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东阁梅花岭上开 | 一城一诗长江行之扬州

方志江苏
2020-03-09 21:0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扬州润扬大桥夜景。Eddy-Mao摄

长江干流江苏段,又称扬子江,西起南京,流经镇江、扬州、泰州、常州、无锡、苏州和南通等8个设区市。全长432.5千米,流域面积3.87万平方公里。江苏因江而生,依江而兴,在长江跳动的脉搏里,沉淀着绝美的诗词,流淌着灵动的故事,谱写着今日的辉煌,让我们依江而行,聆听江苏故事。今天,小编带您走进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北岸,长江与大运河的交汇处的扬州市,通过诗词来感受这座文化之城的魅力。

01

经典东阁梅一株

早春二月,梅花似雪。我们踏歌寻梅,一同寻味梅花诗歌中的扬州文化风流。梅花诗甚多,而扬州梅花堪为重镇,谓其梅盛诗多,且有“东阁梅”的著名经典,故清人唐建中有“梅花谱牒祖扬州,东阁一株传千秋”的诗句。

东阁梅有一段故事。事起于唐代大诗人杜甫,他有首《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的诗: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杜甫用了南朝诗人何逊咏梅的典故。何逊在扬州(即建业,今南京)任职,写过《咏早梅》的诗: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

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

早知应飘落,故逐上春来!

诗先谓梅花最先感受春天的来临,冒着春寒怒放;再用拟人手法使用女子典故,刻画春梅明知早开早谢,还是勇当报春使者的形象。该诗描绘了一幅梅花斗霜雪图,将梅实现自我价值的人格精神与诗人奔放的才情有机融合,成为咏梅佳作。诗兴发动则致敬前贤,自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凸显了杜甫的诗学功力和审美品位。 

 

❏傲雪红梅

北宋诗人晁补之在扬州为官多时,咏梅已曰“扬州应记,东阁逢时”,落实了东阁在扬州的文化记忆。宋人周紫芝在《次韵郑使君白菊》诗中说郑使君偏爱菊花,“苦爱白玉姿,临风嗅芳鲜”,却冷落了梅花,慨叹“扬州东阁梅,自此复谁怜”。元代萨都剌《送佥事王君实之淮东》诗云:“使君腊月扬州去,东阁梅开雪压枝”,明代史鉴吟云“何逊能诗最有声,思梅还复到芜城”,芜城即扬州也。清代戏剧家孔尚任在扬州多年,遍咏郡城古迹,其《东阁》诗“官梅月照处,何逊正催科”,还认真注明:“何逊咏梅处,今在府志”。后来,还有人真在扬州官署内建一东阁,阁外植梅,以应诗景。

❏扬州壶园

东阁源于杜甫之诗,东阁梅本当为杜甫东阁、蜀州东阁,却演变为扬州东阁、何逊东阁。后人将何逊这首诗题标为《扬州法曹梅花盛开》,有意无意地模糊了南朝扬州与盛唐以来扬州的空间差异,将东阁、梅花与何逊、扬州融通一体,宋元以来,东阁梅就成为扬州典故。想来杜甫不会计较,只要大家喜欢、流传就好。扬州双东街区的今存晚清壶园,主人姓何,里面就有“东阁观梅扬州风月,南塘野草何氏山林”的对联,大家可以前去观赏。

❏扬州琼花观

道光年间的《红楼梦滩簧》第三十出《坐月》中,黛玉死而复活,一大段曲辞写尽黛玉心中的乡愁:“触起桃花小坞看红雨,也曾在杨柳长堤赏绿烟;也曾在观中着意把琼花品,也曾在阁东乘兴把早梅看;也曾在文选楼敛衽参前哲,也曾在玉钩斜洒泪吊婵娟;一时间说不尽家乡景,到如今把三月烟花一例删……”。黛玉虽是苏州原籍,但5岁来到扬州,10来岁到京城贾府,苏州无甚印象,记忆中尽是扬州诸景:桃花坞、长堤柳、琼花观、文选楼、玉钩斜、东阁梅。

02

放眼扬州梅满园

扬州人没有辜负何逊、杜甫,虽尊琼花、芍药俏领风骚,也很喜爱梅花。宋人曾几在高邮办事,遍寻梅花不得,求扬州官员邓某运送梅花,邓某于是寄梅,满足其赏梅心愿。元代朱奂彰“乃在淮左竹西最佳处”,“纯种寒芳托幽趣”。明末郑元勋的影园,置“梅涧”一景,涧旁皆大石,“石隙种五色梅,绕阁三面”。清康乾年间,士绅程梦星筑筱园,“种梅百本,构亭其中”,并取前贤诗句“几生修得到梅花”意,命名为“修到亭”。

❏瘦西湖

清代康熙年间大明寺东边,刘海观太守初植数十本梅花,后逐步增多,为十亩梅园;至乾隆南巡为极盛,所谓“一自翠华南幸后,环山添种万株梅”,“堂后堂前浑似雪,暗香疎影散岩阿”,乾隆十分欣赏,命名“小香雪”。今日瘦西湖公园之万花园有此景点,再现当年风光。  

人们喜梅,爱的是“雪里清香、月下疏枝”,赞的是“冰雪为魂玉在侧,了知不是梦梨花”。今日扬州各名园,都有梅花可赏,梅香可嗅。瘦西湖之俆园北侧亦有一片腊梅,为冬日赏景必到之处。据说清初“三风太守”吴园茨,扬州家中有株腊梅,好友方文赋诗说“穷冬仍能傲霜雪”,“门径不许俗人到,气味自有贤妻同”;无独有偶,孔尚任在城北傍花村寻梅,诗云:“野老数株梅,不放俗人嗅”。诗句有些雅傲,品位值得点赞,可谓冰心高洁,幽姿脱俗。在《傍花村寻梅记中》说得明白:“主人爱梅红,自绿蕚参差种之,花时与竹篱茅屋相映,梅之精神倍出,富贵家不知也。”赏花写人,赞其志节清高也。

❏瘦西湖梅花

乾隆时期的扬州诗坛上,有著名的韩江雅集。那年秋日,盐商诗人马曰琯、马曰璐兄弟从南京购来名梅十三本,供在他家街南书屋的七峰草亭之阳,招同好共14人赏梅,以《金陵移梅歌》为题,各赋七言赋诗。其厉鹗诗末云:“预想他时雪满眼,彷佛此际香横苔。不须健步烦杜老,芳心更用狂吟催。”用到了杜甫的典故。陆钟辉诗云:

月中疏影烟徘徊,瘦无俗骨寒无埃。

一枝待放小春暖,作诗正好催花开。

则是借歌颂梅花瘦寒不俗,诗催花开,表现诗人精神追求。诸人诗成,同人即令开刻印行,这在当时可算是诗坛豪举。

 

❏瘦西湖梅花

今天电脑输进,点击打印,纸质版问世了。古代刻印,刻工、油墨、纸张,全是银子支撑。这全仗盐商诗人二马兄弟对文化活动的赞助。这14首诗全收在今存《韩江雅集》诗册的开头,参与者、学者全祖望序云:“花之名贵者,皆自爱,故不得贤地主以为依归,或憔悴而不荣;而不得学士大夫赏玩,亦无以振发其魂魄。今兼而有之,吾为梅庆所遭也。”此话赞誉梅花主人为贤地主、学士,不为溢美。套用全祖望的话,我为扬州庆也。

03

遥看梅岭一书院

扬州更有一座英雄的梅花岭。明代浚河,在城外积土成丘,遍植梅树,遂成梅花岭。

明末,抗清将领史可法孤忠报国,坚守扬州,决不投降,遗愿葬于梅花岭。殉国后,义子收拾史公衣冠于次年葬于梅花岭畔。乾隆帝下令依墓建祠奉祀,并赋诗“千秋忠迹表维扬”。梅花岭畔梅花香,梅花的幽香、寒艳、倔强,不正是史可法刚正清白人品,不畏强敌精神,坚贞为国忠魂的写照吗?

❏史公祠

后人拜谒史公,挥毫作诗,多于此立意,“留得忠魂埋此土,岭梅万古亦馨香”,“岭上梅花何处落,寒香终护相公坟”,“尽把心香酬阁部,忠魂常为护梅花”,“梅花香到骨”,“贞魂恋岭梅”,句句境界不俗。梅魂忠魂梅花岭,成为扬州人的精神丰碑。

梅花岭虽已不存,史公祠规模俱在,衣冠冢保存完好。祠中有一座微型梅花岭,山崇花盛。正如郭沫若先生的题词:“骑鹤楼头,难忘十日;梅花岭畔,共仰千秋。”现代作家郁达夫作《史公祠有感》:“三百年来土一邱,史公遗爱满扬州。二分明月千行泪,并作梅花岭下秋。”

❏史公祠内梅花岭

史公遗爱满扬州,史公祠周边有史可法路、梅岭路,建有梅岭小学、梅岭中学,表达扬州人民对英雄的崇敬、纪念之意,现在史可法纪念馆,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史可法是重要的扬州文化标记,其爱国精神更是扬州人的传统。

清代梅花岭东曾建一座梅花书院,据记载,当年书院“前列三楹为门舍,又三楹为仪门,升阶而上为堂,凡五重复道四周,又进为讲堂,亦五重,东号舍六十四间,旁立隟宇,为庖厨浴湢之所。”可见规模之大,教学生活设施之全。老师也很牛,大名鼎鼎的桐城派领袖姚鼐曾在书院主讲,称掌院,实即院长。教员除了学者之外,进士出身的现任官员知府、县令常到书院授课,有学问的盐政、盐运使也常来开讲座。

❏重建布展的梅花书院

学生分正课、附课、随课三种身份,类似今日正取、扩招、旁听。学生不用交学费,还可以拿钱,当时叫膏火银,读书当夜以继日,要花灯油钱。正取生一年三十六两,扩招生十二两。三十六两,比一般百姓劳作一年的收入还多,足以养活一家人。这是保证学生的基本生活条件,使其专心读书。学习成绩优秀者还再给奖学金,月考第一名发一两,后来还每年评出十名优秀生,增发膏火银十八两。书院由前面提及的盐商诗人马曰琯创办,后来改为官办,由两淮盐务衙门拨付经费,所以才有这样的手笔。

学习条件优裕,老师学养丰厚,学生也很给力。最典型的就是,嘉庆十四年(1809),两淮盐政阿克当阿给考生发放路费进京参加会试,梅花书院有四人中选,状元被书院考生洪莹夺得。从梅花书院走出来的许多人,都成为文史领域的杰出人才。大诗人赵翼曾写诗给执教梅花书院的吴并山:

讲堂处处字笼纱,及接光仪鬓未华。

佳选共翻新枣板,高吟恰傍古梅花。

座前请业多登第,海内论文几作家。

画一规条惟谨守,还思问字附侯芭。

教师是海内大家,字字珠玑,教学严谨,学生刻苦,请业问学,人才辈出,梅花书院确是中国书院教育的精彩华章;也是扬州重文教、育人才的生动写照。

❏梅花书院旧址西部

近三百年间,梅花书院地址两迁,自清末迁到现址广陵路,一直作为现代学校培养人才,也有过新辉煌,即新中国成立后的扬州师范附属小学阶段,校园如花园,师资雄厚,并实验五年制,一直是小教界的翘楚。笔者当年就读于此,疏枝花影,数重书楼,东侧长廊,依稀在目。如今,书院旧址西部清代建筑部分,已修复为中国书院博物馆,对外开放。东部现为广陵小学,我想,索性改名为梅花书院小学也极好,一则彰明文教传承,二则激励学生,梅花香自苦寒来! 

- END -

文字编辑:纪莉莉;

特约编辑:侍琴(扬州市志办)

美术编辑:余晓辉

❖ 作者:明光

个人简介:明光,文学硕士,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现任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古代戏剧和扬州地方文化研究,出版专著《扬州戏剧文化史论》、《清代扬州盐商的诗酒风流》;与人合著《扬州典故与成语》等,参加《江苏省地方文化史(扬州卷)》的编写工作。近年在《扬州日报》之“诗风词境”、“方言寻味”栏目,发表20多篇文章,解读扬州诗词、方言的文化意蕴。现为扬州市文化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责任编辑:方志江苏1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