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来论│县级融媒体中心,要当居民“脸贴脸说话”的话匣子
我是传统纸媒的老兵了,编了10多年的报纸之后,去年刚刚转岗到了苏州市吴江区融媒体中心,成了一个新兵。这场疫情可以称得上是这波融媒体集体转型以来遭遇的最大的事情了。
虽然,我也曾参与过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新闻报道,但这次站在融媒体岗位上,和公众的沟通渠道不再仅依赖于铅字,抗疫报道里的互动感、社区感,却给了我前所未有的感受。甚至,我有时觉得如今的抗疫报道,有一些像传说中的“薛定谔的猫”,融媒体参与的过程本身在改变事件的结果,或者成为事件的一部分,而不是像过去纸媒体那样以事后的“上帝视角”描述着事件。
2月7日晚上,我正像往常一样值夜班,编稿子。苏州市吴江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给我们发来了一则紧急通告。通告上说,当天下午4点,江苏某县级市疾控中心发布协查通告,患者陈某(沭阳籍)确诊感染新冠肺炎,在当地接受治疗。
这件事情本来与我所在的苏州吴江区毫不相干。但经过吴江区防控指挥部核实,陈某的职业为客车司机,曾于1月23日至28日期间,驾驶客车先后3次往返于沭阳和吴江两地。这就让事情变得有些紧张起来。
当时是晚上8点多,由于微信主号已经发布过一次防控信息,当天已没有发布权限。这条紧急通告随后通过我们“今吴江”的客户端发出,但一时流量过大,导致打开时间延长,有的市民根本无法打开。
这个时候,我们的一个微信小号派上了用场。这个小号当时的粉丝只有1000多,启用这个小号,纯粹就是“死马当活马医”。经过简短的制作,紧急通告发出,朋友圈里瞬间被刷屏,不到一个小时就有了10万+的阅读量。这条信息的阅读量最后定格在130万+。
老实说,看着不断上升的阅读量,并没有平时那种喜悦感,反而增加了深深的焦虑。焦虑来自何方?比如,与陈某同处一个车厢的那些乘客能否看到,能否及时被找到?陈某在本地是否还有其他活动轨迹?这些都是深深的困扰,也不是一条微信能解决的。
事实上,就防控大局而言,如果可能的话,我们宁愿这份紧急通告和通告中所描述的事实根本不存在,也不愿意这突如其来的10万+。但是,从另一方面说,如果没有新媒体发的这条130万+信息,这次客车司机感染事件在常住人口只有160万的吴江区来说,其影响力完全是另一回事。我们对这种新媒体传播爆发出来的不可捉摸的力量,真是又爱又怕,不得不心存敬畏和怵惕。
自去年全国大规模组建县级融媒体中心以来,对中心如何组建,怎么发挥功能,外界其实一直都有不同的声音,各地也都在进行探索。因为没有先例可循,不少同行都自称处于“无人区”,从事的是“宇宙中的一份新事业”。
这次疫情发生以后,尤其是在春节期间,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价值倒是凸显了出来。除了报纸暂停出版,其他媒体矩阵,尤其是新媒体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府作为权威信源之一,其信息首选在融媒体中心所属的新媒体公布,以便快速抵达本地公众。
地方媒体有地方媒体的职责。地方媒体尤其是县级融媒体中心不太可能派出一线记者去疫情中心地区进行采访,它们的受众主要是本地公众。因此,政府权威信息肯定是县级融媒体中心的重要信源之一。
当然,媒体也必须有媒体的属性,不仅仅是政府信息的“分销渠道”,更是和居民“脸贴脸说话”的社区话匣子,民间的喜怒哀乐等着我们传播。在疫情防控的头一个月,我们在各平台端口发出了3000多条信息,及时回应了民众关切。
我们在疫期采访了一个活跃在防疫一线的社区党总支副书记——韦亚梅,这位大姐一句“你们在家,我们靠前”的实在话,在本地红了,暖了无数人心,也受到了央媒的关注点赞。我到现在都没有弄明白,这八个字到底起了什么化学作用,触动了大家哪个泪点?这也许就是新媒体的传播方式,重新触达了社区受众,大家不再把你看成一张高高在上的报纸,而是揣在口袋里的手机屏,可以随时掏出手机和“新闻主角”攀谈几句,因为传播渠道的改变,那个和受众共振的“弦”也在改变。
疫情防控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在这次大考中,信息的顺畅流通至关重要。作为最靠近基层民众的媒体,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快速反应、贴近民意,成为信息畅通的枢纽。这一点,或许也为中心将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这次新冠肺炎的疫情也是一次练兵。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