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城市课︱武汉之声⑥:他的歌,带你回到老武汉
音乐有时具有这样的力量,能轻易帮你打开通向过去的那扇门。有些歌即便唱的不是你的家乡、你的回忆,也能带你从一种共通的情绪里找到回到过去的通道。
2013年,谌毅拍摄于汉阳江滩,一对父子正在那玩耍。
“冬天腊梅花,夏天石榴花,过路的看风景,住家的卖清茶。”当冯翔用武汉话唱起这首歌,老武汉的生活场景就瞬间浮现在你我眼前。
谌毅说,冯翔在《汉阳门花园》这首歌里把“冬天腊梅花,夏天石榴花”唱了八遍,而听歌的你一点儿都不会觉得啰嗦,甚至一曲终了,还感到意犹未尽。这是因为歌声将你带回了曾经的武汉,你也期待着“冬天腊梅花,夏天石榴花”能够一直循环下去,享受着岁月静好,而你就是歌里唱的那个,下雨天会在汉阳门玩水的傻孩子,永远不会长大。
2013年,谌毅拍摄于汉口江滩。
“武汉,每天不一样。”当这句雄心壮志的口号变成现实,生活在这里的人真的感到快乐吗?
谌毅曾居住在老城区的街坊里分(里分也作“里份”,与上海人说的弄堂相当,“里”为街坊单位,“份”是武汉的方言,意为小范围的居住区域),当时周围人常说一句武汉话“取克端”,意思是说,“你饿了,我就去街上,给你端一碗吃的回来。”
2013年,谌毅拍摄的位于武汉市政府背后的一元路“坤厚社区”,这是武汉人说的“里分”。
那时候的老城区,满大街都是小馆子,生活方便自在。直到如今,不少久居于此的武汉人仍不愿搬出那里。只是,物是人非,“老城区即便没拆,也已是徒有其表,仅剩下一个壳儿了。”
这几年,武汉人会觉得传统小吃的花样没有以前多了,稍微工艺复杂点儿的小吃几乎难寻踪迹。谌毅说,这是因为老城区才是这些传统小吃的土壤,一旦老武汉都搬出了老城区,结果就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野泳的人。2013年,谌毅拍摄于汉口江滩。
冯翔还有首歌叫《归元》,唱的是归元寺的故事。提到归元寺,我会想到“数罗汉”,这是一种类似抽签的算命方式。家里的长辈告诉我,武汉的归元寺很灵验,你去寺里,任意选上一尊罗汉,按着自己的年龄顺着往下数,最后数到的一尊罗汉就预示着你的命运。
归元寺也承载着许多武汉人对未来的期许。谌毅说,武汉人的归元寺就是北京人的雍和宫,武汉人习惯带着在归元寺许下的美好愿望去开启新的一年。
《归元》的歌词里写着,“大年初一来还愿,每个人都想有个太平年,少小离家老大还,人生一世尽归元。”如今归元寺关着门,谌毅说,庙里的菩萨大概有三个月没收到香火了。
2013年,谌毅拍摄于汉阳江滩,对面是正在建设中的鹦鹉洲大桥。
当冯翔在《十三亿分贝》的节目里弹唱《六渡桥》时,在武汉长大的撒贝宁配了一段念白:我记忆中的武汉,总是车水马龙,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住在江南的人买重要的东西都要“过汉口”,多半是要过六渡桥。
这个地标在城市换新颜时被抹掉了,同时抹掉的也是一代武汉人的过江记忆。
2013年,谌毅拍摄于汉口江滩。
在《武汉之声》第6集中,谌毅就着冯翔的歌聊起了老武汉。他给这段讲述起的标题是“在每天不一样的武汉,他唱着不变的老武汉”。
在这集音频的末尾,我加上了一段冯翔的话,算是彩蛋,那是在快手上听冯翔的直播时录下的。当时,他正在参与《民谣在路上》的线上直播。《民谣在路上》是一个由十三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发起主办的,关于民谣音乐的全国巡演品牌。冯翔在直播时说:“希望疫情过后,大家能到武汉来,去看一看东湖。尤其是在秋天,东湖会特别特别地美。”
民谣歌手冯翔。 本人供图
不知道你是否也怀念冯翔歌里的那个老武汉?对老武汉,你是否与谌毅有着相似的记忆呢?倘若你有想说的话,或是想问的问题,可以录制一段音频或写一封信发给城市课制作小组,邮箱是kangning@thepaper.cn。
2015年,谌毅拍摄的拆迁前的汉阳古城小巷。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