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驴妈妈创始人洪清华:旅游业不一定裁员,把一块钱变成三块花
洪清华援引研究报告指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联合调研的995家中小企业中,有34%的企业账上余额只够用一个月,33.1%的企业账上余额只够用两个月;17.9%的企业大概只能维持三个月。
“人力是公司最大的资本,最大的财富。不一定要裁员,但精兵简政一定要做。”洪清华指出,组织架构调整之后,成本要重构,剥离、暂停不良业务,组织架构要扁平化。
而所谓“加法和乘法”,洪清华认为,有条件的企业要尽量尝试恢复经营的可能性。“像西贝和盒马的联合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驴妈妈也在进行尝试。”洪清华表示,随着目前客服工作量减少,驴妈妈与其他行业如银行金融、通讯等合作,“帮他们做一些工作,员工共享也可能会做成一个新的商业模式”。
洪清华在直播中预计,“疫后”恢复期或需要三个月,即5月至7月,8月份将完全恢复。在他看来,周边游会率先复苏,自驾游、亲子游、家庭游、绿色生态游、康养旅游等会更受欢迎。但“疫情后千万别同质化竞争,血拼价格的日子更难过。”,洪清华指出。
洪清华认为,疫情过后,文旅行业中13个方面将迎来加速改变,包括:市场和任性的重构、产业和业态的重构、旅游投资的重构、文旅企业大洗牌、文旅企业IP品牌化、专业化旅游运营集团的诞生、科技改变旅游的进程、文旅企业的营销革命、文旅行业品质的变革、世界旅游的中国化、现代旅游治理体系的构建、文旅行业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文明旅游的进程等。
如产业和业态的重构方面,洪清华认为,“以后所有产业都是服务业”。
洪清华指出,以前是以生产为中心,现在则要以消费者为中心,需要给消费者量身定制,“因为旅游业经过多年高速发展,现在应该说进入了存量博弈的阶段,很多红利已经没有了。”
洪清华进一步指出,疫情过后,将加速旅游行业大洗牌,头部企业更强,市场份额更高,相对的,同质化、没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会加速“消失”。
最后在直播中,洪清华引用《论语》中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鼓励文旅业同行称:不凭空臆测,不武断绝对,不固执拘泥,不自以为是。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共同迎接疫情过后,文旅业最美好的春天。
附:洪清华直播主要内容文字摘录:
一、疫情对文旅行业带来的影响
第一个是经济损失。有专家研究,今年春节期间旅游业损失大概是5000亿左右。到目前为止又过了20多天,有可能损失更多。全年的损失目前很难预测。甚至有更加悲观一点的专家研究下来说,可能影响我们整个GDP下降0.5%。按照奥肯定律测算,GDP下降1%,在中国会产生800万左右的失业人数。疫情对文旅行业影响是实实在在的。作为企业,在生活上要乐观。但在经营上,要谨慎一点。
第二个是生存危机。最近有一个清华大学的研究报告,调查了995家中小企业,发现中小企业里面,账上资金能维持三个月以内的占到约80%,这个影响打击面是比较大的。还有一个有关旅游行业方面的调研,因为旅游行业一般的春节前都是囤货的,做资源预控,都是资金输出。但因为疫情的突然来袭,旅游行业属于停业状态,资金收不回来。这个调查显示,有34%的企业账上余额只够用一个月,33%的账上余额只够用两个月,17.9%大概只能维持三个月。所以这个时候只有靠我们所有企业创始人和员工的力量,怎么把一块钱变成三块钱来用。
第三是疫情影响有多久。现在根据有关专家预测,3月10号部分省市可以复工,大概在3月底,除了湖北以外的全国其他省份都可以复工。到4月份,大概湖北省也可以复工。现在很好的情况是,看到人社部最新发言,说很多央企、大企业都已经在复工了,这是好事。
在旅游行业里面,浙江丽水的A级景区,包括西湖景区等都开始陆续有限度的开放,这也是一个好的开端。当然这只是微乎其微的。今天没有人能给一个恢复的准确日期数字。我根据各种资料判断预计,如果疫情大概4月份能够全面结束,旅游的疫后恢复期会有三个月,5、6、7月是三个月恢复期,8月份全面恢复。根据不同的细分领域,恢复期不一样。酒店、商旅可能恢复相对快,旅游休闲、景区从4月份陆陆续续恢复,但慢一些。
第四,中国目前的国际形象短期内会有一定受损。入境旅游的复苏需要我们旅游主管部门,包括国家一起来努力,要消除国外这些方面的一些信息不对称。
二、疫情后文旅行业怎么自救自强
1、首先要确保活下来。“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真正要活下来,第一是现金流。1月30号,我给景域驴妈妈集团几个板块,包括驴妈妈旅游网、景域景区智慧运营集团、景域营销集团、奇创旅游集团、景域科技智能集团负责人发了一封信,要求我们所有的这些领导,一定要挑战极限式地降低成本。这个时候我们要把所有不挣钱的业务、负现金流业务砍掉,外面有应收款、预付款的也要尽快回收。
2、要做瘦身计划。这个时候我不建议大家去做颠覆式的创新,需要你投入资金。这个时候惜金如命,颠覆式的创新,很难一下子在当下成功。
3、调整战略。这要考验我们创始人和我们的高管战略调整能力、成本的重构能力、创新能力、做加减乘除这方面的能力。所以我说一定是我们的创始人、高管跟我们的员工要信息充分对称,要把当下企业的困难告诉员工,能够让大家形成共识,让大家建立信心。
今天是2020年2月20号,也是2020归零归零。这次疫情,我们一定不要让它白来了。我们首先是活下来,我们活下来怎么过更好?以前大家都在高速公路上奔跑,有的车好有的车坏,说不定你的对手甩的你更远。这个时候,大家全部停下来,所以你可以开始修补。等疫情结束后,大家起跑线就都一样了。如果你趁这段时间内机器修的更好、马力更足,等疫后对大家来说机会就不一样,并且以后会有很大的改变。
4、一定要做“加减乘除”法。人力是公司最大的资本,最大的财富。不一定要裁员,但精兵简政一定要做,这个就算考验创始人的领导能力。组织架构调整之后,成本要重构,剥离、暂停不良业务,组织架构要扁平化。
有条件的要做一些加法和乘法,你要尽量在这个时候尝试恢复经营的可能性。像西贝和盒马的联合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驴妈妈也在进行尝试,我们客服现在工作量减少,然后我们跟其他行业,银行金融、通讯等等,帮他们来做一些工作,员工共享也可能会做成一个新的商业模式。但大家一定记住是微创新,这个时候不适合你做颠覆市场的创新。颠覆式创新,你可以积蓄能量,等过后你有足够的能力后再来做。
5、研究和部署疫情过后游客新的需求。文旅行业不断涌现很多新的需求。一定要做安心、舒心、放心、绿色、生态、健康的旅游产品。疫情后的竞争是品质化和差异化的竞争。周边游会率先复苏,自驾游、亲子游、家庭游、绿色生态游、康养旅游等会更受欢迎。疫情后千万别同质化竞争,血拼价格的日子更难过。
6、制定疫后恢复计划:营销计划、运营计划、业态升级……景区、主题公园、酒店、度假区等这种场景类的企业,现在要提前考虑营销的策略,进行产品的创新、业态的调整。
上周黄山股份的章德辉董事长电话跟我沟通,“疫后旅游,怎么从黄山出发”。我们就商量了一系列的对策和策略。包括现在大家踊跃参与的驴妈妈组织“山河无恙•感恩有你”全国医务人员免费游这个活动,上线几天,1500多国内外的景区、酒店、航司都纷纷加盟进来。我们搭建了一个平台,让大家共同来献出力量。好多文旅局、文旅厅都加盟进来,我也建议各位新朋旧友都加盟进来,这个时候做公益最有价值;能够让医护工作者、游客,看到我们的善心,看到我们提供的好服务、好产品。
7、寻求政府的精准扶持。为帮助企业应对疫情,政府真的非常给力。我也写了不少的建议,大部分建议都被采纳了。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比如说上海出了28条,嘉定区出了12条,苏州16条,广东20条,四川13条、浙江17条……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哪一些适合你。
一定要成立一个专门小组对接政府各部门及金融机构。这个时候我认为好的企业,要敢于向政府来争取扶持,疫后我们做更大的贡献,交更多的税。比如西贝这个做法,浦发银行速援西贝,四天到账1.2亿元贷款,所以这方面大家要去积极的争取。
8、股权融资, 货币政策可能宽松,政府投资可能加大。一个有条件的好的公司,要进行股权融资。危机的时候才能看出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包括疫后怎样创新,怎样承接疫后市场。这次政府有很多的旅游扶持基金,也可以让政府入股。我也在呼吁,成立中国旅游扶持基金,如河南已经成立了几个亿的旅游扶持基金。
三、疫情过后文旅行业哪些方面会加速改变
1、加速市场和人心的重构。经过这些年消费升级、文旅融合、全域旅游建设,旅游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以前大家喜欢跟团游,现在自助游、自驾游;以前共同出去玩,现在个性化、差异化、垂直化。以前走马观花一个黄金周跑七八家景区,现在“为一间房、赴一座城”“为一顿饭、赴一个村”。
市场、消费者在变了。江南春有几句话,描述当下中国3亿中产阶级,包括很多年轻人的生活、消费态度,即“三爱、三怕、三缺”。三爱是指爱美、爱玩、爱健康;三怕是指怕老、怕死、怕孤独;三缺是指缺爱、缺心情、缺刺激。针对当下消费,吴晓波也说未来没有什么夕阳行业,全部都只是商业模式的迭代。
2、加速产业和业态的重构。以后所有产业都是服务业。以前是以生产为中心,现在要以消费者为中心,需要给消费者量身定制的。这个是需要加速的。加速市场和人心的重构,加速产业和业态的重构非常重要。因为旅游业经过多年高速发展,现在应该说进入了存量博弈的阶段,很多红利已经没有了。但中国的三万多家景区绝大多数在亏损,一百万个单元的酒店,一千八百万个房间,整体入住率55%,度假酒店,民宿周一到周四是淡季,入住率更低。
3、加速旅游投资的重构。这些年,很多大型文旅企业投资,动辄几十亿,每年一万多亿的投资中,民企投资占比超过六成。疫后国家会重振经济,银根会放松,政府投资也会加大,尤其是在基础设施投资等方面。民营投资,要瞄准市场,做自己的IP,不做同质化的投资。同时要做能供游客消费的、快速变现、能增强用户体验、创新业态的投资。
4、加速文旅企业的大洗牌。疫情过后,加速行业洗牌,头部企业更强,市场份额更高,同质化、没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会加速消失。
5、会加速文旅企业IP品牌化。IP品牌是文旅免疫力。我是在旅游业最早提出IP的,并且景域驴妈妈集团是率先来实践的。旅游要么IP重生,要不就是苟延残喘。存量时代靠什么?要靠你的IP。头部企业、做得最好的企业,基本都具有自己强大的IP。不能自带流量就是假IP。IP代表个性,稀缺性,代表信任中枢,IP就是抵抗力。抵抗力无处不在,病毒侵犯不了。
迪士尼IP都与快乐有关,一直迭代。长隆IP也做得很好,度假酒店跟别人不一样。相比标准化五星酒店,我们推出的IP品牌酒店——安吉帐篷客酒店,乡村旅游中的陕西袁家村、浙江鲁家村也都是很成功的、有自己IP特色的,复制不出来的。
6、加速专业化旅游运营集团的诞生。现在文旅行业缺什么?不缺资源、不缺资金,缺的就是运营。现在中国真正的专业运营集团还很少。我们成立了景区智慧运营集团、营销集团,在不断摸索、总结、提升。
我们的目标是像国际上管理运营酒店一样的来运营景区,但又有很大差别。酒店你可以标准化、但景区很难,标准化意味着同质化。我们也在持续探索,比如和千岛湖集团合作的千岛湖石林项目,我们专业团队接手40天,在千岛湖集团的大力支持下,整个游客量、营收同比增长均超过600%。我们跟长隆、黄山的合作也是,不是单纯门票、酒店,而是从消费者出发,整合各种资源做打包产品、创新营销等,这里面专业性很重要。我们对景域景区智慧集团的要求是,有三重能力,景区智慧运营能力,投资变现能力、输送游客的能力。我们奇创在咨询规划时,也是从可执行、落地、运营出发,是当下政府、投资商最重视的。
7、加速科技改变旅游的进程。“科技新引擎,IP得天下”,去年我们主办的IP大会,中兴通讯、中国联通等合作伙伴一起探讨如何用科技改变旅游。随后在2019中国旅游集团发展论坛上,雒树刚部长也表示,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朝阳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
智慧化管理、数字化产品、在线化营销大数据营销方式加速成型。我们专门成立了景域旅游智能科技公司和TTAP旅游科技应用平台。去年在上海市政府指导下、上海市文旅局大力支持下,由锦江集团主导、景域驴妈妈集团一起参与,运用了5G技术的上海一机游产品“游上海”上线。通过这种方式,让政府管理、服务无处不在,游客体验自由自在。复工后,景区要预约、防疫,一部手机游的全域旅游智慧平台可以起到这个作用。
8、加速文旅企业的营销革命。旅游传统营销失效了。数字化营销变革会来得更快。前几天恒大卖房子卖了580亿,它运用VR实景技术,不用现场也能看房,沉浸式营销效果非常好。再如李子柒等在国内外影响力都非常大,彻底改变了私域流量的玩法。
9、加速文旅行业品质变革。品质是生命力。日本、德国都是因为品质而崛起的。文旅企业要通过品质建立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标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长隆的品质非常值得信任。我被长隆苏总所打动,他心思全部在产品上。他要的是中国创意、全球采购、世界制造,所有游客玩完后都帮他转发、背书。旅游者的初心就是好玩,让每个人玩好。
10、加速世界旅游的中国化。出境游一定会得到更大发展,人们越来越体会到旅行意义的深远。你要知道高大,就去登山;你想体会辽阔,就去看海;你想感受无碍,就去舞动春风。宫崎骏说,只有一个人在旅行时,才听得到自己的声音,它会告诉你,这世界比想象中的宽阔。疫情后,受国际环境影响,出境游恢复会慢一些,入境游更慢些。
11、疫情倒逼现代旅游治理体系的构建。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现在还有15年。“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12、加速文旅行业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旅游行业是体验经济,产业链非常长,10-1=0,所以我们要构建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认知共同体。2018年,景域驴妈妈联手焦作中旅银行正式发布"先游后付",构建旅游生态命运共同体,重塑旅游信任体系。2019年先后在陕西、桂林、河南、日照、西藏等地构建"先游后付诚信联盟"。
13、加速文明旅游的进程。疫情倒逼供给侧方面提升全面文明旅游服务。如《浙江省新型冠状肺炎防控旅游景区有序开放工作指南60条》发布,17条、18、46、49、50、51、56、58条等等都能促进文明旅游进程。给文旅主管部门的建议就是:要推出多个举措,出台专项扶持政策,构建应对突发事件的现代旅游治理体系,制定文旅业振兴计划,重塑安全旅游目的地形象,推进旅游智能化发展,助力文旅产业升级,让游客更有信心,安心、放心、称心、欢心等等。
我们所有的文旅企业一定要抓住危中的“机”,并把它做到极致。《论语》中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不凭空臆测,不武断绝对,不固执拘泥,不自以为是。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迎接文旅业最美好的春天。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