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绕不开的疫情,上海高校的线上第一课告诉学生什么?
近日,上海高校纷纷开启线上教育“第一课”,新冠肺炎疫情成为绕不开的话题。
面对仍宅在家中,或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的师生,大学如何讲述这一话题?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摘取了部分学校“第一课”语录。
上海交通大学:希望学子惜时如金、独立思考
3月1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在线教学第一课开讲。上海交大党委书记姜斯宪与上海交大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王慧与全球100多个国家的5万多名交大师生 “云端”相聚,通过跨越地域界限的网络空间同上一堂课。新媒体多平台同步实时直播,两小时在线观看达262.82万人次。
“选择了交大,就选择了责任。”病毒核酸检测、疫情排查机器人、医疗污染物处理、医用防护器具等科研成果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抗疫之中,学校各附属医院的医护员工冲在抗疫最前线。姜斯宪表示,交大人用行动续写出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当时,创办不足四年的南洋公学,尽管自身尚举步维艰,但还是毅然决定接应照料北洋大学堂的60余位师生来校赓续学业……”姜斯宪回顾,交大学子始终惜时如金、无须扬鞭自奋蹄刻苦求学。“回望历史是为了更好地珍惜当下、奔向未来!”他鼓励广大师生在艰难困苦中砥砺奋发图强之志。
姜斯宪提出,“延期开学、在线上课”是新学期的特殊打开方式,也是拥抱变革、探索创新的机遇。“作为交大的学子,希望你们不仅要有宽广的国际视野,更要有开放的意识和开阔的胸怀,要立志成为对人类社会进步有所贡献之人。无论身处何地,都要惜时如金、专注勤奋;也希望大家以此为契机,独立思考、激浊扬清。”
“今天我很高兴以一名公共卫生战线医务工作者的身份站在这个讲台上,为大家带来在线第一课。目前我们正经历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次战争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了战士,为生命而战。”随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王慧结合流行病学特征、治病机理和临床诊治三方面,向师生介绍了新冠肺炎的医学信息和科普知识,对做好个人防护、增强免疫力给出均衡营养、健康生活和心理调节三方面建议。“希望同学们追求热爱自然情怀,真正懂得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科学治理精神,知识是最好的免疫力,希望同学们学好自身专业,掌握科学规律、科学方法。”
上海大学:湖北师生是所有人的牵挂
3月2日上午,在“上大师生同上一堂课”上,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说:“此时此刻,学校还有1066名师生身处湖北,其中136名师生身在武汉,你们和家人的平安是我们所有人的牵挂。”
校长刘昌胜告诉师生,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微信群,每天早上的第一条信息都是学校师生的健康情况,“每位上大人的健康都牵挂在我们心上”。
刘昌胜介绍,上大已对重点地区师生实行点对点关心,资助108名湖北籍、86名其他省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共计20万元,保证他们渡过难关;各二级学系也投入大量精力,对受疫情影响学生,实行重点帮扶和照顾。
在讲述《疫情防控的社会治理》时,社会学院院长张文宏发出提醒:谨防社会歧视和社会排斥的蔓延。
他说,疫情发生以来,针对病患者,特别是湖北籍居民以及感染者,产生了偏见,这些会导致“信仰和行动上的合作和集体意识的消失,不利于协同抗疫”。
他提醒同学们,学校有很多来自湖北的同学,未来开学后,应该秉持宽容的心态,对他们多包容一点、理解一点,“这是战胜疫情的另一个力量”。
同济大学:5个关键词克服焦虑情绪
3月3日,同济大学新冠肺炎防控第一课上,党委书记方守恩对同学提出三点希望:一要在责任担当中激发学习动力,将抗击疫情中感受到的这份责任、担当与所学专业相结合,将个人抱负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二要在坚韧不拔中磨砺学习意志,正面看待学习生活中的急流险滩,从容面对各种艰难困苦,“守得云开见月明”;三要在开放包容中创新学习方式,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保质保量完成教学和科研要求。
医学院教授、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筹)院长赵旭东说:“我们要认识到,心理应激反应具有两重性,同学们要学会在灾难中学习和成长。”赵旭东指出,如果我们把处理危机当成升华精神、磨砺意志、锻炼体魄、提高能力、增加体验、加速成长、承担责任、成就业绩的重大机遇,那么我们不仅会有超常的功能水平发挥,还会获得在舒适生活中不可能有的人生洗礼和感悟。
同学应该如何克服焦虑情绪,安心学习?赵旭东给出了5个关键词:
一是“安全”,物理环境安全,身体和心理健康;二是“平静”,情绪健康表达,情绪情感稳定;三是“连接性”,人际沟通和谐,有亲人+朋友;四是“自我效能和团体效能”,家庭及个体的自信建设;五是“希望”,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一定会越来越好。如果能做到这5个方面,大多数人是不需要专门的心理学和医学干预的。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