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什么是“气溶胶传播”?如何做好防护?
宋丹騑 上海市同济药学服务
2020年2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以下简称“第六版”),根据其发布的具体内容,传播途径将“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改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接触”前增加“密切”二字。增加“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中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那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气溶胶”?什么是“气溶胶传播”?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如何做好防护?
首先,“气溶胶”是指悬浮在气体介质中的固态或液态颗粒所组成的气态分散系统。这些固态或液态颗粒的密度与气体介质的密度可以相差微小,也可以悬殊很大。气溶胶颗粒大小通常在0.01~10um之间,但由于来源和形成原因范围很大,例如:花粉等植物气溶胶的粒径为5-100um、木材及烟草燃烧产生的气溶胶,其粒径为0.01-1000um等。颗粒的形状多种多样,可以是近乎球形,诸如液态雾珠,也可以是片状、针状及其它不规则形状。从流体力学角度,气溶胶实质上是气态为连续相,固、液态为分散相的多相流体。天空中的云、雾、尘埃,工业上和运输业上用的锅炉和各种发动机里未燃尽的燃料所形成的烟,采矿过程、采石场采掘与石料加工过程和粮食加工时所形成的固体粉尘,人造的掩蔽烟幕和毒烟等都是气溶胶的具体实例。
其次,那什么是“气溶胶传播”呢?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在空气悬浮过程中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的核,形成飞沫核,可以通过气溶胶的形式漂浮至远处,造成远距离的传播。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气溶胶传播”≠“空气传播”,气溶胶感染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并不是很多人误以为的“空气传播”。气溶胶主要存在于密闭空间,在不通风的密闭空间内要格外注意。譬如电梯、飞机、影院等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当通风条件上去,病毒稀释到一定程度,风险自然降低。那么,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做好防护工作呢?如果是在常规临床护理、一般的工作生活条件下,采取正确佩戴口罩的飞沫传播防护措施,是足以满足保护普通公众,而不被感染的。虽然气溶胶的传播距离比飞沫更远,但浓度低很多,所以致病力大减。同时,公众应尽量避免前往密闭空间,多开开窗进行自然通风,病毒稀释到一定程度,风险就很低了,勤洗手、勤擦洗、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在这里,特别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电梯间通风很差,又是小空间,一定要戴口罩、小心触摸!原标题:《“气溶胶”究竟是个什么东东?》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