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质朴而暖心:有一家储蓄所,用曾经服务过的储户名字来命名

2020-03-05 18:4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袁念琪 上海市银行博物馆

文│袁念琪

雷锋的最后一笔定期储蓄存单

账号:6751。户名:雷锋。这张“中国人民银行整存整取储蓄存单”,存单号0115526。存入人民币壹佰元。存入日期61年9月9日,利率按月息3厘9毫计算;定期6月,于62年2月9日到期。存单所写到期日有误,应为3月9日;半年到期本带息102.34元。这笔存款在抚顺七百储蓄所到期后,雷锋却没来取。

沈阳军区工程兵10团运输连2排4班班长雷锋很忙。一忙工作,他单独带十几个战士组成的加强班,开五辆车,为在铁岭进行国防施工的部队拉粮运菜。二是社会活动多了。存款的两个月前,这位新当选的人大代表出席了抚顺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进入1962年,仅在2月就出席了两次重要会议:14日出席了10团的党代会。19日出席沈阳军区首届团代会并当选主席团成员。本未安排他发言,在与会代表要求下发言:《我是怎样从一个苦孩子成长为毛主席的好战士的》。据时任团俱乐部主任陈广生回忆,雷锋说:“现在出名以后,军队地方谁一开会,就要去陪会”。2月5日春节,沈阳军区《前进报》发表雷锋的文章:《62年春节写给青年同志们的一封信》。

在这100元存款到期五个月后,噩耗传来。1962年8月15日上午8时,雷锋在指挥倒车时,车轮打滑碰倒电线杆,砸打他的左太阳穴。送解放军202医院抢救无效,22岁的雷锋于12时05分去世。

王玉珍在当年她与雷锋的合照前

1996年退休的王玉珍,办理了雷锋的大部分存取款;包括雷锋最后的存款。现在见到的《雷锋储蓄》照里的储蓄员是王玉珍,那年20岁。那是1961年冬的一个中午,另两位储蓄员吃饭去了,只有她在岗;使她成为全国金融业唯一与雷锋合过影的。

照片里的雷锋,并非在办那笔100元存款,据拍摄者、时任沈阳军区工程兵政治部宣传部干事张峻回忆:照片是补拍雷锋储蓄,但补的是“雷锋将从储蓄所取回的200元钱,亲自送到了抚顺市望花区人民公社。”据他的自述:《解放后我有了家,我的母亲就是党》。因1961年2月,沈阳军区政治部和雷锋所在团筹办“雷锋先进事迹巡回展”,需补拍部分照片,再现雷锋做过的好人好事。

事情要从1960年10月说起。一天,《前进报》总编辑稽炳前告诉新华社驻沈阳军区记者李健羽和佟希文:“报社收到一篇自发来稿,写的是沈阳军区工程兵新战士雷锋。在辽阳发生水灾时,拿出100元钱救援灾区人民。这种精神不简单,里面可能有点儿文章可作”。

这时的雷锋,当兵才10个月。1960年元月到部队后,勤俭品质放光彩。在生活上,用他的话“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袜子补丁叠补丁,看不出本来颜色。发夏装,每人单军装和衬衣各2套及胶鞋2双。他只要一套,说旧的可补补穿。战友小周父亲病重,他寄去10元。他钉了个“聚宝箱”,装螺丝帽、、破手套和铁丝条、牙膏皮等。车缺螺丝,他翻箱里的代用;擦车布烂了,从箱中找破手套擦。而牙膏皮、铁丝条等卖废品,得钱交公家。参军第八个月被团党委树为“节约标兵”,11月为沈阳军区工程兵“模范共青团员”。那天, 雷锋到储蓄所取200元存款,正好王玉珍当班,以为又来存钱。雷锋说:“不。我是来取钱。”

“取多少?”

“取200元。”

王玉珍不明白,向来节省的雷锋为啥要取那么多。存折上有203元,他取出200;是要捐给部队驻地刚成立的望花区人民公社。可说了半天,公社只收100元。不久,辽阳遭受百年不遇特大洪水;他把另100元寄中共辽阳市委转灾区人民。

那时,正是我国“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粮、油和蔬菜、副食品等的极度缺乏,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下册》第563页)全国上下共渡难关,更需发扬勤俭。1960年11月26日,《前进报》以两个半版发《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并为新华社通稿发全国。这一切,不正是起于他的勤俭么。

雷锋储蓄所

王玉珍为雷锋第一次办存款在1960年春,记得清楚只因数目较大:“他一下存了一百多,吓了我一跳。”战士每月津贴才6元!后知是他参军前在鞍钢化工总厂当工人的积蓄。之后,雷锋常来存钱,每次5元;每月6元津贴,除交团费、买肥皂、牙膏和书,其余都储蓄支援国家建设。当她晓得雷锋取200元存款用途后,感叹道:“雷锋平时舍不得花钱,但捐起款来却是不惜倾家荡产。”

无亲属的雷锋逝世后,最后存的100元成无法取出的不动户。那张存单原件,现藏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那笔存款成了之后成立的抚顺市雷锋基金会的第一笔基金。在雷锋牺牲二十八年后的1990年2月13日,王玉珍所在的储蓄所更名“工商银行望花支行雷锋储蓄所”,虽后改为工行抚顺雷锋支行,人们还是叫她“雷锋储蓄所”。挂在大厅十几张雷锋照片,其中一张就是雷锋和王玉珍的合影。就在全国首家雷锋储蓄所那天,雷锋基金会成立;王玉珍说捐款踊跃。她当时月工资40多元,却捐了100元。

2000年,雷锋储蓄所建立了流动储蓄车,到工厂、学校和社区办理业务,极大地方便了用户。并在抚顺多所小学校开展“红领巾储蓄”活动,中心小学的“学雷锋小银行”还聘王玉珍为校外辅导员。

1960年冬,雷锋到储蓄所办理业务

又过了二十年,雷锋储蓄所和雷锋生前所在部队以“雷锋”之名重开爱心账户——雷锋存折,用以帮助困难群体。仅在账户开设当年,就以“雷锋”名义向玉树地震灾区和西南旱区捐助5万元。

唱着《雷锋支行行歌》,员工们“学雷锋、做雷锋、是雷锋”。到2018年11月底,储蓄存款余额就突破10亿元大关,连续二十五年排抚顺金融网点第一。迄今,雷锋支行获全国“学雷锋先进集体”、“全国金融系统先进单位”等国家级和省市荣誉近百项。

现在,全国共有三个以雷锋命名的储蓄所,它们全在工行。在抚顺之后,第二个是2001年2月8日挂牌、位于合肥长江中路154号的雷锋储蓄所,第三个为2002年10月18日举行命名仪式的哈尔滨雷锋储蓄所,在果戈里大街123—125号。从北到南,共扬雷锋精神。

辽宁抚顺雷锋储蓄所建立了流动储蓄车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革命传家宝。毛泽东说:“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在革命战争,它是我党夺取胜利的有力武器,新中国成立后又成为基本国策之一。同时,它又能使共产党人保持本色。我们忘不了他老人家那件缝了74个补丁的睡衣,还有那双穿了20多年的拖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提高;但还面临许多困难,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仍然需要艰苦奋斗、勤俭建国。

有一种初心叫勤俭。这勤俭,对小家是勤俭持家,对国家就是勤俭治国。

原标题:《质朴而暖心:有一家储蓄所,用曾经服务过的储户名字来命名》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