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口述|护士抗疫一线染新冠肺炎治愈后捐血浆:呼吁康复者加入

实习生 赵雨萌 澎湃新闻记者 廖艳
2020-02-21 13:03
来源:澎湃新闻
直击现场 >
字号

郑丽捐献血浆。  受访者提供

2月18日,距湖北武汉市江夏区中医医院妇产科护士长郑丽第一次捐献血浆已经过去9天,她也是一名新冠肺炎治愈者。

1月27日,郑丽被确诊为轻症新冠肺炎患者,住进江夏区中医医院发热四病区。2月9日,她治愈出院。次日,郑丽与其他18名新冠肺炎治愈同事一块捐献血浆。

不过,最近郑丽有些惆怅,由于目前仍然很缺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浆,她看着许多新冠肺炎危重病人不断离去,这令她很难过。

“因为还有很多新冠肺炎危重病人急等着血浆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随时准备再次捐浆”。郑丽说,她期待着再次捐献血浆,同时,她也希望新冠肺炎的康复者们能伸出胳膊,勇于捐血浆,如果单靠康复的医务工作者捐献血浆,是远远不够的。

【郑丽口述】

遗憾不能与同事并肩战斗

我叫郑丽,今年是我成为护士的第27个年头。因为父亲是医生,我从小就对医护人员特别敬重,最终选择了医疗行业,现在是武汉市江夏区中医医院妇产科一名护士长。

1月23日,我接到通知要求,和科室其他13名护士全部转岗到发热五病区。当时,我接到可以去一线的通知非常激动,因为2003年非典时期没能参与让我很遗憾。但家人一开始得知我要去一线时有点担心,我安慰他们医护人员救人是天职,病人需要我们。

1月24日,我到发热五病区报到,最长的一天工作了12个小时。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我感觉自己的身体变得“笨笨的”,平时很轻松的操作完成起来不那么顺畅;护目镜也经常起雾,只能等雾散再操作;因为近视,除了必要的护目镜我还要在里面加副眼镜,摘下防护装备数小时后我的鼻梁和耳朵还会有深深的压痕。

24日下午,我迎来了发热五病区第一位病人,是一名女性,年龄50岁左右。当时送到医院时,这位病人情况就不太好,咳嗽伴有呼吸憋闷,体温38摄氏度,我们需要立即给病人吸入氧气。因为情况危急,经过会诊后,我们紧急联系了上级医院,将病人转诊。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病人,我的心情很复杂,这个病人下一刻的安危是个未知数,病人转走后,我一直担心着她的安危。

1月27日,在一线奋战了4天后,我发现自己有些咳嗽,身体出现乏力、发热,有时最高达 37.4摄氏度。那时,我意识到有些不对劲,于是在武汉市江夏区中医医院做了CT,显示右肺感染性病变,属于高度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医院让我住院隔离治疗,当天上午10点,我住进了感染四病区。

想来也奇怪,我各方面防护都做的挺好的,具体是通过什么途径感染的我也不是很清楚,可能是在给病人检测或是照顾病人时感染的。

刚得知自己感染时我有些焦虑,因为身为一线的医护人员,看见同事们在病房穿梭的身影,自己不能陪同大家一起作战,我感到非常遗憾。

积极配合治疗,尽快返岗

作为一名“特殊”的病人,刚开始看到同事要护理自己,我有点不好意思,加之是轻症,能自己做的我都尽量自己完成。因为同是护士,太懂得同事的辛苦,我躺在床上听到她们在病房都是小跑着的。

病房里挺安静的,有时候我能听到同事在走廊说“某床病人可能情况不太好”。我听后心里也跟着着急,一方面感受到疫情期间大家工作真的很辛苦,另一方面,身为医护人员我也替病人担忧。

为了尽快返岗,我决定安心配合治疗。护士每天会给我量4次血氧饱和度、血压和体温。每天上午8点输两瓶药水——静脉注射莫西沙星和喜炎平,同时配合口服奥司他韦和阿比多尔,根据身体情况医生会让我服用适量的口服中药汤剂,这些治疗我都积极配合。

医院的餐食营养搭配的非常好,早餐有牛肉面、包子、各类粥,午餐、晚餐都是三个菜,一荤两素,还会搭配一些水果和酸奶。为了增强免疫力,我每餐都尽量把盒饭吃完。

2月5日,经过医院同事的精心治疗,我的身体逐渐好转,体温降到37摄氏度以下,咳嗽也有所缓解,精神和食欲好了很多,也开始愿意下床走动。经过检查,CT显示我的肺部病灶大部分吸收,核酸检测也是阴性,我感到特别高兴。

四天之后,我正式出院,住院加上之前在一线的那几天,我10多天没离开过医院。出院那天隔着口罩,我感觉呼吸到空气好舒服。

随时准备再次捐浆

2月9 日晚8点,当时我正在家隔离观察,看到医院在呼吁康复的医护捐献血浆,用于救治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消息,我第一时间报了名。

在此之前,我已经有过5次的献血经历了。这次疫情让我拥有了双重身份,既是医护又是患者,这让我切身感受到这些危重病人想抓住“活”着的希望 。

想到那些徘徊在生命边缘的危重病人,他们真的太需要康复者的血浆了,如果能够帮助到他们,那是我义不容辞的事。

后来,当我得知跟我一样报名捐献血浆的,还有医院里18名感染新冠肺炎已康复的医护人员,有些捐血浆的医护才20多岁,也都踊跃报名捐献血浆,这让我非常感动。

2月10日上午9点,我来到武汉市江夏区中医医院等待中国生物和武汉血液中心的采血人员用采血设备采集血浆。经过登记信息,签捐浆同意书,检测血红蛋白、血压等流程,我捐了300毫升的血浆。

其实,新冠肺炎康复者捐献血浆的基本条件很简单,年龄在18-60周岁、确诊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且出院后目前身体状况较好,没有其它不适症状,愿意捐献血浆者即可。

我想用本人的亲身捐浆经历告诉大家,捐献血浆并不会对身体带来伤害,献浆后也无需特殊的营养补给,保证营养均衡就可以。那天捐完血浆后,丈夫给我炖了老母鸡汤。

但是这几日,我还是有些惆怅,得知很多危重病人离开我们,我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因此,我打算只要身体允许,随时准备再次捐献血浆。现在最缺乏的就是乐于捐献血浆的新冠肺炎康复者,我希望康复者们要伸出胳膊,勇于捐浆,如果单靠康复的医务工作者,这是远远不够的。

2月18日是我康复出院的第10天,如果2月23日CT检测结果正常,我便可以重新返岗。我已经向医院提交申请到江夏方舱医院,用自己的亲身康复经历为病人做心理疏导。

其实新冠肺炎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可怕,我认为康复主要有两点要素,一是加强营养,注意休息,二是心理支持。这两点占康复的一大半,剩下的才是药物治疗。

出院当天,我走出医院看到店铺都关着门,路上也没有行人,有点失落。真希望武汉快快好起来,一切早日回归正常。等我身体完全康复了,我要抱抱儿子,虽然他已经24岁了,但是我此刻真的能抱抱他就好。

    责任编辑:李敏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