弥赛亚的到来。这个抽象的财富废墟里又剩下什么?弥赛亚会来吗?
一开始,什么都没有,也许曾经有过,但最后,再也没有了。
新媒体编辑:金莹
配图:豆瓣剧照
文学照亮生活
网站:wxb.whb.cn
邮发代号:3-22
长按左边二维码进微店
原标题:《回看这部话剧,导演门德斯全新演绎了金融危机下的人类抉择》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