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直面新冠疫情:一份考察企业软实力和人文关怀的裸考试卷

宋蒋怡
2020-03-02 11:36
来源:澎湃新闻
10%公司 >
字号

过去的一个月,多少人的生活被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打断,或是自除夕夜起就奋战在抗疫前线不曾停歇,或是在家度过了一个被拉长的春节假期。

在关注疫情发展态势的同时,许多人也不免担忧假期结束后的工作安排,而张文宏医生的一句复工警言“防火、防盗、防同事”更是把企业推到了舆论的浪尖。那么,在面对疫情或其他公共安全突发事件时,企业究竟要如何打造一个安全健康的职场环境,担负起对员工和对社会的责任?

为此,我们电话访问了四家获得“中国杰出雇主2020”认证的企业。该项认证由国际权威的杰出雇主调研机构(Top Employers Institute)发起,今年共有99家在华企业成功获得认证,每一家企业均经过了严格且规范的认证流程,并达到统一标准,最终获此认证。

作为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领跑者,这些杰出雇主的抗疫举措或许能带给公众一些启发和借鉴。在采访过程中,笔者感触最深的就是,危机所考验的绝不仅是临场反应,而是检验过去所付出的努力是否有所成效。

敏捷文化,让决策和沟通更及时

医疗企业在这次驰援抗疫工作中担负起了重要责任。作为始终践行“先患者之需而行”使命的罗氏制药和罗氏诊断(Roche),在全力防控保障员工安全的同时,也为抗疫贡献绵薄之力,在除夕夜就向武汉一线捐赠了价值超过430万的现金和医疗防护物资。此后,罗氏公司启动了全球供应链资源,尽全力采购和调配紧急医疗防护物资,截止目前,罗氏累计捐赠的现金、药品及医疗物资总额已超过2400万元,追加的所有物资正陆续送往全国各地疫情一线医院,及多家慈善公益组织。

这场病毒之战中,罗氏诊断争分夺秒,其捐赠的诊断设备和相关试剂从确认捐赠到装机使用,只用了48小时。这背后的快速决策、充分授权和集体动员都离不开罗氏的敏捷文化。罗氏诊断认为,敏捷的组织需要三个具有最佳平衡的功能: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而这三点正是突发情况下企业回应的关键所在。

1月23日,罗氏诊断紧急获得总部批准,快速走完财务流程和法律流程,捐赠设备在最短时间内出库并在疾控部门完成安装,支持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肺炎病例检测的科学研究。

为了减少员工对未知的焦虑,未雨绸缪的罗氏诊断提早调整好员工延长假期、复工和在家办公的安排,并及时透过微信和邮件让每一位同事都能随时了解最新情况,使员工充分感受到资讯流通的时效性和高透明度,截止发稿前,笔者了解到罗氏诊断安排在家办公的灵活办公模式已延至3月6日,并将持续关注疫情发展,评估后再通知后续安排。

与此同时,罗氏制药作为肿瘤领域的领导者,第一时间意识到在医疗资源紧缺和居家隔离的疫情时期,肿瘤患者面临着更艰难的处境。为此,罗氏制药迅速响应,携手人民日报社旗下健康时报共同推出线上疾病科普栏目,同时携手国内知名肿瘤家庭关爱新媒体平台“木棉花计划”为患者提供一体化医疗资讯,解决肿瘤患者的燃眉之急。

春节期间,罗氏制药的管理层,包括总经理和人力资源总监都来到工厂探望了坚守在岗位的一线员工,在餐厅停运的情况下充当“送餐员”。

同样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授权和最及时的沟通”与员工共克时艰的还有全球最大的聚合物生产商之一科思创(Covestro)。作为一家化工企业,“安全第一”是科思创的重要文化,企业平日就拥有完整的危机管理程序,能帮助企业在发生异常或紧急情况时迅速采取正确行动。

科思创自1月20日起就开始向员工通告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及个人防护常识,并在春节前已成立中国危机管理团队,由中国区总裁亲自挂帅,并在很短时间内,集合了全国各办公地点和厂区的联系人,授命应急响应团队并建立各地联系网络,因地制宜开展信息收集和汇总工作。在疫情不明朗的情况下,危机管理团队自成立以来一直在不断调整原有的应急机制,力求更迅速和高效的协作模式。

而作为在母婴行业深耕百年的惠氏营养品,在疫情期间如何确保妈妈和宝宝的营养口粮供应不间断,一直都是所有员工关心的重中之重,也是大家“为爱坚守”的动力所在。企业在春节前夕就迅速建立了应急体制,以科学统筹的物流系统和整合调配来打好“保价格、保质量、保供应”之战。

因疫情影响,各地复工都面临困难的情况下,惠氏物流部对内部人员进行灵活优化配置,紧急成立临时小组,各地员工也充分发挥了互帮互助的精神。广州本地居住的惠氏同事为无法返程的员工补岗完成订单的发运,装卸工没到位,就自己进行搬运,确保订单100%完成发运。苏州物流部门总经理更是亲自上阵带领员工深入一线操作岗位,装箱扫货、喷码贴标,完成上万件货物发送。正是因为有了共同的信念支撑,惠氏才能做到上下齐心,为爱坚守,保障妈妈和宝宝的营养口粮供应。

以人为本,细节显真情

当大家在网上秒杀口罩、准点抢菜的时候,人们填补的不仅是物资上的匮乏,还有那看不见的心理空洞,一种不安和焦躁。心理健康在紧急突发情况下不容小觑,为此,四家受访企业均在第一时间推出了EAP(员工帮助计划),为员工和家属提供7X24的免费心理咨询和援助热线。疫情笼罩下,这些企业也都发起了传播正能量的视频/照片/故事征集和评选活动,拉近了五湖四海同事的距离,同时也让员工们发挥所长,以其脑洞大开的方式为同伴加油。

与此同时,许多杰出雇主也发起了全球动员,整个春节都没有休假的科思创行政总监兼工会主席项青不禁感慨道,“如何在这次疫情中为员工买到口罩,这个故事可以写成一本书。”许多企业都有同感,在危难关头,最能凸显企业上下是否真正心系员工,把“人”放在第一位。“这是一份考察企业软实力和人文关怀的试卷,企业越注重细节,员工越能真实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关心,并由衷地为自己的雇主感到骄傲。”项青继续说道。

科思创工会推出的“居家运动线上课程”自2月10日上线,把平日的锻炼俱乐部妥妥地搬到了线上,帮助员工在家也能保持健身,提升免疫力。

罗氏制药在疫情期间也紧急出台了多项行政和安全政策,包括报销延后政策、员工内部购药并且送药上门、医疗理赔政策更新等。复工在即,为进一步保障返岗员工安全,企业对餐厅进行了改造,将原本能容纳500人的餐厅减少到200人,增加员工之间的就餐间距,以减少感染可能性;同时将老餐具全部替换为符合环保降解标准的一次性餐具,让同事们能吃得放心。

惠氏营养品在春节假期刚过的第二天,就立即上线Boss Online直播节目,由中国区最高管理层集体坐镇,解答来自全国员工的疑问,包括企业抗疫的最新举措、疫情对今年业务方向和目标的影响、如何解决面临招新难的问题等。直播观看量达到了8300多人,收到留言3600多条,这种透明的双向沟通无疑大大提升了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度。

除了捐赠逾3700万元来支持重点疫区的医疗救援和营养保障外,惠氏校园招聘的所有职位(包括管培&实习)都会单独开放医护人员子女申请通道,享受优先面试,优先录取,用爱来呼应爱,用爱来回报爱。而针对重点疫区的员工,惠氏还提供了其他人性化的福利,包括提前预支薪水、申请相关津贴等。

正如惠氏的抗疫口号“为爱坚守”所说,惠氏对妈妈们的不懈守护,对员工们的贴心安排,让大家在这次危难面前反而更深刻地感受到他们所处的母婴行业是爱的行业,而惠氏也是“以人为本、责任当先”的杰出雇主。

弹性办公,硬件软件双管齐下

中国杰出雇主2020人力资源实践调研结果显示,在99家成功获得认证的企业中,

64%支持弹性工作制(员工可选择上下班时间);

37%支持员工远程办公/在家工作;

100%提供在线培训项目来鼓励员工持续学习;

86%提供移动学习。

过去五年里,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向员工提供弹性或远程办公的灵活选择,像是罗氏诊断推出的“超弹星期五”和每月一天的远程工作政策,罗氏制药、科思创和惠氏营养品也都允许所有正式员工向主管经理申请弹性上下班时间或者远程办公。

但针对此次长时间、大规模甚至是全员的居家办公,这些企业在技术硬件到位的基础上,仍在继续打磨细节,譬如加强VPN网络的稳定性,培训直线经理如何运用视频招聘工具(视频面试平日多为HR使用),向员工提供高效在家办公的小贴士等,力求帮助大家在特殊时期既能高效工作,又能掌握好工作和生活的节奏。

“惠氏营养品商学院”移动学习平台在疫情期间推出了“为爱坚守学习卡”,200多套精华课程与直播涵盖了专家防疫之道、心理健康指南、差异化会员营销、自媒体运营、最新消费者调研报告解读等。

近年来,每家杰出雇主都在探索人力资源的数字化转型,除了能实现灵活办公和优化人才管理外,更重要的是帮助企业管理层利用HR数据分析,做出更精准的预判和决策。

就像在这疫情期间,科思创每天通过企业微信开展全员复工信息统计调研,由HR牵头,与企业传播部、IT部等部门协调,收集员工健康状况、办公地点、出行情况、是否有密切接触史等信息。它帮助企业以最精简的问题、最快捷的方式及时掌握员工整体情况,为企业的复工安排提供了有力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例如通过掌握员工是否外出、返回工作地的时间以及自我隔离的完成情况,公司就能判断有多少比例的员工已经可以返回工作岗位。在保护员工个人信息的前提下,通过智能化手段将人力资源的数字化发挥最大价值。

同样,罗氏诊断在一天之内已完成所有员工的传染病防控信息登记,并根据上报情况对重点员工进行每日确认,以第一时间提供帮助(点对点寄送防护用品到家等);其后每两天做一次全员健康调研,确保不同区域的员工需求都能得到满足,这些数据都成为了管理层决策的重要数据来源。

疫情终将过去,但企业完全恢复正常运作还需时日。有人说,这次疫情是一面镜子。确实,对企业来说,它折射出的是企业文化,是否足够敏捷,是否以人为本;它也反映企业的运作基础,是否在过往追求业务目标的同时打下了扎实牢固的根基来应对突发情况下的“变与不变”。

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备受关注,这份担当不仅对外,也是对内。扪心自问,企业是否做到了对每一位员工尽责?想来这可能也是此次疫情留给大家的一个警醒。

    责任编辑:蒋雯琦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