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㉗ | 福建妇女运动史(一)——觉醒抗争求解放

2020-03-10 22:4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作为人类发展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妇女解放事业走过了艰辛漫长而光辉绚烂的历程。百余年来,在追求平等、谋求发展的“三八”旗帜引领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福建女性为争取民族解放、实现男女平等、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奋斗不息,谱写了福建妇女运动史的壮丽篇章。

八闽巾帼,光耀世纪。她们从风起云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走来,胸怀自由,寻求光明;她们从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走来,壮怀激烈,建立功勋;她们从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走来,意气风发,贡献才智;她们从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新时代走来,英姿飒爽,群芳争艳。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个个矢志不渝的信念,为福建女性留下了珍贵的历史印迹,为八闽大地增添了丰厚的精神财富。

今起,让我们回溯“福建妇女运动史”篇章。

第一篇

觉醒抗争求解放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福建妇女解放运动开始兴起、发展和壮大。福建妇女积极投身到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斗争中,为追求男女平等呐喊、抗争,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前仆后继,英勇斗争,在八闽大地上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巾帼赞歌。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

的诞生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910年8月,在哥本哈根召开的第二次国际社会主义妇女代表会议上,著名国际社会主义妇女运动领袖克拉拉·蔡特金女士提议,将每年3月8日确定为国际妇女节。

女权运动的先驱之一何香凝,1924年3月,她主持了在广州举行的第一次纪念“三八”妇女节集会,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制度,维护妇女权益的口号。

辛亥革命前后

福建妇女的觉醒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推动了思想启蒙运动和福建女子教育的开启。康有为、梁启超最早提倡男女平等。

严复,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主张以女子自由、自强、自立作为妇女解放的宗旨。

王眉寿,福建福州人。1905年起在福州相继创办女子学堂,开创了福建女子教育先河。

1903年,福建省第一所官办师范学堂——全闽师范学堂诞生。图为该校设置的幼稚师范科的一年级学生。

福建教育总会积极推进教育制度改革。图为该会1907年创办的新式女子学堂——福建女子职业学校第一期学生毕业式合影。

1864年,中华圣公会在福州创办陶淑女子学校。

在平和小溪女子学堂接受教育的女生。

1903年,英国“印度妇女传教会”在福州仓山创办的福州明道盲女学校,传授盲女以谋生技艺。图为福州明道盲女学校学生编织毛衣情形。

学院全景

私立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学生在阅览室

1908年,基督教会创办了私立华南女子文理学院。

福建是著名侨乡,具有爱国爱乡、“捐资助学”的优良传统。1917年,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在集美创办了女子小学。

许金訇,福建福州人。中国最早留洋的女医学博士,1898年作为中国妇女代表参加在英国伦敦召开的世界妇女协会代表大会。

伍哲英,福建长乐人。1921年创办中国红十字总会第一医院护士学校并任校长,该校为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所护士学校。

周淑安,福建厦门人。为中国现代第一位专业声乐教育家、第一位合唱女指挥家、第一位女作曲家。曾组织我国第一个女子合唱队。

王世静,福建闽县人。1929年1月任私立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第一任华人校长。

方君璧,原籍福建福州,美籍华人。第一个考入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院的中国女学生,作品入选“巴黎美术展览会”的第一位中国女画家。

孙中山领导的推翻封建清王朝的民主革命,从一开始就将男女平等、妇女解放植入革命纲领之中。福建妇女不让须眉,在辛亥革命中觉醒奋起。

陈粹芬,福建厦门人。孙中山先生早期革命伴侣。追随孙中山在日本和南洋从事革命活动。

秋瑾,生于福建厦门。中国妇女运动先驱。由于祖父和父亲宦游于福建、台湾,秋瑾15岁以前的生活空间主要在厦门和云霄。

林宗素,福建闽侯人。中国女权运动先驱,辛亥革命后组织中国第一个女子参政组织——“女子参政同志会”并任会长。

这是孙中山函复同盟会女同志,主张“提倡教育,使女界知识普及”,以致男女平等。

曾醒,福建福州人。辛亥革命后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任命为妇女部长。

方君瑛,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与秋瑾、林宗素等女革命家积极从事反清革命活动。

陈意映,福建福州人,黄花岗烈士林觉民的妻子。林觉民在英勇就义前写下的《与妻书》砥砺情深。

五四运动时期

福建妇女运动的兴起

女子教育的进展

五四运动后,福建女子教育有较大进展,大学开放女禁。女子中学增多,男女同校渐成风气,妇女获得更多受教育机会。

1922年,厦门大学开放女禁,招收4名女生,成为中国最早实行男女同校的5所大学之一。

闽籍女作家和女知识分子群体

在五四运动影响下,一批女作家冲破封建礼教束缚,创作了一大批富有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

这是称为福州三才女的庐隐、冰心、林徽因。

庐隐(1898-1934),原名黄淑仪,福建闽侯人。著名作家。20世纪初发表了大量的杂文、小说,如《海滨故人》《父亲》《灵魂可以卖吗》等,呼唤人们反抗封建传统,争取平等自由。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著名作家、翻译家、诗人,社会活动家。20世纪20年代发表了《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煞人》等小说,揭示封建礼教对人性摧残和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痛苦。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陆续发表的散文《寄小读者》,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

林徽因(1904-1955),原名林徽音,福建福州人。著名的建筑学家、作家、诗人。新中国成立后参与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著有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早期作品有《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话剧《梅真同他们》等。

改变生活习俗

五四运动进一步冲破旧观念旧习俗给妇女带来的种种禁锢,新的生活方式悄然生长。

头发上插着“三条簪”的福州妇女

福建省立女子师范、职业学校第三次运动会

三十年代女子健身

曼陀铃乐队

新式婚礼

产前检查

救护训练

种痘

撑船老妪

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国民革命

推动福建妇女运动发展

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工人阶级的逐步壮大,产生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先进政党。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妇女解放作为重要历史责任。党的二大通过的《关于妇女问题的决议》,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以政党名义提出的妇女运动决议。1924年,中国共产党与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国民党结成统一战线,1926年12月,国民革命军北伐东路军入闽,工农革命运动开始兴起,福建妇女运动随之有了新的进展。

党领导下的福建妇女组织的成立

从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起,党就对如何建立妇女组织、领导妇女运动不断作出决议和指导。福建从建团、建党开始,就注重做好女团员、女党员的发展和妇女组织的建设工作。

1925年7月,共青团福州地委成立,在地委内先后设立了妇女委员和妇女运动委员会,并在团员中发展女党员。图为共青团地委第一任妇女委员会书记游寿。

余哲贞,中共福州地委第一任妇女部部长。牺牲时年仅20岁,是福建革命史上最早牺牲的中共党员和妇女运动领导人之一。

国民革命军入闽与妇女运动的逐步兴起

1926年,工农革命运动开始兴起,妇女解放协会普遍建立。同年4月,福建省第一个妇女群众组织——福建妇女解放协会在厦门成立。图为《福建妇女解放协会章程》。

1926-1927年福建省各地妇女解放协会一览表

晋江县妇女解放协会旧址

土地革命时期福建妇女运动

在艰苦斗争中前进

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共产党发起八一南昌起义,创建了工农红军。1929年,毛泽东、朱德率红军从江西井冈山入闽,创建了闽西革命根据地。在党的领导下,根据地妇女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中。1934年10月,中央红军撤离苏区,福建的一些女红军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留在闽西根据地的妇女坚持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

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对福建妇女运动的领导和妇女领导机构的建立

1930年8月5日,中共中央给福建省委的信——对妇女运动的指示。

1930年2月,中共福建省委在厦门召开第二次党代会,决定成立省委妇女委员会。

1932年3月,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在汀州成立,苏维埃政府下设妇女部。图为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妇女部旧址。

革命根据地推动男女平等的实践

中国共产党从法律、政策、实践上,在革命根据地推动男女选举权被选举权、经济、教育文化、婚姻财产等方面的平等权利,妇女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与男子一样成为保卫和建设根据地的主人。

1929年7月,在毛泽东指导下创办的新泉工农妇女夜校。夜校贯彻“创造新的工农的苏维埃文化”的方针,培养妇女骨干力量。图为新泉工农妇女夜校旧址、妇女解放歌、妇女课本。

1930年3月18日至24日,闽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通过的《闽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宣言及决议案》,制定了“保护妇女青年条例”。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把实行妇女解放写入《宪法大纲》。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颁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规定不分男女同样有分配土地的权限,农村妇女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土地。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确定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等原则。图为《婚姻条例》、苏区自由结婚证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结婚登记证、离婚证。

中央苏区的妇女

在保护和建设革命根据地艰苦岁月,男子上前线,妇女在后方勇挑支前、生产两副重担。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中央苏区模范乡--上杭县才溪乡妇女,她们出色的工作使才溪乡成为中央苏区的一面红旗。这是毛泽东《才溪乡调查》中关于女代表的论述。

《红色中华》关于才溪妇女积极参加扩红、拥军工作的报道。

1933年3月3日,《红色中华》副刊的“三八”特刊。

在扩大红军运动中,苏区到处呈现母送子、妻送郎、兄弟争相入伍的动人场面。图为送郎当红军(绘画)和红军家属光荣牌。

苏区妇女为红军战士打草鞋、做布鞋的工具。

永定群众罗芹英隐藏红军游击队时的夹墙。

土地革命时期的福建女杰

范乐春(1903—1941),福建永定人。曾任闽西苏维埃政府土地部部长,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土地部部长,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兼妇女部长等职,为第一、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闽西坚持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

苏华(1908—2008),福建莆田人。历任中共莆田县委委员兼妇女部部长,闽东特委妇女运动委员会妇委书记、闽东工委委员、莆田中心县委书记等职,参与创建闽中游击区。1939年在中共福建省委第一次党代会上当选为福建省委委员兼闽中特委委员。

曾志(1911—1998),湖南章宜县人。先后参加衡阳暴动、湘南起义。1928年4月上井冈山,参加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担任红四军后方总医院党总支书记。1930年6月起,先后担任中共厦门、福州中心市委秘书长,闽南、闽东特委组织部长、福霞中心县委书记,参加了创建闽南小山城根据地、巩固和发展闽东苏区的艰苦斗争。

张昭娣(1916-1998),福建上杭人。曾任永定县委组织部部长,闽西特委常委,妇女部部长,闽粤边区委副特派员等职。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闽西赣南坚持武装斗争。1949年秋,任上杭县委书记兼县长,为我省第一位女县委书记,是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

红军女战士

在保卫和建立根据地过程中,贫困农村妇女和男子一样,走出家庭参加红军。其中涌现出不少杰出的女红军将领和骨干,展示了女性对革命的忠贞和刚强品质。

吴富莲(1912-1937),福建上杭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苏维埃上杭县县委委员,闽赣省委妇女部长等职。1934年10月参加红军长征,先后被任命为红四方面军妇女先锋团政委、红军西路军妇女先锋团政委。1937年3月,为掩护红军主力突围,带领妇女团与敌人血拼三天三夜,负伤后被捕入狱,壮烈牺牲,年仅25岁。

邓六金(1912-2003),福建上杭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福建省苏维埃妇女部长。1934年参加红军长征,是中央主力红军参加长征的27位女红军战士之一。到达陕北后曾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妇女部部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组建华东保育院,收养和培育了几百位革命战友和革命烈士的子女。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室副主任、中央临察委员会驻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监察组副组长等职。

谢小梅(1913-2006),福建龙岩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加红军长征,任红军卫生部直属野战医院连政治干事。

国民党统治区的妇女斗争

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国民党建立了政权,并逐渐形成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独裁统治,对共产党实行残酷的打压和迫害。共产党转入地下,领导产业工人、进步学生和各阶层广大民众,与国民党独裁统治进行了艰苦的斗争。

1930年5月3日,厦门妇女与社会各届一起在中山公园聚会,纪念“济南惨案”2周年。

厦门学生举行“反美扶日”示威游行前集合高呼口号。

福建女工为争取自身权益,先后举行罢工。1929年-1931年,淘化大同公司女工加入“索薪斗争”。图为原淘化大同公司厂房、厦门罐头工人的斗争资料、厦门《群众报》发表声援失业工人斗争的社论。

抗日战争时期

福建妇女运动快速发展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抗日救亡成为中华民族最紧迫的任务。中国共产党倡导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全民族共同抗战。福建各阶层妇女参军参战,募捐慰劳,开展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各种形式投入全民族解放斗争。

1937年9月3日,由共产党领导的厦门儿童救亡剧团成立。上图为1938年8月,邓颖超(后排右起第5人)接见了正在广州演出的剧团全体团员。

福建省抗敌后援会妇女救护队在军事训练。

抗日救亡杰出女性

李林(右二),福建龙海人、归侨。1940年4月,在日伪军对晋绥边区扫荡时为掩护机关和群众突围,身负重伤,被日伪军包围后,将最后一发子弹射向自己,壮烈牺牲,年仅24岁。

陈康容,福建永定人,缅甸归侨。1938年3月,受命留在闽西游击区组织抗日活动。1940年因叛徒出卖被捕后遭活埋,年仅25岁。

莫耶,福建安溪人。1938年创作了抗日爱国歌曲《延安颂》。

迎接福建的解放

抗日战争胜利后,在中共福建省党组织的领导下,妇女积极参加反独裁、反内战、争取民主、和平的民主运动,迎接解放大军南下,迎接福建的解放。

党组织领导下的地下工作和学生运动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福建省委女委员苏华等一批优秀共产党员受党的委派,在闽江航道上开辟了“地下航线”,向中共福建省委、闽浙赣区党委运送武器弹药、电台药品,传递情报和护送干部。在福建解放前夕,组织了护厂、护航、护码头活动。图为福州闽江轮船公司党支部成立地点。

1946年初,中共厦门工委选定九条巷7号作为党的活动据点。女主人洪碧玉自觉站岗放哨,机警地掩护地下党员。图为九条巷7号中共厦门工委旧址。

1949年9月,中共厦门妇女支部在厦门电话公司成立。

1949年2月,厦门大学开展“活命自救”运动,厦大海音歌咏队女队员全部参加。

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女英烈

刘惜芬,福建厦门人。抗日战争胜利后以护士职业为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于1949年10月16日厦门解放前一天被国民党绞死,年仅25岁。

陈可珠,福建福州人。在连江县沿海一带开展革命斗争, 1949年8月在战斗中为掩护同志们安全转移不幸被捕,后被枪杀,年仅24岁。

迎接福建解放和全国胜利

为迎接解放大军南下,闽东畲族妇女支前修路。

1949年6月,为迅速夺取全国胜利,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随军服务团(简称南下服务团),全团2942人中有2400名是来自上海各大中学的青年。在团长张鼎丞的带领下,服务团历时120天,徒步2500里抵达福州。大多数南下干部成为福建各级各部门的领导骨干。图为行军途中的南下服务团女战士。

1949年8月17日,福建省会福州解放。图为解放大军走过福州中亭街。

致敬!

让我们记住

为了妇女的解放运动,

奋起抗争,不懈努力,

甚至牺牲的前辈

猜你喜欢:

朋友圈里有态度

我关注 我赞同 我转发

来源/福建省巾帼馆解说词《追求平等 筑梦未来——福建妇女运动百年历程》

原标题:《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㉗ | 福建妇女运动史(一)——觉醒抗争求解放》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