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南沙地名故事丨虎门炮台立丰碑
虎门炮台位于广州市南沙区辖内的
珠江出海口的一江两岸和
江中心的大虎岛、上、下横档岛之上
▾ 点击收听 ▾
虎门炮台位于广州市南沙区辖内的珠江出海口的一江两岸和江中心的大虎岛、上横档岛、下横档岛之上。以大虎岛为界,以南为穿鼻洋,以北为狮子洋,虎门因此而得名。虎门炮台包括有清康熙、嘉庆、道光年间建造的南山台、横档台(属南沙)、沙角台、新涌台、蕉门台(属南沙)、镇远台、横档月台(属南沙)、大虎台(属南沙)、大角台(属南沙)、威远月台、永安台(属南沙)、巩固台(属南沙)、靖远台和两道拦江铁排。可见虎门要塞有半数以上的炮台分布在南沙区境内。
资料图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重建虎门炮台。放弃横档月台,将横档台和永安台联成一台,为上横档炮台;将原巩固台改建为南北2个台,俗称南北台;在原不设防的下横档岛上建设下横档炮台。这些炮台在咸丰六年(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破坏。
光绪十年(1884年)前后,用西洋炮改建虎门炮台,南沙部分是在上横档岛、下横档岛、大角山(含蒲洲山)三个地方集中修建西洋后膛炮炮台群。上横档炮台建东台等,安装8门大炮;下横档炮台安装9门大炮;大角炮台建振威、振定、振阳、安平、安威、安胜、安定、流星、蒲洲9个炮台,安装11门大炮。这些炮台均在抗日战争中遭到破坏。
资料图大虎山素有“粤东王气,惟此是赖”之美誉。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的传记中有记载,曾在1899年李鸿章出任两广总督时,某次唐随行,舟过虎门,岩石如画,李举目远眺,颇为感慨。它也是虎门口的北端标志。
虎门口图,横档炮台中有“虎门税馆”字样(红圈)。(资料来源:《粤海关 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关天培在虎门建三道防线,这第三道也就是最后一道是设立在大虎山岛上的大虎炮台。炮台就在大虎山脚下,是虎门防御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旦这里失守,侵略者将直接叩响广州城东十五里的中流沙炮台大门,广州就岌岌可危了。关天培为其题有“大海绵长通绝域,虎山高耸接层云”。可见其重要性。
由于大虎山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设立麻风病院,外人难以登岛。所以今日岛上的情况,很少为外界所知道。1982年2月,虎门炮台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策划:王剑麟
原标题:《南沙地名故事丨虎门炮台立丰碑》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