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古人如何耕种 | 古画古诗带您穿越千年话农桑

2020-03-11 16:1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大地回春,农事渐起

您知道古人是如何耕种的吗?

今天

小编继续带您穿越

寻找那些与农业有关的诗与画

《中国诗词大会》

第五季节目中

曾出现三幅与农业有关的图片

图中,人们有的正鞭策耕牛

有的站在水田中劳作

有的在院子里打谷

······

以上图画

均出自南宋的一部

农业科普画册——《耕织图》

《耕织图》中

详细地记录了水稻种植

养蚕制丝等劳动场景

还直观展示了各类农具的使用

对研究我国农业发展

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

《耕织图》第十三图“三耘” 清·陈枚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耕织图》是一组系列图画

按照农业生产的顺序展开

翻开图画

第一图是“浸种”

通过浸泡种子,加速发芽

同时杀灭一部分虫卵

这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准备

第二图“耕”

细致描绘了

翻耕土壤的场景

为播种做好预备工作

《耕织图》第二图“耕”

图中

耕牛拉拽着的农具叫“曲辕犁”

可以破开板结的土壤,犁出槽沟

从而为播种做准备

曲辕犁

起源于唐代

至清代仍在普遍使用

曲辕犁示意图

采自杨荣垓《曲辕犁新探》,《农业考古》1988年第2期。

犁是重要的农业用具

历代诗人涉及犁的诗句

并不罕见

李白《赠从弟冽》中曾云:

“日出布谷鸣,田家拥锄犁”

储光羲《田家即事》写道:

“迎晨起饭牛,双驾耕东菑”

宋代诗人何子举《清渭八景·桐畈犁耕》中

“携朋日向东园酌,佩犊时从谷口耕”

也细致地描绘了

驱牛拖犁耕地场景

对于水稻种植而言

灌溉无疑是关键环节

需要掘沟、引流

以保证用水充足

崔颢《结定襄郡狱效陶体》中

“是时三月暮,遍野农桑起。

里巷鸣春鸠,田园引流水”

诗作将农家的引流灌田

作为暮春三月的代表性事件之一

《耕织图》第十四图

也专门对此进行了描绘:

《耕织图》第十四图“灌溉”

在画面的右下角

白衣农夫操作的工具

叫作“桔槔”

是利用杠杆原理汲水的简单机械

《庄子》记载

春秋中后期

孔子的学生子贡路过汉水之南

见到农夫以瓮下井

取水浇田,费力虽多

效率却不高

子贡就劝农夫

“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

说的就是使用桔槔

便能轻松灌溉

唐代诗人王维也曾歌咏过桔槔

其《辋川闲居》中称:

“寂寞於陵子,桔槔方灌园。”

除此之外

僧人贯休《怀邻叟》

还写出了桔槔打水的声响:

“桔槔打水声嘎嘎,紫芋白薤肥濛濛。”

后来,人们发明了水车

它可以通过齿轮、链条和木板的转动

将低处的水带到高处的田中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

对此就有详细描写:

“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

《耕织图》对此也有记录

下图右侧由四名童子踩踏着的

就是名为“翻车”的人力水车

这种人力水车起源于汉朝

在近代电力抽水机普及之前

一直是农村水利排灌的重要工具

《耕获图》中的翻车 南宋·佚名

故宫博物院藏

因为翻车在灌溉和排涝中

有着突出作用

农家在春耕开始之前

一般要先修理水车

宋朝诗人李之仪晚年躬耕于田间

《路西田舍示虞孙小诗二十四首》中便有

“修车浸种一番忙,肚热邻家见早秧”的趣语

浸种催芽、修理水车······

忙活了一通

谁知还是比邻居晚了一些

《耕织图》第十图“插秧”

与农业有关的诗句还有很多

例如描写插秧

有陆游的

《夏四月渴雨恐害布种代乡邻作插秧歌》:

“浸种二月初,插秧四月中,

小舟载秧把,往来疾於鸿。”

范成大的《插秧》:

“种密移疏绿毯平,行间清浅縠纹生。”

《耕织图》第十图“筛”

描写舂米和筛稻谷

有舒岳祥的

《自归耕篆畦见村妇有摘茶车水卖鱼汲水行馌寄》:

“田家舂米妇,隔宿办朝粮。

举臼红颜汗,投舂玉腕扬。

鸡窥筛下米,犬舐簸前糠。

未奉翁姑食,炊尘不敢尝。”

有趣的是

《耕织图》中的小鸡

不只是“鸡窥筛下米”

而是大胆地跳到篮子中

堂而皇之地吃了起来

就算有童子在旁驱赶也无济于事

《耕织图》第十七图“持穗”

这些与农业有关的诗词您都学会了吗?

快快与家人朋友分享吧!

来源/央视一套

原标题:《古人如何耕种 | 古画古诗带您穿越千年话农桑》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