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网络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初见成效,但野味及其制品仍有售

澎湃新闻记者 吕新文 实习生 冯建悦
2020-03-03 22:37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3月3日是联合国第七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来自打击网络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全球联盟(Coalition to End Wildlife Trafficking Online,以下简称联盟)的最新报告显示,在2017年至2020年3月期间,联盟成员从其在线平台上删除或封禁了大约300万条濒危物种及其制品非法贸易信息,其中包括售卖的异宠,如老虎、爬行动物、灵长类和鸟类等,以及象牙、穿山甲甲片和海龟等制品。

打击网络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全球联盟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TRAFFIC)和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于2018年联合发起,如今共计34家公司加入,其中包括阿里巴巴、百度、腾讯、快手等17家中国企业。

联盟通过全球“网络野生动植物犯罪侦查员计划”培训志愿者如何在网上识别非法野生动植物产品。到目前为止,美国、德国和新加坡的网络侦查员已经发现了超过4000条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信息,并提交给联盟成员的安全部门及时删除。

“互联网彻底改变了全球贸易的格局。然而,犯罪分子也在转向利用网络商业平台,新技术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中国项目代表徐玲表示,“联盟成员正在向那些试图滥用其服务的人进行反击,强调网络匿名制并不为那些野生动物贸易犯罪分子提供安全的避风港。”

中国通过网络科技手段在打击野生动物非法贸易方面也初见成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1月26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发布《关于禁止野生动物交易的公告》,严禁各地农(集)贸市场、超市、餐饮单位、电商平台等经营场所开展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交易活动后,许多电商平台纷纷将涉及野生动物肉类及其制品的产品下架。

2月27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市场监管总局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司司长梁艾福介绍,疫情期间,全国主要的电商平台共筛查下架或者屏蔽、删除野生动物交易信息75万多条,关停网店或者账号1.7万个。不管是暗语还是传统的名称,都会进入监测以及电商平台筛查的敏感词或者关键词库进行监测和处理。

WWF野生物贸易项目主任王磊表示:“国内当前出台了有史以来打击非法野生物贸易的最严苛的政策,为联盟在新形势下开展工作提供了天时、地利、人和。WWF将继续支持联盟成员不断自主创新,运用新手段、新技术来对抗网络非法交易。NGO与联盟成员的携手合作,有助于有效地打击网络野生物犯罪,唤起公众保护意识,共同净化互联网环境。”

3月3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淘宝等电商平台检索发现,多数常见的“野味”关键词的搜索结果都会出现“我们一起对野生动物交易说不”的提示,但仍有部分此前允许驯养繁殖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可以被检索到并仍在售卖,例如雪蛤(东北林蛙)油、联体整只林蛙干、蛇干等等。

其中一雪蛤商家的销售页面详情赫然写到,“雪蛤养殖技术发展28年,至今为止未能实现全人工养殖,所以只能在天然环境中自然生长,所以说雪蛤非常珍贵,营养价值高。”

3月3日,某电商平台销售的林蛙制品

3月3日,某电商平台销售的蛇类制品
    责任编辑:钟煜豪
    图片编辑:施佳慧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