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抗击新冠病毒也要讲“兵法”,知己知彼,助你远离病毒!

2020-03-01 09:4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燕声 保健时报

抗击新冠病毒也要讲“兵法”

隔离减少感染、讲卫生对抗物表病毒、慢性病早做防护

保健时报记者 燕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以来,医学界就没有停止过研究新冠病毒的脚步。《孙子·谋攻篇》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随着研究的深入,此前人类一无所知的新冠病毒特性逐渐清晰,而针对这些特性,人们的防控手段也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特性分析

新冠肺炎与非典不同,潜伏期即可传染

2月19日,当当网一名员工被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此后当当网全体员工在家办公。很多人认为这是一场人祸,因为微博上流传着一封疑似当当网董事长兼CEO俞渝的复工信,信中说:自己并不为新冠肺炎疫情感到恐慌。她认为这种疾病与此前流行的流感、非典肺炎等病理生理机制和临床表现类似,治疗方式也类似。多数病人病情相对较轻,通过休息、对症下药等都会好转,可以痊愈。俞渝还强调,当当人不能浪费一场危机,呼吁员工尽早复工“增强免疫力”。

面对一种新事物,人们往往会有各自的判断和认识。那么,新冠病毒真的如同俞渝所说的那样简单吗?它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病毒呢?

2020年2月19日,广东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中山大学团队联手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在线发表了相关研究。

研究分析表明,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病毒核酸改变模式与流感的患者相似,但看起来与感染非典的患者不同。

新冠病毒感染在无症状患者中能检测到病毒载量,与有症状患者相似,表明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患者也有传播潜力。而非典的传播主要在患病几天后发生,并且与疾病早期呼吸道中的适度病毒载量相关,病毒载量在症状发作后约10天达到峰值。

也就是说,新冠病毒的传染性更强,在没有症状的情况下已经具备传播疾病的潜力。根据钟南山院士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新冠病毒的潜伏期中位数为3天,但不同患者间的差异明显,一名患者自称经过24天潜伏期才出现症状,病毒潜伏期长短是影响疾病传染能力的重要因素。

对策

交通管制极为有效,自我隔离可减少约90%的感染

迫于传染性疾病的严重危害,全国上下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各省、市、县、乡、村都设立关卡对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检测,控制传染源流动;企事业单位纷纷延长假期,减少人员流动带来的风险;每个人都采取了居家隔离的方式助力疫情控制。实践证明,这样的“硬核”防控效果显著,多个省份新增病例实现了零增长的好形势。

东南大学学者称,自我隔离可减少约90%的感染,若提前一天封城,可减少3600人感染。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者研究发现,交通管制、自我隔离措施极为有效。研究显示,群众采取隔离防护措施,可减少约90%的感染。然而,如果群众做不到自我隔离,则感染增加20.4%。

如果完全控制住外来人口向疫区流动,则峰值数量将减少21%左右。如果提前一天实施城市封锁,中国内地每天将减少约3600人感染,延迟一天,则每天约1800人将面临危险。省级交通限制也能减少22%左右的感染。

研究者称,人口流动限制对于控制新冠病毒的传播是有效的,自我隔离是帮助公众预防交叉感染的更有效的方法。

特性分析

新冠病毒在适宜的材质、温度、湿度下能存活9天

100多年前,发生在1918~1919年间的西班牙大流感,曾造成了全世界约10亿人感染、5000万人死亡的惨烈结局。试想如果不及早采取有效措施,新冠肺炎将会造成多大的感染率?

新冠病毒超强的传播能力,不仅在于其隐匿性,从目前的资料来看,还有其他几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其与人的亲和力是SARS病毒的10~20倍;另一方面其在物体表面能活9天,增加了接触传染的传播概率。

研究显示,新冠病毒与SARS病毒均是通过结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受体进入人体细胞的。而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研究则发现,新冠病毒S蛋白与ACE2的亲和力是SARS病毒的10~20倍。研究者认为,这种高亲和力促成了新冠病毒较强的人际间的传播。

德国学者通过分析人类与动物冠状病毒相关的22项研究,发现人类冠状病毒可停留在通常接触的事物表面,比如门把手、手机、电梯按钮、床头柜等。而且在室温下,可在这些“无生命”常见物体表面存活且保持其感染性长达9天,平均4~5天。

此外,低温和较高的空气湿度会给病毒“延寿”,而30℃或更高的温度下,或让其“短命”。因此,预防接触物体表面传播很重要,如甲型流感病毒接触5秒就可能将31.6%的病毒载量转移到手上。

对策

回家洗个热水澡,平时勤洗手、消毒手机

尽管在生活中,大家都做到了自我隔离,然而却避免不了偶尔的外出,因为需要购买生活必需品,每个家庭每天都会有人进出超市、商场,这就增加了接触感染的几率。那么,那些地方是污染重灾区?我们应该怎样做好个人防护呢?

一项综合了以往22项试验的研究结果显示,人类冠状病毒可以在金属、玻璃、塑料等材料表面上最多存活9天。当然也有一些研究评估了不同因素的影响,比如一项针对冠状病毒的研究显示,病毒在低温环境下存活的时间更长,所以大家外出回家可以洗个热水澡。

那么冠状病毒在不同材料表面上生存情况有没有明显的差异呢?从原理上看,冠状病毒在无孔的非吸水表面存活的时间应该更久,而在吸水的多孔材质上存活时间应该相对较短。但是一项针对SARS病毒的研究,似乎没有体现出这种明显的差别。

外出避免污染重灾区,外出回来后手机要消毒。电梯间的金属表面、门把手、地铁和公交的扶手这些公共场所的金属表面都是重灾区。当然我们的手机表面也非常容易中招,外出回来尽量用酒精棉擦拭一遍。

手不易使病毒生存但易触摸口鼻,一定要勤洗手。其实,我们的手对病毒生存非常不友好,因为手上有很多其他微生物会遏制病毒的生存。但即便这样,也有研究显示冠状病毒在人体皮肤上的半衰期在一小时以上,而且重点是一个小时之内,人用手接触嘴、眼、鼻的次数在15~20次之间,所以还是要勤洗手。

特性分析

儿童预后好,慢性病患者及吸烟者易感染且危重

那么,传染性如此强的病毒,最容易对哪些人下手呢?一开始我们曾认为,新冠病毒儿童不易感染,而随着认识的深入,我们发现新冠病毒对所有人群普遍易感,但不同人群的疾病进展和预后有所区别。

对于儿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深圳市儿童医院研究人员报告,感染新冠病毒的患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症状较成人轻。研究者显示,儿童感染以家庭聚集性发病和输入性病例为主,预防应该以家庭日常预防为主。其中65%为普通型、26%为轻型、9%为无症状感染者,没有重型和危重型病例,治疗后所有患儿病情好转或治愈出院。

与之相反,癌症患者对新冠病毒易感且病情重。2月14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健行教授团队发表文章称,癌症患者可能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而且患新冠肺炎的癌症患者预后较差。研究者指出,恶性肿瘤和抗癌治疗会导致全身免疫抑制状态,因此癌症患者更容易感新冠病毒。

另外,有心血管病者也是高危人群。2月13日,美国心脏病学院(ACC)就新冠病毒对心脏的影响发布公告,指出心血管病患者为感染新冠病毒的高风险人群,病毒感染会导致慢性心血管病变得不稳定,主要原因是感染后机体代谢旺盛,增加了心脏负担,减少了心脏储备。尤其是冠心病和心力衰竭患者的急性事件或病情恶化的风险增加。此外,多种合并症,如糖尿病、肥胖、高血压、慢阻肺和慢性肾病也进一步增加了重症风险。除了慢性病患者,吸烟者或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华人科学家发现吸烟者肺组织样本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的表达水平更高,这意味着吸烟者可能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对策

慢性病患者要控制好疾病,吸烟者任何时候戒烟都不晚

我们总说要未雨绸缪,从公开的资料中不难看出,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最容易进展为危重症患者。那么,对于特殊人群,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呢?

针对癌症患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研究团队提出了几个应对新冠肺炎的策略,其中提到处于新冠肺炎流行地区的癌症患者,应考虑推迟辅助化疗或择期手术;应为癌症患者制订更严格的个人保护规定等。

对于有心血管病者,美国心脏病学院新冠病毒公告:建议规范服用他汀、β阻滞剂、ACEI和阿司匹林等药物,以稳定斑块,对于心血管病或能提供额外保护。因为新冠病毒当前的不确定性,公告还给出了一些其他指导,如在新冠病毒疫情地区,要关注心血管病患者的感染风险较高,并积极采取合理措施进行预防;对于非疫区心血管病患者,应注意预防流感、加强疫苗接种,强调经常洗手的重要性,以及其他二级预防措施等。

英国诺丁汉大学呼吸系统疾病专家吉斯利·詹金斯称,吸烟人士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比例较高,而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患呼吸道疾病的风险较高,如此次新冠病毒引发的肺炎。英国皇家内科医学会烟草咨询小组负责人桑杰伊·阿格拉沃尔则表示,因为吸烟会影响抵抗力,这使得他们更容易感染病毒和细菌。”阿格拉沃尔称,什么时候戒烟都是不晚的。此前社交媒体上曾出现“吸烟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等谣言。对此,世界卫生组织曾特意发文辟谣。

编辑 || 燕声 李娜

值班主任 || 范宏博

转载及投稿 || 010-62969002转8486

邮箱:ln8103@cnki.net

原标题:《抗击新冠病毒也要讲“兵法”,知己知彼,助你远离病毒!》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