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构建合作共赢的邮轮命运共同体文化

杨国兵
2020-03-12 21:42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商学院 >
字号

日本“钻石公主号”邮轮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而近日美国的“至尊公主号”邮轮疫情也正在发酵之中。截至2020年2月19日乘客下船,“钻石公主号”邮轮的新冠肺炎感染者达到696人。“钻石公主号”邮轮船东是美国嘉年华公司,船旗国是英属百慕大,运营母港是日本横滨,搭乘着来自世界各地3711名乘客和船员。但在疫情事件发生后,各方试图置身事外,也缺乏危机下的多边合作应对机制,日本的力不从心、美国的袖手旁观和英国的超然物外最终酿成了这起国际公共卫生安全事件。

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化时代。人类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得益于全球化,而疫情迅速在各国传播,也是全球化的必然结果。“钻石公主号”一度如同弃儿,用啼啼哭声提醒世人,面对不断变小的地球村,我们该如何建立新的全球治理体系?

邮轮被称为浮动的海上城市,是一个微缩的跨种族、跨国度的人类群体样板。通过对“钻石公主号”事件的剖析,我们愈发深刻地认识到,深入研究和践行人类命运共体理念,对全球化时代构建新的邮轮多边合作治理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钻石公主号”邮轮疫情事件回顾

邮轮具有特殊属性,由于常年航行于海外,难以接受船旗国的有效管辖,客观上造成了其在灾难中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然而导致“钻石公主号”事件愈演愈烈的根源在于美、日、英均未将救助遇险邮轮当成自己的责任,更没有把维护和保障人类的生命安全作为首要出发点。

“钻石公主号”邮轮于2020年1月20日从日本出发,历经15天巡航,先后停靠了中国香港、越南和中国台湾港口,最终于2月4日返回日本。邮轮抵达横滨时,发现有乘客感染新冠肺炎,经检测共确定10名感染人员。此时日本政府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在完成基础性调查后,要求邮轮在港口进行为期14天的隔离。由于未考虑邮轮的舱室分割、通风系统和卫生设施等因素,因此隔离没有阻止病毒的传播,反而加速了病毒的蔓延,邮轮上感染人数不断攀升:2月6日新增10人;2月7日新增41人;2月8日新增3人;2月9日新增6人;2月10日新增65人……最终2月19日数字定格在696人,占全船总人数的19%。比病毒扩散更快的是人们的恐慌,并经过社交媒体的传播酿成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

应该承认,在传染病的防治中隔离治疗是常规操作和有效手段,但日本对“钻石公主号”的隔离,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患者进入日本,试图将受灾的邮轮拒之国门外,而不是对患者进行及时救治。即使在靠岸船上隔离的过程中,日本政府也暴露出资源调度及管控力度不足等问题。而美国作为邮轮公司所在国则行动迟缓,对日本的紧急协商请求迟迟未做出回应,船旗国英国则更是充耳不闻、事不关己。尽管“钻石公主号”船上工作人员作出了极大的努力和牺牲,但最终的结果是日本备受道义谴责、美国承担经济损失、英国蒙羞、乘客受难,成为了各方推诿、最终集体遭殃的多输案例。

二、邮轮疫情危机下的中国方案

“钻石公主号”是人类社会的缩影,折射出世界人民命运相连、休戚与共。在公共卫生事件中,没有国家能够独善其身。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马丁·阿尔布劳呼吁“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需要全人类的集体智慧和协作,凸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疫情暴发初期,中国母港邮轮同样遭遇了病毒的侵袭。中国应对邮轮疫情的有力有序,与日本处理“钻石公主号”的杂乱无章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措施得当、行动迅速,充分彰显了中国的制度优势。

1月24日除夕夜,满载近5000人计划返回天津港的“歌诗达·赛琳娜号”邮轮上15名乘员出现了持续高烧症状。接到疫情命令后,天津防疫工作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引导邮轮就近停靠在离岸15海里的锚地,随即安排11名卫生防疫专家和7名海关人员登船检测,对船上人员逐个进行体温测量。期间又发现2名疑似患者,针对17名疑似患者又进行了咽拭子采样。为了争取宝贵时间,政府出动直升机运输检测样本,疾控中心经过3个小时的检测,最终排除了新冠肺炎。邮轮公司安排54辆大巴紧急疏散了全体乘员,并对35名湖北籍乘客免费安置,后续邮轮航次也全部取消。同样的故事也在“歌诗达·威尼斯号”邮轮上续写,当1月26日邮轮返回深圳时卫生检疫人员立即登轮对全船人员进行测温、对其中13名有发热症状乘员进行病毒测试。确认检测结果为阴性后,当天晚上码头就组织乘客有序下船,并对148名有武汉居住史和接触史的乘客进行隔离观察。政府部门和邮轮公司在政府的统一指挥、协调和调度下,不到24小时就完成了险情排查和处理,解除了疫情威胁,最终化险为夷。

“赛琳娜号”和“威尼斯号”均属于美国嘉年华集团、悬挂意大利国旗,但在中国港口出现疑似疫情后,中国政府对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关注压倒一切,通过坚决的行动和强大的资源调度,将危险消除于萌芽之中。这种“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处世之道、“计利当计天下利”的价值判断和“命运与共”的和谐理念,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基因,构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基础和文化内涵,也指引着中国在面对疫情时绝不以邻为壑,主动积极担当,强力动员协调。

中国在疫情中的表现赢得了世界的称赞,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感慨道:“中方行动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中国所表现出高效的领导能力、应对能力、执行能力,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更为全球卫生防疫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三、构建邮轮命运共同体

“钻石公主号”事件折射的是全球化时代国际行为主体多元化背景下,突发危机的解决成为一个由政府、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等共同参与和互动的过程,这一过程的重要途径是强化国际规范和国际机制,以形成一个具有机制约束力和道德规范力的、能够解决全球问题的“全球机制”。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的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的命运共同体。穿梭于世界的邮轮是联结各国命运的载体,推进国家之间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海洋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构成部分,邮轮命运共同体是海洋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现领域。“钻石公主号”事件对行业造成巨大冲击,几大邮轮巨头市值严重缩水,市场信心备受打击。在这样的紧要关头,邮轮行业当改变视角,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思考邮轮行业未来变革之路,通过文化塑造、技术创新和机制改革,构建港、船、城、人同呼吸共命运、危机时刻应对趋同的邮轮命运共同体。

要积极构建合作共赢的邮轮命运共同体文化。邮轮产业链长,涉及船东公司、船旗国、运营港口、乘客来源国等不同主体,但全球化时代已经使得各方利益交织互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病毒对人的攻击是平等、无差别的,世界各国人民都暴露在相同的危险中,成为真正的命运共同体。在“ 钻石公主号”的疫情漩涡中,我们看到了英国“网红爷爷”的纪录片式的直播,看到了日本“吹哨人”的理性呼唤,看到了印度船员的“集体求救”。这些全方位、多种语言的发声说明了“疫情之下,命运与共”逐渐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认识,也将有助于形成利益相通、合作多赢的邮轮命运共同体文化。

技术创新为形塑邮轮命运共同体创造了条件。危机往往蕴含技术创新的动力,技术创新也会极大地重塑行业发展形态。邮轮的安全不再局限于结构和航行,新冠疫情对邮轮的卫生、暖通和信息化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5G会诊、数字化疾控、大数据追踪、健康码出行、无感检测、配送机器人走入大众视野,信息技术站到了防疫的一线。这些经历过疫情考验的科技企业将在邮轮疾控管理系统、全球预警平台、邮轮大数据等方面给出中国方案,和邮轮人一起为下一代“海上城市”的建设提供中国力量,共同铸造邮轮命运共同体的免疫系统。

邮轮命运共同体呼唤新的多边合作机制。“钻石公主号”暴露出危机下治理权矛盾与制度空白之处,考验的不仅是单个国家的治理能力,还直击法律和道义冲突的现实。“钻石公主号”事件中各国的应对堪称灾难,大声疾呼的国际合作姗姗来迟,然而下一次危机还会来临,那时还要继续依靠恐慌和愤怒的扩音器来促成国际合作吗?这是邮轮史的新问题,也是国际海洋法的老问题。放眼海洋,很多领域都是能力的空白,责任的真空。现行的国际海洋法体系颇具冷战色彩,强调占有和对立而非利用与合作。航运业经过千年发展,尤其是近半个世纪海上贸易的腾飞,海洋已经从屏障变为通道,海浪的声音就是交流的声音。此次危机愈加彰显在新时代构建邮轮命运共同体势必要对海洋法体系进行改革,也将引发对国际公约、规范和多边合作体制的大讨论、大变革。

有人将地球比作一艘邮轮,190多个国家就是这艘大船的一个个船舱。世界各国只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承载着全人类共同命运的“地球号”才能乘风破浪,平稳前行。而这,也是我们呼吁构建邮轮命运共同体的题中之义。

(作者杨国兵为中船邮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责任编辑:蔡军剑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