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疫情中的孩子”:《疫情期间中小学生学习生活情况调查报告》完成

2020-03-25 10:1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点击 ⤴ 关注“性别研究视界”

疫情中的孩子

2020年初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成为近20年内世界范围出现的第3种致命冠状病毒,这一疫情的迅速爆发且危害之重、传播之广、影响之大使全球公共卫生机构处于高度戒备状态。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教育部于1月29日下发通知,要求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学生在家不外出、不聚会、不举办和参加集中性活动;各培训机构也按要求取消各类线下课程。疫情期间,学生们的正常成长环境、学习方式、生活方式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这对学生们身心健康、学习效果都可能产生重大影响。

调查情况

2020年2月23日至2月27日,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课题组通过网络问卷形式发起了一项名为“疫情期间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状况”的调查活动,该调查旨在全面、真实地了解疫情期间中小学生个人及家庭的相关状况,为学术研究提供系统科学的数据来源,为国家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次调查使用在线调查平台“问卷星”进行,累计回收问卷样本达12885份,最终进入统计的样本量为12877份,样本有效率达99.9%。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男生占50.67%,女生占49.33%,性别分布基本均衡。农村户籍儿童占33.58%,城市户籍儿童占66.42%。从年龄分布上来看,5-12岁占12.75%,13-15岁占54.21%,16-18岁29.25%。具体到年级分布,小学年级学生占13.05%,初中年级学生占60.82%,高中年级学生占26.12%。

图1a 样本性别分布情况 图1b 样本户籍分布情况

图1c 样本年龄分布情况 图1d 样本年级分布情况

学生是疫情的直接利益相关者,客观、真实了解他们在疫情期间的学习与生活状况,有助于系统研判疫情对中国社会的全面影响,为更好应对突发公共危机、加速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事实参考;

同时,此次疫情又是学生生命历程中的重大事件,通过对疫情期间其自身、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现状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学生们的风险感知、应对和恢复弹性,为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全面能力、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提供借鉴。

本调查主要内容可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中小学生家庭情况,具体包括家庭资本、家庭经济可能受冲击状况、居住安排、亲子关系、家庭教育等;

第二,中小学生日常生活及学业情况,具体包括疫情期间学生生活及学业时间分配、线上学习情况、个人身体与心理健康等;

第三,中小学生疫情感知情况,具体包括对疫情的主观感知与态度、对疫情防护的感知状况。

主要发现

(一)城乡家庭情况差异大,主要表现在农村学生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水平较低。如图2所示,农村学生父母近九成为初中以下学历,城市学生父母近6成左右为大学以上学历。农村儿童家庭九成以上处于中低收入水平,城市儿童家庭九成以上处于中高收入水平,同时,城乡儿童拥有“网络”“电脑”比重的差距较大。突发公共事件下,部分家庭资本匮乏,应对风险能力较弱,所受危机影响较大。

图2a父亲受教育程度的城乡差异

图2b母亲受教育程度的城乡差异

图2c 家庭经济水平的城乡差异

图2d 家庭物品情况的城乡差异

(二)四成中学生认为家庭经济因疫情受到负向冲击,特别是非独生子女和农村学生家庭可能受影响比例超过半数。城乡学生父母职业类型差别较大,农村学生父母多为农民或外出务工者,因此,疫情期间大面积“停工”、“农产品滞销”情况等对农村家庭会造成更大影响,农村学生面临诸多困难。

图3a 家庭经济受影响情况 图3b 家庭经济受影响情况的城乡差异

(三)疫情期间,学生父母居家比例较高,亲子关系在各方面均有所改善。如图4所示,疫情期间,学生父亲居家比例超过八成,母亲居家比例超九成以上。亲子关系表现较平时更好,疫情期的停工与停学使得家长与儿童获得难得团聚,为家庭亲子关系带来积极影响。特别是子女与父亲沟通频率,亲密程度均在疫情期间显著(本文“显著”情况均通过stata15.0统计检验得到)提升,其中,“父子”之间变化程度最高。但总体而言,无论平时还是疫情期间,母女、母子之间的关系始终整体高于父子、父女。

图4a与父亲亲密程度的变化 图 4b与母亲亲密程度的变化

图4c与父亲沟通频率的变化 图4d与母亲沟通频率的变化

(四)疫情期间,学生对父母教育方式感知发生转变,认为父母教育方式为“民主平等型”的学生比例提升3成以上。“平等民主型”的教育方式更有利于实现亲子之间的有效沟通,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同时利于子女的成长发展。初中、高中年级之间,城乡之间父母教育卷入程度有显著差异。如图5所示,无论平时还是疫情期间,初中生父母教育卷入程度较高中生父母教育卷入程度更高,城市学生父母教育卷入程度较农村学生父母更高。此外,父亲教育卷入程度较平时有所提升。高中课业难度加大,农村父母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带来的教育卷入程度低,以及父亲对子女学业辅导参与比重高,时长增加等情况表明,父母教育卷入程度与辅导能力以及时间投入有直接关系。

图5a感知父亲教育方式的变化 图5b感知母亲教育方式的变化

图5c初中生父母教育卷入 图5d高中生父母教育卷入

图5e农村学生父母教育卷入 图5f城市学生教育卷入

(五)学生疫情期间时间分配整体变化不大。如图6所示,学习方面,疫情期间学生自主学习、读课外书时长较平时有所增加;生活方面,帮父母做家务,休闲娱乐时长较平时有所增加,锻炼身体时长显著减少。

图6a 学生自主学习时长变化情况

图6b 学生帮父母做家务时长变化情况

(六)网络课程教学处于“适应性冲突”阶段。如图7所示,总体而言,网课开设率与参与度较高,但网课教学效果需进一步提升,四成学生表示网课学习效果不如线下正常教学效果。同时,农村与城市学校间网课教学情况存在差异;首先,农村学校网课开设率较城市学校低百分之十;其次,农村学生因网络、电脑设备、家庭环境嘈杂等原因导致网课进行不畅的比例均高于城市学生。在这次大规模的教育信息化普及试验中,网课教育正在为如何弥合教育不公平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但同时也对于各级教育机构治理能力提出全新挑战。

图7a 网课开设总体情况 图7b 网课参与总体情况

图7c 网课开设情况的城乡差异 图7d 网课参与情况的城乡差异

图7e 网课教学效果评价的城乡差异 图 7f 网络限制的城乡差异

图7j电脑设备限制的城乡差异 图7k家庭环境嘈杂限制的城乡差异

(七)不同年级学生对网络课程效果评价不同。如图8所示,小学1-3年级学生近6成表示网课教学效果不好,其次是高中学生(比例近半数),初中生对网课效果评价情况最好。网课教学效果不佳可能直接导致学生出现“厌学”“怠学”现象,不利于学生学业发展,如何更好地安排网课与提升线上教育质量是当下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图8a 小学生对网络教学效果的评价情况

图8b 中学生对网络教学效果的评价情况

(八)学生身体健康情况并未受到影响,居家期间心理健康表现良好。如图9所示,疫情期间,学生普遍体会到了更多乐趣,同时抑郁、自卑、喜欢孤独、精神过敏、忧虑、注意力不集中等心理问题均有所缓解;但由于居家时间长,学生网络成瘾现象较平时有所增加。

图9a “感觉不到乐趣”心理变化 图9b“抑郁”心理变化

图9c “自卑”心理变化 图9d “易激动、紧张”心理变化

图9e “喜欢孤独”心理变化 图9f “注意力不集中”心理变化

图9g “忧虑重重”心理变化 图9h“网络、游戏成瘾”变化

(九)学生整体对疫情恐惧程度不高。相比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疫情对学生学业影响更大。如图10所示,农村学生较城市学生对疫情恐惧程度更高,这可能与当地疫情管控措施、宣传力度等有关系;高中学生表示疫情对学业影响大的比例高于初中学生,高中生正处于学业生涯的关键阶段,学习压力大,加之对网课接受度不高,因此受疫情影响更大。

图10a 学生对疫情恐惧程度 图10b 对疫情恐惧程度的城乡差异

图10c 疫情对学生生活影响程度 图10d 疫情对学业影响程度

图10e 疫情对生活影响的城乡差异图10f 疫情对学业影响的年级差异

(十)学生所在社区九成以上采取了管控措施,学生对管控措施整体满意度较高。如图11所示,对管控措施整体满意度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农村学生所在社区采取管控措施的比例低于城市学生,且农村学生对社区管控措施满意度更低。农村地区复学工作更具挑战,应加强重视。

图11a 社区管控措施采取情况 图11b 对管控措施满意程度

图11c社区管控措施的城乡差异 11d满意程度的城乡差异

几点建议

(一)综合考虑网课效果和身心健康,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优先安排高中生与农村学生开学。随着疫情的缓解,各省市陆续出台有关学生分批复学的政策建议,国家教育部出台指导意见提出了各地考虑开学必须要满足的三个条件:首先,疫情基本得到控制,所谓基本得到控制,是由国家来判定的,具体可能要精准到县一级的疫情防控情况;其次,社会家长都认为,或者绝大多数同意说现在开学是安全的;最后,开学以后必要的防控物资和条件到位。由于本次疫情对于高中生与农村学生的学业影响较大。因此在制定具体的返校方案时,应安排这些学生先行开学,第一,建议村镇学校优先开学,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政府可为有孩子以及缺少网络设备的农村家庭提供专项补贴。第二,在开学前做好准备工作,进行校园安全卫生检查、采购必要的防疫物资,加强对农村学校的扶持力度。第三,开学后做好衔接工作,及时组织考试摸底,尽快弄清学生在家学习状况,以便随时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的调整。第四,建议高中生优先开学,初中生适当延后。高中生普遍学业压力大、网课效果不佳、身体素质下滑最为明显,疫情也为高中生与父母的关系造成了不利影响。小学生由于认知发展和网络设备闲置,网课取得效果最差,同时缺乏有效监督,娱乐时间明显增多,学习时间受到挤压。疫情对初中生学习和生活负面影响最小,可适当延后开学时间。

(二)加强对贫困与农村家庭的经济与教育扶持。虽然各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保留稳定的工作岗位,并为困难企业提供补贴,研究仍发现疫情对底层家庭经济状况造成了冲击,且父母职业越低,居家陪伴子女的比例越小,这可能对贫困学生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此外,以陕西省为代表的西部地区,仍旧有较为凸显的城乡资源差异较大问题,在农村,基础教育设施、教育资源还较为欠缺,农村父母的个体资源也较为缺乏,因而对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视程度、投入力度都与城市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差距,这也将促使城乡教育差距在家庭层面进一步拉大。想要改变这种局面,仍需要加大对贫困学生家庭的教育补贴,继续稳步推进农村“脱贫攻坚”以及西部地区就地就近城镇化进程,让农村家庭富起来,让农村父母不再进行较远距离的流动,减少亲子分离,降低留守儿童比例,为农村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客观条件与物质基础。同时应切实关注中农村贫困学生身体健康问题,保证学生的身体锻炼时间与营养供应。疫情后对农村身体基础较差的学生健康造成了冲击,应加强对农村贫困学生的新鲜蔬菜与肉蛋类食品供应。最后,社区和学校应加强农村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农村学生对于本次疫情的恐慌程度显著高于城市学生,基于此,不仅要关注疫情期间农村儿童基本的上学上课问题,还要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引导,消减恐慌心理。具体而言,在网课中增加疫情信息宣传的模块,向农村生讲解传染病传播与预防的知识;适时安排心理健康老师开展线上讲座,鼓励学生关注其日常心理状态;借助班级微信群和学校交流平台的的力量,及时制止家长以及学生群体中的谣言传播。

(三)加强社区、学校、家庭的联动体系,保障中小学生良好发展。首先,学校应加强与父母的联系,共同监督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状况,杜绝部分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地位同样重要,考虑到父母与子女有更长的时间相处,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甚至超过学校教育,在这样的情境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学业辅导以及学业帮助,会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考虑到农村家庭本身经济条件较差的情况,父母可能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赚钱养家”中,而忽视了子女的家庭教育、亲子关系与学业进度。因此家长、班主任和各学生代表应各负其职,分工协作,要积极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加强老师高效教学的责任感,提升家长监督听课的参与感。此外,学校应在课程设置上,将需要家长辅导的课程放在开学后,先用数字手段普及基础知识,降低不具备辅导孩子学习能力父母的压力。最后,增强老师远程一对一、一对多答疑占比,提高师生的互动教学体验,强调备课质量,要在虚拟教学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针对不同年级加强目前网课覆盖度,并且重点关注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在“一个都不能少”的前提下,帮助后进同学认识到网络教学的必要性,提升网络教学质量。

(四)进一步发展互联网教育,改善线上教学体系。在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的情况下,发展在线教育可以为城乡中小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创造良好的学习机会。为更好的发挥线上教育优势,首先要优化教师队伍的网络素质,对教师进行信息专业化的培训。要让教师掌握制作网络课件的技能以及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教学与课程设计的技能;充分培养教师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现代教学理念,特别是针对高龄教师,逐步加强他们在实际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其次,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特别是实现农村地区网络全覆盖面。由于宽带不足、地区网络建设困难等问题,我国偏远农村地区经常出现“没网”“断网”“连不上网”的现象,而电信运营商对提高网络质量和普及率动力不足,网络带宽提高的速度远远落后于现代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将问题进一步落实,充分保证线上教育的网络前提。最后,要进一步提高线上教育的管理水平,加快制定在线教育管理规章制度与线上教学规范,保证学生可以在健康、积极的网络环境下参与学习。

致谢

疫情日渐消散,

春色就在眼前。

感谢这场以网络问卷为媒介的相遇,

将我们每一个人紧密联结。

感谢宁强二中的积极响应,

感谢交大附中的高效运转,

感谢高新一中(含唐南)的诚挚信赖,

感谢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

感谢每一份诚意满满的答卷。

用孩子的眼睛洞察疫情,

以孩子的发展记录社会。

祝福每一位孩子,

祝福每一个家庭。

来源: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课题组

看完了,觉得好看请分享到“看一看”

新媒体转载请注明:转自妇女研究所官方微信“性别研究视界”

纸质媒体转载请在公众号下留言,经许可后方可转载

原标题:《“疫情中的孩子”:《疫情期间中小学生学习生活情况调查报告》完成》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