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信心集丨心存敬畏,才有向上的力量

吕京笏
2020-02-21 13:35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这个春节假期,多数人不得不宅在家中度过。我们前所未有地被束缚于眼前之地,也前所未有地关心着远方: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便是查看有关疫情的新闻,不论是变动的数字,还是出现了好消息,总能轻易牵动我们的心。

隔离与远方、空闲与充实,看似矛盾却不尽然。此次疫情带来的“无聊”,为每个人提供了一个反思的契机,很多人开始回顾走过的路,也重新思考与规划未来的生活。《三体》中说:“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无聊和傲慢,容易让人失去敬畏之心。少了敬畏,生活就少了向上的力量。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唤起了康德心中的敬畏。我们也不妨借此机会认真想想,有什么能唤起自己心中的敬畏?怎样的生活才是我需要的? 

懂得敬畏才会有忧患意识,但这种忧患意识绝非杞人忧天般颓废。“谁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这句野坂昭如在《萤火虫之墓》中说的话,如今广为人知。但很多人不知道,它的前面还有两句——珍惜今天,珍惜现在。

以前,爸爸每天下班后的生活就是刷手机。时间长了,不仅身材发福,自己也不喜欢这样的生活习惯,却总是难以改正。这段时间,我每天都会拉着他在家中健身、读书。不到一个月,他表示“感觉自己年轻了不少。” 

在我的朋友圈中,有人在准备雅思、托福,有人在复习考研专业课,原本不会做饭的同学每天研究菜谱、花式烹饪美食,健身达人在家中练习波比触胸跳和背后击掌俯卧撑……我相信他们并不无聊,也一定充满着与疫情对抗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我们信心的来源便是对过去的反思。吉登斯将现代社会称为“失控的世界”:不同于传统风险,人类成为了风险的主要生产者。此次疫情将乱捕滥食野生动物又一次放到舆论批评的焦点之中,人与自然的对立中,“枪响之后没有赢家”。仅凭科学和理性并不足以有效地控制风险,我们还应以超越理性的眼光去审视“理性的自负”,以谦卑之心去善待未知的世界,用敬畏的心照拂理性看不见的社会。 

《易经》中说:“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意思是:君子整天勤勉做事,兢兢业业,到晚上,也随时保持警惕,好像会遇到危险一样。这样的话,即使有危难,也会化险为夷,平安无事。

在疫情的胶着期,有人焦躁,有人乏闷,有人放松警惕。此时,请不要慌张,也不要懈怠——大量医护人员还在前线与病毒搏杀;越来越多的痊愈者捐献血浆,搭建生命之桥;全国第一例的遗体捐献解剖,让我们对于新冠病毒的认识实现质的飞跃……请敬畏他人的努力,也珍惜自己过去的坚持。你的一举一动,同样关系着抗疫大局。 

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尽的人们,都与我有关”。大疫当头,无论彼此是近在咫尺,还是远隔天涯,其实心理距离都是零。在生命底线面前,我们挨得从来没有今天这么近,我们的心比任何时候更能交感共情:懂得敬畏,懂得珍惜。

    责任编辑:甘琼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