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耶鲁毕业,90后香港女孩成为“新青年”的公益引路人
撰文 | 王 慧
编辑 | 肖 泊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社会创新家(social_innovator)
26岁时,刘青榆登上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杰出青年榜。
由她联合创立的教育类社会企业“益启慈善”(Philanthropy in Motion,以下简称PIM),通过为青年人提供教育、资源和人际网络,让他们能够成为社会领导者和有效的创变者,至今已经影响了上千名青年公益人。
十年前,香港高中生刘青榆发起了自己的第一个公益项目,关注领域是女生助学。她当时还不了解什么是专业公益,也没有想到,这会成为自己之后难以割舍的使命。
这一代的青年人是很有力量的——对于这一点,刘青榆深信不疑。
为了帮助他们了解并寻找途径进入公益行业,刘青榆从“模拟基金会”工作坊起步,将公益教育一步步注入学校体系,并将视野扩展到全球,为关注社会事业的青年人搭建了一个可以互相交流、学习的国际平台。
1
“我们的钱会被用在哪里?”
刘青榆出生于香港一个中产家庭,从小就被父母带着参加了很多慈善活动。
16岁那年,因为关注到广东农村女孩辍学严重的问题,她和老师同学发起了一个农村女生助学项目,为上不起学的女生筹集奖学金。
“但那时候其实只是单纯地关注社会问题,对公益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并不了解。”刘青榆告诉《社会创新家》。
转变发生于刘青榆在耶鲁大学求学期间,本是经济专业的刘青榆偶然接触到一门关于公益创投的选修课。
“我第一次了解到原来公益是一个行业,是可以职业化的。怎么筹款、基金会如何运作都是需要专业学习的,而且很多人已经投身于此。”
更令刘青榆兴奋的是一门体验式慈善战略课。学校会为学生们提供10万美金的基金,让他们通过研究和讨论,决定把这些钱用在哪些公益组织身上。
“你会发现你看问题的角度一下子就不一样了,以前都是作为筹款方去筹钱,但是在这门课里,我们变成了资助方的角色。”
刘青榆意识到,很多青年人和自己以前一样,对公益的内涵不甚了解。虽然关注社会问题,但受限于环境和资源,他们基本没有什么途径进入公益行业。
她觉得自己可以做点什么。毕业回国后,刘青榆先后发起了多次小规模的讨论活动,模式参照在耶鲁大学时的公益创投课程,大家讨论决定钱应该投向哪里。
“模拟基金会”讨论
“效果比预想中要好,大家都觉得很有意思。”刘青榆考虑,或许可以把它做大。
为了获得启动资金,刘青榆决定众筹,并开始通过写邮件的方式发动身边的朋友、家长、老师捐款。
“当时很多人问我们,你可以告诉我你们要把钱捐给哪个公益组织吗?”刘青榆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摆摆手笑道,“我们只能回答,我们也不知道,这要由一群青年人共同讨论决定。”
回复的人中,还包括阿里最早的投资人之一、同为耶鲁校友的蔡崇信。
收到回复时,距离发出邮件已经过去半年。蔡崇信约刘青榆和PIM的另一位联合创始人Connie leong一起吃个饭,谈了三个小时。
刘青榆说,蔡崇信当时没有明确表态,只是告诉她们,公益这个行业发展还不成熟,要想清楚究竟要不要做这件事。如果想继续做,可以把阿里巴巴基金会介绍给她们。
“那时候(刚创业)热情比较大,其实没想太多,就觉得如果做不成,大不了再接着读书或者转到别的行业。父母也觉得,就当做人生的MBA好了。”刘青榆边说边笑着耸了耸肩。
完成资金的筹集后,PIM的首个项目——“模拟基金会”正式上线,其中包括8周的线上课程和1周的线下学习。
2
公益+教育
在美国的教育体系中,上百所学校都有公益教育课程。但据刘青榆了解到的情况,中国有公益教育课程的学校只有20所左右。
刘青榆觉得,应该从教育着手,至少先让青年人了解什么是公益。
“很多青年人可能刚踏入社会,能力、资源不是很充足。但公益不一定是成功后再去做,我们希望给这些年轻人一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鼓励这些年轻人从现在开始就give back。”
刘青榆的想法得到了支持,美国、香港的教授和内地的公益人纷纷参与进PIM公益课程的设计。
课程不再局限于公益创投,而是慢慢扩展到了筹款、咨询、社会创新、公益创业等专业公益知识。
为了让PIM实现自我造血,刘青榆并没有把课程免费提供给大家。她希望把PIM做成一家社会企业,做出让大家认可的课程。
北大成为PIM在中国内地的第一个合作伙伴,很快,这些课程也成功进入了国内的另外一些大学。
不同于一开始简单地运营小型社区,当机构一步步壮大,刘青榆面临的挑战在逐渐升级。“我要一直想着,怎么维持机构的发展。”
幸运的是,学生们的反馈不错,这鼓舞了刘青榆做下去的信心。
“申请的学生里,有工程专业、传播专业、外语专业......大家的背景很多元,但你恰恰可以看到,这一代青年人(整体上)对社会问题是很关心的。”刘青榆对《社会创新家》说。
刘青榆相信,好的公益教育应该挖掘学员内心的真正需求
她认为,单纯的理论学习是不够的,她希望学生们都能真正去完成一次公益课题的落地,在项目中“边做边学”。
PIM的团队成员中,很多都有教育行业背景,他们希望不止给学生提供好的公益知识,也要提供好的教育方法。
课程一开始,老师们会引导学生讲出自己对什么社会问题最关注。
“我们要挖掘出他内心真正的渴望。公益不是很容易做的,只有他对一个社会问题是真的很关注,他才有可能在公益行业坚持比较久。”
在PIM的课程中,很多学生团队开始了自己的“公益初体验”。
让刘青榆印象深刻的是一支北外的学生团队。这支学生团队的创始人曾经深入非洲的难民窟,所以很关注非洲的难民问题。
在PIM的实践项目中,他尝试做了一家中非旅行社,用ecotourism(生态旅游)的方式去帮助当地的难民,比如给一些难民提供做导游的工作机会,帮村子里的妇女卖手工艺品等等。
“这样的公益模式不是很新,但你可以看到,这些学生是有国际意识的,而且他们已经开始在非洲找合作资源,着手去做这件事了。当真正受到内心欲望的推动时,大家的行动力是很强的。”
3
双向的社会创新交流
和青年人接触越来越多,PIM关注到,其实很多青年人都想丰富一些国外的见识。
基于此,PIM开始探索国际的交流项目,组织青年人去往不同的国家探访、学习社会创新项目。项目不止面向在校学生,也面向大约35岁以下的公益人或社会创业家。今年去到的城市是北京、卢旺达、旧金山和印度。
PIM在印度开展国际交流活动
在一些人看来,刘青榆做国际交流项目的资源优势得天独厚。
刘青榆坦言,因为团队整体都有国际背景,所以连接资源对他们来说确实不难。但刘青榆觉得,国际青年教育项目的关键,是能否设计出一个好的实践项目,并非是资源的连接。
刘青榆举了一个例子,PIM之前在印度开设的项目中,学员们不止探访了印度做影响力投资的公司和社会企业,而且在当地找到了四家初创的社会企业,帮他们梳理投资战略计划和商业计划,以便更好地对接到投资人。
类似的国外学习项目,在当地驻留时间基本只有一周,要让学员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得到锻炼、有所收获,对团队的考验很大。
“我们的重点不在探访,探访其实很简单,一些留学机构可能也可以做。我们更看重最后有没有output。”刘青榆强调。
这种交流并不是单向的。
除了PIM创始人,刘青榆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盖茨基金会和联合国SDG合作的Goalkeeper(全球守卫者)项目的会员和代表中国的顾问委员。
2015年,联合国正式宣布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包括实现性别平等、保障饮水、消除贫穷与饥饿等,号召全球各方力量联合起来,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Goalkeeper所做的,就是连接更多的青年人、学校、企业推进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PIM所做的青年公益教育和Goalkeeper的倡导不谋而合。在刘青榆看来,可持续发展目标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但很多时候大家可能体会不到它的重要性,或者是很难去回应。而青年人就是很好的一个去发出声音、做出改变的群体。
在一些目标的推进上,中国已经有很多创新的尝试,比如改善气候变化等等。刘青榆希望,能通过国际交流项目,把中国的社会创新也介绍给其他国家。
“所以我们的国际交流项目其实是双向的,我们了解当地的创新,也会给当地人介绍中国在发生哪些社会创新。”刘青榆说。
4
有使命感的职业
让刘青榆欣喜的是,PIM公益教育的模式正变得“可复制”。
一位PIM学员对课程十分认可,到普林斯顿大学学习后,他和导师将PIM的课程做了本土的优化,供美国的学生学习。
PIM帮忙联系中国的社会企业,学生们和这些社会企业互相交流,并给他们提供咨询服务或者资金支持。目前,该项目已经进行了三年。
今年3月份,PIM和敦和基金会合作的“菡萏行动”正式启动。有意向完善公益慈善学历教育的院校或其他机构,评选通过后,将会得到PIM和敦和基金会提供的30万元资金支持。PIM还会分享自己的课程、专家资源,帮助机构完成对授课教师的培训。
刘青榆期待着,一年的项目期结束后,能给国内公益专业人才的培养带来一些改变。
做PIM初期,支撑刘青榆的是一个个青年人的点滴变化。如今,经历了5年的发展,刘青榆渐渐意识到,青年公益教育任重道远,形成collective impact(集体影响)很重要。她希望未来可以连接更多的高校、企业和其他青年公益教育机构,共同把青年公益教育做大。
很多人问过刘青榆一个问题,给青年人做公益教育,但他们以后不做公益怎么办?
PIM的学员确实没有全部进入公益行业,但刘青榆觉得,公益并不是在公益行业才能去做。从PIM出来的学员,有的去了政府,做影响力投资的研究;有的进了科技或金融公司,在公司内部和同事发起社会创新的讨论或者小项目......他们都在各自的行业里影响着社会创新。
PIM氛围轻松的线下讨论
“我的父母一开始也不太清楚公益事业究竟是什么,但是受我的影响,他们慢慢有了解,而且现在还会帮我。像我妈妈是做纪录片的,她后来还会来帮我拍一些短片之类的东西。我觉得公益可能就是要这样去慢慢影响身边的人吧,让他们了解,每个人都可以担负起做公益的使命。”
公益圈里,时不时会传来“XX离开公益行业”的消息,刘青榆觉得,这并不一定就是坏事。
“有一个词叫‘Mission-driven career’,意思是有使命感的职业。只要能抱着公益的使命,那到不同的行业实践,其实也挺好的。”
而对刘青榆自己来说,现在的愿望依然是把青年公益教育做好。
“我还是会一直在这条路上,可能未来形式会变,但使命不变。”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