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天坛公园的相亲角,长年聚集着一群焦虑又心怀希望的父母

2020-03-01 12:1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采访并文 | 何秋莹 陸伊蔓 王迪瑶 王曦玉 吴思怡 徐晓莹 于佳鑫

指导老师 | 王洪喆

55 岁的张大爷在煤场上夜班。在邻居的眼里,张大爷平时除了打牌、游泳之 外,就爱“去公园转转”。

早上七点,张大爷匆匆吃了两个包子后就直奔天坛公园。从东门进去,经过宰牲亭再左拐,大爷便在七星石附近停下了。在这个年轻人们正享受着一周中最惬意的睡眠的时候,天坛公园已经同菜市场般热闹了。

绿荫底下,许多大爷大妈已经开始了一天的“营业”。将孩子的信息打印出来, 封上塑膜,摆在地上,再放上石子以防被风吹走。张大爷轻车熟路地在人流中 穿行,低头看着地上排开两列的相亲广告。今天是星期天,是相亲角人最多的 一天,说不定就能给儿子找到合适的。

进入相亲角,“北京女孩”、“1989 年”、“身高 1.65 米”、“硕士学历”、“心地善良” 等字眼映入眼帘。至于男孩,“高富帅”、“北京户口”成了标配。家长们或站在 相亲广告的背后守株待兔;或把相亲广告留在原地,自己则去主动出击。也有一 些中介参与其中,四处收集单身男女的信息,代人传布和介绍。

相亲角的简历

相亲角中经常见面的家长很多,大家互相探听彼此的情况,分享信息,一来二去, 便相熟了。张大爷刚到相亲角,就一连和好几个熟面孔打了招呼。

“您也来啦!”迎面碰上的这位大爷乐呵呵地和张大爷问好。他的女儿已经 37 岁 了,到现在还没结婚,这位大爷每次都来相亲角帮她找对象,却迟迟没有成功。 每每谈起相亲这个话题,这位大爷总是激动到语塞。

张大爷觉得这位大爷都 65 岁了,还要每天拉下脸来为女儿寻姻缘,实在是太不 容易,“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而他自己平时逢人就问对方有没有合适儿子的女 孩,希望对方帮忙介绍,有时也觉得面子上挂不住了,“但没办法,还是要继续”。

到了九点,陆陆续续地有更多的人加入这个队伍,可谓是一日之中为儿子搭桥的 最好时机。平日里只要看到条件合适的,张大爷都会上前去和家长聊聊,感觉挺 不错的就会留下联系方式;偶尔出现几个“生脸”,他都会主动去询问对方孩子 的种种情况......几乎把能问的对象都问了一遍。

这天连续问了五六个人,都没有特别合适的。张大爷有点着急。但其实在周围的 人看来,张大爷“急得太早了”,现在远不到他操心孩子结婚的时候。

他的儿子出生于 1994 年,比起相亲角的主力军 80 后,的确是年轻不少。大爷打 趣说,之所以不像别人一样准备相亲广告供人参考,而只是主动寻找别人,就是 因为怕人家说自己是“来捣乱的”。

即便如此,张大爷还是觉得为儿子找对象这事迫在眉睫。他儿子身高约一米七, 体形偏胖,“不招小姑娘喜欢”,而且还没一点恋爱经验。他面对异性时很害羞, 工作时也接触不到几位女性同事,又不会主动地去结识女生。不过他性格老实, 为人本分,从事计算机行业,虽然赚钱不多,但维持生活并没有问题。

张大爷为了儿子可谓是操碎了心,为了替儿子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特意在北京 准备了 5 套房,只可惜儿子自身条件不够好。“我们都是本本分分的人家,只求 过上平平稳稳的日子,甚至如果女孩家里有困难,还可以供帮助,相互扶持。” 一些家长会对女方的条件出很高的要求,但在张大爷看来,对方的条件没有那 么重要。

首先是人品要过关,其次是要和儿子有共同语言——这两点似乎是相亲角里许多 家长的共识。一些给女儿找对象的大爷们在闲聊时到,一些男孩学历高但情商 低,不懂生活常识;一些男孩职位很高,但思想幼稚,为人自私,因此找对象不 一定要找在学业和事业上有很大成就的。

在张大爷看来,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能攀高,虽然不必追求绝对的门当户对,但也 不能相差过大,差距悬殊往往得不到好的结果,张大爷邻居家的女儿就是一例。 那位姑娘在国外留学时和一个官二代情投意合,但对方家里不同意,最后分手了, 姑娘因此整日抑郁。

相亲角的家长们都在心里设下了对未来儿媳或女婿的期待,或是关于物质条件, 或是关于性格人品,或多或少,或大或小。他们的交流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 显得直来直去。夹在乌泱泱的大爷大妈中间的几个为自己找对象的年轻人,在大 爷大妈的询问面前往往显得有些招架不住。

“有的家长问得特别详细,问有没有房还得问多大面积,楼在几层”,一位男青 年忍不住朝我们吐槽。但不管在外人面前表现得多么辛辣直白,他们最终还是要 试图在孩子的选择和自己的标准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甚至在孩子的意愿面前让 步。

张大爷也就相亲要求一事和儿子深谈过。对于儿子来说,女孩的长相和身材是第 一关,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比较秀气、苗条、身高不要太高的姑娘,还要比自己小 一些。儿子对年龄和外表的执着超过了对共同语言的需要,是让张大爷最头疼的 事。之前给儿子好不容易介绍了一个对象,但一听女孩身高一米七,还比儿子大 一岁,儿子就死活不愿意。

儿子现在搬出去独居,偶尔会回来和双亲碰面。就在前一天,张大爷回家看见儿 子正在和母亲聊天,再一次督促他注意管理形象,去减减肥,“这样才会有女生 看得上”。然而儿子却好像已经对自己的唠叨习以为常,草草敷衍了几句,没太 当回事。

“他听不进我的话,平时在相亲角遇到条件好的女生,想要介绍他认识,也得让

他妈妈跟他说”,一想到儿子的不领情,张大爷就开始发愁。

事实上,他为儿子牵线无数次,但每次不是儿子不满意女生的条件,便是女生看 不上他儿子。“他想找个苗条点的女孩,可人家女孩也想找个苗条点的男孩啊。” 儿子和女方如果第一次见面聊得来便再约下次一起去看电影,聊不来的吃顿饭便 完了。可惜的是每个和儿子见完面的女生最后都没了下文。

为儿子找对象这事一直占据着他生活的重心,他每个星期都会抽出三四天的时间 去相亲角,之前去的是中山公园,后来考虑到天坛公园离家近,就转战天坛公园。 天坛公园的相亲活动集中在周一、周三和周五,这几天只要能挤出时间,张大爷 是肯定要去的。

张大爷儿子的同学、自己家的亲戚都曾帮忙介绍过对象,但就是没有合适的,来 相亲角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来相亲角的家长们也大多抱着这种“死马当成活 马医”的赌徒心态。

在中国,像张大爷儿子这样情况的成年人不在少数。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婚姻状况 的最新普查,中国的单身人口已超过 2 亿人,平均初婚年龄也始终保持着递增的 情况。在这当中,高学历人群的未婚比例普遍高于低学历人群。随着受高等教育 的人越来越多,适婚年龄人群的未婚率在很大程度上还会继续增加。

 

 

初婚年龄呈递增趋势(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在一般的相亲市场上流行的说法是女方学历不必过高,硕士最佳,太出色的女性 会被认为不顾家,不是结婚的良选。但有一些家长也认为随着女性地位的高以及社区服务的完善,顾不顾家不应成为判断女孩的标准。

另一位刘大爷家的儿子是从事科研工作的,因此希望能够找到能够在同一层面交 流的人,所以最好是有点学历。这位大爷过去也曾给儿子介绍过一次对象,但交 流之后,感觉不太合适,按儿子的话说,是“两个人追求的方向不太一样”。“最 后还是要看孩子的意思”,大爷很笃定地说。

不过有些家长的想法和刘大爷有所不同,他们仅仅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安。“我不 追求什么理想,因为感觉来这边的人都没什么理想。”他们所想望的不过是子女 在成家之后夫妻生活和睦,不要频繁地吵架甚至打架。这是否和近年来一系列触 目惊心的社会新闻有关,我们不得而知。只是,细水长流的婚姻,无限地接近于 凡俗的人间烟火,有时候也只是一种奢望。

相亲角作为一个平台,这样一种原始的相亲方式至今存在,不是没有原因。随着 科技的进步,以相亲交友为目的的婚恋网站层出不穷,微信摇一摇、陌陌 APP 等 平台营运而生;但在出没于相亲角的家长看来,这些都不如相亲角可靠,在这里, 他们能够实打实、面对面地和对方家长交流。

许多人都认为,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结合,更关系着两个家庭,亲家之间的往 来、妯娌婆媳之间的相处,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而这些“门道”在网上都看不 出。

婚恋网站看似高端智能,但终究是以营利为导向,那些所谓的专业中介,甚至会 把已婚人士介绍给客户,再加上高额的会员费,这让许多人都望而却步。而陌陌 等应用软件由于缺乏严格的监管,早已成为群魔乱舞之地。而在相亲角,除了家 长直接对接的方式之外,一些衍生的方式也渐渐出现。

有几位大爷大妈,原先由于老年歌友会而聚在一起,建立了微信群。忽然有一天, 有人在微信群里聊起了相亲的话题,渐渐地,这个群的讨论内容就转移到了子女 相亲上。群里有几个组织人员,常常去相亲角找条件不错的拉进群。家长们会往 群里发送孩子的介绍,双方觉得合适,就会进一步组织子女的线下交流。

在与家长们交流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地意识到,对这些平日里有些寂寞孤单的老 人来说,在某种意义上,相亲角为他们搭建了一个社交平台,成为了一种充满归 属感的存在。他们与其在家闲着,还不如来相亲角和大伙儿闲聊两句,话叙家常, 也是一种抚慰。但谈论的话题,却总也绕不开孩子。

不过在相亲角,大爷们着急的心有时也会受挫。

这里毕竟是一个群众自发形成的婚恋市场,这注定了它不可能是一片只有真诚的 净土。

“程度轻一点的,是隐瞒或美化自身条件”,张大爷有些无奈地说。或是出于爱 子心切,一些会在孩子的个人介绍中使用一些模糊化的述,一些打着名校毕业 招牌的海归在学历上含糊其辞,被人质疑是野鸡大学毕业;一些家长会在介绍中 拔高孩子的条件,譬如孩子的身高本身只有 1.56 米,却声称有 1.6 米。

大爷们口中的“刘姐”声称家里有四套房,儿子在外交部工作。最后大家才知道 她家里也就两套房,其中一个平房只有 20 平方米;儿子也不是外交部的正式员 工,只是劳务输出而已。

骗子们也没有放过可能的赚钱机会。另一位大爷表示,有几位女骗子常年混迹于 各大相亲角,表面上看上去是优雅的高级知识分子,实际上只是在“钓鱼”。她 们有惯常的套路是骗取对方和女孩订婚,收取彩礼,再制造各种情况让男方对女 方灰心失望,主动出分手,再以此为由拒还彩礼。

一些活动于相亲角的红娘们看似热络,刚开始帮忙介绍对象时并不会收取任何费 用,给家长们以一种义务服务的错觉。但只要通过红娘介绍后的男女双方结成恋 爱关系或是结婚之后,就会要求收取一系列的费用,从介绍费到饮料费,林林总 总地列出了一大堆,家长们只能吃这个闷亏。

合适的人已经很难找,更别其中还有凑热闹的人、还有难以分辨的骗子。 “这里成功配对的人太少了,凑热闹的人居多,事实上很多高龄的都嫁不出去。”

一位阿姨告诉我们。

据另一位大爷说,前年有一位老太太在相亲角晕倒了,之后仍然要坚持来找,“找 对象就是这么辛苦”。

有人说,这里是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有一位家长表示,姑娘们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男方有车有房有北京户口, 还对男孩的外表和性格也有要求,甚至追求所谓的“感觉”和“来电”。

这一代的年轻人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诗和远方的理想价值与罗曼蒂克的爱情观 念的濡染中长大,好看的皮囊也好,有趣的灵魂也罢,他们对另一半有着属于自 己的期待,因而谁也不愿意将就。

但走入社会之后,面对着生活的柴米油盐,承受着工作事业的压力,有限的社交 圈和忙碌的都市生活并没有给他们留下太多风花雪月的空间。因而,找对象的这 一重任又落到了父母的身上。兜兜转转,父母们便聚到了相亲角。

张大爷也知道相亲角的成功概率不过是千分之一。

但他还是隐隐地期待着:“有一位大姐给儿子找了三年,但没来多长时间,先给 侄女找着了,三个月就结婚了,现在侄女结婚快两年了,夫妻俩感情特别好。” 他有些兴奋地告诉我们,“所以这都是看机缘的,投缘就行了”。

相亲角的父母

大爷始终坚持着传统的婚恋观念,认为年岁到了就应当尽快娶妻生子,“三十而 立”,二十八九就应该结婚了。在大爷看来结婚是人生之所必须,“谈恋爱就是为 了结婚”。他赞同“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就是耍流氓”这个观点,不然等到年 老时会孤苦伶仃。

他认为现在的年轻人找对象要求都过于苛刻了,不仅要物质硬件条件,还注重“感 觉”、“来电”。在大爷年轻的时候,有女孩子肯跟他就“已经十分满意”,并不挑 剔女方条件。他认为,结婚的原因之一是传宗接代,家里不应该断了香火,要人 丁兴旺、子孙满堂才是幸福。

“年轻人再优秀,如果没有完整的家庭的话也不算是优秀。”

不仅如此,即便是从张大爷自己的角度考虑,儿子也该早些结婚。他说自己“已 经 55 周岁了”,本来要孩子就晚,如果儿子能够早些结婚和要孩子,大爷趁着自 己还有精力和体力,还可以帮着带带孩子,替后辈分担些,也可以早些享受一下 天伦之乐。

在相亲角中,许多父母的想法和大爷如出一辙。然而有一些父母的子女,十分反 对父母来相亲角替自己相亲,一位大妈悄声对我们说:“我这是背着孩子偷偷来 的!不让来呀!”

还有一些孩子对这件事不甚上心,父母去否、是否为自己相中了合适的姑娘,这 些问题他们并不是很在意,都随着父母去了。虽然也有支持父母去相亲角的子女, 但这样的情况少之又少。

一份针对 90 后的问卷显示,以结婚为目的去谈恋爱的年轻人不到六分之一,甚 至还有人认为“婚姻就是爱情的坟墓”。在现在的年轻人眼中,谈恋爱的目的有 很多种,并不一定需要奔着结婚。

现代青年恋爱动机多元(数据来源:李海伟的《“90 后婚恋观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这一代的恋爱观念与上一辈重视成家立室的传统中国家庭观产生分歧。就如大爷 那般,大部分的老人都期待早点抱孙子,当然也希望自己孩子幸福,加上这代的 适婚男女是一孩政策时期诞生的,父母都希望家族后继有人。对于他们来说,家 庭美满便象征着幸福,大爷更认为,虽然两情相悦是好,但若实在没有缘份,儿 子年龄大了,也得逼迫他降低要求找对象。

但其实张大爷和儿子的关系,并不如大爷老伴儿与儿子的关系那么亲近。与很多 父子关系相似,他们平时鲜少沟通,儿子甚至有一点点“怕”大爷。大爷言至于此 时,总是频频叹气。二人之间也很少有关于结婚恋爱等观念的讨论,大爷只是觉 得儿子应该尽早结婚,好在儿子也不反对结婚。父子俩的婚恋观念似乎是一脉相 承的,没有太大的分歧,这是让大爷欣慰的。

大爷从相亲角和熟人那里要到“潜在发展对象”的照片,发给儿子,儿子一般会 先看看长相,是否符合自己的审美,然后选择去不去见面。但是大爷一般都会要 求儿子去见每一个对象,在大爷心中,这是最基本的礼貌,“可以不成,但是一 定要有礼有面儿”。

张大爷认为即便儿子必须要结婚,也希望他可以自己找到一个真心喜欢的,而不 是通过这样的相亲平台来“随便凑合”的。但是现实摆在眼前,浪漫的、随缘的 等待,压制不住那颗焦灼的心。所以,虽然相亲角能给大爷的只是一个平台、一 点希望,但是还是要去的。不过,也只是一个平台而已。

或许在很多人眼里,“相亲角”就是荒谬的产物,人们看向它的目光里有怀疑、有 不信、有嫌弃、有不解。可是很少有人想过,无论时代怎么发展、怎么进步、怎 么变迁,有一种情感依旧是最初的、最纯粹的面容,从不因时代的变化而改变, 那就是父母的爱。

大爷大妈那匆忙的脚步、张望的眼神、焦虑的叹息,都是由爱而生。一份又一份 这样淳朴平凡的爱汇聚到了一起,汇聚到了公园的角落里,汇聚成了相亲角。

有人说相亲角是“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在这里,男孩女孩是一种“交换物”,明 码标价。父母来到这里不是为了爱情,而是为了婚姻。

在子女看来,所谓的门当户对,所谓的将就,甚至婚姻本身,就是爱情的枷锁, 但在父母的眼里,婚姻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冲突的观念面前,孰对孰 错,无法评判。

唯一可知的是,父母的一片真心。

相亲角是被爱遗忘的角落,可又是由爱而生的角落。每一位平凡的父母带着一份 爱来到这里,为所爱的人寻找一份爱。在中国传统的婚恋观里,在每一位前来相 亲角的父母眼里,家是所有温暖的基础,成家才能立业,有了家才能踏踏实实地 生活,有了家才有了闯荡的后盾。

相亲角的一些大妈常带着口罩,在人们拍照的时候也极力阻止。孩子大了,还没 找着对象,他们的面子也有些挂不住。可是为了孩子,他们还是来了相亲角。他 们拉下脸皮去替孩子相亲,每每遇到合适的都要尽量帮孩子先打点好。人们可以 说三道四,但那些父母在相亲角的每一天,背后的辛苦无人得知。

有人会说,都 21 世纪了,婚姻应该是儿女自己选择的自由;有人会说,相亲角 这样的寻爱方式其实根本找不到爱;也有人会说,老一辈人拥有的是传统婚恋观, 并不适合现代人。但每个人对于婚姻和爱情的定义不同,对于相亲角,我们也无 法判断它的好坏与对错。

我们看到的不过是一个个平凡的父母对于儿女深沉的眷恋,和一个个孤单的人对 于爱情和家庭的期待。

时光荏苒,或许岁月变迁,人来人往,但明天的相亲角还依旧。

文中张大爷、刘大爷为化名 图 1、3 来自现场,图 2、4 来自网络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