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复旦通识·学人疫思|石磊:线上教学,不仅是教学空间的转移

石磊(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2020-03-21 13:37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编者按】疫情之下,“复旦通识”组织“学人疫思”系列,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邀请校内不同学科的教师撰文,从各自的专业领域与学术兴趣出发,对疫情展开不同角度的讨论,进行跨学科的深入解读和分析。

在疫情期间,大中小学为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都开展了各种形式线上课程的尝试。虽然线上课程被视作学校在特殊情况下的应对举措,但是这样的尝试也全方位地在检验远程教育的技术手段和实际应用。线上教学是否会成为未来教学模式的主流?在疫情期间的线上教育又暴露出那些可以改进的问题?

无论有多少议论和困难,线上教学如一夜春风起,满眼柳叶新,各层各类学校以最短时间最快速度把实体课堂搬到线上。争论已无意义,疫情未休,联防联治依然,学校这个巨大的生命体不能停摆;说难也无意义,学期学业有自己的周期,不容耽搁,线下不宜复教复学,只能线上。几周的磨合,线上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已初入常态。

毕竟是线上,与大多数师生经久成习的线下教学还是有诸多不同。

教师在虚拟空间里隔空授业,线上视听、自学、研讨、答疑和思想传播,以数据技术平台和传输工具为支撑条件完成全过程,面对面的交流转化为声讯、视频、短信息交流,这首先是对教师多年来的教学习惯的挑战。实体课堂面对学生,教师随时可以从学生表情变化中发现他们对具体问题和表达方式的疑惑、满意或厌倦,而虚拟空间里这些主要凭老师自己的理悟和判断。就我的通识核心课《经济与社会》(网课名“中国道路的经济解释”)而言,学生专业背景完全不同,在虚拟空间里如何发现他们在经济学专业术语和话语逻辑的理解上可能存在的难点,老师必须先换位到学生一侧,揣度孰难孰易孰重孰轻,否则有可能老师琴瑟孤鸣而学生远山云雾。

在线学习,学生不受学校实体课堂空间约束自主修课,他们投入的精力和时间是否充分?指定和推荐的阅读文献他们读了没有,读到什么程度?老师如何在远程虚拟空间里全面掌握教与学的效果?解决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老师必须投入比实体课堂教学多得多的精力和时间,必须有很好的机制设计。线上修课和答疑研讨在时间上是分离的,先视频修课,后用各种平台工具答疑,理论上讲学生学习时间更充分,“以学为主”的特点更明显,但实际效果如何,取决于用何种方式激发学生利用时间差充分阅读思考的兴趣,把理论上可能存在的比实体教学更充分的时间真正利用起来。

数据弥障、操作程序的繁琐,及各种服务平台技术规程的差异,无疑给师生在正常教学的时间成本之外平添了额外的为熟悉工具平台不得不支付的时间成本。好在这笔成本支出不是持续增加的,而是边际递减 —— 一次性投入而长期使用,初期的进入成本被此后常态化教学过程的便利所冲销。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化也为教学方式、内容和效果的改进提供了最新科技支持,各种专业化社会化的教育服务公司因应急切不可替代的需求,常态化地融入了我们的教学体系和课程管理,他们前所未有地体会到“刚需为王”,不经意之间师生对教学活动也有了更新的感觉和认知。这些科技元素和被疫情逼出来的驾驭数字平台、制作直播/在线课件技术、掌控虚拟教学空间的能力,也让平日网技简陋的老师们自感得意,好歹多了一门“手艺”,而且不必担心在恢复了实体课堂之后将闲置荒废,因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已成趋势,这门“手艺”将长期有用。

线上教学使家庭或办公室与“课堂”合一,颠覆性地改变了教学的空间形式,全国的教学都从实体性的物理空间转入数字化的虚拟空间,而且已经有秩序有质量高效率地运行,陡然间校园内无数实体性物理空间闲置了。这一现象给我们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十四.五”规划的教育投资预算是否要收缩实体空间的基建占比,把高校基建投资的一部分用于线上教学软硬条件的全面改进?可否在大学现有“智能化校园”基础上设计、建构统一的大容量的大数据教学服务平台,老师们不必再八仙过海、东奔西突地忙于申请注册程序各异的网络服务平台,让教学的数据支持系统因标准化而简便易行? 很多非实验类、非现场参与体验和观测类的课程,可否突破物理空间的单位限制,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外部效应,让全社会免费分享,让大学的优秀教学资源最充分、安全、低成本地服务社会,降低国家教育成本,优化教育投资结构,适应高质量发展之需?

本来主要为实体化课堂教学配套的数据技术和网络平台、“智能化校园”,似乎已经达到了国际前沿,但面对大部分课程线上教学,实体性物理空间转变为虚拟、智能化网络空间,这些技术设施在容量、速度、结构和功能四个方面都不同程度地显露出明显的短板。由此引发的很有价值的问题是:针对混合式教学的大趋势,“智能化校园”建设工程如何围绕大类课程的差别、线上教学的特点,以及服务社会、高校之间优势教学资源共享的需要,做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突出以学为主,线上教学可以采用的方法和信息工具很多,但与实体课堂相比,以下几个问题教师必须重视:第一,就当前疫情控制期间而言,线上学生分布广泛,各地区网络便利程度可能有很大差别,特别是大山区或距离基站较远的乡村,可能信息不畅,或者少数学生的设备条件不支持线上学习,此类情况老师必须有所了解,并设计相应的解决方案,精准及时有效地解决每一位同学的困难。第二,有的国际学生可能来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他们不熟悉使用中国常用的教学平台资源怎么办?第三,线上教学,学生的自主性更强,时间安排更自由,但学生如果不能自控,浪费学习时间怎么办?

本文内容由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龚思量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