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区防疫 | 战胜病毒,更要战胜歧视

北京社区研究中心
2020-03-11 11:42
市政厅 >
字号

疫情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到每个人的生活,对社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在这当中,我们关注人们如何勇敢地自救、互助、为需要帮助的人发声。也同样关注那些伴随病毒发生的排斥、孤立、伤害、和压抑。在访谈的对话、问卷的回复、社交网络的评论中,我们逐渐发现:歧视对社会的危害,甚至可能比病毒更大。

1.防疫期间歧视有多严重

① 大多数人的生活都受到歧视干扰

疫情激发的歧视比我们预想中更加广泛,超过8成的人切身体验到了歧视。歧视,已经不是疫情爆发带来的一次“小范围误伤”,而是和疫情一样,造成严重影响的“社会病毒”。

② 歧视行为正在挑衅法律

疫情当中的歧视行为不仅影响范围广,而且其中一些极端行为已经构成了违法犯罪。这样的行为,不仅损害了个体权益,还有损于社会法制的权威,绝对不能放任不管。

③ 歧视的影响仍在扩大

更让人忧虑的是,此次疫情中的歧视影响仍在扩大:从针对疫情严重地区的人,到针对所有中国人甚至亚洲人;从言语歧视发展到驱逐、骚扰,甚至殴打等严重违法行为;从偶发的歧视事件转化为长期存在的针对地域、职业、种族的歧视文化。

2.被歧视的仅是武汉人吗?

① 疫情中歧视的伤害范围非常广

从问卷结果中,我们发现除了湖北人、武汉人受到歧视之外,一些特殊人群、特定行业的从业者同样遭受着歧视。人们往往将这些群体与疫情、危险画上等号,虽然他们并不是真正的感染高风险群体。有些群体平常也会遭遇歧视,只不过在这次疫情中被聚焦和放大。

② 被歧视的群体有哪些特点?

歧视的出现总是伴随着一些标签:弱势群体、少数群体。他们由于拥有较少的社会资源和发声渠道,利益被迫牺牲和让位,他们的诉求往往被多数群体的诉求淹没,他们的“失声”让误会和歧视被不断放大。

③ 每个人都可能是被歧视的对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质标签,有些标签是我们无法选择的,例如种族、性别、年龄、健康等。社会同一性理论认为,人们会一直在社群分类、群际比较的过程中追求自己积极的感受。这说明每个人都可能被当做一类外部群体被比较、被排斥、被歧视。而灾难等突发事件是无法预料的,可能会出现在任何地点,发生在任何人身上,我们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3.歧视是怎样被疫情激活的?

① 歧视的本质是利益冲突

根据社会心理学理论,偏见(prejudice)与歧视(discrimination)都是一种不公正;尽管偏见与歧视有时会结伴出现,但两者之间有所区别——偏见是一种负面态度,歧视更多地是一种负面行为。

偏见产生自糟糕体验、文化灌输等,而歧视行为则产生于一种自私的利益分配意识。歧视行为的根本动机通过剥夺对立群体的权力获取更多利益,也就是说,歧视是一种社会冲突,本质是利益的争夺。

偏见是不真实的叙事造成的恐慌和怀疑,而歧视则更多地是利用偏见进行“主动伤害”来夺取更多利益和权力。而公共空间使用权、居住权这些疫情中被争夺的权益,并不完全是在疫情发生后才产生冲突的,所谓的“防疫歧视”,本质上是长期存在的地域歧视和弱势群体歧视,借助疫情热度进行“重新包装”的产物。

② 疫情带来安全感危机造成了相对剥夺

疫情让很多人陷入了不安全感和焦虑之中,人在感受到自己处于不利处境时,容易产生责难其他群体的倾向,向他们发泄恐惧和敌意,这就是“替罪羊效应”。

在疫情爆发的早期,一些人将疫情严重地区的居民称为“带毒”,把不能返乡只能滞留其他省市的情况称为“投毒”。这就是典型的以攻击其他群体来发泄焦虑的行为。

于此同时,防疫过程中防护物资不足、病毒的“传染”属性和致死性导致的恐慌,更让他们相信防疫是一场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导致冲突继续升级。在解决病毒、防护物资和隔离空间都很难的情况下,对于这些人来说,“解决”湖北人、武汉人看起来就是一种比较容易的策略。

实际上,防疫歧视的根本思路就是,把一些人置于更危险的境地能让自己更安全,这就好像是一个老笑话里说的——两个人被熊追,一个人先系鞋带,觉得跑过另一个人,自己就是安全的。

那么在防疫力量不断升级,公众安全越来越有保障的情况下,为什么歧视仍然存在呢?

③ 模糊处境下带来的信任危机

疫情中引发歧视的另一个外部因素,就是疫情信息传播不对等而导致的猜疑升级。在谣言和恶意夸张信息的冲击下,人们会对其他群体更不信任、更充满猜忌。

在疫情爆发初期,滞留国外的武汉人回国过程中,出现了因为其他乘客怀疑一名武汉乘客“吃退烧药”后登机而引发的爆发式歧视言论传播。而此后一个月内,尽管澄清信息多次发布,仍有人因为“退烧药”事件而做出歧视行为。这就是信息不对等造成的信任危机。

虽然信息共享能够增进信任,但为什么在一些极端案例中,被歧视的人即便拿出了“铁证”证明自己不会有任何风险时,还是遭遇了歧视?

④ 隔离限制自由突出“权力感”的重要

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是追求稀缺资源,而防疫期间,“自由不受干扰的生活”对于一部分人而言,也成为了一种稀缺资源。防疫限制无形中放大了“权力”的影响力,辱骂、驱逐、非法泄露隐私等行为,打着“硬核防疫”的旗号,实际上只是在炫耀自己的权力。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出于操纵欲和优越感的歧视,不只针对湖北人、武汉人、居家隔离的人等,也对准了付出巨大辛劳的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等。所以,实际上这种歧视不是指向了看上去更“危险”的人,而是指向被歧视者认为的“地位不如自己”的人。

那么,如果不拥有可以操控别人的权力,就不会有意识地进行歧视吗?

⑤ 不良榜样的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看到一些并不具有操控他人权力,或者本身处于较低社会地位的人,同样会有意识甚至有组织地歧视他人,比如青少年也常常成为歧视言论的散布者。这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受到不良榜样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媒体、社交网络上的攻击行为具有传染性,青少年等不善于甄别信息的人更容易受到影响。具体来说,有些年轻网友可能看到某个“大V”表达歧视武汉人是热爱家乡的表现,他们就会快速模仿相关言论,甚至会采取更加极端的行为来表达认同。

同样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这一行为的,还有“挫折-攻击理论”,也就是著名的“踢猫效应”。有些人在防疫期间经历了生活或事业的挫折,在挫败感影响下,他们会产生更强的攻击性,而当他们看到别人正在歧视湖北人、武汉人等,就会效仿以降低自己的挫败感。比如我们关注到一例个案,一位网友由于防疫期间自己求职受挫后,转发一个传播量较大的歧视言论后,连续在网络上辱骂武汉人长达两周,这就是一种模仿“踢猫”。

综上所述,歧视行为是一种受到社会影响的攻击行为,是由于错误地认为某一群体低于自己,因而应该受到剥削或惩罚。而防疫期间的安全感缺失、信息震荡、膨胀的权力欲以及错误榜样等,共同激化了歧视行为。

4.哪些人更容易歧视别人?

① 歧视者更消极悲观

歧视别人的人,比能够接纳和理解他人的人,要更悲观消极。心理学家发现:悲观消极让人会表现出更多反社会行为(比如举报、排斥、攻击等)。所以当这些人歧视他人时,他们实际上处于一种消极心态中,这样的人会放大危险信号,由此更坚信要采取极端方式保护自己。

② 歧视者更自私

社会达尔文主义者,也就是那些相信只有强者才能够在社会生存,弱势群体理应被淘汰的人,会认为少数人理应为多数人牺牲。这样的人很少主动参与捐款、支援服务等活动,他们坚信“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纳粹分子就是著名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者。

③ 歧视者更善于给别人挑错

歧视别人的人善于从别人身上找原因。比如一些人鼓吹的“武汉人吃蝙蝠搞出了病毒,因此他们应该为此付出代价”,实际上就是错误地把一些无辜的人拉出来作为“有罪者”,以此为自己的歧视找理由。

④ 歧视者更自恋

双重关注模型(dual concern model)是一种解释行为决策的理论,根据这一理论,人对自己的关注越多,对他人的处境关注就会越少,遇到问题就更容易采取争夺策略,也更容易产生歧视行为。也就是说,歧视有时反映的是一种自恋心态。

⑤ 歧视者更攀比

歧视者实际也在进行畸形攀比。歧视别人的人,不会关注自己给别人造成了什么困扰,只会和被他/她歧视的人进行迷之攀比,如果被他歧视的人受到了社会关注,被其他人帮助,歧视者会感到愤怒和受到“相对剥夺”,认为其掠夺了自己应有的福利。

5.歧视盛行会让我们付出哪些代价?

① 歧视伤害每个人的情绪

除了被歧视的群体会产生被伤害、排斥的感受外,围观歧视行为和言论的“吃瓜群众”同样会感受到情绪压力。具有敌意的表达会激发出更多敌意,而感知到这种潜在伤害会引起人的焦虑、愤怒和恐惧,从而激发我们自身的应激反应,伤害身心健康。

② 歧视会让社会更低效

经济史学家杰尼夫•罗贝克(Jennifer Roback)曾对20世纪初期,美国南部城市电车上的种族隔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歧视大大降低了公司运营的效率,向不同种族的人提供分开的座位,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减少了企业利润。

每多一种歧视,社会运行的每一个环节就会损失一些效能,而这最终会让每个人都付出更多的生活成本。

福山在《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一书中指出,通过互相信任建立起的大规模多节点的社会组织关系,能够高效地共享资源并应对外部的冲击。高信任度的社会组织,实际上是社会有序更新的基础。

那么在面对疫情和疫后复建的过程中,如果歧视成为主流,这无疑会考验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信任,而试探和怀疑将使我们付出巨大的沟通成本。

④ 歧视会让城市发展失去动力

歧视还会让城市丧失更多优质的人才劳动力。在问卷调研中我们发现,当人们在职场、社区等场所被歧视或是感知到了歧视的环境氛围后,很多会选择离开这个地方,尤其是高校学生、技术研究从业人员等高知群体。

在职场中,地域歧视还会给求职人员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和流动成本感知,让人们难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挑选合适的就业岗位,这会影响城市的就业流动性和人力资源分配水平,也会影响人们的获得感。

歧视如果让更多的湖北人离开,其他城市将会失去优质的劳动资源,也会在科研技术领域失去更多发展的动力,还会失去更多的城市服务保障。

⑤ 歧视伤害文化创新能力

文化活力的根基是多样性和包容性,不一样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和谐相处,不仅能相互启发灵感、促进社会创新,而且有利于刺激文化消费。而歧视的存在,会将不同文化基因区分成三六九等。对主流文化而言,膨胀的优越感不利于激发创新,对非主流或被歧视的群体文化而言,则会被剥夺发声,削弱影响力。

6.我们如何战胜歧视?

① 增加社区联系

战胜歧视的第一步,首先是建立更多人与人之间的良型互动。当我们想到的是经常和自己打招呼的邻居、帮助自己找资料的热心网友时,就不会把他们当做一个扁平的“湖北人”或“武汉人”,而是想到交往时产生的积极感受,从而更关心他们的处境。我们经常会提起社区氛围和网络生态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影响,实际上,氛围和生态就是多样的互动联系叠加的成果。

② 宣传乐观主义

要战胜歧视,首先需要相信世界会变得越来越好。抱有更高期待的人会更平和地接受其他人的意见,这为消除歧视打下了基础。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人都相信,很快就能消除因疫情而产生的歧视,也愿意为此做出努力,尤其是年轻一代,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这个过程中。

③ 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

社会参与度高,社交影响力强的人更关注歧视问题。从问卷反馈来看,年轻女性、收入水平较高的专业人士、学生等群体,对防疫期间的歧视问题更为关注。实际上这类人群参与社会讨论意愿较高,也更能成为朋友圈的“意见领袖”,向这些热心人士传递信息,也会有助于将“反歧视”的想法影响到更多人。

与此同时,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面向歧视现象,发声也显得格外重要。如果你在场,但并不表达对被歧视群体的支持,就会被当做对歧视行为的“沉默的支持”,从而让歧视者更有成就感。所以,为被歧视者发声也非常重要。

④ 从保护身边的人开始

伴随疫情出现的种种歧视行为,以及面对歧视现象的隐忍不发和跟风行为,反映出人们较弱的同理心,以及缺乏理解他人处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社交人际关系会通过影响人们的共情能力,进而影响人们的社会责任感。人际关系越紧密,我们对于他人的“责任感”也会更强,这时就会呈现出更多的“利他行为”。

“推己及人”将会在我们的社交网络中依次展开,在我们面临困难时,成为我们的弹性保障,这也是社会网络的韧性体现。

虽然我们的人际关系网络呈现差序格局,关系有远近之分,但是增加社会交往会将“互助的涟漪”推得更广一些。

⑤ 利用社会舆论树立正确引导

通过问卷调研,我们发现大家普遍认为有效的反歧视举措有:完善反歧视的法律措施、媒体宣传、企业倡导包容性文化及在大学开展心理教育等。

针对这次疫情中出现的歧视现象,许多媒体迅速承担起社会责任,引导舆论的正确走向。通过观测评论舆情也可以看出,公众会因此反思自己的行为和言论,并愿意分享到自己的社交圈中,进而影响身边的人。

7.为何我们都能从包容而非歧视的文化中受益?

① 包容性文化创造更安全的世界

歧视会强化不同群体之间的相对剥夺感(感觉对方获得更多社会资源而自己所在群体受到压迫),继而在一些突发事件的激发下,可能转化为暴力事件。而包容性的文化给予每个群体表达和发展的机会,从根本上降低社会矛盾,继而减少暴力、对峙和文化冲突,让我们生活的社会更安全。

② 包容会促进经济增长

社会越来越提倡包容性增长,它是一种寻求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增长方式,倡导公平和平等。但实际上,包容性本身就会促进经济的增长。

包容性强调的是对弱势群体权益的维护和保障,包括对性别、种族、身体健康、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包容程度。在经济收入的初次分配过程中,最合理的原则就是依据个体的知识储备、技术水平等因素进行公平竞争,但“歧视”会扰乱分配的规则,降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在部分实证研究中发现,不平等的就业环境会带来整体收入水平的降低。

包容则意味着放弃这些没有价值的“刻板印象”,让每个人得以依靠真实的能力去获得收益和地位,这是社会高效运转的润滑剂。

③ 包容是一种文化自信

随着社会流动性的增强,人们会接触到更多元的群体,这会对人们固有观念和身份认同产生一定的冲击,面对冲击时采取“偏见”作为应对措施,是一种简单直接的维护内部群体权益的做法,但也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与之相反,包容多元是对群体文化的一种更高阶的认同和自信。

社会同一性理论认为,当社会分类变得突出时,个体对“群体内部相似性”和“群体间差异性”的感知都会增强。为了获得个人积极的感受,我们往往会把内群体与外群体进行比较,通过强化自己对内群体的偏好和对外群体的歧视,获得积极的“区分性”。通过类化、认同和比较,稳定自己的社会身份。

因此在多元碰撞的社会中,歧视更像是在文化对比过程中,由于不自信导致的过度排斥;包容更贴近基于理性、自信的评估方式,以开放的态度对外部文化进行接纳和融合。

④ 包容性文化沉淀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是社会学领域的一个概念,社会资本被认为是一种因个人关系、成员身份和社会网络而形成的资源,与经济资本、文化资本一样,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核心要素是信任关系。而疫情使社会资本的重要性得以显现。

从此次疫情可以看出,居民日常生活的维系和社区的状况息息相关,居民依靠彼此之间或者与社区之间的联系在疫情中度过危机,这种联系即是社会资本。社会资本的核心是信任关系,相互合作、信任,具有共识、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群体,往往具有更多的社会资本,也更容易形成集体行动,实现自我组织、自我管理。

⑤ 包容性文化是持久广泛的社会融合

建立包容性文化是一个长期过程,我们除了面临疫情中的地域歧视、职业歧视等,还面临着更持久也更顽固的性别歧视、种族歧视等问题。我们需要不断地与各种形式的歧视作战,为实现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融合而持续努力。

结语

歧视在这次疫情中被激发和放大,我们希望抓住这次机会去详细了解并重新认识歧视。歧视像是病毒,会危害个人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歧视也很容易传染,我们一不留神就会陷入歧视他人的阵营。我们终会战胜病毒,也希望通过每一次的努力和尝试,去慢慢战胜歧视,拥抱包容。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北京社区研究中心”,原文标题为《数据观察 | 战胜病毒前,我们可以先战胜歧视》

    责任编辑:冯婧
    图片编辑:张同泽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