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城市课︱武汉之声⑧:穿越时空的风物
“二厂汽水”承载着老武汉关于夏天的记忆。据媒体报道,“二厂汽水”曾经的名字是“滨江牌汽水”,它的前身是英国商人科塞恩(Corsane,也称柯三)与人合资,于1917年3月建成投产的“和利汽水厂”。经历过战乱年代,这家汽水厂由私营转为公私合营,成了后来的国营武汉饮料二厂。
上世纪80年代,这种售价一角钱的汽水是武汉许多单位发给员工消暑的福利标配。有网友回忆到,小时候,只有在考试取得好成绩时,家长才会奖励一瓶二厂汽水。
现在市售的二厂汽水是一个年轻的创业团队制作的产品,并非由当年的老厂生产。但恰恰是“二厂汽水”的标签和复刻的包装,唤醒了一代武汉人沉睡的城市记忆。
武汉市民在街头售卖二厂汽水。 武汉广播电视台融媒体 图
汉口国营二厂的汽水。 “表姐”供图
谌毅说,武汉人对旧世界的风物有情怀,有记忆,但他们不会一板一眼地去复刻、照搬旧世界。就像二厂汽水,装在“旧”瓶子里的饮料早已不是当年用香精简单勾兑的味道。他觉得,当下的武汉人是带着旧世界的情怀,去拥抱新世界的潮流。
只不过,在谌毅眼中,武汉的新风物有趣、有生气,但还不够强大。
2015年,谌毅拍摄于汉口坤厚里社区,那里曾经是汉口“德租界”的一部分,远处的建筑是武汉市政府。
过去,在人们的印象中,武汉是二线城市,而现在,更多的人习惯称它为“新一线城市”。
2017年8月19日,在清华大学举办的第十二届公共管理高层论坛“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分论坛上,时任民生证券副总裁的管清友曾提及,依据综合经济指标、金融指标、人口指标、创新指标、房价指标、国家战略、高铁节点等多个因素判断,武汉有望跨入中国第一层级城市的序列。
近十年来,武汉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2004年,这座城市开通运营第一条地铁线,如今已经拥有了9条。到2024年,规划中它将拥有14条轨交线路、总长606千米的地铁网。到那时,武汉人可能不会再经常为坐在公交车上,堵在夏天的某个街口而发愁了。
2015年,谌毅在汉阳古城西大街拍摄的驶过拆迁围挡的双层巴士。
2019年,武汉的GDP排到了全国第七。谌毅说,在武汉,有不少能称为“大国重器”的企业,但吸纳大部分普通市民就业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却不够强大。当地人收入普遍不高,因此也没有余力去为那些不那么急迫的需求买单。外地人说,武汉人“很实在、很精明”,而其实武汉人也有无奈的一面。
他觉得,如果市民收入真正提升了,市民社会发展了,武汉会变得更有趣,武汉的风物也会变得更有味道。
谌毅拍摄于轻轨汉口循礼门站。
在《武汉之声》第8集中,谌毅聊了聊那些穿越新旧世界的武汉风物。不知收听节目的你是否吃过裹着粮道街烧麦的可颂配咖啡?倘若你有想说的话,或是想问的问题,可以录制一段音频或写一封信发给城市课制作小组,邮箱是kangning@thepaper.cn。
谌毅拍摄于武汉东湖侧船山。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