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长三角议事厅︱从全球产业链视角看尽快复工复产的重要性

曾刚 易臻真
2020-02-24 10:08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近期,从中央到地方,均出台了诸多硬核政策助力企业复工。但各地复工仍面临种种障碍,不少地方有效复工率仍然过低。据报道,截至2020年2月14日,全国平均复工率仅为42%。防疫物品不足、员工到岗率低、物流不畅等复工堵点的背后,是中国百万亿GDP的经济规模高度依赖于大规模人员迁移、高效的市场配置和广泛的国际间、区域间、产业间、企业间及个体间的密切协作。

当下,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缺一不可,且都不轻松。疫情防控关乎生命,复工复产关系生计。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当中,有220多种工业产品中国的产量占居全球第一。在“战疫”之下,只有切实做好企业复工复产的制度环境建设工作,才能确保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不变,从而稳定维系全球的经济发展。

企业复工复产事关国家命运和世界繁荣稳定

中国制造业已经成为全球价值链重要组成。这次新冠疫情的爆发,导致全球大部分制造业企业受到严重冲击,涉及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据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战略所官方微博,日产、苹果、现代汽车、奔驰中国、日立电梯、富士康、本田、上汽通用、博世、三星、LG……世界上众多大型跨国公司都因为武汉新冠病毒疫情被迫停产或者减产。

首先,疫情破坏了全球的供应链。一时间,新冠病毒极大地干扰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材料消费国,中国很多商品进出口面临风险:近期中国石油需求暴跌了20%,炼油厂运营缓慢,液化天然气、煤矿保持关闭,农产品卡在港口等等。这一现象已在全球各地发生连锁反应。拉丁美洲对中国的原油销售停止了,船舶在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地被隔离,俄罗斯最大超市Magnit暂停从中国进口蔬菜和水果,埃及禁止从中国进口洋葱,同时对从亚洲国家(地区)进口的所有食品加强管制,土耳其、约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也已暂停了从中国进口全部或部分类型食品……

与此同时,新冠病毒限制了社会流动并带来了大量货物的积压。这直接影响了工厂的生产,供应链呈现了全球一损俱损的局面。仅以武汉市东风大道为例,这里聚集了近2万家企业,营收总和达到万亿级。其中包括7家整车企业,12个汽车总装工厂,500多家零部件企业,每年汽车产量过百万。由于中国的供应链中断,法国雷诺汽车(Renault)韩国子公司RSM在釜山的工厂只能间歇性停产。供应链上的张力,使各地的工厂开始吃紧,从中国各地辐射到韩国、日本等近邻,然后进一步渗透到欧美。

其次,中国制造正在遭受来自欧美的全面挤压。美国总统特朗普一直挤压中国制造供应链的外溢。去年,他曾下令让美国企业都搬回本土。美国国防部在2018年10月份出台的《美国制造业供应链弹性与脆弱性》报告中详细地指出了中国供应链对美国工业的损害。上个月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在接受Fox电视采访时说此次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将有助于制造业回归美国,有助于特朗普履行竞选时最重要的承诺,即把就业机会带回美国。此外,新年伊始,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VDMA)发表了一份《中国对手:贸易政策工具新调整》的报告,呼吁德国和欧盟审查欧盟的贸易政策以应对中国的新形势。VDMA负责人指出中国已不再是发展中国家,建议欧盟不能再对中国提供发展援助及优惠政策。中国制造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这里面既有来自美国的挤压、欧盟和日本的警惕,也有东南亚各国的虎视眈眈。这些力量将影响中国制造的集群优势。

最后,冲击将从供应链向产业链上下游传导,产生二次甚至多次叠加效应。此次疫情之所以能打乱全球制造业,是因为中国经济在全球GDP中所占的比例已达到16%,是2003年SARS时期的4倍。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2018年已占据全球制造业30%的产值,向世界各地输出大量关键的零部件和工业服务。中国是世界第一的机电产品出口国,是全球第二的机械出口国。全球光伏产品50%都是在中国生产的。

同时,中国已是全球先进制造业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研发投入全球第二,制造业领域的创新大都离不开中国。作为全球工业品领域最大的市场之一,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电动车销量占全球60%以上,最大的机器人市场,最大的机床市场,最大的集成电路市场,也是最大的电气产品市场……中国的工业产业链不断汲取着来自于世界巨头们的先进技术和产品,然后又源源不断生产各类产品输送至全球各个角落。此次疫情对全球产业链的影响可想而知。

产业链的松动将带来持久的风险,国外制造商会迫切寻找中国制造的替代者。我们所受到的冲击,也已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更是一场全球危机。据此,优先复工、有序复工势在必行。因为这已不仅仅关乎中国自身的发展,而是全球的共同目标,更是中国对世界的责任所在。

构建企业复工复产有序、安全环境的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2月3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指出,党中央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都要完成,不能有缓一缓、等一等的思想,要加大企业复产用工保障力度,组织重点行业农民工及时返岗复工。为此,需要降低地方政府领导推动复工复产的政治风险,做好复工复产员工的后勤保障服务工作,妥善处理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其一,降低地方政府领导推动复工复产的政治风险,消除其顾虑。最近网上流传一个段子,其内容是分别从地方领导、企业老板及职员三方的利益取舍来分析各自复工与否的选择,结果“聪明”的领导会选择不复工,而“聪明”的老板和员工都会选择复工。尽管段子内容不够严谨,但它解释了企业老板、企业员工乐于复工复产,而地方领导对此顾虑重重的原因。建议上级部门从关心、爱护的角度出发,加强对地方防疫的专业指导、辅导,帮助地方领导防范复工复产新冠病毒扩散,遇事冷静、人性化处理,降低、分担地方领导复工复产后地方疫情反复的政治风险。

其二,借鉴武汉“方舱医院”思路与经验,做好复工复产员工的后勤保障服务工作。目前不少企业难以有效解决复工复产后外地员工14天隔离期的衣食住行问题(大部分地方政府要求,但企业难以为每位员工安排一间宿舍、分餐、戴口罩等),导致部分企业基于成本考虑而放弃复工复产计划。为此,建议借鉴武汉“方舱医院”思路和方法,由地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出面组织协调,利用企业周边的会议中心、展览/展示厅、空闲仓库、员工宿舍等空间资源,建设临时员工集中隔离生活区,并从社区医院、职工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抽调临时医务人员,集中采购口罩等防疫物质,统一安排职工的衣食住行,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后员工的生活保障,让企业经营者能集中精力抓好企业生产管理,同时也能确保企业所在地的防疫需要以及保障外地员工复工复产后的身体健康水平。

其三,建立容错机制,妥善处理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从国家卫计委近期公布数据来看,湖北以外省新增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数呈现逐日下降态势。建议各级政府在进行疫情风险评估后,适时降低地方应急响应等级,甚至退出应急模式。同时,在政策文件中要减少“既要又要还要”式的模糊性,进一步完善容错机制,更多地展现上级领导、媒体舆论对复工复产地方领导和企业经营者、企业员工的关心、关怀和宽容,明确鼓励地方领导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理性看待复查复工过程中出现的新增疑似病例与确诊病例。只要新增病例是偶发性的,且在可控范围内,除对相关企业和密切接触者进行严控外,建议不贸然采取影响区域内整体已有复工工作进度的行动。

(作者曾刚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中心/曾刚工作室主任、上海城市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终身教授;易臻真系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副教授。)

--------

“长三角议事厅”专栏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市创新基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中心和澎湃研究所共同发起。解读长三角一体化最新政策,提供一线调研报告,呈现务实政策建议。

    责任编辑:吴英燕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