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山东的“海洋奇缘”

2020-03-26 12:5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作者/吕秀才 审校/拾冷

喜欢海洋和迪士尼的朋友,一定还记得《海洋奇缘》这部动画电影。影片中文主题曲《能走多远》中那句,“我听到地平线那一边呼唤我”,唤起了无数人的“海洋之心”。

而就在几千年前的山东,这里的人们早已聆听着大海的呼唤,迎帆起航,奔向海洋深处,开始了一段与海洋漫长的不解之缘。

 

△ 山东海洋牧场资料图

01 山东与海洋的“千古奇缘”

 

若要论起山东的“海洋奇缘”,还要从山东的地理位置说起。

山东,北临渤海,南接黄海,拥有3345公里的海岸线和接近600个海岛,海岸线占全国的六分之一,近海海域面积15.95万平方公里,与全省内陆面积相当。

历史上,山东自古以来就是海上贸易的重要通道,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也是陆海两条丝绸之路的交汇点。在这里,海洋与内陆的界限变得不再那么分明。

早在春秋时期,尤其是齐桓公时期,山东半岛便与朝鲜“互通有无”。齐桓公在管仲建议下,以商贸作为发展国家的主要措施之一,主动开展与朝鲜的贸易,山东半岛的丝织品出口朝鲜半岛,朝鲜半岛的兽皮则通过海运运抵山东。山东北部的黄、腄,南部的琅琊港(山东青岛黄岛区琅琊镇的琅琊港)是当时的重要港口,尤其是琅琊港,自春秋开始已是一处渔盐业兴隆、人文荟萃之地,并且还是沿海南北航路的中枢港口,著名的“齐吴海战”便在这里发生。

“齐景公游于海上而乐之,六月不归”,孔子亦想“乘桴浮于海”。远航出海,让当时居住在山东半岛的东夷人把齐国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海上大国”。

而秦汉时期,由于秦皇汉武的大海情结,前有秦始皇四次巡海、扩建琅琊港、徐福东渡,后有汉武帝七次巡海,又开辟了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经朝鲜半岛通往日本的海上丝绸之路。山东与海洋的联系进一步加深。

到了唐宋时期,由于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的航海事业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山东的登州港(位于今烟台蓬莱境内)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全国丝麻织品的中心产地的缘故,在唐及北宋前期,是北方最大的港口。

值得一提的是,登州在明代时,还是北方的抗倭前哨及重镇,抗倭名将戚继光曾在这里留下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千古名句。

南宋前期,山东一直是我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省份。另外,历史上著名的宋金海战就发生在薛家岛海域(今青岛黄岛区)。

元代大运河通航后,山东沿海的海洋贸易一度受到影响。但当时的航海技术十分先进,不仅有极其先进的航海技术,有些造船技术,甚至领先欧洲百年以上。虽然商贸活动的“宋初盛况不可复观”,但莱州、密州、胶州、登州等港口仍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山东半岛依然是当时中日、中朝商业贸易的重要通道和基地。

明代时,为了向辽东、北京运送粮食,特意增开了蓬莱、掖县(今山东莱州)至辽东、天津至辽东的两条航线,山东的海上足迹到达辽东地区。

虽然后来明、清两代时常实行海禁政策,但是民间舟楫依然往来不绝,每年南北交易的民间船只和通往日本、朝鲜的货船逐年增加,烟台、金口、青岛口等港湾仍是当时区域性的海上贸易和南北贸易的中心。

此后晚清时期随着烟台、青岛相继开埠,山东沿海地区进入了全新的海洋时代,与国内外市场联系更为紧密,海上贸易的贸易规模不断增大,货物种类也在不断增多。据悉,1913年仅烟台、青岛两港口出口的花生量就占全国出口量的53.3%。

百年后直至2011年,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层面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与海洋再次联系在一起。如今,已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规划获批的第十个年头。

这十年来,山东大力推进海洋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发展海洋经济的热潮,海洋成为了山东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其实,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一个明显的轨迹,就是由内陆走向海洋,由海洋走向世界,进而走向强盛。这既是自然的规律,也是人类与海洋的“宿命缘分”。如今的山东,因海而生、向海而兴,加速向海洋进发。

 

△ 青岛港(来源:光明网)

02“海洋强省”之路

“海国”,这个词自诞生以来,便寄托了华夏民族的海洋强国梦。

而作为海洋大省,也是近年来公认的海洋科技与产业发展最快、最有发展潜力的省份,国家对山东寄予厚望,“希望山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在发展海洋经济上走在前列,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山东贡献。”

于是近年来,整合全省港口,港口经济增速领先全国;加快建设完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加快建设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生态修复初见成效,生物多样性加快恢复……山东始终牢记嘱托,聚焦海洋港口、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海洋生态环境三大任务,持续推进山东“海洋强省”建设。

与此同时,一串串数字也在生动注解着山东海洋经济迅猛发展的蓝图:

2019年山东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

山东港口集团完成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分别居全国第一位和第二位;

2019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3亿吨、集装箱2900万标箱;

 2019年山东加快建设完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现代化海洋牧场综合试点扎实推进:

2019年已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44处;

2019年海洋生态牧场拓展至离岸130海里;

 山东加快建设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

2019年全省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89.3%;

2019年黄河口“退养还湿”2.6万公顷;

2019年日照港“退煤还沙”恢复优质沙滩46万平方米。

 在这样的图景下,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对山东的海洋强省建设提出更为明确的战略期望:

“到2022年,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3%左右;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到90%左右,海洋强省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到2035年,基本建成与海洋强国战略相适应,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科技领先、海洋生态优良、海洋文化先进、海洋治理高效的海洋强省。”

而不得不提的是,建设海洋强省,海洋科技创新是核心关键,也是重要保障。山东近年来持续聚焦海洋这个现代科技的“新战场”,不断加码海洋科技投入,聚集海洋科技资源与人才,发展成为国内海洋科技实力最强的省份。

2019年,山东实现海水淡化工程规模34.3万吨/日,跃居全国第一位;以“蓝鲸1号”、“蓝鲸2号”等国字号装备为代表的山东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成功跻身世界海工装备的高端领域;在国家科学技术奖评选中,山东海洋领域获奖数量居全国第一。

此外,“全国近一半的海洋科技人才集聚在山东,全国三分之一的海洋领域院士集聚在山东……省级以上涉海科研院所42家,国家深海基地,还有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都设在山东。”这一段龚正在2019年国新办举行的“新时代 新动能 新山东”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无疑也让我们看到了山东海洋科技创新后劲十足的一面。

而就在2月份山东省发布的《2020年山东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快海洋强省建设:

“扎实推进‘十大行动’,深化陆海联动、港产城融合,大力培育航运金融、船舶交易等现代航运服务,推动由物流港向贸易港、目的港向枢纽港升级,打造世界一流港口;加快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扎实推进国家级现代化海洋牧场综合试点,抢抓机遇发展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打响‘山东海工’品牌,建设好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推进东亚海洋合作平台实体化运作;持续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全面推行湾长制,严格管控围填海,深化渤海综合治理,高标准建设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全省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达到88%以上。”

未来,山东迎着海洋的“东风”和“洋流”建设海洋强省,不断远航的航线已清晰可见。

天风来回,洋流浩荡。“山东要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最大的潜力在海洋、最大的空间在海洋、最大的动能在海洋”,而正如刘家义曾明确指出的那样,山东的未来在海洋,山东的希望也在海洋。如今,山东正以海为梦,扬帆起航,唱响开拓蓝色家园的海洋之歌。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