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文系学生期末季黑话

2020-03-22 14:5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写在前面:

正所谓,“不玩梗不是中文人”,“中文系学生的本质是獭祭鱼[1]”。于是,在风雨如晦的期末季,我苦中作乐,编了一些中文系期末黑话。但由于期末压力和期末后短期倦怠综合症[2],终于还是在这个期末已经远去的日子才整理成文。供大家一笑。

[1] “獭祭鱼”,指水獭捕鱼后,常将鱼陈列水边,如同陈列供品祭祀。獭祭鱼比喻罗列故实、堆砌成文。如晚唐诗人李商隐便被称为“獭祭鱼”。

[2] 指期末季每天都在筹划着期末后要做什么事情,但真正期末季结束后,只想瘫在床上一动不动的当代大学生精神疾病。

1复习篇

当中文系学生晚上本该复习,但因为种种原因(懒)不想复习时,他会告诉自己:从明天起,关心课本和教材(所以今天可以关心零食和蔬菜)。

同一句话还可以用在最后一门考试的前一天晚上: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终于考完了)。[1]

对于复习的感受:“快的强度和遗忘的速度直接成正比”[2]

[1] 海子诗句:“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 引自米兰昆德拉《慢》

2考场篇

考场上,中文系学生有时会很高兴:“这个题目我见过的!”[3]

但更多时候是:“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XXXX是会考的,我不知道XXXX也会考。”[4]

老师看中文系学生试卷时的心理活动:“中文系学生一思考,上帝就发笑。”[5]

出成绩后:“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吃C的。”[6]

[3] 出自《红楼梦》中宝黛初遇的情节,“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中文系同学看到复习过的题目时,也会产生这样一种狂喜,那感觉,像极了爱情。  

[4] 出自鲁迅《祝福》:“‘我真傻,真的,’祥林嫂抬起她没有神采的眼睛来,接着说。‘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

[5] 引自米兰·昆德拉《生命不可承受之轻》

[6] 出自鲁迅《阿Q正传》阿Q上刑场前的心理活动:“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杀头的。”

3陶渊明篇

考前刷夜时: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7]

考试前: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8]

考试后: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9]

答题时: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10]

答题后: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11]

出分后: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12]

出分后:在己何怨天,离忧凄目前。[13]

[7] 引自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五》,表现了期末刷夜时,恨夜晚太短,来不及背完所有知识点就天亮了的心情。

[8]、[9] 引自陶渊明《形影神》《神释》篇末两句,“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是陶渊明“新自然说”哲学观的体现,此处为误读,表达了中文系学生考前盲目自信和考后渴望“光华三十楼,一跃解千愁”的心情变化。

[10] 引自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中文系学生答题,就像是精卫填海。

[11] 引自陶渊明《咏荆轲》。陶渊明惋惜荆轲剑术不行,因而行刺不得成功,正如中文系学生遗憾学识浅薄,因而考试全都不会的心情。

[12] 引自陶渊明《杂诗·其二》[13] 引自陶渊明《怨诗楚调示庞主䈬邓治中》

4三教无长夜系列

论语考前:天不生仲尼,三教无长夜。

鲁迅考前:天不生鲁迅,三教无长夜。陶渊明考前:天不生陶潜,三教无长夜。

现当代文学史考前:天不生普森,三教无长夜。[14]

……

[14] 普森指辛普森,是复旦大学中文系倪伟老师的昵称。倪伟老师以学识渊博,见解独到,要求严格见称于复旦中文系学生中,尤其是要求严格一条在学生中素有大名。这部分均出自《朱子语类》卷九十三“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5论中文系学生的质疑和批判精神

出分后:“我——不——相——信!”[15]

听到标准答案后:“从来如此,便对么”[16],中文系学生如是说。

“把人变成鬼,把鬼变成人”[17],一位刚考完辛普森的朋友如是说到。

看到排名,中文系学生指着绩点第一的成绩酸道:“分达四零,位极第一,达人视此,蚁聚何殊”。[18]

[15] 出自北岛诗歌《回答》,“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

[16] 出自鲁迅《狂人日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

[17] 似乎出自倪伟老师上课讲授《白毛女》时的课堂笔记。笔者没上倪伟老师的课,未经求证。

[18] 出自唐人传奇《南柯太守传》,讲述了一青年醉倒古槐树下,做了功名利禄的美梦,醒来以后发现全是一场空的故事。文章最末一句“贵极禄位,权倾国都,达人视此,蚁聚何殊”,卒章显志,传达了功名利禄皆是虚幻的中心思想。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公众号“我的精神园地“,你能想到什么黑话欢迎留言补充,让我们一起开心一下!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