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古典汲取生活的力量

2020-03-01 16:5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舒炜 三联书店三联书情

『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

中国的古典诗词、中国的文章、中国的学问,其中重要和核心的一个内容好像是面对过去,实际上是在认识你自己的生命的过程,认识你的生命的由来、你的生命如何成长。对过去的留恋可能是悲观的,但这种悲观使你产生更加坚韧的力量,而且使得你的生活体悟更丰富,更坚韧。

*本文系2014年4月19日(云南大学呈贡校区)、20日(云南财经大学)两次士恒基金会“哲学与文化中国”讲座录音整理稿,略有删节,全文发布于“古典学研究“公众号。

主讲人|舒炜(三联书店副总编辑)

很荣幸来与大家做一个有关古典诗词的交流。主要想做的,不是通常的那种古典诗词赏析,而是期望通过对古典诗词的阅读来提出一个看法、一种领会。希望我的这个讲法能够提供给大家一个帮助——如何读书,如何去精心地关注一两本书。我希望不是泛泛而谈,而是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个很实际的帮助。书不在多,而在精,大家如果能够熟读几本书,可能你的体会更深入一些,对学习、生活和成长都有帮助。

首先我想介绍的是一本很有名但似乎很简单的书:《唐诗三百首》,实际上这本书并不简单。大家如果读过就知道。向大家推荐《唐诗三百首》,可能专门研究唐诗的学者和名家不一定看得上,但我个人还是很认真地向大家推荐这本书。因为这本书之所以影响这么大,家喻户晓,是有它的道理的。这个道理需要大家自己去琢磨,我推荐这本书,不仅是让大家读这三百首诗,当然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读这三百首。读完之后你还应该去读几种注释。这个注释是需要搞得非常清楚才行,因为注释里面包含了很多历史文化的含量。实际上读古诗培养你一个重要的读书方式:就是一字一句都不放过。

下面我举一首诗,这首诗收在七律这一卷里面,是不很起眼的一首诗,但我相信最后一句大家都知道,这首诗叫《贫女》,是秦韬玉的一首七律,七八56个字。黑板上我写一下,前面七句是“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亦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最后一句我念出来大家应该都知道:“为他人作嫁衣裳”。——这就是中文的力量,你都知道最后这一句,但你可能都忘了这首诗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要读这首诗呢?古诗的语言非常精炼,而且七言律诗是有很高的形式要求的,很讲究声律。这首诗只有56个字,但你要把每个字都弄清楚才知道它确切的含义,所以读《唐诗三百首》不要囫囵一下子就读过去了,要一字一句不放过,需要读注释。传统的注释本就不少,流行的有陈婉俊的、喻守真的。这里我向同学们推荐两个新的注释本:一个是金性尧先生的,叫《唐诗三百首新注》,这本新注多年来都很畅销,据说历年累计销售有百万本;另外一个是赵昌平先生,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前任总编辑,他的注解本叫《唐诗三百首全解》。为什么要推荐这两本呢?因为如果你把这两家对《唐诗三百首》的注释对比起来读的话,你就会发现其实每个字都有讲究,而且有分歧。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这首诗的含义是说一个贫寒人家的女儿不受大家的重视。第一句“蓬门未识绮罗香”就点明出身很贫穷,根本没有穿过好的衣服。三四句是说:又有谁会真的喜欢我这样的优雅风韵,时世艰难,梳妆都节俭简单了。金先生注释就是这个意思,说谁会喜欢我这样风流高格调呢,其实这个世道很寒酸化妆都很简单啊。但是,赵昌平先生的注释则是说:大家谁会喜欢素颜不化妆的“风流高格调”呢,大家喜欢的都是当今流行的“俭梳妆”。赵先生强调这首诗写在晚唐,当时皇宫流行妆是把眉毛都剃光了,在上面画眉毛画得非常高佻,所以是“俭”〔读“险”〕的,看过去人有点妖气,但很流行,就像现在流行的孔雀妆、眼泪妆之类的。——所以呢,金先生和赵昌平先生的解释可以说恰好相反。那么到底哪家对?很难说金先生错,我个人比较倾向赵先生,因为这样可以跟下面两句对得上,我虽然素颜不化妆,但我针很巧,相当于说这两联都包含一种对比反衬的关系。金先生的注释则把这两联共同包含的对比意谓讲得弱了。

这首诗在《唐诗三百首》中相对简单,其他的问题会更复杂,像杜甫的诗、李白的诗、韩愈的诗都很复杂。我举上面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唐诗三百首》到现在其实并不好读,可能以前的学者会认为它很流行、很单薄,但针对我们现在的文化状况而言,它是一本很值得深读精读的书,大家把里面的每个字都弄清楚了,得出自己的理解,你的文史素养会超过很多的硕士、博士。如果你还要进一步读唐诗的书,比如大家公认的比较厚重些的《唐诗别裁》。如果你熟读了《唐诗三百首》,再去跟《唐诗别裁》对比,你就会发现其实《唐诗三百首》选得非常好,非常有门道,如果把这里面选的内容统计一下,你会发现《唐诗三百首》选的人,除了杜甫第一,比较多,有三十多首,第二个你大概想象不到是谁。大家可能想当然地认为是李白,对吧,实际上不是,是王维。这似乎隐隐地说明,这位编者(虽然有考证编者蘅塘退士到底是谁,但似乎学术界仍有个别异议)在他的理解中,杜甫和王维才代表唐诗的正宗。而在《唐诗别裁》里面当然是杜甫和李白。所以《唐诗三百首》选择诗歌的标准是值得体会和琢磨的。这本流行了两百多年的唐诗读本认真读下来,会发现其实很有难度,并不是像大家说的仅仅是童蒙读物儿童读一读背一背。顺带说一下,现在所谓的儿童读物动漫之类的都是故意幼稚化把人降低了,《唐诗三百首》有难度,青少年要熟读实际很难,它是一种提升、提高。读《唐诗三百首》是应该下工夫的,大家拿几个注释来比照着读,就会发现并不是每字每句都那么好理解,就56个字,你能把这56个字都讲清楚吗?你不一定能讲清楚。

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获得一个读书的方法和经验:对于高度凝练的古典,一字一句都不可放过。56个字既然这么精炼,那说明一个字是顶一个字用,不像现代人写作常常一万字两万字五万十万字,废话连篇没有什么含义。唐诗流传一千年,一首诗的56个字每个字都是有意思的。《唐诗三百首》是首先要给大家推荐的,当你把这些诗读熟,会发现很多语词都会产生一些联系,中国古诗词一个很强的特点就是里面包含很多的典故,我后面会讲为什么会包含这么多的典故。它形成了一些词汇的搭配让你产生很多联想。我这里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前面我们说了你没有去过庐山但你对庐山很熟悉,我没有来过昆明,但我感觉上会觉得对昆明很熟悉,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从小就背过毛主席的一首诗,叫《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大家注意这里都是具体的地名〕

三十一年还故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小时候读起来自然就以为是昆明了,其实当然不是昆明,这里指的是北京颐和园的昆明池,但这个昆明池实际是清朝皇帝乾隆或者康熙仿造滇池开阔的气势建的人工池。小时候读这首诗,朦朦胧胧就觉得对昆明很熟悉了,因为好像知道它。仍然举这首诗的例子,曾经在昆明西南联大的一位文学家〔似是汪曾祺〕,曾讲过毛主席的这首诗,他说其中“三十一年还故国,落花时节读华章”,“落花时节”这四个字应该是毛主席没有意识到或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杜甫的诗,杜甫的诗《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毛主席的诗暗暗地和一千年以前杜甫的诗形成了联系,“落花时节”这四个字读起来会发现和近千年前杜甫的的一首诗有联系、能够勾连起来。我想强调,这个地方为什么说中国历史文化和中文有历史的含量,它任何的一句话似乎都可以追溯到一千年以前,甚至“杨柳依依”这句话可追溯到两千年以前的《诗经》,所以说,中文包含的意味深远,有非常长的时间跨度和人文韵味。为什么希望读古诗词要一句一字认真地读,这会对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你有一种沉浸在历史长河中的悠长体会。

清 石涛《故国愁思》 泉屋博古馆住友藏

实际上很多中国的文化的精英和领袖都非常明白这一点。

下面这段话是我的中心意思,是康有为1912年讲的,在《孔教会序》中讲的:

今中国人所自以为中国者,岂徒谓禹域之山川、羲轩之遗胄哉,岂非以中国有数千年之文明教化,有无量数之圣哲精英,孕之育之,可歌可泣,可乐可观,此乃中国之魂,而令人缠绵爱慕于中国者哉。有此缠绵爱慕之心,而后与中国结不解之缘,而后与中国死生存亡焉。

今天的中国之所以是中国,仅仅是说这些山川河流是中国的山川河流,人种是中国人种吗?并不是的。是因为中国有数千年的文明教化,有无数的英雄豪杰,在这个山川河流里活动,孕之育之,可歌可泣,可乐可观,这才是中国的魂魄,而令人缠绵、爱慕于他,而有了这种缠绵、爱慕之心,有了这个心思,才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与中国共生死共存亡。注意这段话包含着三层意思,第一强调不只是单纯的地方、人种;第二强调不只是数千年文明教化、无数圣哲精英的这些博物馆意义上的事实遗迹;第三则特别强调惟有那“缠绵爱慕之心”,才与中国死生存亡结不解之缘。

康有为(1858—1927)

这段话是比较感人的。1912年可以说是中国极为危险的时刻,面对外国列强的瓜分和各种殖民的危险,康有为非常深刻提出这个问题。所谓爱国,不是那么简单的,是因为我们对中国有这么长的记忆,你任何看到的东西都不是简单的一座泰山啊昆明池啊,因为它有这么长的历史,而且有这么多人、这么多的可歌可泣可乐可观的英雄事迹、风流故事,我们和这个打交道,不忍心割断它,这才是中国的魂魄。所谓的亡国是什么意思?把你的历史记忆切断,把你的历史记忆都去掉。比如现在昆明突然产生根本改变,很多人会感觉到不舒服;比如说世世代代住着,突然把他搬走了,搬到了一个新的地方,突然成了一个没有记忆的人,这个地方很陌生,原来的很多记忆都不存在,这实际上是很大的割裂、很大的冲击,甚至可以说是在精神上把人彻底消灭。——这是康有为的深刻认识。真正的爱国不是嘲笑两句“民族主义啊沙文主义啊”这样的话就能够打倒的。因为是中国人所以就爱国——有这么简单吗?是因为你对中国的山川河流、人物、历史都非常地爱慕向往,沉浸其中一直都和它打交道。最大的亡国不是把这块土地给了外国人,最大的亡国是不让你讲中文了,全讲英语,那就是彻底的亡国。比如印度到现在其实都可以说是半亡国状态的,因为它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印度语言本身就四分五裂很多种。这个人到底是谁?是哪个人?精神都处于分裂状态,搞不清楚是谁了。这一点是我特别想讲的康有为的中心的意思。康有为的把握非常准确,点到了文化中国的精髓;并不是要为了要爱国而爱国,而是因为这当中是人之为人的魂魄精神所在,意味着人之为人的历史人文蕴涵;其首当其冲却日用而不知的,是你的语言,是对中文对中国历史脉络的深长体会。

中国的古典文化应该是一个活的文化。而且包含一个非常不同的指向,这也是我借古典诗词想提出的一种领会——实际上和其他高度发达的古代文明有点像的,中国古典文化世界可以说是面向过去来生活的。

现在我们一般都喜欢说“面向未来”,对吧,但古代人大都认为过去才是光明的,有学者研究指出包括其他的如古希腊、古希伯来都认为过去是光明的,这个含义其实简单,大家注意到过去是有什么特点?时间的特点从空间方位上大家自己就可以想象:太阳是从东方还是西方升起的?东方是光明的,太阳从东方升起,然后往西移,仿佛时间是往西边走,然后西边慢慢黑暗下去……由此可以说过去是可知的是光明的,而未来是不可知的是黑暗的。中国古人包括西方相当的一些古代传统很怀念过去,是因为你的生命仿佛一个面对东方、背对西方的旅程,一步步地没入黑暗,所以他怀念光明。然而,这三四百年的观念都是认为未来是光明的,过去是黑暗的,是不是很违反我们的生活常识?其实未来是完全不可知的,未来才是黑暗的,未来并不光明,过去才是光明的、可知的。我们读过的古典诗词,相当多非常多都是怀念过去的,因为那个过去才是光明的,是我们一心怀恋的地方,是我们一直希望的和它保持联系的、有关系的地方,这个地方也许是我们现在读古诗词特别要留意的地方,也是我今天要讲的主要意思,对过去的留恋不仅仅是怀念和感伤,而恰恰是对光明的追求。“对于过去的留恋”这一点现在很多外国的比如美国的中国古典研究者反而看得很清楚。

下面将集中讲一下美国的一本书,宇文所安,是哈佛大学的教授,名字很中国化,其实外文名字是Stephen Owen,写了一本书Remembers,《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恰恰因为他处在美国,处在一个高度现代化的西方,所以很能抓住中国文学的特点。这本书很有意思,也不大好读,接下来我会介绍为什么有意思、不好读?

宇文所安

宇文所安这本书以及他的其他书提出了几个有意思的看法。[9]

第一个,真正的中国古代文学和西方古代文学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的古代文学都是非虚构文学。大家心里想:文学肯定是虚构的,小说、诗歌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都是讲的虚拟的东西,等等。但是仔细想想我们的《诗经》《楚辞》乃至于唐诗宋词,大多都不是虚构的。很多名家大学者,包括陈寅恪先生、钱穆先生等等都注意以诗证史的,陈寅恪先生一篇很有名的文章是关于《秦妇吟》,关于陕西一位妇女的哀吟。当时是发生了很大的战乱,陕西妇女在逃亡过程中自述了她的悲惨身世。这首诗是不是诗人的虚构?为了写战乱虚拟了这个情景,由陕西妇女讲这个事?实际上不是的,在诗里能还原当时的史实、逃亡的路线和当时战乱的情况,可以以诗证史。这一点上和西方文学非常不一样,西方文学很难去和当时的历史很多细节一一对照,但是中国古诗乃是非虚构的文学,里面出现的很多地名、人名、时间空间、山川河流、内心感叹全部都是真实的或者说信实的。宇文所安特别提出来这一点,或能改变我们对于文学的观念,至少中国的古典文学是非虚构文学,非常信实。顺便说一句,当代中国的电视剧也很信实。其实中国读者观众的整体心理是追求真实,文学也是非虚构的。文学并不超出人间的范围。《论语》说“子不语怪力乱神”,不会讲神神叨叨完全虚构的东西,基本上是非虚构的文学。

第二个特点,一般说“诗言志”、“词缘情”。宇文所安从非虚构的文学中推出来,讲中国的古典诗词特别重视言志,就是中国诗人写一首诗是谈真实的内心想法,写一首词是写真实的情感感受。中国的诗人谈想法,不是演说似的面对大众;对比起来,西方的诗是大范围地、面对很多人地吟唱一个事,是一个故事神话或者史诗,但是中国的诗很个人化,中国的诗人很有个性,只是谈个人的想法,只是写给几个好朋友不是写给大家的,所以特别具有日常生活的特点。中国的儿童就可以读诗,因为这些想法都是可以理解的,比如杜甫的诗“落花时节又逢君”,就是讲讲碰到了李龟年这位乐师这个事。毛主席诗“和柳亚子”,完全是写给个人的,谈谈我对你的思念对当年的回想,希望你不要发那么多的牢骚,并不是写给大家的,非常真实代表了当时的心声想法。这第二点落脚在前一点:中国的古典文学是非虚构的。不排除有一些是虚构的,比如《楚辞》里面有神话的内容;但是宇文所安提到,即使是有神话的内容,中国的诗人都会告诉你,这首诗是神话,不要当真。比如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这是一个梦,我会告诉你。而西方文学可能就会把梦和神话当作真实的,会陷入其中。中国古典文学是非常个人化的、日常生活化的。能够进入你的日常生活,都是日常生活能够想到的想法和情感。我觉得这是宇文所安又一个有见地的看法。

《追忆》这本书有三联新版的精装本,副标题叫做“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我希望大家能够找到对于这本书的一种读法,正如我开篇说到跟大家交流读书的方法。这本书很薄,大概170多页,十一二万字,但它其实不好读。这本书得了美国的大奖,却并不是作者非常用功的作品。但作者很得意,因为这书文笔漂亮。他是在写了唐诗史、唐诗文学之后,做了几次关于中国古典文学的演讲,然后汇集成这样一本小书,表面上是演讲稿,完全是谈他的看法。这本书在美国影响很大,现在很多美国研究中国文学的人已经把它当作一个经典的参考读物了,因为文字很好,风格上是那种英文随笔写作的笔调,华丽精美,中译文在这一方面也有相应的呈现。但我感觉对中国的文学爱好者和文学研究者来说,这本书显得比较微妙不大好懂,因为有时候你不很明白他要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下面看一下这本书到底怎么一个内容?

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

宇文所安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3

这本书的目录安排看上去非常散乱。我念一下。前面有个导论叫作:“诱惑及其来源”,第一章叫做“黍稷和石碑:回忆者与被回忆者”,第二章叫“骨骸”,第三章叫“繁盛与衰落:必然性的机械运转”,第四章叫“断片”,第五章叫“回忆的引诱”,第六章叫“复现:闲情记趣”,第七章叫做“绣户:回忆与艺术”,第八章叫做“为了被回忆”。——看了这些名目,能知道他要说什么吗?非常玄。非常玄妙。而且一百多页的书,我建议一种读书方法,既然这么玄,不大知道他要说什么,就快速的通读一遍,反正就一百多页嘛!不管懂不懂,就速读一遍,两个小时读掉。读完后你要停下来回想一下,之后你要做一些笔记和分析的工作,分析看看这八章中引用了哪些古诗文?如果你摘记出来来,仔细再看就会发现,其实各章是大体按照朝代顺序在讲。

第一章主要分析讨论的是《诗经》和晋朝的一位作家的文章;第二章讨论庄子的一段文字;第三章引杜牧诗歌并比较分析鲍照的《芜城赋》;第四章分析李贺的诗;第五章讨论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第六章是分析《浮生六记》;第七章分析南宋吴文英的一首长词;第八章是分析张岱的《陶庵梦忆》。所以你把内容归纳出来,你会发现他是按朝代顺序,由一个主题找了不同的角度来看来讨论,谈中国古典文学里面几种回忆往事的方式,对每一种方式做很精细的文学分析,自觉不自觉地在和西方文学作对比。每一章都很短,二十页左右,但写得非常精细入微。他的文学感受很细腻,不经意间与西方文学在作对比,常常看出很多我们想不到的东西。比如说,他分析杜牧的诗:“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0]他把它放在“繁盛与衰落”这一章,这四句话我们都能感受到是讲历史的繁华和衰落,但最妙的是他分析:“铜雀春深锁二乔”,想象一下:如果曹操得胜,就会把二乔锁在铜雀台,而曹操年老体衰,二乔作为女人,“春深锁二乔”,女人的欲望的形象恰恰在春天被封锁住了,他认为这首诗甚至有色情的含义,这是我们无法想到的,但是说出来好像又有那么一些道理。因为每一个字读下来,请问为什么杜牧要用“春”这个意象?宇文所安在此非常有想象力,中国人大概不会这么读的,恰恰是西方文学,主题很多是欲望。他借助了西方文学的经验用到这里来,这里面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杜牧是有点风流浪子的意味,他还写过“十年扬州梦,赢得浪子名”[11],他是很风流浪荡的人。仔细联系起来是可以这么读解的,这也是我之前说的每一个字都要研读,因为都有讲究。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宇文所安一方面是用西方文化的感受来看中国文学,能看到我们通常因为太熟悉而不大会那么去看的东西,他和我们很陌生,就一下子看出很特别的意味来;另一方面,他带有自己西方文化的熏陶,把中国文学中大概是不可能的意思也读出来了,这当然可以丰富加深我们对自身文化的理解。所以我们也不要小瞧西方学者对中国文学的研究,虽然他也会有很多错误。[12]

这本书有些难读。为什么?因为对这些诗文你很少从他那个角度去琢磨体会,而且有时候你理解他说的意思之后,你会不同意他。真正的好书都不厚,值得去推敲。要注意通读后进行分析总结,然后读第二遍。这样的论说性的、研究性的书至少要读两遍,第一遍不懂不要紧,然后归纳总结后重新带着自己的思考读第二遍,此时就会明白多一点。这是给大家读书方式的建议。这样的方法适合比较好的书,垃圾的书一看就懂没有意义,要挑战自己一下,说不定看不懂兴趣就来了,就能磨练提高。这本书不大好懂,居然在中国有相当不错的销行量,也许是因为它点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

广益书局本《浮生六记》插图

我们当然也可以向他提出一些质疑意见。他把中国文学理解的太细了,比如“春”字;又比如他读《浮生六记》能读出沈复在孩提之时对女性的欲望。这都似乎言之成理却匪夷所思,可以说钻到牛角尖里了,当然钻牛角尖很多时候是令人佩服的。但是中国文化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他似乎忽略了,他忽略了古诗文(尤其是追怀往事的怀旧诗、怀古诗)的双重含义,一是中国文化历史的沧桑感,二是个人生活的伤感和怀念。即历史的政治的部分和个人情感的部分,或者说诗言志的部分和词缘情的部分。我感觉他似乎相当忽略这两部分之间的关系。任何一位中国诗人写怀念、回顾过去的诗的时候,很大意义上因为是文人士大夫的政治历史责任,很少陷入纯粹个人的牢骚伤感,但也有士大夫因为不在其位,经常有个人生活的感叹。我们举几首唐诗宋词来看看这一方面的问题。

一是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这里面“人世几回伤往事”是名句。刘禹锡写的是三国末年,晋朝王濬组织大片船队灭掉东吴的事情。然后他后半部分是个人的感伤,觉得人世几回才有对过去的事情的伤感,但是大自然并没有变化,“山形依旧枕寒流”。他把政治的部分,历史的部分和他个人身世的时间流逝的感叹交织结合在一起。

到了宋词,这种复杂感叹本身就是一个传统,词人把政治的、历史的变化和自己个人身世的感慨结合在一起。陈与义,南北宋之交的我比较喜欢的一位诗人,他的《临江仙》大家也许有记忆: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他怀念年轻时候的事情,都是意气风发、精英荟萃的感觉,好像大家现在上大学一起聚会通宵喝啤酒的那种惬意吧。但他的感叹是,二十年过去,竟然我还活着。为什么有此一叹?因为北宋到南宋,北方沦陷了,南宋是一个小朝廷,所以“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最后几句似乎很放得开,很悠闲:“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其实是非常沉痛的,要读出这种政治的沉痛和历史的沧桑来,别简单以为他是抽象地感慨时间流逝。这首词是把他的回想、怀念跟政治历史的大变动结合在了一起。

南宋 牧溪《潇湘八景图》之《远浦归帆》(局部)

京都国立博物馆藏

另外一首可能更不动声色,又恰恰是出自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词,表面上完全是人生的回顾、怀想,在座的各位也许中学时候就读过就喜欢这首词,实际其中包含的情感和陈与义很像。《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注意博山也是确实的地名,是江西的一座山: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个词的结构和陈与义之词很像,是回想:我小时候什么都不知道,但老想搞文学呢,不懂愁的滋味也要写;现在我什么都知道,“识尽愁滋味”。每个字都要读清楚。不是“识遍愁滋味”,而是“识尽”。“尽”字一般用的没有他用得好,只有经历亡国,北方沦落,才称得上说“识尽愁滋味”。但是他的词里面你是看不出来的,似乎很平淡,你不知道他还有家国之痛:想说吧,又算了,还想说吧,又算了,就说“天凉好个秋”吧。从这首词可以看出来,中国人对往事、对回忆,虽然觉得过去是光明的、可知的,但是也确有许多感叹哀伤,这两种态度是糅合在一起的,甚至历史的政治的大的战争、王朝变化和个人生死都是紧密相扣的,是这样的一个关系。

因为我没有读完宇文所安他所有的书,初步的一个感觉他可能在这样一个大的问题上还是没有一个非常好的把握,我仍然推荐大家读这本小书。我举这些诗词的意思也恰恰是想说明,中国对过去的留恋虽然像我前面说的,整个中国的古典文化是一种面向过去、怀念过去,把过去看成可知的、光明的,未来反而是未知的、黑暗的,但是过去即使光明,仍然是包含很多感伤、包含很多沧桑变换。由这个思路你进一步去想,中国古典诗词包括古典文化,它是一种有高度内涵的、非常有长度、厚度的文化,就是说你确确实实需要成长、成年了以后,甚至你五六十岁之后才能体会更深才能真正体会的一种文化,是高度成熟的成年人文化,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东西,是要你的人生经验来投入来沉浸,甚至要你的历史经验、对历史的感觉。我觉得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老说中国是诗的国度、人文历史的国度的缘由。

北宋 李公麟 九歌图长卷(局部)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虽然可能大家上中学时候就喜欢这首“少年不识愁滋味,欲说还休”,你觉得挺有意思的。但你要真正读懂这首诗,还真的需要经过很多事,真正才会理解辛弃疾的那种家国之痛、什么叫“识尽愁滋味”的那个感觉。这样的作品这样的古典文学,跟现在的流行文化、青少年文化恰恰成为一个对比。所以呢我觉得现在的大学生特别需要去读一下古典诗词,当然不见得就说要批判青少年文化,但至少你不应该完全被现在这个流行文化禁锢套死,你要知道另外有一个广大天地,一个成熟有涵养的、很有厚重感的那样一个人文的、历史文化的世界。这是我特别想讲的也非常希望大家能够体会和接受的想法。

进一步地延伸前面的说法,对过去的怀念里面确实有很强的感伤内容,很多人也避免去怀念过去,都说我们向前看、往前走,把过去都甩下来;但是你会最终发现,你的个人认识自我都是摆脱不了过去的。我特别推荐大家看一本很有意思的书(非常遗憾很多人并没有特别重视)三联出的钱穆《八十忆双亲》,是一本很薄很小的书——钱穆先生大家可能都知道,他最有名的大书,叫《国史大纲》,第一页就说如果要读这个书,先要具备几个条件,劈面第一条:对中国的历史和过去要怀有温情和敬意。这部大书绝对是经典,是应该读的,而且应该成为中国大学历史教育课程第一要读的书。——但是他的一本小书,我特别推荐大家读。这本书是他晚年八十多岁以后写的,可以说是他的一个自传,叫做《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这本书的特点在哪里?这里简单和大家交流一点体会。

大家随便翻一翻市面上、书店里流行的自传,比如希拉里·克林顿自传啦、《未来之路:比尔·盖茨自传》啦,你会发现这些自传最重要的是:我如何如何,我干了什么什么事情,我怎么逃学的、我怎么发财的,对不对?都是我。但是钱穆先生这个非常体现中国文化怎么看待我这个问题,就是到底怎么认识自我?

钱穆(1895—1990)

这本书实际上是钱穆的自传,但你看他的书名里都没有“自传”两个字。实际的意思是,他认为自己是由双亲和师友构成的。中国人的自我是跟一个亲情的、友谊的关系来构成的,所以这本书实际上恰恰是他认识自我的一本书。这本小书非常平淡。师友那个部分比较厚,实际上你只需要读书的第一部分《八十忆双亲》这个部分。这个部分只有二十页。我们该知道“怎么把薄书读厚”。这二十页值得大家读个三四遍,因为他写“忆双亲”,实际上不只是双亲,开篇是追溯写到他的祖父,但也不可能追溯太久——中国人一般是写三代。实际上钱穆十二岁的时候父亲已经去世了,但是他在八十岁写回忆的时候首先写的就是双亲,因为只有父母对他的培养才构成了他。这个特别体现中国文化的一个精髓,就是说如果人都是面向过去,那你的自我在哪里呢?那么钱穆先生这本书实际上是给你提供了一个答案,就是你的自我在你的过去,在你的父母双亲对你的培育,在老师、朋友跟你的互相交流当中。

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

钱穆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9

可能我还要推荐又是美国学者写的一本书。研究钱穆的人和书很多,但我觉得研究得最好的一本著作反而是一个美国人写的,叫《钱穆与七房桥世界》[13]。这本书大概也就是八万字,不到一百页,翻译成中文也就是十万字,附上了《八十忆双亲》的两万字。这本书我个人认为是目前为止看到的写钱穆的书最有深度、最有意思的一本书。他发现钱穆这个人——实际上由《八十忆双亲》他注意到这一点,就是西方人很少会这么写自己,通过写父母、家庭来写自己——只有钱穆是这样做的,这是中国文化的特点。因为作者是美国人,想通过钱穆来研究中国文化。所以这本书别有意味,实际上是作者用八万字的读书笔记来解读两万字的《八十忆双亲》,他还走访了钱穆的家庭所在地,就是江苏无锡的七房桥这个地方。他这本书主要就分析讨论钱穆这两万字。这其实也告诉我们很多书其实并不在于厚薄——《八十忆双亲》就是两万字的这么一本小书——大家认真地读呢,会读出非常多的内容来,认真读你会想出非常多的内容来,感触会非常多。我们有一个同事说这个太简单了,但是过了一些年他读第三遍之后,居然彻夜难眠。这个书就两万字但非常耐读,你甚至可以读第三遍第四遍,而且到第三遍第四遍的时候你才真正明白他在讲什么。所以我说美国学者的这本《钱穆与七房桥世界》,他点出来一个问题——他里面是这样说——“钱穆的《八十忆双亲》中包含的任务就是认识我自己。”他后面引的钱穆的话——

其实我们也不要太关心中国会怎么样、西方会怎么样,因为那些大的东西并不见得是我们生命里面的问题。我们生命里面的问题确确实实跟我们的家庭、跟我们的亲人、跟我们的老师朋友相关的。我们要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需要到自己的生命的过程里来认识自己。

这是钱穆八十多岁时候的一个好像很平淡无奇但非常深刻的话。中国的古典诗词、中国的文章、中国的学问,其中重要和核心的一个内容好像是面对过去,但实际上是在认识你自己的生命的过程,认识你的生命的由来、你的生命如何成长。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文化的精神。

那么在最后呢,特别想谈谈另外一本书。估计由前面所讲的,大家容易产生一些不理解的地方是在于哪儿呢?确实刚刚前面也提到,你面对过去的时候,因为过去不断地消失,你难免会产生空虚、迷茫、各种伤感失落的情形,甚至有点悲观绝望。这个实际上是中国古典诗词里面也要克服的内容。要你感受到这个悲观绝望,同时又要让你获得支持你的力量、获得乐观的东西。我下面想要讨论的这本书是叶嘉莹先生的。可能喜欢读古诗词的同学都知道叶嘉莹先生。叶嘉莹去年在三联书店出版一本《红蕖留梦:叶嘉莹谈诗忆往》。

红蕖留梦:叶嘉莹谈诗忆往(增订本)

叶嘉莹口述 张候萍撰写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9-9

这本书绝对是——我不是王婆卖瓜,说三联书店出的就好——我认为它确确实实是2013年中国最好的书,非常希望大家读一下,非常地有文化。什么叫有文化?大家读一下这本书就能体会到什么叫有文化。这本书篇幅还不小,因为它实际上是一本自传,从她很小的时候开始;而且它是口述,因为叶先生很忙,现在她年纪也很大,她基本上已经不大写作,她都是到处演讲,讲古诗词。她的口才非常好,所以她都是口说的,然后由很多非常尊敬她的人帮她做记录和整理的工作。记录和整理的工作是南开大学的一位老师做的,也是她的一个女弟子,这个整理工作做的很好。这书有四百多页,但是我想集中讲一下里面的五十页的内容,就是第238到289页这五十页的内容。我认为这是这本书的精华。这五十页是比较重要的。这也是想跟大家交流的一个读书方法,就是你读完一本书之后要善于、或者从你自己的角度提炼出它的精华的部分,比如说你读了一百页的书,你能不能从里面找出五页你认为是这本书精华的部分。这是对你读书思考的一个训练,“怎么把厚书读薄”。相信大家会慢慢具有这样的能力。

从这本四百页的书中我特别想讲一下从238页到289页五十页的内容。因为我做编辑工作,常常和书打交道,比较喜欢从书里面得出一些想法来。这五十页具体怎么讲?它讲的内容你要稍微重新概括组织一下。比如她在第238页——我稍微简单讲一下她的经历:她原来是在北京念书,然后抗战时候流亡,我印象中是到昆明了。然后1949年以后,由于她丈夫一定要去台湾,所以她就跟着去了台湾,但是她在台湾教一段书之后,又去了美国和加拿大教书。70年代的时候回国,当时中美建交了,她是最早回来访问的人之一,那时候文革还没有完全结束,她就回来了。这时候你就可以看到:这是真正被中国文化熏陶的人。她回来以后特别希望留下不走了,因为她对北平也就是北京特别有感情,所以想留下来,不走了。这个时候她很徘徊,当时她很犹豫,自己写了一首诗,我觉得非常有意思的一首诗,这是第一句,黑板上我就写这一句吧:“向晚幽林独自寻。”就是说她回来之后就住在北京,因为家庭亲戚很多,就待了一个多月,她这个时候特别想留下来,不想回去了。不像我们很多人一下到美国就不想回来、留在美国了。正相反,她不想再待在国外了,总想着回到中国去。所以怎么办呢?她晚上的时候就溜达到一个林子里去,自己好好想想,“向晚幽林独自寻”,大家明白这个意思。就是快到晚上的时候,我到一片林子里一个人要好好寻思寻思,不是说寻找的意思,是“寻思”。大家体会到这个意思吧。为什么这句诗很值得欣赏?这句让你想到什么?就跟我前面举例子“落花时节读华章”能让你想起“落花时节又逢君”。“向晚幽林独自寻”,大家能想起什么来,应该是李商隐的那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这个感觉应该是对的,因为叶嘉莹先生这个时候已经有一定年纪了,她七十年代的时候回来已经五十多、将近六十岁了,也是有一个自己的晚年人生归宿应该去哪里的问题。所以和李商隐“向晚意不适”的意思非常像,“向晚幽林独自寻”,到底我应该回到哪里归根哪里?李商隐的诗“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就是这个“向晚意不适”、“夕阳”、“近黄昏”的感觉。

叶嘉莹在中学教国文课

那么为什么从这个地方开始讲呢?因为五几年她刚到台湾的时候,叶嘉莹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悲观的人,她完全对人生感到很没有意思,完全像一场梦,可以说很虚无很绝望的样子。所以她五十年代写过的第一篇文章——尽管她以前教书,却没有写过正式的文章,到五十年代才写了第一篇分析诗词的正式的文章——这篇文章讨论的是王国维的一首词,这首词是完全悲观的,我稍微念一下:

山寺微茫背夕曛,鸟飞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罄定行云。 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14]

大家看一下书的解释,我不仔细讲。它的意思是讲,王国维写这首诗的时候实际上是非常迷茫的,他到北京郊外去看,觉得古寺非常渺茫,登上高峰去看月亮,但天上的半轮月亮好像很冷眼地看着这红尘世界,我实际上就是被月亮冷眼看的很微小的尘埃。表达的就是这个感受这个意思。这是很有哲理的空虚绝望的一首词。因为王国维受叔本华的影响,对于人生是非常悲观的。叶嘉莹人生写的第一篇关于古诗词的文章,恰恰就是选择写这首词,因为跟她的处境有关。她第一本学术的专著也是研究王国维的文学批评的。实际上她对古典诗词的体会与清代诗词特别晚清诗词很有关系。清代诗词很有成就,甚至不比宋代逊色,我感觉学术界对清代诗词推崇阐发得似乎有些不够。总之,叶嘉莹特别能够理解王国维的心情,因为从月亮来看,人生就是一颗尘埃,跟地上的随便一颗泥土是没有任何差别。她非常喜欢古诗词,但是又是一个悲观绝望的人。她非常喜欢中国历史文化,对她以前的人生,包括老师、同学,都非常怀念。但恰恰是这些容易消失的过去,才使她产生一种人生如梦、人生虚空的感觉。我要讲的是她的整个结论,但是这个过程需要充分展开。其实大家也可以看得出来,她在里面教给大家读古诗词的方法。她在283页,专门讲到一个问题。大家知道李商隐有一首诗叫《嫦娥》。她说,教了多年的书,突然明白这首诗是什么意思。这首诗她小时候就背过,但到了台湾教书,才突然明白这首诗在讲什么。大家知道李商隐的这首诗吧: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就四句二十八个字。然后她自己说,五十年代在台湾大学讲了这首诗。下课之后,她一路赶到车站等车回家——尽管这首诗她小时候就背过,还讲过课——走到汽车站的时候,她恍然间才有所感悟,她被这首中所蕴含的诗人的悲哀寂寞的心境所打动,她才深深体会到“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所写一个寂寞人内心深处的幽微的境界。这个时候已经距她开始读这首诗已经二十多年了。我引这段话想说明二十八个字非常难读,读了二十多年才明白。而且她是讲完这首诗,在车站等车的时候,重新想了一遍,才觉得把这首诗体会到了。她能感觉到诗人当时很忧伤的心情。嫦娥是永恒的,人间都是没有意义的。而且嫦娥的永恒也没有意义,因为也是“碧海青天夜夜心”般的孤寂。许多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也正在于此,非常耐读,二十八个字,可以够你读二十几年,而且让你获得一层一层不同的体会。关于孤寂绝望空虚这个方面,叶嘉莹叶先生呢,也慢慢想克服这个问题。书里面有一句话,我特别希望引一下。她先讲杜甫的一句诗“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15]花都是要落的,矮处的花要落的,高处的花,高楼上的花也是要落的。高楼上的花落下来会使你更伤心。然后下面又引别的一句“庇根枝叶从来重”[16],就是说,其实枝叶落下来是为了保护根,使它肥沃,不像我们,把枝叶都扫走了。“庇根枝叶从来重”,枝叶落下来,按照植物生长的本意,就是要保护根的。她下面接下来说,人生有生就有死,不足为惜,但是你要问一下自己,有没有尽到责任。今年花落了,明年还有没有?树的根本是不是还在呢?如果你用自己的落叶保护好了树的根本,就像一个人在大的文化传统中尽到了传承的责任。她五十年代很绝望,到七十年代为什么要回国?因为她很希望落叶归根,就是重新保护根,重新尽到责任。所以她书里说,

尽管人生有生有死,不足为惜,但是我应该尽到我的责任,使得树还有根,而且能够重新生出枝叶来,那我就可以早日休息了。这是一个疲于悲苦的人希望早日得到休息的愿望。

所以最后一句话你看啊,实际上她对人生很空虚的这么一种认识并没有改变,只不过现在她把它翻转过来了,就是她说的“以悲观的心情过乐观的生活”。

她已经从过去的悲观中跳出来了。别人问她什么时候从悲观中跳出来的?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她也不是很早就跳出来了,恰恰是她回国教书之后才跳出来的。就是说她要以悲观的心情过乐观的生活,因为她想到了对根的责任,枝叶落下来的根本在于传承。所以我说,中国文化的魅力正在于此。她总是怀念过去,过去总是消失,总是很悲观,但是恰恰也从过去里面积蓄了很多力量。未来是未知的、黑暗的,但是还要坚持下去。恰恰是从过去汲取的力量。这就是我从叶先生这本《红蕖留梦》当中选取这么五十页里想谈的曲折缠绵、曲折往复的过程。叶先生说,她从中国古典诗词里面获得了她坚韧的力量,也知道了中国文化为什么延绵五千年。实际上,大家想一想,四大文明古国,现在还能持存下去的,大概只有中国,其它几大实际已不复存在了。这种坚韧力量,跟我前面所讲的中文的力量,古典诗词的力量,我们从过去吸取的力量,这些都非常有关系。所以中国一直能存在下去,确实有她能够存在的一些根本的道理。我从古诗词得到的体会是,你对过去的留恋可能是悲观的,但这种悲观使你产生更加坚韧的力量,而且使得你的生活体悟更丰富,更坚韧。

我建议的这几本书,一个是《唐诗三百首》,一个是《追忆》,一个是钱穆的《八十忆双亲》,还有就是叶嘉莹的《红蕖留梦》。这四本书,也许能够使大家对中国古典诗词,甚至对中国整个古典文学人文传统,有一个认识体会,从里面汲取你生活的力量、生命的力量。我大概先讲这些,谢谢大家。

注释

[1] 孟郊:《游子吟》。

[2] 李商隐:《登乐游原》。

[3] 李白:《将进酒》。

[4] 苏轼:《题西林壁》。

[5]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6] 李白:《蜀道难》。

[7] 张继:《枫桥夜泊》。

[8] 杜甫:《春夜喜雨》。

[9] 比如他的另外一本书,有中文本:《中国传统诗歌与诗学:世界的征象》(〔美〕宇文所安著,陈小亮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

[10] 杜牧:《赤壁》。关于铜雀台,初唐诗人张说的名作《邺都引》,主要意象是城郭楼台的衰败与秋天的肃杀;结句:“邺傍高冢多贵臣,蛾眉曼睩共灰尘。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这些或在杜牧的脑海里产生了回响启迪。

[11] 杜牧《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12] 莫砺锋教授赞赏其学识之余,也指出了不少硬伤错误。见“评宇文所安的《初唐诗》、《盛唐诗》”一文,载《唐宋诗歌论集》(莫砺锋著,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2007年)。

[13] 《钱穆与七房桥的世界》(〔美〕邓尔麟著,蓝桦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

[14] 王国维:《浣溪沙》。

[15] 杜甫:《登楼》。

[16] 陈宝琛:《次韵逊敏斋主人落花四首之四》。

| 扩 | 展 | 阅 | 读 |

红蕖留梦:叶嘉莹谈诗忆往(增订本)

叶嘉莹口述 张候萍撰写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9-9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购买kindle版

驼庵诗话(修订本)

顾随著,叶嘉莹 笔记

顾之京、高献红 整理编订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1

古诗词课

叶嘉莹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01

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

钱穆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9

中国文学思想读本:原典·英译·解说

[美]宇文所安 著 王柏华 陶庆梅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9-7

他山的石头记:宇文所安自选集

[美]宇文所安 著 田晓菲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9-6

初唐诗

宇文所安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3

盛唐诗

宇文所安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3

中国“中世纪”的终结:中唐文学文化论集

宇文所安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3

晚唐:九世纪中叶的中国诗歌 (827—860)

宇文所安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3

中国早期古典诗歌的生成

宇文所安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3

迷楼:诗与欲望的迷宫

宇文所安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3

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

宇文所安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3

原标题:《从古典汲取生活的力量|附古诗词书单》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