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摄影师|胡力:为什么是在丘陵上拍摄中原戏人

澎湃新闻记者 梁嫣佳
2020-04-01 10:10
来源:澎湃新闻
视界 >
字号

“河南是我的家乡,我敬爱这片生我养我的故土,我敬畏这条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滔滔黄河,我敬仰这片发源了华夏文明的中原大地,我敬重世代生息在这里的人民。固守本土,镜头始终对着故乡,对着生活,对着百姓,是我一生的挚爱和眷恋,更是发自内心对家乡的深情亲吻和不离不弃的拥抱。”——摄影师胡力,自述

要不是碰到新冠疫情肆虐,摄影师胡力应该在忙着整理自己的拍摄素材、做手头项目的案头工作又或者在去拍摄的路上奔忙,总之,向来低调的他不会主动接受一篇需要自我“推销”的采访。

胡力,1955年生,河南郑州人,在2000年政府机构精简中他要求提前离岗,转而专事摄影。下过乡、当过兵、放映过电影,上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场……人生经历不可谓不丰富。而对他来说,“经过生死,依然活着,我很知足。”这些贯穿他大半生的关键词,影响着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为人做事的风格。“我想,既然后半生想专事摄影,光拍点“花花草草”,对自己要求太低了,要尽可能在‘门里’玩玩摄影。”

2009年前后,胡力在拍摄《中原》时遇到不少民间“戏班子”,鲜活的生命力,植根于乡亲们中间朴实的热爱,那种最直接的交流与彼此抚慰深深地打动了他。为了拍摄这组《中原戏人》,他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阅读中国戏剧文化历史,到专业剧团了解表演的流程和一招一式,在舞台上试拍,他都觉得不对路,不够“劲”。最终,他拿定回到田野,拍“土生土长的农民演员”,形成了这组完整的肖像作品。遗憾的是,一直未在媒介上发表过。

10年后的今天,当这组照片通过其他渠道呈现出来,画面上依旧蓬勃的生命力,令人惊叹。澎湃新闻记者以此为契机,趁着胡力老师疫情中短暂的休息,聊了聊他对摄影的理解和创作思路。

2009,河南鲁山。

Q: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尝试摄影的呢?

A:我是1955年出生的,这个年代出生的人,经历应该是比较多的。小时候吃不饱,书也没什么机会好好读。喜欢拍照片是上初中14岁的时候开始的,那时一放学,就跟同学一起到省文化宫看画报和报纸,从报刊中找照片。有机会就和要好的同学捣鼓冲胶卷、洗照片,感觉影像显现的过程很神奇,从此便爱上了摄影。

Q:每组作品都很扎实,您是怎么确定自己摄影的风格和定位?

A:1979年打完仗回国后,攒了两个月工资买了自己的第一台海鸥203相机。2000年离岗到现在,20年来我拍摄成型的摄影专题有10个左右,画廊也给办了几次个展。真正专事摄影是从2000年后开始的。离岗后,有了自由支配的时间,想进入专事摄影的状态,想拍些东西,所以就开始自学摄影理论,边学边拍,学用结合,在做摄影中摸索前行。

向国内外的摄影名家和大师学习,看他们的书和画册,从最开始喜欢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几何构成”,到寇德卡的“自由恣意”,很多摄影名家和大师在不同阶段对我都有很大影响。我学习的目的就是少走弯路、“为我所用”。

2000年,我对自己提出了三个原则:一是固守本土,拍自己身边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东西。二是关注社会,关注生活,重点拍摄十到二十年有重大变化或即将消失的人文题材。三是在试验和探索状态下做摄影,尽量尝试和运用多种影像语言表现拍摄对象。

我喜欢“镜头语言”,喜欢记录类影像,喜欢肖像,同时又希望在此基础上,跳出来做影像,所以拍的东西有些“跳”和“杂”,这主要源于自己喜欢尝试摄影的不同语言,不受外界的干扰,在自由和摸索的状态中,按照自己的想法做摄影。

Q:回到《中原戏人》这组作品,戏曲艺人的环境肖像实际上在多年以前《中原》已经实践过一次,是什么因素让您选择彩色照片,并以观念性的创作理念去拍摄?

A:我所谓的观念摄影,都是在进行了多年的纪实专题拍摄的基础上,有感而发,在希望用另外一种语言形式进行表达的基础上,跳出来做的项目。

这组《中原戏人》,就是在我拍了4年《中原》后的2009年拍的。我2006年开始拍《中原》,2007年和2008年的庙会期间,我两次到河南鲁山县拍摄,对当地民间的剧团这种“草台班子”和土生土长的“农民演员”很感兴趣,我用传统纪实的拍摄方式拍了很多照片,但总感觉不够“劲”,希望在此基础上,跳出来,尝试一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另外一种形式的表达和记录。由此,我进行了半年多的案头准备,尝试了一些个人喜欢的影像方式,并实拍了专业剧团的“专业演员”和鲁山县“农民演员”进行比较,最终确定了以现在看到的这种形式进行拍摄。

做《中原戏人》时,是把它当作既可以放在《中原》这一大的项目中,又是相对独立的一组图片来做的。

我认为,中国戏剧文化的根在民间,这些平日里的农民,农闲时自发组织在一起,搭建起唱戏的“草台班子”,走街串村,在庙会上不看唱本,一唱几天几夜的农民,才是真正的喜爱戏剧。正是有了他们,才有了中国戏剧产生的土壤,才使得戏剧得以传承发展。所以,准备的时间很长,但实际拍摄周期却并不算长。

我在2009年的庙会期间,选择他们正在舞台上唱戏的时段,在他们走下舞台休息的间隙,把他们置身于演出附近的现场。河南鲁山是丘陵地貌,背景中的伏牛山也很有特点,让演员们摆出自己最喜欢的舞台造型,拍下了这组图片。

选择彩色主要是考虑拍摄《中原戏人》影像本身的需要,感觉用彩色胶片拍摄,拍出的人物肖像更真实和丰富,并没有刻意地追求两者之间的反差和对比。

2009,河南鲁山。

Q: 您拍摄过很多特别能打动人的肖像作品,怎么看待肖像的价值和力量?

A:我喜欢拍人,特别喜欢人物肖像。我认为肖像最能体现摄影的“镜头语言”,是区别与绘画等艺术形式的最重要的特征。肖像的力量在于细致入微,纤毫毕现,经得起品,经得起看,经得起端详。

所以,我特别喜欢使用胶片中画幅相机,最爱的是Mamiya6机身和50mm镜头的组合。

Q:您对家乡是什么样的一种感情?

A:在近二十多年的拍摄中,我一直坚持固守本土,拍摄河南省内,以人文题材为主的专题摄影。另外一个,就是利用自己人生经历相对比较丰富的优势,把它与摄影结合起来。

我们中原的老百姓是很好沟通的,我基本没有遇到过被拒绝的情况。当然,我在拍摄现场,一般会带着宝丽来相机或者小型照片打印机,当场把拍摄的肖像送给被摄人。

Q:摄影作品会因为传播而更有价值,好的作品会在社会意义上产生影响,您是抱持着什么样的态度呢?

A:我一般不会很主动的宣传自己,十多年前,我参加了一些展览,感觉整理制作照片,准备宣传资料,布展等等这些事,很费时费力。这本《中原》画册也是在朋友的督促下做的,从选片、扫描、确定用图、调图、写文章、翻译、设计、制版、印刷,整个过程占用了我两年时间,实在消耗不起。再则,一是感觉我拍的东西不对市场。二是认为摄影是个很自我的事,没必要老拿出来展示。三是由于年龄的原因,想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拍照上。我日常基本是随身携带相机,几乎天天拍照,我摄影的乐趣是在拍照上。我和一位国内的知名影友有一个约定,拍摄要“坚持到按不动快门为止”。

对于图片的宣传,我一般的处理方式是,哪个机构感兴趣或者好朋友喜欢,自己感觉对方也很好,正好手头也不太忙,也愿意配合,就按对方的要求尽量提供。但让我投入太多时间和精力去专门自我宣传推广,我一般是回避的。

2009,河南鲁山。

Q:目前正在进行的项目?

A:我一直是按照“吃一看二想着三”的步骤在做摄影,计划了不少项目,一直在坚持做,有些记录类的项目是要一生的关注和积累,有些偏重于观念的项目也正在做。这个不到最后成型,不到自己满意,很难确定有一个准确的说法,只能说一下大概的吧。如现在坚持继续做的有:一个是《中原》项目的继续关注和积累。第二个是以“时间”为线索的系列项目。第三个是《阒……》系列项目。第四个是“彩色相纸直拍工艺”项目,这其实是一个技术项目,但因为有兴趣就做做看。有些项目是在拍摄和思考中冒出来的,拍着拍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冒出来一个东西,顺其自然吧。

Q:对年轻的/新上手的摄影师有什么意见或建议么?

A:真喜欢摄影,最好不要选择靠摄影生存的方式,因为很艰难。

“胡力很清楚自己的身份是社会的旁观者、记录者,这使他的拍摄有着一种冷静的专注,与被摄对象保持着一种适当的距离。

胡力对中原百姓的生活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同,没有常见的过分悲情和刻意夸饰,在寻常日子里,在市俗欢乐中,表现出丰赡的人性。

他拍摄的很多专题,如今都已成为消失和发生了巨大变化的历史图景,给我们留下一个渐行渐远、隐入历史时光的中原的身影。”

——策展人 陈晓琦

(实习生 黄靖淳 杨芷彤 对此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高剑平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