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大赢家》成第三部网播院线电影,三部为什么都是喜剧?

2020-03-21 11:1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喜剧依然最“顽强”。

文 /bobby

提前23小时“空降”。

3月19日晚,由于淼执导,大鹏、柳岩主演的电影《大赢家》宣布将于3月20日晚8点免费在西瓜视频、抖音、今日头条App和智能电视鲜时光上线。

上线后,几位主演也纷纷“空降”评论区。而西瓜视频也推出了评论集赞抽奖的活动。作为一部“解压”喜剧,《大赢家》同样具有十足的吸睛能力。

今年,率先选择网播的三部国产新片,皆为喜剧类型。喜剧本身的类型优势,在“网播”的过程中显然被充分挖掘。而近两年,小人物荒诞喜剧不仅在票房成绩上可以突围,在整体的口碑上也实现了逆生长。

疫情当下,喜剧天然流量效应,成为了率先“突围”的类型选择。

1

“小”喜剧的春天

喜剧的“春天”。

在国产电影市场化爆发的几年时间里,喜剧一直承载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喜剧天然的“用户覆盖”让其一度成为市场的最优选,头部电影也大多为喜剧的复合类型。而随着国产喜剧提量不提质,导致国产喜剧一度出现“口碑透支”。

 

2019年,国产片票房占比超过了六成。但喜剧的票房占比从2018年的26%下滑至11%,跌幅较大。但《无名之辈》、《受益人》、《老师·好》等中小成本喜剧却实现了体量上的明显突破。

 

这批小成本喜剧,并没有所谓的以主演卡司+喜剧笑点为主要参考标准的“市场公式”。但凭借着本身的社会共鸣,这批喜剧成为了绝对的黑马。从这一点也能看出,普通观众对于优质喜剧的向往让整个市场的包容性大大增强。

 

如今,观众对于电影本身的需求更加多元,其中最为明显的一点在于观众对于共情的渴求。从小人物喜剧的突围到国庆档主旋律的爆发,观众对于电影本身的“社会属性”的看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作为最市场化的喜剧类型,在以市场为导向的过程中,“内核不足”成为了市场的痛点。但实际上,从宁浩的《疯狂的石头》到徐峥的囧系列再到开心麻花的喜剧电影,新锐喜剧的突围都是伴随着电影本身所承载的社会共鸣。

已经上线的《大赢家》,主创班底是《来电狂响》的原班人马。于淼和李潇此前所主导的《情圣》、《来电狂响》均在市场获得了不错的反响。而主演大鹏和柳岩,去年则主演了《受益人》。作为一部青年导演执导的新锐喜剧,《受益人》同样拿下了超2亿票房成绩。

 

实际上,早在春节档之前的贴片预告上就获得了足够多的关注。从电影本身来说,无论是严谨“误打误撞”的抢银行,还是在劫持人质的过程中“点火锅”都笑料百出。但在足够荒诞的戏剧冲突中,电影实际上也隐藏着严肃的内核。

 

大鹏饰演的劫匪“一本正经”的抢银行,在“尽可能真”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则是渴望“认真”的个例和极不认真群体的对立,这让电影本身的讽刺意味十足。而大鹏所饰演的严谨,在“最后的独白”里也展现了这一“小人物”的社会共性。在被家庭冷落、领导误会、同事排挤的过程中最终可能真的会导致误入歧途。尽管整个抢劫银行是一次明确的演习,但演习中的人和事的“真”显然有很强的反思价值。

2

“中国式”喜剧的本土创作

本土化创作。

复盘整个2019年的市场,中国英雄故事、中国文化故事、中国青年故事成为了占比最重的三个故事类型。而观众对于内容评价的原则,实际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去总结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中国式情感、中国式主题、中国式人物。

 

2019年,翻拍的电影作品实现了翻番式增长,而绝大多数翻拍作品都进行了大幅度的改编。尽可能在一个优质故事的基础上,呈现中国式社会的众生相,尽可能让观众在这种“中国式”改编的过程中寻求归属感和亲切感成为了一致的追求。

 

《大赢家》改编自日本原著《游戏永无结束时》,1991年日本拍摄了一部同名电影。但这部电影如今在豆瓣都暂无评分显示。但在为数不多看过的人当中,“纯文学的黑色幽默喜剧”让这部电影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于淼和李潇此前多次成功完成本土化改编,从改编自80年代美国电影《红衣女郎》的《情圣》再到改编自《完美陌生人》的《来电狂响》,两部电影都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而在成功改编的背后,是完全“中国式”的创作。

 

实际上,此前两次改编,于淼和李潇就做了非常大幅度的修改,让整个故事无限贴近中国本土市场。这不仅要求电影本身的笑点要更接“地气”,更要求电影的人物接地气。例如在《来电狂响》中,“手机游戏”是两部电影的共同点,但在本土化改编过程中,于淼和李潇对人物做了大幅度的“中国式改动”。例如韩笑这一角色的建立,实际上所代表的是中国职业女性的社会困惑,而夫妻之间的“情感沟壑”和意大利中产阶级家庭有着本质的不同。

《大赢家》的原著本身的黑色幽默毋庸置疑,在于淼看来,这个故事本身在中国社会有着更大的反思意义。在抢劫银行演习的过程中,严谨“有困难克服困难,没有困难为警察制造困难”本身的目的在激发银行职工危机意识的同时实际上也在训练警察的应急反应。

 

于淼和李潇在整个结构的处理上非常精巧,除了严谨演习抢银行之外,还有一条“假如是实战会发生什么”的故事线,这种“真假结合”本质上更贴近于演习的实际目的。此外,电影对于社会群像的表现,显然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

 

例如对于银行“微笑服务”的嘲讽、记者通稿的直播以及严谨父母在演习中的“现场征婚”,都有着十足的话题性。随之而来的“抢银行,只要不是抢在自己头上,大家还是喜闻乐见的”和“让领导先死”等金句,显然也都成为了现实社会的窗口。

3

为什么是喜剧?

类型的独特性优势。

在内地市场,率先选择线上点播的三部新片均为喜剧作品。这种“巧合”的背后实际上是喜剧天然类型优势使然。

 

2019年,包含喜剧元素的电影总票房达到了120亿,占了全年总票房的五分之一。而且在竞争最为激烈的春节档,尽管喜剧类型不再是卖座的第一要素,但并不代表喜剧元素脱离了核心。从整个档期来看,喜剧依然是春节档头部影片竞争的重要类型。

 

但2020年春节档,疫情突如其来导致某种程度上观众的观影情绪并没有得到完全的释放。主打“解压喜剧”的《大赢家》,起码在这一时间段准确切中了观众的“需求点”。

此前,徐峥执导的《囧妈》率先开启了线上点播。根据此后的数据反馈,该片在头条系四大平台(抖音、西瓜视频、今日头条、抖音火山版)及智能电视鲜时光三日总播放量超过6亿,观看人次达到了1.8亿。

 

如今,喜剧天然的类型优势和2020年第一季度“喜剧真空”,则为《大赢家》提供了一定的先天便利。对于互联网平台来说,选择喜剧同样是最大程度撬动流量的类型选择。

 

主创班底在诸多票房黑马的“口碑加成”下,以及此前喜剧作品在互联网平台在云观影和云路演方面的试水,这都让《大赢家》此次上线网播有了更大的期待。

从另一点来说,在没有排片占比、宣发转化等诸多考核标准的制约下,这无形中也对电影形成了新的考验。喜剧能否借助互联网平台的超高流量在2020年实现类型体量的突破,实际上同样值得更多的关注。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