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情绪的包袱如何卸下

2020-03-11 16:09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之行中说:“群众在家隔离时间长了,发几句牢骚是可以理解的,谁愿意老闷在家里啊!要看到我们取得这场斗争胜利要靠人民群众,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对群众出现的一些情绪宣泄,我们要多理解、多宽容、多包容,更要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包括心理疏导、解决实际困难。”

这番话首先是说给武汉,却不仅是针对武汉。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对待公众情绪的基本原则:多理解、多宽容、多包容。理解、宽容、包容,这三个词是有递进关系的。

遇到群众发牢骚,先不要排斥,而是要换位思考,搞清楚牢骚从哪里来,这是理解。让群众宣泄一些情绪,天塌不下来,要有治理自信,这是宽容。很多民间声音其实蕴含着解决问题的途径,从中吸收合理意见,改进工作方法,这是包容。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指明了化解情绪的方法,即用心理疏导、解决实际困难等具体工作来服务群众、赢得群众。只有全心全意依靠群众,才能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武汉新增确诊数字持续走低,可以说曙光已经出现在地平线上。当然,在疫情境外输入的压力下,不获全胜绝不能松懈。而恰恰在这个节点上,化解此前淤积的一些情绪,便成了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近日,上海精神卫生中心调查了全国5万多名普通民众的心理压力和情绪状况,为制定和实施相关心理健康干预政策提供具体依据。这是中国首次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对全国普通民众创伤性心理损伤状况进行大规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约有35%的受访者遭受心理困扰,有明显的情绪应激反应。研究者提出,应特别关注例如年轻人、老年人、妇女和农民工等心理弱势群体的创伤后心理危机干预。

情绪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人们为疫情防控做出的最大也是最有效的贡献便是,自觉隔离在家,主动减少甚至摒弃社交。这有利于疫情防控,却不利于情绪疏导。

另一方面,从疫情发生至今,从治理体系到大量的决策乃至一些具体岗位的具体人,不仅经受着疫情的冲击,而且持续接受着公众的审视与评价。从长远看,这对于我们完善现代化治理体系是有帮助的,但是在人们频繁刷新疫情信息过程中,暂时出现一些解不开的疙瘩在所难免。

我们不会被病毒打败,更不会受困于情绪。对于情绪可以借鉴疫情防控中的精准防控策略,比如进行一下分类。对于弱势群体,尤其是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人,应该由专家团队进行干预。对于纯粹发泄性的情绪,让它们随风飘散就行了。对于有普遍性、有明确诉求、指向真问题的那些情绪,则要严肃直面,通过公共政策与舆论的有效互动消除芥蒂。

如果说防控病毒传播需要全社会组成一张网,对待公众情绪也需要一张网。这张网要足够灵敏、足够畅通,将各处的声音、诉求连接起来,用我们共同的智慧去解决我们共同面对的问题。卸下情绪的包袱,前方还有更多的使命等着我们。

    责任编辑:程仕才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