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疫情冲击下湖北省企业的经营状况分析与政策建议
岁末年初,湖北省暴发了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其中武汉市最为严重。目前,虽然湖北省的疫情正不断向积极方向发展,但是湖北省和武汉市的主要工作重心仍然在疫情防控上。
然而,随着省内地市州封城的时间不断延长,企业的生存问题和民众的就业困境凸显,复工、复产、复业问题成为企业家和工人的心头大事。贸然复工不利于疫情防控,长期停工又会造成经济塌陷,处理不好这两者的矛盾将有损民计民生和武汉发展。因此,如何在疫情初步得到控制的条件下,在不破坏防疫成果的前提下,设计科学、合理、系统的复工方案无疑是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面临的又一大考。
为此,武汉大学中国新民营经济研究中心联合武汉市工商联,在湖北省境内(以武汉市为主)开展了为期3天的“疫情中的企业经营状况”问卷调查。搜集了573份企业问卷,并结合企业家访谈,深入了解湖北企业在封城期间的生存状态和经营困难,并以此为研究的基础,试图为疫后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的经济恢复和社会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总体而言,我们建议:湖北需尽快开始部署有序、分批复工的事宜,在湖北省境内统一协调,全力恢复物流,允许湖北省内员工到岗(劳动力不出省),通过科学防疫和严格监控,实现“防疫和发展两手抓、两手硬”,避免疫后出现各类风险。
下面,我们将从企业经营调查结果、有关复工的政策建议和针对民营企业的进一步救助措施三个方面展开。
一,企业经营状况的主要调查结果
1.调研企业样本分布具有代表性
在为期3天的问卷发放过程中,我们共搜集了573份有效问卷,其中企业规模的分布如图1所示,大型企业占3.32%,中型企业21.29%,小型企业高达75.39%。企业性质分布如图2所示,调研中97.38%的样本为民营企业,2.27%为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只占0.35%。企业的行业分布如表1。可以说,问卷调查的数据搜集比较具有代表性,也符合湖北特别是武汉市的发展现状。
2.企业的生存状态堪忧
长期延迟复工严重影响企业的生存。目前有97.21%的企业完全停产或者部分停产,高达95.64%的企业认为疫情对经营的影响大或者非常大。图3显示,在不复工或者产能不恢复的情况下,57.59%的民营企业能够坚持3个月。
对疫情结束后的发展预期不容乐观。在问及疫情结束后的发展前景时,53.23%的企业认为比较悲观,36.65%的企业认为比较平稳,10.12%的企业比较乐观,见图4。
企业撤出武汉必须引起警觉。在调研的573家企业中,有6.34%的企业选择将在疫情结束之后撤出武汉。
图3: 不复工或不恢复产能时企业能存活的时长3.企业面临的多重困难
问卷对企业面临的主要困境也进行了调研,表2显示,有超过七成的企业存在资金紧张和经营成本上升的困境,超过五成的企业存在缺乏防疫物资、房租压力过大和员工流失的问题,还有四成的企业反映市场已经被抢占。现金是企业的血液,七成的企业缺乏现金流,其中也不乏许多大型的民营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在对一些企业的访谈中,外贸企业面临的市场抢占问题尤为突出。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的外贸工作,在全国而言表现并不突出,和经济规模、发展排名进行比较时,可以说外贸工作是较为落后的。湖北外贸企业在全国的竞争者多、可替代性强,市场容易被其他省份企业抢占。外贸市场的开拓比本土市场成本高昂很多,一旦失去外贸市场,想收复失地难度很高。面临无法复工导致的国际市场流失,很多出口企业的负责人痛心疾首。
4.帮扶政策落实不充分
虽然国家出台了众多支持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金融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但是这些政策的落地效果不太明显。
我们对近段时间国家出台的金融政策、税收社保减免政策、租金减免三大政策进行了调研。图5显示,只有11.87%的企业获得了银行的金融支持,9.08%的企业申请了银行信贷支持但是未获得批准,还有63.53%的企业并未申请。值得注意的是,这63.53%的企业很有可能并非不缺乏资金(72.43%的企业都反映资金紧张)。相反,很有可能是这些民营企业或中小微企业根本没有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只能转而寻求其他的资金渠道。在获得银行贷款的企业中,只有23.21%的企业贷款利率有所下调。
图5:企业是否向银行申请了金融支持
再看一下企业从社保优惠和租金优惠政策的受益情况。图6显示,66.32%的企业回答并未享受优惠,17.1%的企业能享受1-2个月的优惠,只有6.46%的企业优惠期超过4个月。有民营企业家说,虽然政府有很多税收优惠和社保减免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对企业而言都是事后政策,远水解不了近渴,企业没有现金流根本无法生存。而有关政府出台的租金减免政策,573家企业527家都表示没有获得租金减免,只有46家(8.03%)的企业获得不同程度的租金减免。
图6:企业享受免征、缓征社保、公积金优惠政策的情况
综合调研问卷和访谈的结果,可以总结出:
第一,绝大部分民营企业出现了生存困难,且企业对未来大多持悲观态度。
第二,企业面临的困境主要是资金紧张、人才流失、成本上升。
第三,国家出台的一些税收减免政策、社保优惠政策落实到民营企业身上存在困难,而且无法解决现金流缺乏的现实困境。对于很多企业而言,这些都是事后政策,企业能否熬过“冬天”尚且未知。
第四,虽然国家出台了金融支持政策,但均是指导性意见,即使对于大型民营企业而言,疫情期间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也有相当的难度,中小民营企业更是举步维艰。
二、有关复工的政策建议
很明显,通过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分析可以发现,企业目前生存的最大障碍是缺乏现金流。但是,绝大部分中小民营企业根本无法从银行获取贷款。因此,即使国家和湖北省出台各种缓交社免缴保、公积金、减税政策,对于无法经营的企业而言,可以说意义不大。能够让企业维持生存的最佳方法,是有序复工!
如果需要等待湖北省境内连续14天新增病例为0这一条件满足才可以复工,我们可以推算企业的经营情况。考虑到截至2月28日,湖北省新增病例仍然超过400例,即使通过20天左右的努力能将新增病例减为0,再加上14天的隔离期间,最乐观的复工时间已经到3月底。
但是,这距离湖北封城也将过去近两个半月。根据调研的结果,停产的企业有超过五成只能存活不到3个月(图3数据),而且这些企业中的绝大部分(图5数据)无法得到银行信贷支持,这就意味着3月底的复工时间(最乐观估计)会使得近五成的民营企业或将难以生存。复工时间延迟越久,民营企业的存活率将越低,随之而来还有可能带来失业、贫困等社会风险。为此,我们建议,在充分保障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湖北需要拿出部分人力和物力备战3月10日以后的复工安排,向中央争取政策的同时,协调全省力量,聘请防疫专家,制定复工方案。即使未来的复工是分步、分批实施的,但是复工方案的制定将给企业带来信心,让企业看到希望。
1.企业复工难点总结
在对复工方式进行政策建议之前,需要充分了解企业复工面临的主要困难。表3是问卷调查的结果。
结合问卷中的其他问题,我们总结,企业复工主要面临:第一,物流不通畅,供应链中断。除了资金紧张之外,60%以上的企业都反映物流不通畅。有进出口业务的企业面临的原材料和市场问题更加突出。访谈过程中,位于武汉光谷的一家大型高科技龙头企业自动化程度很高,几乎可以实现无人生产,但是由于关键原材料来自于海外,由于国际航班的停运和国内物流受限,导致他们的产能大幅缩减。问卷中108家有进出口业务的企业,有98家反映他们的进出口业务完全停滞。
第二,缺少防疫指导和防疫物资。在疫情没有完全结束之前,只有具备防疫能力的企业才可以复工,这是复工的前提条件,但是问卷调查显示超过五成的企业反映防疫物资不足。此外,超过94%的企业认为省市党委和政府应该组织卫生部门进行防疫流程指导,见图7。
图7:卫生部门是否应该进行规范的复工后防疫流程指导
第三,员工无法到岗和招工难。有接近五成的企业认为员工流失将导致企业无法恢复产能。在问卷的另一个问题中,有51.48%的企业反映员工已经流失。图8表明,只有10.3%的企业预期后期招工不太困难。
图8:企业后期是否会存在招工难问题
2.关于复工的政策建议
总体原则,在保证可以控制疫情的前提下,湖北全省各地市州联防联动,分步骤、分批次实现企业复工。复工人员做到仅省内流动,不出湖北省,或允许只进不出(外省愿意回来的员工也可以协助回到工作岗位)。制定科学的企业复工防疫流程,严格监管,及时上报。
(1)卫生部门聘请防疫专家,出台系统的企业复工防疫方案。该方案应明确省市党委、政府、企业和职工在复工防疫工作中各自的责任,并使多方协调合作、良性互动。可靠的复工防疫方案才能消除在疫情上的后顾之忧。
(2)为企业组织防疫物资。前期社会各界捐献了一些防疫物资,其中很多并不符合医疗用途,但可以用于工业防疫。可以将这些防疫物资以市场零售价格配送给有需要的企业,款项进入地方财政用于疫情专项资金,并定期予以公示。
(3)制定分批次复工的企业。在制订好系统的复工防疫方案、组织好充足的企业防疫物资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特征分批次复工。原则上,高新技术产业、自动化程度高的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涉及外贸的产业优先复工,有员工宿舍、食堂的企业优先复工。但上述企业很可能是大型企业,对于中小民营企业,只要有防疫能力、能够达到防疫标准也应该优先复工。后期,对于只要达到防疫标准的企业也均应该实现复工,做到“达标一个、复工一个”。
(4)全面恢复物流。全省需要马上开始组织恢复物流,保障企业供应链的通畅。对于大型进出口企业,政府要想办法为他们打开国际货运通道。
(5)强化省内产业链的运转效率。调查显示,74%企业的核心供应商在湖北省内,因此在湖北省与省外物资、人源流动受限的条件下,优先发展省内产业链。
(6)搭建互联网平台接收企业复工申请和员工复工申请,简化审批手续。政府需火速委托互联网企业开发全省统一的企业复工申请、员工复工申请、企业疫情监控上报的三合一平台,既可以简化企业和员工的审批手续,又可以对复工后的企业进行有效监督。
(7)马上开始部署企业员工(湖北境内)在社区监控体温,连续14天体温正常的员工简化复工手续。企业签订复工防疫责任书,并通过电子平台每日上报员工健康状况。同时指派网格员每日进行排查。保证复工员工仅在湖北省内流动,或者只进不出(湖北)。有条件的企业也可以在湖北境内开展网络招聘,补充流失的劳动力。
(8)组织省内客运,将符合条件的湖北境内员工送回工作岗位。加强与主要工人来源地党委和政府的对接,确保工作安全返工、及时返工。并为返工人员提供交通、生活等补贴或者奖励。湖北以外多个省份已经进入“抢人”模式。
以上工作均需要全省各地市州统一协调,使用统一平台,联防联动,才能有效帮助企业恢复生产。
三、针对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进一步救助措施
面对疫情,中央和湖北省均出台了很多帮扶政策,但是这些政策落实到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身上实际上非常困难。表4显示,民营企业最期待的救助措施是发放政府补贴、信贷支持和减免企业所得税。
图9为问卷中的两个开放性问题,“您希望政府继续出台怎样的政策扶持企业”和“您还有其他建议或者意见吗”的文本分析词频统计图。从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复工、贷款、减税、补贴、降租和恢复交通物流,是企业最希望省市党委和政府出台的帮扶政策。图9:企业政策建议的文本分析词频统计图
为此,湖北需要设计一些政策,精确帮扶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可以考虑的政策包括:
第一,全力支持和帮助中小民营企业达到疫情防疫的标准,尽快使中小民营企业复工,复工是解决困境的最重要途径。有条件的企业鼓励线上复工。
第二,根据2019年民营企业的交税金额,将地方留成的部分以一定比例进行定向返还或累退式返还(交得越少的民营企业,返还的比重越高)。甚至向中央提议在更长期限内为湖北中小企业免税。
第三,向央行申请指令性政策,大力针对湖北地区的中小民营企业发放定向贷款和贴息贷款。
第四,对于面临困境的大型优质民营企业,地方市委、政府与地方商业银行共同进行一对一帮扶。
第五,政府采购项目向武汉中小民营企业倾斜。
第六,给湖北和武汉市的房地产租赁企业、房地产物业公司定向免税或直接按照面积给予补助,但是免税和补助的前提是这些企业给民营企业免收1-3个月租金。问卷调查显示,52%的企业反映租金压力过大,造成企业经营困难。目前的租金减免优惠政策只针对国有物业,绝大部分企业无法享受,因此通过民营物业定向为中小企业减免租金能够加大程度缓解企业困难。
第七,中国人民银行和银保监局向供应链金融、担保公司、保理公司定向发放贷款,通过这些机构的金融滴注效应,将贷款传导到中小民营企业。指导性的金融政策,最终裁量权仍然在银行,银行考虑到自身风险,还是会选择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发放贷款。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超过50%的企业寻求了银行信贷之外的融资渠道,包括股东融资、供应商融资、应收账款抵押、保理融资,见表5。因此,如果供应链金融中的核心大型企业可以拿到更多的贷款,就有可能使得其上下游的中小企业获得资金支持。
第八,允许民营企业与员工商议发放弹性工资,共渡难关。
第九,为有需要的中小民营企业提供法律、法规咨询服务。疫情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合约履行,合约纠纷必然猛增,中小企业缺乏专门的法务人才和相应资金,政府可以为企业提供此项服务。
根据钟南山院士的最新预测,疫情可能于4月底结束。但是如果湖北在疫情完全结束之后才允许企业复工,很有可能引发一系列风险。目前,全国疫情防控工作的一个主要思路是把疫情控制在局部即湖北地区。但是,控制在局部并不意味着湖北省内必须纹丝不动。相反,只要人员仅在湖北省内流动,同样可以将疫情控制在局部。况且,目前湖北省内的疫情已经从前期的无序暴发的状态转变到感染人群、疑似人群和密切接触者应收尽收的第二阶段,无论是政府还是医疗系统应对疫情都有了更多的经验和把握,通过科学的防疫方案,达到要求的企业复工也不会使得疫情恶化。多延迟一天复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生存的概率就降低一些,各种风险发生的概率就更高一些。湖北需要转变思路,在以防疫工作为主的前提下,抽调人手组织有序复工,至少逐步出台复工的安排和部署(湖北省内武汉市以外城市可以先开始部署),明确开工标准、减少开工审批程序,能够使企业有章可循,让企业家看到希望、重拾信心。
(作者罗知为武汉大学中国新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经济系主任、教授,盛寒枝为武汉市工商联研究室主任,李旭超为武汉大学中国新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宋敏为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刘珍秀为武汉市工商联副主席。致谢:武汉市汉南区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何光喜、余启生委员、李华渊委员、陈建华委员、湖北星晖智能汽车有限公司对本文亦提供了很大帮助。)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