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唐家弄、王家宅、谈家桥、童家浜,这些老闸北俗地名,侬晓得伐?

2020-02-24 20: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张渊源 上海老底子

例言

原闸北区位于上海中心城区北部,因位于老闸和新闸以北而得名。早在清末就已设置第一个市政建设机关闸北工程总局,1927年上海特别市成立之初设置闸北区,2015年与原静安区“撤二建一”后融入新的静安区。作为上海市区的北大门,老闸北拥有极为丰富的地名文化宝藏:老北站、蕃瓜弄、唐家弄、王家宅、谈家桥、童家浜……这一回,盘点一下老闸北范围内的老地名。

老闸

1880年时的老闸桥

位于老闸北南部,南起吴淞江,北至天潼路,东自山西北路,西迄甘肃路。系由老闸市演化得名。清嘉庆时期称老闸市,至民初称老闸镇。民国《上海县续志》载:“同治元年建同仁保安堂于老闸镇。”老闸镇以老闸街为主体,该街原长500米,东接老街(今山西北路南段),西迄甘肃路,为清康熙至光绪年间粮食、地货集散地,因租界当局建山西北路时纳入老街,后建造福建北路和天潼路慎余里,又将老闸街逐段纳入,余下仅存50米长的一段,被史界称为老闸镇残体。20世纪20年代旧镇与城市已融为一体,区片形成,后逐渐为道路地名所代替,即以称呼老闸街为主。原老闸街40号曾为闸北区公所所在地,现建筑与街道均已湮没无迹。

1980年代的老闸街

新闸

1916年建成的新闸桥

位于老闸北南部。大致范围为南起吴淞江,北至新疆路、共和路,东起西藏北路,西迄原长安西路。以吴淞江上原有新闸得名,清代中叶由市集演化成的区片。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吴淞江金家湾(今乌镇路桥西侧)建新闸,并建浮桥,此为吴淞江上第一座浮桥,成为嘉定、太仓、宝山诸县陆路通上海的要道,后在新闸南北形成市集,清嘉庆时称新闸市(嘉庆《上海县志·市镇》)。新闸以北的老街位于今曲阜西路和原长安路东段,是粮食、建材、地货、柴草集散地。光复路盐库处原来是清政府所设的官盐堂,上海地区民用食盐在此供应。老街上还有钱恒泰米店、恒昌碾米厂、张振泰酱园、竹木行等商肆和榨油作坊。吴淞、江湾、真如、大场、上海诸镇商贩来此贸易。光绪廿六年(1900年)闸北开辟商埠后,新闸市逐渐城市化,称新闸镇,地境筑道路,将老街东段纳入库伦路(今曲阜西路和乌镇路),中段纳入大统路、长安路,西段纳入光复路。大统路与光复路交接处成为米行米店集中地,光复路成为竹木行集中的一条街,有42家竹木行,还有四行仓库,长安路有缫丝厂14家。旧镇与城市已无可分辨,区片形成。宣统时期仍称新闸镇。1916年跨吴淞江建成跨河钢桥即以新闸命名为新闸桥,后以道路名称逐渐代替旧镇名。现曲阜西路和长安路东段均已拆迁。

新闸老街遗存——曲阜西路(2009年)

闸北

位于老闸北中部以南的广大区域。大致范围为东自河南北路、东宝兴路,西至吴淞江、沪太路,南起吴淞江,北至柳营路。康熙十一年(1672年),吴淞江原二坝处建石闸(后废),雍正十三年(1735年)又在旧闸西三里新石闸俗称老闸、新闸,两闸以北地区在1900年始出现“闸北”之名称,民国年间“闸北”也称“沪北”,如1916年设立有沪北工巡捐局等机构。1949年后,“闸北”一直是闸北区的代称。20世纪20年代,境内工商繁荣,宝山路和大统路一带已成为两大繁荣中心。30年代两度遭到日军炮火破坏,后地境内形成大片棚户区。1949年后,改造了部分棚简屋地区,新建火车站、道路、桥梁和高层、多层商业与住宅建筑群。至80年代,仍有大量里坊弄和棚户简屋,居民较为密集。现已随旧区改造成为苏河湾开发的核心区域。

1916年设立在闸北的沪北工巡捐局

唐家弄

1947年地图中的唐家弄一带

位于老闸北南部偏东。大致范围为东起山西北路,西至浙江北路,南自苏州河,北至七浦路一带。以天潼路(原东唐家弄)为轴心,两侧分布着老唐家弄、新唐家弄、西唐家弄、北唐家弄等7条总弄、28条支弄和14条旧里坊弄,占地0.1平方公里。地境原是农田、荒地。约在1860年前后,唐姓商人在今天潼路799弄中段始建住宅,称唐家弄。1880~1910年间,其四周陆续新建一些里弄,渐分老、新、东、南、西、北唐家弄,于是“唐家弄”成为指称这一大片地域的习称地名。光绪九年(1883年)巨商徐鸿逵曾在今天潼路814弄处建徐园(又名双清别墅),是境内著名园林。20世纪初,唐家弄一带已形成规模较大的居民聚居地。至30年代,唐家弄改建为天潼路,逐渐成为商业街,境内有茶厂12家,还有旧铁业同业公会(在七浦路161号)、石粉业同业公会(在原福建北路20弄9号)、冶银公所(原泰丰里内),以及河北大戏院、天潼大戏院。众多的企事业单位虽有具体地址,而均习称在唐家弄。

徐园门楼遗存(2011年)

80年代,境内主要居民住房仍为二层石库门楼房,沿街设有商店,有前卫食品店、浙江烟酒店、五十一粮店、竞成南货店、福建北路菜场等。如今,唐家弄地区已经被列入“苏河湾经济开发区”,旧区改造后将以全新的面貌示人。

唐家弄一带知名里弄泰安里和慎余里(2011年)

北市场

旧时北福建路(今福建北路)一带的米业市场

位于老闸北南部。大致在吴淞江北岸、沪宁铁路、西藏北路、长安路西段之间。是20世纪30年代本市两大米市之一。清末,新闸桥北吴淞江沿岸及大统路已有米行,米店十余家,规模不大,还兼营稻草。民初,闸北设市后,市场兴盛,人口增多,米行日益发展。1921年后成立北市米业公会,会址在长安路63号。至20年代米行已增至数十家。当时为米行运输的独轮小车,仅新闸桥北一带,日有五六百辆之多。抗日战争初期,米业北市场曾迁往租界内青莲阁茶楼交易,不久仍返原处。北市场更加兴旺,其范围向北延伸,光复路中段、长安路东段米行比较集中。还有在附近道路上亦开设米行,如恒丰路、恒通路、乌镇路、华盛路、共和路、汉中路均有米行、米店,全境共100余家,日成交量上万石。北市场名闻全市,日销量高于南市场,区片形成。米行初创时,最早为常锡邦开设的钱恒泰,业主钱允利(曾任闸北市市长)。其他尚有德盛、协义恒、恒德丰等米行,经营苏、锡、常粳米。也有安徽帮开设的米行,以经营安徽籼米。资金浓厚,规模较大的米行,发展成碾米厂,从代销扩大到自采,加工,批发业务,如振兴、中和、晋昌等碾米厂。日伪时期粮食实行统制,市场起了变化,经营批发业务的米行全部倒闭,仅存另售商号。北市场的地名随之消失。现今有以北市场名称所设居委会和住宅小区。

1980年代地图中以北市场命名的居委会

三层楼

1980年代地图中的三层楼居委会辖区周边

位于老闸北南部。大致范围东起康吉路,西至长安路,南自普济路,北达天目西路。三层楼建筑属原四安里一部分。这里原是一片荒地。1930年在恒丰路裕通路西侧建三层楼房43幢,是闸北匪南部唯一的三层高建筑,标志性强,建成后附近居民即称之为“三层楼”。底层为店面,当时有七家商店,经营中药、京货、豆腐、理发、酒菜。区片西部有益丰搪瓷厂等数家工厂和通济渡口,南部为缫丝厂集中地,北靠铁路麦根路货栈。裕通路口有菜场,也是闸北早期的一个繁荣地段。1937年抗战爆发,境内大部分建筑被毁,唯独三层楼房完整无损。沦陷后,难民在周围废墟上建棚屋,居民再度聚集,“三层楼”遂成为附近一带地域的习称地名。抗战胜利后,居民剧增,附近一些工厂复业,公共汽车设站即名“三层楼”。1949年后,附近增设两所中学,一所小学,恒丰路上建立了一些企业事业单位,侧旁有裕民菜场及农贸集市,三层楼靠街面有照相馆、药店、百货店、饭店等等。习称沿用至今,所在居委会即以习称命名。

三层楼修缮前后

蕃瓜弄

蕃瓜弄棚户旧貌

位于老闸北南部。在天目中路与大统路交会处东北。以原俗称里弄名命名。该地19世纪末有自然村姚家宅桥,后形成区片。在20世纪20年代时,曾有致富里等12条旧式里弄和海昌公所、通和布厂等;桥南有条小街,商店颇多。抗战时期建筑物全部被毁,后江淮难民来此聚居,并种南瓜(俗称蕃瓜)为食。当时,曾产有一特大南瓜,茎蔓卷曲似龙须,果面瘤状似龙眼,人称蕃瓜龙,因视为吉祥物遂以其谐音称该聚居地为蕃瓜弄。1965年建成多层住宅楼,是本市第一批改造棚户区所建的居民住宅楼群,也是本市第一个五层楼房的新村。共拆除棚屋1679户;新建楼房57幢,占地6.05公顷,建筑面积69000平方米,居住面积36761平方米。村内遍植花木,设小学、托儿所各1所;北部保留有棚屋残迹,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旁设外宾接待室。村外沿大统路有银行、书店和食品店、理发店等;靠天目中路为绿化地带,铺花砖,置石凳,并有滑梯、爬梯等儿童游乐设施。东侧近南北高架路天目路立交(转盘);西侧有大统路非机动车下立交。

刚落成的蕃瓜弄新村住宅

北站

沪宁铁路北站旧影

位于老闸北东南部。大致范围南起海宁路,北迄中兴路,东自河南北路、武进路(西端)、罗浮路、宝通路、宝山路、东宝兴路,西抵浙江北路、会文路。沪宁、沪杭铁路横贯中部。面积约0.8平方千米。曾是本市陆上交通枢纽和本区的商业中心所在地。1909年沪宁铁路通车设车站后逐渐形成。得名于沪宁铁路上海北火车站之简称。1898年至1909年,淞沪铁路、沪宁铁路先后设上海北火车站于宝山路两侧,地境转向城市化,区片逐渐形成。1916年,沪宁、沪杭甬铁路两线接轨,上海北站成为上海陆上交通枢纽。当时区片范围大致为南至安庆路,北至宝兴路、宝通路、永兴路,东至罗浮路、河南北路、武进路,西至浙江北路、王家宅。1931年前,宝山路上为旅客提供“吃、住、带”的中小店铺林立,特别是东南部,有较大的协大祥绸布店、德隆烟草公司、宝华楼酒菜馆、聚商馆酒楼等;河南路上有银楼、参茸行等;天目东路南侧及浙江北路上有托运、报关行21家和不少小旅店;沪北公共汽车公司、华商公共汽车公司和锡沪长途汽车公司等3个运输单位在附近设站,其站名均称“北站”;租界内有3条电车路线,于界路(今天目东路)设站,其站名亦称“北站”。北站的名称成为这一地区的指称。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中北站被日军炸毁,战后重建。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虬江路以北大部分又化为灰烬,区片北境缩小,其范围南越安庆路,北临中兴路,西近会文路。1949年后,区片随着上海北站客运量激升而扩大,天目东路、宝山路、虬江路、鸿兴路形成一组为旅客服务的商业街,俗称“北站一条街”,商店多有直接以“北站”命名的,区片地域中心建置北站街道。1987年底起,新建的铁路上海站代替上海北站后,地境便不如以往繁荣,但区片习称已久,居民仍称此处为北站或老北站,地名沿用至今。

1980年代北站一带鸟瞰

王家宅

位于老闸北东南部。大致范围在王家宅路两侧和东端,系北站区片内的小区片。太平天国时期形成王家宅自然村,居民以种菜和手艺为业,居住平房。1898年淞沪铁路通车后,村庄扩大,有王、张、周、李、梅五大姓居住。1909年沪宁铁路通车,上海北站建立后,众多工商人士竞购土地,兴办各种企业,这一带逐渐形成小工业区和居民密集的聚居区,各单位都以王家宅作为唯一通讯地址,如延绪山庄、南海邑馆、广肇医院、精武体育会以及仁和雪茄烟厂、福茂肥皂厂、科学仪器厂、震旦制药厂、恒泰厂等。1916年,虽然虬江路、交通路、王家宅路、会馆路、民德路等都已开辟,但当时的湖州会馆、天主堂和康爱布厂、森和风琴厂、大纶丝厂、保昌总茶厂等仍以王家宅作地址,因广泛使用,“王家宅”渐成这一地域的俗称,境内建成老式里弄近20条,居民大增,农民都进入铁路、码头和各个工厂做工。在人们交往中,地名使用频率极高。20世纪30年代因遭日军两次破坏,成为棚户区。1949年后,区片面貌有较大变化,东南部均为上海铁路局和上海铁路分局所使用。民德路两侧为上海铁路分局及其列车段、工务段,并有局东村、局南村、局西村、局北村等铁路职工住宅楼;北部虬江路上有铁道医院门诊部和一幢14层高楼。由于铁路名声盖过“王家宅”,现区片指称范围已缩至王家宅路两侧的旧住宅区及周边一带,地名沿用至今。

王家宅路老宅(2011年)

大洋桥

位于老闸北西南部。大致范围为东起恒丰北路,西傍交通西路,南自交通路,北靠中华新路。1905年沪宁铁路开始筑上海至南翔段时,建彭越浦上钢架铁桥,俗称“大洋桥”。1918年此桥北侧又建一石桥,名普善桥,但因离大铁桥很近也被称作“大洋桥”。这里是交通要道,逐渐形成市集,人们便指称这一地区为“大洋桥”。20世纪30年代时,居民不断增多,在此建简屋、草棚。1949年后,居住条件有所改观,彭越浦西岸普陀区境内有部分新建居民住宅楼,称大洋新村。如今,彭越浦东岸一带简屋,包括地梨港路沿街已悉数拆除,新建高层居住区将陆续建起,地貌将发生巨变。

今日大洋桥一带

严家阁

严家阁一带严氏家族墓葬分布示意图和严南野墓志铭拓片

位于老闸北东南部。亦称严家角。大致范围在东起东宝兴路,西至和田路,南自中华新路,北达青云路。明初有湖州严姓商人在此定居垦荒,经过严姓子孙代代经营,至明嘉靖年间,形成规模相当大的自然村,称严家角。清末民初,这一带修筑有和田路、严家阁路(今芷江中路)、止园路和天通庵路等,商人到此置地设厂开店,东南部有商务印书馆、东方图书馆、国光制片公司;西部设止园、粤商花园(今市传染病医院)。20世纪20年代,北部设新中动力机械厂、上海大学、肇和中学等,中部建光明新村、宝华里等十余条里弄。居民多数成为职工,有的外出开店设厂,部分仍以种菜为业。30年代日军两次入侵,境域大部分遭炮火炸毁,大量严姓居民外迁。1949年后,境内面貌改观,严家角老居民点外围新建筑年有递增。60年代前后,设有芷江中学、上海市十七中学、上海眼镜二厂、上海机床电镀厂、上海玻璃器皿二厂、华东电子仪器厂等;西部建止园新村等大片新住宅,区片范围缩小至现今规模。现境内居民区住宅是多层楼房与简屋平房相间,居民仍习称此地为严家阁或严家角,其间有以此命名的严家阁菜市场。

今日严家阁菜市场

谈家桥

位于老闸北中南部。大致范围东自普善路,西及沪太路,南起中山北路,北至张家桥。面积约15公顷。谈家桥在彭越浦上,东、西原跨宝山县的江湾、彭浦两乡。清末民初,除桥西有谈宅、谈家观音堂宅(后观音堂)外,只有大片荒地和一些农田。1916年东部开设同茂丝厂,建市房三、四十幢;翌年修筑华同路,通至华盛路,于是铺户、居民渐多,顿成江湾乡重要村集,并因桥得名。1920年,因彭越浦及陆路可通市区,源大制革厂设在北面,德和丝厂等在东南,厂商接踵而至,谈家桥的指称范围扩大,遂成区片。至1930年后,以浜东小集镇为中心,范围已大致为东跨普善路,西沿彭越浦,南抵中山北路,北距谈家桥约150米,南北略长,面积约6公顷,并渐越过桥西,向浜西谈宅扩展。当时普善路东有江淮公所坟山,谈宅以西为耶稣教信徒园。1937年抗战时期,浜东部分厂房、住宅被日军炸毁,浜西谈宅全被烧光。后人们重建家园,浜西简栅屋与浜东铺户自然联成一个小集镇。西部农民散居,前观音堂、中观音堂和后观音堂居民日多。

1980年代的谈家桥(徐喜先摄)

1949年后,因四邻居民、农民购买生活用品只有到百货、南货、油酱等商店集中的谈家桥最方便,区片范围向西延伸,中心地段在浜东、浜西,商店约20家。1957年,建成市民新村112幢二三层住宅楼,上海交通大学及上海团校教职员工家属迁入;中部沿谈家桥路,浜东沿普善路,西边沿沪太路,南面沿中山北路又建起6条里弄及简楼、简屋650间,多为附近工厂职工住房,居民大增。1959年以后,形成为一个近1000户居民的住宅区,中、前、后观音堂湮没。谈家桥居委会(包括市民新村及沪太路599弄)成立后,区片又向西延伸至沪太路。进入80年代后,市城建局、市公交公司、市政工程局、市政开发公司等多家单位陆续在此建造多层住宅,形成今日以居住为主,各种配套设施齐全的成熟社区。

今日谈家桥地区

唐家沙

1980年代地图中的唐家沙居委会辖区

位于老闸北中部。大致范围东起北宝兴路,西至平型关路以西,南自柳营路,北抵洛川东路以北,面积约0.08平方公里。清末民初,原象仪港折南流的小河浜上有座唐家石桥,附近有10多户农民散居,为唐家沙自然村。20世纪40年代期间,地境内开设一些工厂和商店,逐渐成为这一带较热闹的地方,于是人们便指称这里为“唐家沙”。1958年境内成立唐家沙居委会。1965年,填浜筑平型关路,增建住宅楼房,人们以平型关路分界,东边称东唐家沙,西边称西唐家沙。1979年后,历年征用农田建新住宅楼计120栋,人口大增。境内除有少量商屋外,大多是多层混合结构住宅楼房,另有上海东海灯具厂、上海玻璃厂技校、兴利塑料制品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利群食品店等。现地境为居住区,多为多层楼房。

童家浜

1980年代地图中的童家浜一带

位于老闸北中部。延长中路的共和新路至普善路两侧一带,南面可抵老沪太路。清末有五六家童姓菜农聚居于浜侧,水浜以姓得名,称童家浜,后又习称其村为童家浜。1919年筑老沪太路后,路南称南童家浜,路北称北童家浜,周围多为荒地。1949年后,荒地上大都建起工厂,用地达三分之二。后南童家浜村落渐演化为集住地,有简屋约110间,境内有2个工厂和仓库、车场、露天场地等。1982年3月,为建造公房和辟通延长路,征用童家浜土地,小区分南北两块,南块于1983~1988年建成六层住宅26幢,五层住宅2幢,托儿所1座,建筑面积7.04万平方米(现延铁小区);北块于1985年5月~1987年12月建成六层住宅12幢,幼儿园1座,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现延长中路451弄),小区内辟有花坛绿地,沿老沪太路和延长中路两侧有商店30余家。1987年,沿洛川东路建有六层住宅8幢。近年来,新建有新弘国际公寓等居住区。境内沿延长中路商业设施聚集,公交站点亦以童家浜命名,居民仍习称此处为童家浜,临共和新路口的大型三甲综合医院第十人民医院(原铁路局中心医院)为这一带的老地标。

1990年代童家浜一带地标——铁路局中心医院(今第十人民医院)

彭浦(庙头)

1948年地图中的彭浦集镇和彭王庙旧影

位于老闸北中部。大致在西濒彭越浦,南接原彭浦路(老沪太路万荣路西侧)的区域。因在彭王庙地,曾称彭王庙镇,俗称庙头。占地1.5公顷。彭王庙即彭越庙,建于元大德元年(1297年)。明代附近已有农民聚居。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由大场、江湾、真如分出建镇,称彭王庙镇,俗称庙头。以后,因地跨彭越浦,遂转称彭浦镇。光绪末年镇中筑石路,自彭寿桥(在原镇南,久已坍圮)至金钩桥(在镇北,曾名正和桥附桥),共用墓石石板298片。至1916年,与江湾、大场、真如合称宝山县四大镇,虽为最小,南北一街不及半里,但有商铺十五、六家,市况尚佳。南邻近闸北,为浏河、罗店、大场等镇至沪之孔道,当时有人口1000多。后因市场南移,沪太路、老沪太路畅通上海,镇中商业逐渐衰落。1927年划归上海特别市,在抗日战争前后至1949年前,一直是彭浦乡机关驻地。

1980年代地图中彭浦镇周边一带

1959年随北郊区划归闸北区。原镇中大街(庙南)仅宽两米余,小店四家,原有平房多已改建成楼房。镇中原有彭王庙残址,今已不存。东南原有彭联路,东北可通原联义山庄(今鼓风机厂处),现尚有部分道路旧基;南首原彭浦路已湮没于高层居住区内。地境变化较大。

1980年代的彭浦镇市容(徐喜先摄)

联义山庄

1956年地图中的联义山庄

位于老闸北中部。东起共和新路,西达万荣路,南自灵石路,北至永和路。占地约26.6公顷,是过去本市规模较大的著名山庄。约1916年前后,广东人林镒泉购农田10余亩筑花园,营造私家坟地,人称林家花园。以后由粤商联合会接办,四周扩地至26.66余公顷,定名联义山庄,成为专供营葬广东人的公墓。最大坟墓可占地一亩多,据说需费数千银元。抗日战争前逝世的著名电影明星阮玲玉即安葬于此。山庄大门朝东,两旁围墙高约三米;门口有座蚂蚁桥(亦名田鸡桥。桥下即蚂蚁浜,亦称田鸡浜),接通外界。山庄内有专人负责看守、打扫,布置环境,虽是墓葬丛丛,而花草满道,树木成荫,一片葱绿。抗战期间日军侵占,山庄荒芜,1949年后又恢复旧观。

联义山庄内旧影

1958年后划为彭浦工业区用地,至1966年遭大规模破坏,大部分成农田。后陆续兴建为工厂等单位。如今,上海鼓风机厂、共和新路邮政支局、和新饭店等都在山庄的旧址上。原上海鼓风机厂大门口桥梁即蚂蚁桥。此外,今彭江路西段尚存原山庄旧建筑一栋。

现上海鼓风机厂南侧联义山庄建筑遗存

参考资料丨《闸北区地名志》《闸北区志》《百年苏河湾》《百变上海》《美好城市的百年变迁——明信片上看上海》

本期编辑丨张渊源

来源:图溯上海

上海老底子

每天为侬送上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以史明志,以启未来

原标题:《唐家弄、王家宅、谈家桥、童家浜……这些老闸北俗地名,侬晓得伐?》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