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商务部召开例行发布会,近期有哪些经贸热点值得关注?
商务部于2020年2月27日(星期四)下午15时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外资司司长宗长青,市场运行司主持工作的副司长王斌,商务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高峰出席,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以下为发布会文字实录
商务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高峰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到商务部网上新闻发布厅,参加今天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到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先生,外资司司长宗长青先生,市场运行司主持工作的副司长王斌先生,我是新闻发言人高峰。
今天,我们没有需要主动发布的信息。下面,我们愿意回答记者朋友们提出的问题。下面请提问。
1
凤凰卫视记者
请问各地和企业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保障市场供应方面有什么创新举措?
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王斌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针对疫情传播的特点,适应居民消费方式变化,指导企业以减少接触频次、减少聚集风险、提高配送效率为主要方向,加快创新转型,优化管理服务,推出一系列便民保供服务的新模式、新业态,打通末端配送“最后一百米”,提升生鲜配送效率,使人群在空间上分散、在渠道上分流,有效降低了接触和聚集风险,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要。近日,商务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广疫情防控时期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典型做法的通知》,总结了11种各地的典型做法,供各地借鉴推广。概括起来主要是五个方面:
一是开展“线上自选+无接触配送”。各地电商平台、商超、餐饮等保供企业利用新技术、新装备、新标准,优化配送服务,引进智能机器人,增配终端自助取货设施,实现“无接触”“少接触”配送,一些电商平台的“无接触配送”订单占总订单数比例超过80%。
二是促进“传统零售+融合创新”。一些地区的传统商超、餐饮、加油站等企业加快创新转型,打破线上线下和行业领域的界限,开展双线融合、跨界合作。许多超市拓展网上购物功能,满足线上订单需求,并与餐饮企业共享员工,缓解人手紧缺问题;一些加油站拓展非油业务,提供“加油+买菜”服务,增加了消费者购买果蔬等生鲜产品的新渠道。
三是推行“社区团购+集中配送”。湖北武汉、黄冈、孝感等地的商超和企业根据社区居民统一采购需求,推出果蔬、肉蛋、粮油、日化等多样化套餐包,集中配送到社区,由社区指定联络员将商品送至居民家中,满足“足不出户”居民生活物资需要。
四是开展“安心团餐+定点供应”。有些地区以团体为单位,定点采购餐饮企业提供的团餐,满足复工复产后本地区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用餐需要。
五是开展“临时网点+定点直供”。一些地方组织社区与市郊农业合作社、蔬菜生产基地,以及农批市场、商超结对,在街区、小区设立临时供应网点,增加供应渠道。
谢谢!
2
中国日报社记者
商务部为保障湖北武汉市场供应启动了九省联保联供机制,请问这方面有哪些进展?
王斌
九省联保联供协作机制建立以来,为保障湖北武汉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为更好地利用这一平台确保湖北武汉生活必需品供应的平稳,我们会同有关部门不断完善协作机制,提高保供标准,强化保供支撑,取得了积极进展。自1月23日以来,联保联供协作机制8省已累计向湖北省调运生活必需品物资3.3万余吨,其中水果蔬菜2.7万吨;协调解决交通运输不畅、部分商品供应不足、消杀物资紧缺、复工复产难等问题50余起。
一是进一步完善协作机制。印发《商务部办公厅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进一步完善九省联保联供协作机制的通知》,指导有关地方从组织领导、任务目标、调运渠道、组织复工、销售渠道等方面完善机制运作模式;会同粮食和储备局、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国资委、民政部、海关总署等部门完善生活必需品保障实施方案,明确责任目标,建立制度化配合协调机制,全力保障武汉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
二是进一步提高保供标准。组织湖北及周边省份企业进一步提高保障湖北武汉生活必需品供应的标准,将粮、肉和食用油的保供库存天数提高到30天,提高了蛋、奶、菜等生活必需品的保供库存标准,确定了保障供应的保底数量及响应制度,保证湖北武汉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段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稳定。
三是进一步增加大型保供企业。按照前述更高的保供标准,会同有关部门增加了粮油生产、肉类加工等一批主要保供企业,湖北及周边省份大型骨干保供企业由150家增加到近200家,确保货源充足,支撑有力。
谢谢!
3
南华早报记者
商务部如何评估目前疫情对供应链、产业链的影响,是否担忧供应链、产业链转移?对于外资龙头企业,会有哪些具体的支持举措?
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宗长青
长期以来,中国积极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各环节,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推动经济全球化做出了积极贡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叠加春节假期因素,我国各类企业都不同程度受到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复工复产都面临交通物流受阻、人力资源紧张、上下游复工不同步、防护用品紧缺、经营成本增加等困难。
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提出要加强同经贸伙伴的沟通协调,优先保障在全球供应链中有突出影响的龙头企业和关键环节恢复生产供应,维护全球供应链的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在2月23日召开的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明确指出,产业链环环相扣,一个环节阻滞,上下游企业都无法运转;强调区域之间要加强上下游产销对接,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环节协调复工复产。近期,相关部门和地方纷纷采取有效举措,加大对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复工复产的支持力度。商务部连续印发了《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加强外资企业服务和招商引资工作的通知》《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工作的通知》《关于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推动商务领域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的通知》等多份政策文件,持续指导各地协调解决外资企业在投资、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影响。目前这些措施已经开始收到成效。如上海市加大对重点外资企业支持力度,840家重点外资企业监测显示,截至2月25日,复工率已经超过99%;上海市政府组织力量,从本月25日开始,将用半个月时间走访在沪72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重点外资企业,深入现场为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广东省发挥“省长联系跨国公司直通车机制”作用,从物流、劳动力、原材料、防控物资四方面加强协调服务,积极回应沃尔玛、LG、达能、嘉吉、东丽等40家跨国企业和相关商会反映的困难和诉求,目前相关问题已得到协调解决,巴斯夫等外资大项目已复工建设。
我们认为,外资企业在复工复产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将很快逐步得到解决。从长远和总体上看,疫情对供应链、产业链的影响是阶段性的、短期的,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的重要地位不会因为疫情影响而改变,当前也并没有出现供应链、产业链因疫情影响向国外大规模转移的现象。一般来说,跨国投资者的投资经营决策是长期的、综合性的、战略性的,短期的疫情影响是有限的,但也不排除做出一些应急性的、战术性的调整。近日中国美国商会调查显示,55%的受访企业认为,目前判断疫情对3—5年经营战略的影响为时尚早;34%的企业认为不会有影响。多项调查和研究显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吸收外资的综合竞争优势没有改变,大多数跨国公司投资中国的信心和战略没有改变,仍然看好中国市场长期发展前景,有些正在继续加大对华投资。如德国宝马集团在沈阳的合资企业华晨宝马,近日已经实现全面复工,宝马集团表示,继续推进30亿欧元的新厂区建设和产品升级投资计划,以实际行动传递出投资中国的坚定信心和稳定预期。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关于稳住外资基本盘的决策部署,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多措并举,进一步加强对外资企业的服务和支持。一是加强分类指导、精准帮扶,优先保障在全球供应链中有重要影响的外资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复工复产,协调推动汽车、电子等领域外资企业和上下游企业同步复工;二是保护外资企业的合法权益,保障各级政府出台的支持企业应对疫情影响的帮扶政策,对内外资企业同等适用、一视同仁;三是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推动中西部地区加大承接外资产业转移力度,指导企业用足用好中西部地区鼓励类外资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进口关税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东部沿海成本高的外资企业向中西部转移;四是做好招商、安商、稳商工作,落实好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国发23号文等法规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五是研究推出新的扩大开放的政策举措,进一步扩大外资市场准入,增强外商长期投资经营的信心。
谢谢!
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
我做补充介绍。中国是很多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重要环节。疫情对外贸领域供应链的影响主要发生在生产配套层面,产品集成遇到暂时困难。这种影响是局部的,有限的,也是完全可控的。
中国具有世界上规模最大、门类最全、配套最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完整产业链的优势无可替代。中国外贸发展韧性足、余地大,创新能力强,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也不会改变。随着稳外贸相关政策陆续推出落地,将向外贸领域产业链释放更大利好。
谢谢!
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商务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联合发布通知,提出要进一步扩大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请问这一措施如何帮助企业加强出口风险管理?谢谢。
李兴乾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商务部第一时间摸排企业受困情况,了解外贸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困难。面向7000多家外贸企业调查表明,90%以上企业存在出运和收汇被迫推迟的情况,面临较大的买方取消订单、拒收拒付风险,亟须出口信用保险支持。针对以上情况,商务部会同中信保公司开展深入研究,就做好2020年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相关工作,全力支持外贸企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作出安排,引导外贸企业用好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有效保障出口收汇风险,同时通过保单获得银行融资支持。
为外贸企业提供帮助包括四种方式:一是进一步扩大短期险覆盖面,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提供重点支持服务,做到应保尽保,惠及更多企业。二是开辟理赔绿色通道,做到应赔尽赔、能赔快赔。三是对中小微外贸企业进一步降低保费费率,允许合理缓交保费,减轻企业资金压力。四是扩大保单融资规模,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银行资金支持。相信这些措施能够有效缓解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
下一步,商务部将督促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和中信保公司营业机构,细化专项措施,引导企业用足用好出口信用保险政策。同时,持续跟踪政策实施效果,及时收集外贸企业反馈信息和困难需求,更有针对性地加强政策研究,适时出台进一步帮扶措施。
谢谢!
5
CNBC记者
请问商务部是否认为后期会有较大的商品短缺?对此在做什么防控措施?
王斌
总体来看,中国生活必需品产能库存稳步增长,复工复产逐步向好,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总体平稳。没有必要担心后期商品出现较大短缺。
一是市场供应基础坚实。2019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6.64亿吨,比上年增长0.9%,连创历史新高,牛羊肉、禽肉、鸡蛋、蔬菜、水果、水产品等产量平稳增长,肉类进口较快增加。目前全国粮油肉蛋奶等生活必需品库存充裕,储备充足。
当前,全国春耕备耕扎实推进,今年春季气象条件有利,农业生产形势总体正常。冬小麦面积基本稳定,冬春蔬菜在田面积8400多万亩,供应量比上年同期增长2.7%,生猪生产稳步恢复,1月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1.2%,连续4个月环比增长。后期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基础坚实。
二是复工复产逐步向好。在中央和地方推出的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作用下,各类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粮食应急加工能力复产率已超过70%,肉类、奶类及食品加工等民生产品企业复工复产加快推进。商贸流通企业复工率不断上升,大型连锁超市开业率达95%,品牌连锁便利店开业率80%左右;电商平台快递企业复工率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陆续畅通,生活必需品供应链逐步打通,产销对接进一步顺畅,为增强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提供有力保障。
另外我们也注意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受用工短缺、采收运销不畅、各地餐饮饭店等集团需求下降等因素的影响,局部地区出现了农产品“滞销”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在保障供应的同时,积极推进产销对接,搭建促销平台,切实稳定市场运行。
当务之急是,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动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复工复产,全力以赴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商务部将进一步密切监测疫情对市场供求的影响,引导更多企业尽快恢复营业,保障市场供应。
谢谢!
6
上海证券报记者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请问商务部在电商扶贫、消费扶贫等方面还将有何部署,会出台哪些支持政策?
高峰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针对近期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针对性措施,促进疫情期间农产品销售,推动家政、对外劳务等行业企业有序复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下一步,商务部将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的要求,继续充分发挥联通内外、贯通城乡、对接产销的商务优势,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搞活流通、扩大开放、增加就业。在电商扶贫方面,商务部将扩大电商进农村覆盖面;加强电商扶贫频道建设,巩固提升电商扶贫成效。组织电商专家下乡,深入深度贫困地区,为基层工作人员和贫困户代表等提供面对面指导和服务;组织开展电商扶贫品牌推介洽谈活动,为贫困地区企业开展“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在消费扶贫方面,商务部将继续积极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重点围绕“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举办一系列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继续利用广交会等展会平台,帮助扶贫产品拓展市场。
谢谢!
7
第一财经电视记者
武汉实施社区封闭管理后,部分市民反映社区团购存在团购套餐可选余地小、价格偏高等问题,请问目前情况有无改观?
王斌
武汉社区实行封闭管理后,给市场保供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前期一些居民反映团购套餐价格高、个性化不足、一些中小超市存在搭售现象等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生活物资保障组及时提出了改进建议,湖北省和武汉市紧急作出专项部署,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市场供应保障,满足居民多样化消费需求。
一是推出“特价蔬菜包”。2月24日起,武商、中百、中商、沃尔玛、家乐福等五家大型商超面向低收入群体推出“特价蔬菜包”,重量10斤、定价10元。市民可从白萝卜、胡萝卜、土豆、大白菜、卷心菜等品种中任意选择3种组成套餐,政府按“一元菜”相关政策对商家进销差价给予补贴。2月25日,5家商超接收“特价蔬菜包”订单达9万份。为保障市民肉食消费需求,武汉市从2月24日起按照低于市场价15%的价格,通过商超网点向市场投放约1万吨储备肉。
二是丰富团购套餐种类。为了让市民下单订购时有更多选择,指导当地商超增加团购套餐种类,提供自选套餐。如中百超市推出35种社区团购套餐,包括蔬菜、猪肉、水果、粮油、水产、牛奶等12大类,其中仅蔬菜套餐就有5种。
三是拓展线上销售。发布线上买菜攻略,推动盒马鲜生、京东、美团等33家电商平台参与保障武汉“菜篮子”供应,配送范围覆盖全市。25日,33家电商平台完成生鲜物资配送27.94万单,配送重量1500吨。
截至25日,武汉市各区已通过商超对接社区开展团购配送及其他多种方式实现物资供应100%全覆盖。25日当天,全市各类商超接收团购订单18.38万单,比前一日增加5万单。
谢谢!
8
中国经营报记者
近期,一些进口企业反映年前的订单货物照常进来,但国内消费不足,物流不畅,造成货物积压。还有一些餐饮企业自身的压力传导到供应商上,请问商务部有哪些举措帮助进口企业解决当前的问题?
李兴乾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近期一些地方出现部分进口货物物流不畅等问题,包括个别港口存在物流衔接困难,冷库人员复工延迟,导致进口冻肉短期滞留。
针对这些情况,商务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采取了五项措施畅通进口贸易。一是专门下发通知,鼓励企业扩大医用物资和生活用品进口,做好相关组织工作;二是会同相关部门做好进口货物的疏导分流,缓解进口农产品滞港问题;三是简化进口审批流程,进一步提高便利化水平,缩短审批时间,便利企业进口;四是会同相关商协会,积极做好企业信息服务工作,推动行业组织创新优化服务,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帮助企业应对疫情影响;五是支持企业充分发挥外贸新业态优势,利用电商平台,创新进口销售模式。目前,相关工作正在加快推进并已取得积极成效。
谢谢!
9
经济日报记者
在2月24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商务部部长助理任鸿斌表示,将压减全国和自贸试验区的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新版负面清单预计何时能落地?将放宽哪些领域外资准入?谢谢!
宗长青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
今年正式实施的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明确国家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这是我国与国际惯例接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的重大制度性成果,也是国际社会测试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风向标。从2013年第一张外商投资负面清单——上海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开始,7年来,中国政府5次修订负面清单,适用范围也从自贸试验区拓展到全国,清单长度更是由190项,大幅缩减为全国清单40项、自贸试验区清单37项。负面清单修订幅度大、频次高,充分展示了中国政府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的决心和诚意。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扩大开放工作,对修订负面清单工作多次进行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指出,要放宽外资市场准入,继续缩减负面清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对外开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要求,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继续缩减外商投资负面清单。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指出,要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扩大金融等服务业对外开放。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已会同有关部门启动了新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两个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的修订工作。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协调联动,加快工作节奏,尽快按程序公布实施两个负面清单,进一步扩大外资市场准入领域,为外国投资者提供更多投资机会。
谢谢!
10
中国新闻社记者
谢谢发言人,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23日提出,要用足用好出口退税、出口信用保险等合规的外贸政策工具,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请问商务部今后在打通外贸产业链、供应链堵点上将采取哪些举措?
11
AFP记者
近日,有国际企业说因为产业链还没完全复原,在国内无法正常复工。各个地区也有不同的规矩,让公司的人流物流无法恢复运作。对此,政府有何对策?
李兴乾
感谢两位记者的提问!
当前,外贸企业同国内各行业一样,除了面临共性问题之外,还普遍存在接单难、履约难、贸易壁垒增多等外贸领域个性问题。商务部已经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三项应对举措。
一是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精准帮扶企业。我们将在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扎实做好稳外贸工作,以保市场、保份额、保订单为目标,支持外贸企业抓紧复工生产。突出加大贸易融资支持,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和出口退税等合规政策工具作用,协调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恢复产能,特别是产业链上的关键环节和龙头企业,稳定全球供应链。总结推广各地稳定供应链的好做法、好经验,提供法律援助,最大限度减少企业损失。
二是积极优化完善外贸产业链和供应链。推进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发挥重点企业在产业链的龙头带动作用。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完善政策,创新监管,优化流程,发挥新业态在疫情期间的独特优势,打通物流环节。
三是加强同经贸伙伴的沟通协调。在中国加大疫情防控的同时,我们注意到部分国家也出现了一些新冠肺炎病例,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全球产业链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要加强与贸易伙伴的沟通协调,通报最新疫情情况和有关措施,推动世贸组织成员间加强合作,解除不必要的管制,为全球产业链顺畅运转贡献力量。
同时必须看到,这次疫情是一次危机,是几十年来少有的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防控难度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经济社会,包括外贸产业链的影响不可避免。目前,外贸领域复工进展良好,堵点也是存在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供应链企业,特别是中小外贸企业资金融通不足;二是贸易运输“大动脉”和“微循环”正在快速恢复畅通过程中,部分原材料、零部件和最终产品交付存在延迟现象;三是部分国家对我采取人员、贸易等限制措施,对双边贸易开展造成影响。
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商务部正全力强化财税、金融、保险领域的稳外贸举措,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有序恢复外贸生产运营秩序,商务部将突出四个政策着力点,解决当前问题:一是及时足额实现出口退税,切实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二是扩大外贸信贷投放,满足贸易融资需求,对有市场、有订单的企业实现应贷尽贷,确保履约,通过优先保障外贸资金链来畅通产业链、供应链。三是切实扩大出口信用短期险覆盖面,促进费率合理下降,有效服务外贸发展大局。四是加大对外工作力度,协调相关国家科学理性看待疫情影响,不采取过度贸易限制措施。
谢谢!
高峰
由于时间关系,下面再回应最后一个问题。
12
环球时报中文版记者
1月份全国CPI达到了近年的一个峰值,为5.4%,目前各种食品价格尤其是蔬菜仍有上涨趋势,不知道这样的涨势会不会持续,还是会在供应加大之后逐步回落呢?
王斌
正如您所说的,今年1月份CPI上涨5.4%,涨幅有所扩大。我们分析认为,1月份CPI上涨具有结构性、时段性特点。其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是春节及翘尾因素。从以往规律看,春节期间居民消费需求旺盛,蔬菜、肉类、水果等食品价格会出现一定幅度的上涨。今年春节在1月份,去年在2月份,错月的影响导致去年对比基数较低,翘尾因素使CPI同比涨幅扩大。
二是猪肉价格较高。由于非洲猪瘟导致生猪产能大幅下降,我国的猪肉价格还处于高位,进而推动了CPI结构性上上涨。1月份猪肉价格上涨116.0%,影响CPI上涨约2.76个百分点。
三是疫情推高成本。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一些地区人工短缺,交通运输、防疫防护等综合成本上升。比如,货运的运费同比上涨了近1倍左右,货运司机的费用上涨5-7倍左右。
随着国家出台的减税降费、复工复产扶贫解困、畅通物流促进农业生产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逐步落地见效,加上天气逐渐转暖,主要农产品生产供应增加,价格会稳中回落。
据商务部监测,目前各地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和价格总体稳定。2月26日百家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粮食、食用油批发价格与前一日均持平,比1月底分别下降0.9%;猪肉、牛肉批发价格比前一日分别下降0.5%和0.1%,比1月底分别下降0.1%和上涨0.9%;白条鸡、鸡蛋批发价格比前一日分别上涨0.2%和0.4%,比1月底分别下降8.5%和15.1%;30种蔬菜批发价格比前一日下降1.1%,比1月底下降4.8%;6种水果批发价格比前一日上涨0.1%,比1月底上涨2.4%。
谢谢!
高峰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对于媒体朋友们关心的其他问题,我们将在会后通过其他方式予以积极回应。谢谢三位发布人,也谢谢记者朋友,谢谢大家!
原标题:《商务部召开例行发布会,近期有哪些经贸热点值得关注?》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