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图遡|驾驭天气:香港和台风的现代史
香港与台风有着密切且明确的关系,历史上曾发生过多起致命的灾难,如1874年、1906年、1937年和1962年的几起飓风。从19世纪末期英国殖民者的叙述到当今的新闻报道,台风是持续笼罩在香港上空的气候现象。本文围绕台风这一议题,并基于一系列历史文献,讨论其历史影响、表现形式以及与现代城市的关系。我们期待发现现代性与自然之间的关联,并尝试了解在天气变化和气候威胁下,城市和社会所表现出的种种不稳定性。
人类对台风的认知随着社会的变迁而改变。过去,对天气现象的无力和恐惧通常将其形容成“野蛮”、“魔鬼”或“夺命”的天灾。而科学的认知和公共教育的提高,使得香港居民逐渐以坦然的态度接受了这一现象。气象观测和预报、防灾设计、建造和救援工作也是这一转变过程中的重要保障。
1906年丙午风灾. 香港油麻地街道灾后景象。图片来源:华南早报
香港天气警告系统是根据“国际”标准开发的,该标准可以追溯到西方的现代性和工业化思想。这些思想随着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扩张,塑造了当今世界。在讨论天气警报符号及其现代性谱系的时候,其符号转换的历史对于理解天文台的作用至关重要。香港天文台最初的创立显露了旧时大英帝国的政治野心。1879年,英国皇家学会邱园委员会与殖民地国务卿之间的通信中提到一个建议,要在亚洲多个地点建立气象观测站。香港因其经常遭受台风这一特定气候现象而成为备选城市。
1882年,香港通过了成立天文台的计划,同步了三个提议:一是为大英帝国的气象观测进行服务;二是把香港作为殖民地的时间服务系统;三是进行地磁观测。意料之外的是,天文台的启动并没有立即提供气象预测项目,取而代之的首要任务是播报时间,并在尖沙咀警察局前架设了时间球塔——该塔于1885至1907年之间使用。
香港第一座时间球塔,设于当时的水警总部,于1885至1907年间使用,至今仍屹立于尖沙咀广东道与梳士巴利道交界。图片来源:香港历史博物馆馆藏
另一方面,香港的天气警报符号可以追溯到现代气象学中对符号的使用。在几次国际会议之后,传播符号在现代气象学中得到进一步确立。其中包括1863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第一届国际气象会议;1872年在德国莱比锡举行的另一场会议;1873年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的第一届国际气象大会,等等。通过查阅香港气象台的历史档案(现已移至香港政府档案处)发现,彼时英国引入香港的气候预警系统和演化过程逐渐浮出水面。
1883年香港天文台位置图。图片来源:香港天文台
天文台完工后,遵循国际气象协议,香港建立了台风预警系统,并于1884年5月25日开始实施。同年8月,香港引入了一种由鼓、球、锥体组成的信号系统,并在天文台屋顶桅杆的下方放置台风枪。这个系统逐渐分化为本地和非本地风暴信号。这两种风暴系统由以视觉为基础的图形标志来告知风暴的方向、地点及强度,特点在于视觉和声音上可以协同工作。因此,在香港的天气警告系统中,视觉和声音的组成值得我们讨论。非本地信号由表示台风的位置、方向和随时间移动的符号组成,而本地信号则由台风枪和夜间的信号灯构成。夜间系统由两个灯组成,区分顺转风和逆转风。该系统位于尖沙咀警署第一营,用来警示恶劣的天气情况和预计风向变化。
1917至1955年间香港本地风暴信号变化表。表格来源: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天文台成立后,香港逐渐建立了一个跨越三个时间段的热带气旋警告系统——1884年至1917年,1917年至1955年,1956年至今。天文台于1884年开始采用以声音为基础的风炮示警,其后于1907年以炸药取代风炮。1907年至1917年间,夜晚启动由三个垂直灯组成的警示系统。本文在此试图讨论香港天文台气旋警告系统的建立,并梳理其由视觉和听觉同时构建的系统起源。
视觉和听觉是西方现代主义的核心,也是启蒙运动的助力。然而,视觉和声音共存,是不可分割的。这两个系统作为互惠对象协同工作,视觉系统的存在通常需要使用声波系统,反之亦然。然而,随着参与主体的主观性不断变化,历史和档案资料中渗透的混乱性证明了这种范例的不稳定性。通过整理有关香港天文台的材料,我们发现,视觉和声音系统在历史上是不断变化的,并会发生失败、故障、误解和遗漏等情况。
从1884年到1917年,本地风暴信号使用台风枪为公众预警。一次枪响表明烈风即将来临;两次表明台风来临;三声意味着风向调转。然而,从1907年到1937年,台风枪的声音被认为太微弱,无法用于传递警报,随后被声音更大的炸药所取代。而1917年的一组视觉符号首次被加入本地系统,标志着香港风暴警报系统完成了从声音到视觉的转变。
香港天文台成立不久,即设立热带气旋警报服务。此图为二十世纪初位于太平山顶的信号炮。图片来源:香港天文台
与以声音为主的本地信号相反,非本地警告系统则完全依靠视觉手段。第一套符号在1884年至1890年间使用,由四个红色标志组成,分别表示台风的四个方向。其次是四个黑色符号,形状与红色符号相同。如今,红色表示距离热带气旋超过300英里,而黑色表示距离小于300英里。从1904年到1917年,每组又增加了四个符号,表示台风的八个方向,在原有的四个符号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四个。 1906年引入《中国海岸法规》时,这些符号发生了更为明显的变化,更新成一组包括不同形式的六个黑色符号。从1917年起,一套由十个标志组成的系统取代了中国海岸法典,进一步区分了台风的位置和危险程度。由此,虽然非本地信号整体保持了其视觉上的连续性,期间却略有调整。
1884至1961年间香港非本地信号变化表。表格来源: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天文台成立的早期,非本地信号是通过视觉形式预警,而本地信号是通过声音信号传递信息。但是,二者多年来的发展表明,这些系统在不断适应并更新为新标志的同时,其含义也不断发生变化。视觉信号也被引入到本地预警系统中,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更加复杂。
在本地和非本地信号中,新加入的符号产生了新的意义,系统的变化在实践中出现了些许摩擦:符号的复制和位置的移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误解;预警系统的内在缺陷需要不断修复和更新;这些更新使得人们对这些符号代表的不同意义产生了困惑。操作过程也存在人为错误和疏忽,其他不可预见的气象现象也使得天气符号进一步复杂化。
本地和非本地符号不是常年不变的静态符号集,而是变化的两组实体,需要不断地修订、修改、扩充和更新。例如1927年,本地警告系统中用红色“T”取代了三角形符号“▲”,并在1930年用黑色“T”代替了红色“T”;而1929年底,采用了更强的金属钢架取代旧的藤制本地信号代码,但从远处看,它的外观与旧设计仍相同。
不过,风太大时,台风会吹走桅杆顶部过重的符号,这些更重的标志在恶劣天气中悬挂时被认为过于危险。正如1907到1937年间的本地预警信号中,台风枪被炸药所替代,从枪到炮弹的升级是通过声音增强来辅助这个警报系统。升级的目的是以更响的声音来提示市民,并减小天气情况可能带来的危险。
另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是,1906年,台风在香港夺走了一万人的生命,系统需要迫切的改良。这种对系统的“改良”偶尔也利用一些补充性的警报标志,例如在香港九个不同站点悬挂的锥形标志。这些标志是为了通知附近的人们注意在港口悬挂的主要风暴信号而设立的。
在香港天文台总部悬挂十号飓风信号。图片来源:香港历史博物馆馆藏
系统的更新不是一个一帆风顺的过程。新的系统通常保持了旧系统的痕迹。这就产生了当地居民无法适应新系统、对新旧系统产生混淆的问题。有时,已经更新的系统并不能像计划的那样高效运作,仍依赖旧系统的局部,甚至新系统被完全取消。
自从建立预警系统以来,当地人就一直在本地和非本地符号之间混淆。这些符号的图形非常相似,悬挂的位置通常也非常相近。除了在台风季节使用,台风枪还被用来传达从伦敦到达的邮政服务,这产生了进一步的困扰——枪响致使附近的船只和居民迅速寻求庇护,并逃离其实并不存在的台风。
1898年,从1884年到1896年使用的系统被恢复为1884年创立的原始系统。其主要原因是新系统使船民和海员无所适从,而他们通常是首先遭受台风影响的人。从1917年7月1日起,一系列新的信号系统被添加到本地警告系统中。尽管添加了这些新的信号系统,台风预警仍有赖于较早的声音警告手段。因此,爆破弹仍然被保留,并在系统中被持续使用。
改进这些符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向公众通报信息。除台风外,其他天气现象也逐渐加入了预警信号,新的符号系统使本已混乱的系统进一步复杂化。在一场关于“风暴警告程序”的会议之后,1949年5月,香港增加了国际强风警告系统,并于1950年1月1日开始,以黑球的形式应用此信号,用于提示附近的船舶和渔民即将来临的季风。
1973年新修订的香港热带气旋警告信号的宣传单张。此系统沿用至今。图片来源:香港天文台
一个世纪以来,香港的台风警告系统经历了阶段性的改变,在我们讨论香港天文台历史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现代性中视觉或听觉范例。历史表明,现代性这个概念本身及其种种表现形式并不是固定在确定类别中的,而是经历了多轮修正、修改和更新。警告系统的改变依赖于本地和非本地符号的持续更新。
对于香港天文台的本地警告系统,天气讯号在视觉和听觉之间来回变化;非本地系统虽然维持了视觉谱系,其象征代码却在历史形成中被修改。这些进阶性的修订过程并不是没有摩擦,而是伴随耽搁、低效、或是误解,甚至失败。因为系统的不完美,更新的需求通常无法按计划进行,或者,即使有了新的符号,仍被证明无用而必须被还原,或需保留旧系统的一部分。船员和本地居民对天气符号的不同理解也产生了意义的混淆和误解;新的警告符号也被陆续引入,以预告其他气候现象。这些变化在系统的历史发展中介入了一个“故障层”,反驳了西方现代性的刻板形象。毕竟,天气不可预测和难以驾驭的特性,使得整个系统总是呈动态运作。
香港台风警告讯号的最后一次升起是2002年1月1日。在雷达系统和无线电等措施介入之后,风暴警报通过打电话问天气、天气预报电视节目等实现。警告系统仍然被使用,但其传播方式有所改变,实体讯号变得不再实用。
[作者卞雨佳系景观、建筑和艺术研究员;葛蕊诗系当代艺术及建筑理论研究员。本文基于作者在UNO织城网络/SSSSTART研究中心所做的讲座整理。《驾驭天气:香港和台风的现代史》研究及展览项目由香港信言设计大使(Design Trust)独家资助。]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