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贵州出现上百只钳嘴鹳了,是好事还是坏事?

2020-03-11 06:5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花落成蚀 花蚀的人间观察

昨天早上看到一条新闻:

首先,这个鸟叫钳嘴鹳,不叫钳嘴鹤,写这新闻的人大概是眼睛劈叉了。当时我转发了这条微博,说出现这么多钳嘴鹳,未必一定是好事,有些朋友不太理解。

为啥不一定是好事呢?咱们来详细掰斥掰斥。

钳嘴鹳不算中国的鸟类。2006年10月,有鸟类爱好者在云南洱源拍到钳嘴鹳,这是中国首次记录到这种鸟类,当时大家还觉得可能是迷路过来的鸟,接下来几年也没有再次发现。没想到,自2010年开始,钳嘴鹳迅速在云南省四处开花,并扩散到了贵州、四川、广西、广东几省。一开始来的数量还不多,是几只或者十几只的小群;2012年左右,各处开始发现50只左右的群体,没过多久超过100只的大群就出现了;2015年5月,蒙自长桥海出现了一个1100多只的临时大群,这数量太大了。目前,还没有有一个全国范围内的总数预估,但这个数字应该不小。

现在回头看,2010年-2012年的那些小群钳嘴鹳,看起来是来中国探路的先锋。到了2014年,大部队开始逐渐抵达。

钳嘴鹳,注意嘴巴上的豁口。图片来自维基百科,拍摄者Lip Kee。

这么一大群亚洲钳嘴鹳,是哪儿来的呢?应该是泰国。

亚洲钳嘴鹳的大本营是南亚,尤其是印度东部、孟加拉那一块儿,与该地区毗邻的缅甸再到泰国也不少,再往东、南,到了老挝、越南、马来西亚数量就不多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泰国的钳嘴鹳数量开始稳定增加,有一份泰国中部湄南河平原的统计显示,1994年该地区的钳嘴鹳有5万多只,1997年数量翻倍达到了11万,随后开始激增,2004年数量达到了38万,2007年突破了46万只。

为啥会增加得这么快呢?有研究者认为,是福寿螺的入侵导致了钳嘴鹳的暴增。

钳嘴鹳的嘴很有意思,中间有个豁口。为啥这么长呢?和它们的食性有关。和其他的鹳、鹤不太一样,钳嘴鹳吃鱼比较少,更喜欢吃螺、蚌。以前科学家认为,这种结构就像一把钳子,适合尖端使劲儿,把螺壳压碎。但后来,这个说法被推翻了,钳嘴鹳不是用嘴夹碎硬壳,而是趁猎物不备,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把嘴插进螺口、蚌口,然后再把肉拔出来吃掉。(B站有个非常精彩的钳嘴鹳捕食背角无齿蚌全过程视频,想看的戳“阅读原文”。)

抓到螺的亚洲钳嘴鹳,图片来自维基百科,拍摄者Manoj K。

这样的取食模式,注定了钳嘴鹳更适合取食大型螺、蚌。而入侵而来的福寿螺,正好就是一种个头特别大的螺。福寿螺繁殖快、耐受强,在全世界很多地区泛滥成灾。没想到,在泰国遇到钳嘴鹳吃了瘪。

但是,在2008年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状况。泰国湄南河平原的钳嘴鹳,从头一年的46万多只,直接降到了15万只。我们不知道当地在那个时候发生了什么事,只知道自那时起,泰国其他地区出现了很多新的钳嘴鹳种群。而到了2010年,钳嘴鹳就开始进入中国了。

可与之相佐证的是新加坡钳嘴鹳的数量趋势。和咱们一样,新加坡以前也是没有钳嘴鹳的。2013年,新加坡首次发现钳嘴鹳,但到了2019年,就出现了数千只的大群。比咱们出现得晚,增加得快。

钳嘴鹳为啥会来中国?看起来还是因为竞争少。有研究发现,印度的钳嘴鹳密度高、竞争激烈,所以每天会花大约35%的时间觅食,33%的时间休息。可到了贵州长桥海,它们的觅食时间减少到了18.6%,休息时间暴增到了61.2%。这说明什么?说明在新的栖息地里它们更容易找到食物了。谁吃饱了不想偷懒呀,是不是?

在中国,从未有过像钳嘴鹳这样专门捕猎螺、蚌的大型鸟类。它们进入的西南栖息地有黑颈鹤,但似乎二者没有产生明显的竞争。所以,对于钳嘴鹳来说中国西南地区就是一片蓝海。现在看,这种鸟类由东南亚、南亚迁入的趋势不会在短期内扭转。所以在几年内“某地首次发现钳嘴鹳”的新闻会越来越多,请大家不要奇怪。

一大群钳嘴鹳,图片来自维基百科,拍摄者J.M.Garg。

但这样的变化是好事儿呢,还是不好呢?不知道。

好的一面,是钳嘴鹳肯定会捕食福寿螺。我们有了钳嘴鹳这样的助力,控制福寿螺会容易一点。但是,钳嘴鹳不会只吃福寿螺,它们还会捕食本土的田螺和河蚌。中国有几种本土的原生螺的生存状况并不太好,新来一大批专性吃螺的捕食者,会不会对它们造成灭顶之灾?这谁知道啊……万一出现广布的入侵种福寿螺按下葫芦起了瓢,只有一个湖里才有的特殊本土田螺被灭了,那得多惨……

另外,本土物种在原生环境中通常都是重要的一环。例如,会被钳嘴鹳取食的河蚌,是本土的一些鳑鲏鱼的托儿所,这些鱼需要把卵产在河蚌里面,才能够繁殖。如果一地的河蚌被钳嘴鹳扫干净了,鳑鲏咋办?

不过啊,这些负面的可能,也未必会大范围发生,当然也未必不会发生。

稻田间飞行的钳嘴鹳,还是很美的。图片来自维基百科,拍摄者Dibyendu Ash。

自然生态是个系统,每种变化,可能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很难说是好是坏。所以说,在生态保护中追求的一般都是稳定,轻易不要引入新的物种才是最稳妥的策略。但自然本身就会带来变化,尤其是地域一大,变化就必然会出现。

钳嘴鹳带来的变化究竟会如何,还得继续观察。

参考文献:

1 韩联宪,韩奔,et al。亚洲钳嘴鹳在中国西南地区的扩散。四川动物 Sichuan Journal of Zoology 2016,35(1):149-153。

2 雷宇,韦国顺,et al。贵州草海保护区钳嘴鹳种群动态。动物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Zoology 2017, 52(2):203-209。

3 杨 旭,刘强,et al。云南蒙自长桥海钳嘴鹳时间分配与活动节律。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18,Vol. 38 No.3:214-219。

4 Weerachon SAWANGPROH, Philip D. ROUND, Pilai POONSWAD. Asian openbill stork Anastomus oscitans as a predator of the invasive alien gastropod Pomacea canaliculata in Thailand. Sociedad Española de Malacología Iberus 2012, 30 (1): 111-117.

原标题:《出现新物种了!等等,这货怎么这么多?》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