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的摄影收藏与展览:让公众了解藏品价值
本文由策展人林德·莱蒂宁(Linde B. Lehtinen)撰写:
美国加州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于1935年创馆,成立之初就已将摄影作品作为馆藏和策展对象。
城市现代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正是一个永久的议题。1935年,彼得·斯塔克波尔(Peter Stackpole)所拍摄的作品《电缆盘,海湾大桥(Cable Saddle,Bay Bridge)》,捕捉到了一个独特的现代化城市视角,并反映了城市现代化过程中与环境发生的互动和影响。当年,这个引起社会关注的议题,时至今日也是有效的。所以,从一开始我们馆就非常积极地支持现当代的、尤其是本土的摄影师,并展览他们的作品。在80年代,我们就开始有独立的摄影策展部门,一直到史蒂芬妮·施特比希(Stephanie Stebich)成为我们摄影部策展的主管人,在她的带领下,我们做了一系列专门关注摄影的策展工作。
作者林德·莱蒂宁(Linde B. Lehtinen)崭新的开始
2016年5月14日,新建和翻修后的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正式开馆了,新馆是由挪威的斯诺赫塔建筑事务所(Snøhetta)设计,为展览量身定做的室内外展厅,使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可以展出更多杰出的当代艺术作品。重新翻修让展馆有了一个全新的面貌,但其实它也还保留着1995年原始建筑的魅力,我们只是在外观上给它增添了现代化元素,并增加了主楼和两边的侧楼。10层的扩建与由马里奥·波塔(Mario Botta)设计的原建筑可谓是无缝衔接,融为一体,中间的7层用于展览。此次扩建共170,000平方英尺,比原建筑多了将近3倍的展厅。在建筑材料上,使用的是纤维增强塑料,因为在旧金山会有许多大雾天气,所以通过如此的外立面和材料的选择可在大雾天也展现出光影对比。
修建后焕然一新的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 本文图片: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焕然一新的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第3层楼几乎都是用于摄影展览,其中有一个永久馆藏部分,因为永久馆藏中有不少为摄影作品;还增加了500平方英尺的特殊收藏摄影作品区,专门做一些特殊的馆藏摄影作品展览;中间是摄影解读画廊,观众可在此区域互动;旁边则是咖啡区,可以在这里交流和放松。在中间的区域,人们可以通过画廊的一些互动功能与摄影作品产生互动。在这里,我们还有自拍台,观众可以通过自拍对自己的肖像作品进行自我尝试和解读,我们还在这个区域通过展出不同时代的作品让观众体会艺术发展的历史。
同时,我们还设有与艺术家面对面的访谈平台,观众可以在这里向艺术家提问,和他们进行访谈,以此增加互动。此外,还有一个扩展存储区,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整理;藏品研究中心,会有一些课程并发表学术研究。如今,有机构正在研究我们的馆藏,这一点让我们很是自豪。公众不仅需要了解这个博物馆,也要了解其中的程序,所以课程和研究对于公共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希望附近的居民能够真正充分利用博物馆来增加他们的知识。
修建后的新馆与原建筑无缝衔接融为一体。从传统到数字化作品的收藏
到2018年,我们已收藏有超过17800幅作品,相信在未来也会稳步增加。收藏的作品在形式上,从过去传统的摄影作品,到现在的数字化作品皆有囊括。收藏的摄影作品类型有很多,其中有些是关于风景的,包括很多加利福尼亚19世纪的风景摄影作品,有不少都是价格不菲,能把它们纳入馆藏,我们也觉得特别荣幸。还有些二战时期欧洲摄影师的作品、美国现代主义的作品,例如曼·雷(Man Ray)、查尔斯·席勒(Charles Sheeler)之作。另外,还藏有记录式的摄影作品,例如多萝西·兰格(Dorothea Lange)的作品;以及一些纽约街头摄影师的记录式作品。不仅如此,我们还收藏了不少反映土地开发和使用的作品,比如刘易斯·巴尔兹(Lewis Baltz)、罗伯特·亚当斯(Robert Adams)的作品。刘易斯·巴尔兹的作品很好地反映了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的开发与滥用、土地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和现象,其作品不光在我们这里有被收藏,一些世界主要的博物馆也都有收藏。我们还有不少彩色作品,也是反映近现代的社会现实,比如斯蒂芬·肖尔(Stephen Shore)、莱涅克·迪克斯特拉(Rineke Dijkstra)的作品;还有些日本摄影师的作品,如森山大道(Daido Moriyama)、东松照明(Shomei Tomatsu),我们馆其实是除日本以外收藏日本摄影师作品最多、最好、最完整的博物馆,所以藏有不少日本特别具有代表性的摄影师之作。
现在,在馆长的指引之下,我们有了一个更明确的战略去增加馆藏,也明确了怎么样增加藏品的关键点,我们目前的方向之一就是深入藏品,关注系列作品或作品群。其实在过去,我们常常是通过单独购买某一个件作品来增加馆藏的,而现在我们则是要按系列、按某一个作品群体来增长藏品,更多地关注新兴艺术家,更多地增添当代作品,并将藏品与展览更加紧密联系。
在我们新购入的一些藏品中,有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1940年的《海浪序列》系列作品,这是他在国家公园拍摄的一系列波浪,在夜里可以看到波浪不同的纹路和线条,其中可以看出摄影师的个人风格。
海浪序列(Surf Sequence)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1940
© The Ansel Adams Publishing Rights Trust
海浪序列(Surf Sequence)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1940
© The Ansel Adams Publishing Rights Trust
海浪序列(Surf Sequence)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1940
© The Ansel Adams Publishing Rights Trust
海浪序列(Surf Sequence)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1940
© The Ansel Adams Publishing Rights Trust
新藏品中还有与之前风格有所不同的系列作品,比如菲尔·张(Phil Chang)的作品,我们买了两套他没有做任何修饰和编辑的作品,把它放在我们的展厅并用黑色的帘子盖住,只有在揭开帘子时能看到他的作品,这些作品在一开始是没有曝光的,而在快速打开黑色帘子后,作品会适应相应的亮度,并在真正的曝光后作品才完全显现出来,通过这个过程是希望人们能够看到照片是怎样形成和怎样消失的,因为这是动态的过程。
2016年,我们购入了杰森·拉扎勒斯(Jason Lazarus)的作品,他在跳蚤市场上收集了很多东西,有家庭的合影以及各种各样的旧照片,但在作品中艺术家并没有把照片的正面展现出来,而是照片的背面,这是件整个照片的装置。通过这些照片背后手写的文字和注解,可以看到照片的另一个故事,这件作品充满着诗意,也是个非常新颖的展示方式。
还有件收藏的作品是由梅汉·瑞芬霍夫(Meghann Riepenhoff)制作的,这件作品的真实照片尺寸非常巨大,比整个投影屏幕还要大。拍摄的是潮汐下的波流物,在作品中可以看到不同的地貌和水流,在不同曝光处理下产生的效果。作品的不同部位因曝光时间的不同而慢慢发生颜色和质地的改变,海藻和其他一些潮汐中的漂流物也随之显现。
摄影解读画廊中的自拍台© Henrik Kam
《阿拉巴马州的佃农的妻子》(Alabama Tenant Farmer Wife)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1936
© Walker Evans Archive
《自拍像》(Self-portrait)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1927
© Walker Evans Archive
展览与展望
我们之前的一个展览是著名纪实摄影师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的回顾展,展览汇集了超过300幅影像及相关的100件文献和实物,这个展是对沃克·埃文斯非常出色的纪念。因为展览的规模非常大,所以展厅两侧也都是该展览的展品,在现场可以看到展览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指引标识。此次展出的作品中,有幅沃克·埃文斯的自拍像,这件作品体现出了策展人希望我们重新审视这位艺术家。以时间为线索,通过作品的收集我们可以了解到他是怎样的一位艺术家,同时用一种新的视角发现他的各种情绪,比如说很疯狂、很愤怒,或是充满激情、很快乐的一面,这些强烈的感情都能够在这张自拍像里表现出来。这张照片其实是当时在一个照相馆拍的,所以说是对于沃克·埃文斯来说是很有意思的诠释。展览里除了有沃克·埃文斯非常知名的一些代表作,另外还有些作品可以让我们充分了解到他所热爱的、痛恨的,以及对社会的看法,例如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他拍到的场景。展出的作品《阿拉巴马州的佃农的妻子》(Alabama Tenant Farmer Wife)可以说是沃克·埃文斯最知名的一幅肖像作品,拍摄的是一个普通农夫的太太。
通过展览可以看出我们是怎样去重新审视沃克·埃文斯的作品和他的想法。我们组织这样一个展览,也是希望能够更接地气,能够看到普通人每天是怎样地生活。
除了摄影作品,还有一幅他的画作,画的是渔民小屋,他可能并不是一个出色的画家,但之所以把这幅作品也收录到展览中,是希望能表达出埃文斯一直都在思考科技与普通的民众。展览中还有很多他登在杂志上的照片,比如《财富》杂志,他拍过很多日常生活中的工具和普通的劳动人民,这些劳动人民只是恰好走到他的镜头前,他就快速地捕捉下了他们。这更像是对现实的概念化捕捉,在照片里每个人都位于照片中绝对主导的地位。此外,展览中还有些他自己的收藏品,他很喜欢收藏明信片,收藏有一万多张。他对于科技、可乐瓶、明信片都非常有兴趣,所以我们挑选了部分他的藏品来做此展览,我们希望让大家看到他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了什么、收藏了什么,希望能通过这些东西,让观众更好的去理解他的作品和他对于劳动人民的情感。
《埃尔克顿,马里兰》(雷恩·杰莱·特波斯特拉“人们的视野”系列)安妮·英格拉姆(Annie Ingram),1968
图片提供: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
《1968年6月8日》视频截图菲利普·帕瑞诺(Philippe Parreno),视频,2009
© Philippe Parreno,致谢Maja Hoffmann,LUMA Foundation
《无题》(肯尼迪的殡葬火车系列)保罗·富斯科,1968,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藏
© Magnum Photos
另一个展览“火车:肯尼迪的最后旅程”,其中有保罗·富斯科(Paul Fusco)、雷恩·杰莱·特波斯特拉(Rein Jelle Terpstra)和菲利普·帕雷诺(Philippe Parreno)的作品。1968年6月8日,在罗伯特·肯尼迪遇刺三天后,他的遗体由纽约市的一趟火车运送到华盛顿特区的阿灵顿公墓埋葬。这个展览就是通过三个艺术家的不同视角来回顾这个历史事件。保罗·富斯科当时正是乘坐着这列火车,记录了从殡仪馆出发,沿着铁路轨道一路上表达他们最后的敬意的悼念者。因为火车开得非常快,所以很多时候照片都是模糊的,但是这种模糊其实加强了悲伤的气氛,要注意到的是,照片里的很多人手里也拿着相机,他们当时也希望记录下这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不仅见证了这个美国历史上的悲剧,同时也在记录着历史。荷兰艺术家雷恩·杰莱·特波斯特拉则是从他相反的角度来看,他的作品“人们的视野”是由观众亲自拍摄的照片和家庭影像所组成的。通过拜访普通的民众来寻找历史的线索,他还找到了当时人们最早拍这趟火车的一张照片《埃尔克顿,马里兰》。很多时候通过不同人的视角,我们看到一个重要历史事件有了更多的诗意,人们会把这些照片放在个人的相册里,这对我们来说才是真正的回忆意义所在。第三个艺术家是法国的菲利普·帕瑞诺(Philippe Parreno),他用70毫米的胶片拍摄了一部叫作《1968年6月8日》的电影,重演了殡葬火车之旅。这件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对于保罗·富斯科作品的回应,也表明了人们对于死亡的态度。在观看该短片时,可以强烈地感受到悲伤的气氛,他抓到了静态和动态间的张力。这个多元的展览是将历史和当代作品融合在一起进行对话,希望为美国历史上这一关键时刻提供新的线索。
藏品研究中心图片提供: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
关于未来,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继续延续作品与大众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2010年就开始了以“摄影真的完了吗”为主题的系列展览和座谈会,我们邀请了很多行业内的专家参与到这个对话,通过专家的对话让大家一起来去探讨摄影的未来,探讨摄影的这个产业是不是已经死亡了。可能这个说法多少是有一点为了故意引起争议而有所夸大,但我们希望通过有争议的议题让大家去重新审视摄影产业、摄影艺术形式,以及思考其未来。在这个活动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真知灼见和思想的火花。
另外,在2014年所做的一个叫“见证”的项目,是主要借助社交媒体,以智能手机的方式去记录社会,做一个社会的见证者。这个项目是从文化的角度,通过社会文化去反映摄影。在2016年所做的“摄影事件”项目,则主要是去看看作品在拍摄之前以及拍摄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因为作品所拍摄的只是一个当下的时间点,捕捉到的某一个瞬间,定格的一个影像,但是我们想去关注的是拍摄事件的前后到底是发生了什么,比如说用45毫米的彩色幻灯片来展示作品,就是希望能引起人们对这事件本身的关注,关注事件起因、发展以及最后的结局,所以不仅是定格了那一刻的图像,还反映了事件背后的始终。虽说这个图像是当时诗意的定格,是具有意义的瞬间,但我们希望在这诗意瞬间的背后,所发生的事情也能够通过该活动呈现给观众,告诉观众影像背后的故事。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 艺术博物馆杂志》编译(略有删减),全文选自《艺术博物馆》杂志 国际刊 总第2期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