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珍稀动物保护专家:迫于人类压力,动物在逐渐改变行为和习性

2020-02-20 17: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当你感觉现在的鱼没有以前好吃了,不必惊讶。

这是因为当人类对鱼类的影响越来越大时,鱼类也会变得口味较差,努力寻找让自己有更多的求生机会。

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一波野生动物保护讨论的热潮。众所周知,各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性。随着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会不会迫使一些野生动物改变了原有的习性,甚至在物种进化过程中产生影响?记者为此采访了珍稀动物保护协会副秘书长赵连石。

赵连石: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会员、珍稀动物保护协会副秘书长、北海红树林关爱发展研究会名誉会长。常年活跃在野生动物保护及生态考察、保护第一线,关注生物多样性。

01

迫于人类压力,动物在逐渐改变行为和习性

中国环境报:据您所知,人类活动会影响到野生动物改变习性吗?请举例说明。

赵连石:乌苏里江洄游的鱼,在主航道中心线(中俄分界线)中国一侧,基本上绝迹了(多靠近俄罗斯沿岸)。黑龙江亦是,每年洄游产卵的鱼,大多至两江(黑龙江、乌苏里江的阿穆尔河口)汇合处,就拼命往回逃。

为什么会这样呢?据了解,两江汇合口大马哈鱼回逃的现象,原因主要是中国渔民过度捕捞。乌苏里江尚有洄游产卵的鱼群,但多在俄罗斯沿岸洄游。

大马哈鱼。图片来自网络

世界上最好的鱼籽酱产于阿穆尔河(哈巴罗夫斯克~尼古拉耶夫斯克,俄罗斯境内)。俄罗斯多年来对有限的渔业资源严格管控,除在洄游季节审查核发捕捞许可证外,还要沿河武装巡查捕捞量(限定捕捞量不得超过40%,因自然界临界点为45%,超过临界点则不可逆转),对违法捕捞的打击相当严厉。

而中国没有像其它国家那样,对渔网网目有严格的限制,虽然颁布过渔网网目的限制法案,但具体网目的大小由各省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制定。这有点形同虚设。

海洋是超级稳定的生境,亿万年来,海洋生物几无变化,但由于近年我国沿海过度捕捞,一些鱼种开始出现快速进化行为,许多鱼种拼命缩小体型(都想成为“漏网之鱼”)和变得口味较差。

我曾向一些渔民了解过情况,他们声称:海“穷”了,现在人们吃的鱼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海鱼了。现在从市场买到的大鱼,多为人工养殖,出海只能打到一些小鱼,多是3~5寸的小鱼。或许这是人类带给鱼儿的进化压力,以后鱼类逐渐进化出毒素亦未可知。

由此可知,迫于人类的压力,一些动物也在逐渐改变行为和习性。

02

不进化则会被淘汰

中国环境报:人类的干扰活动,对动物的进化来说会产生什么影响?

赵连石:物种的进化动力是环境变量,变量越大,进化的动力越强,不能追随环境变化的物种会自然灭绝(消亡)。

普氏原羚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两度定为极危种。十几年前,在青海考察普氏原羚时,我们得知其栖息地出现大面积的狼毒花。这是草场退化的先锋植物,会迅速占领草场,牲畜误食后则中毒。

而普氏原羚属行将消亡的物种,一个物种在即将绝灭前,会表现出特殊本能——与自然顽强抗争的求生技能。在其它食草动物退出时,普氏原羚只吃马蔺草和狼毒花,这种超级解毒能力是它们应对生存苛境的独家绝技。

普氏原羚。图片来自网络

这是适者生存的证明。

其实,动物均有对抗生存压力的本能。每个物种都有生存智慧,除追随环境变化的步伐,亦进化出应对环境变化的行为习性改变,跟不上环境变化的物种则自行淘汰。

熊猫能够生存下来,应该说是自然界的奇迹。观古熊猫化石(现存于北京自然博物馆),其体形与北美的阿拉斯加熊相类,体态硕大,威猛强壮。冰川期后,熊猫躲入秦岭东部的神农架(古老孑遗植物的避难所),由肉食进化为杂食,进而为食草类动物,现改为食箭竹。

经过长期演化,熊猫生出特殊胃酶,能够把箭竹内微量蛋白萃取出来,体形亦随之缩小。一个物种在发达、发展时,需经过体形扩大,群体扩大,范围扩大;消亡时,其体形缩小,群体缩小,范围缩小。

此外,熊猫原为食肉动物,其臼齿有切削功能,亦可兼具研磨功能。遍观食草类动物,臼齿只有研磨而无切削功能,所以没有谁与熊猫争食箭竹,自然界古哺乳动物中唯熊猫独存。

熊猫。赵娜摄

03

原始生态链会自我修复

中国环境报:如果人类减少打扰,自然界会进行自我修复吗?

赵连石:我国红树林带北起北纬32度,南至越南接壤。红树林带以北的渔业资源绝灭了92%,注意并不是减少,而是绝灭,许多鱼种基本绝迹。北纬32度以南,由于过度捕捞,渔业资源也锐减了75%。

红树林不仅是地球之肾、地球之肺,更重要的是海洋生物的产卵区和避难所(相当于育儿所)。

数年前,我曾在北部湾海域的红树林带进行考察,发现大面积红树林死亡。究其原因,是被一种叫团水虱的病虫害所致。其实,团水虱并不以红树林为食,但它在红树林树干上营巢,导致许多红树林被蛀死。再追根究底,竟是红树林下的过度海鸭养殖规模令红树林难承其负。

以前,滨海居民也在红树林下养殖海鸭,但规模都不大,基本上能够达到稳定平衡。现如今,随着养殖规模越来越大,一个养殖场竟有数万只至数十万只海鸭(一个区域可达数百万只海鸭)。每当退潮时,大批海鸭涌入红树林,大肆捕食红树林下的螃蟹、滩涂鱼、沙虫、螺、贝、蠔、蛤以及腔肠等软体动物。

据观察得知,一只海鸭在一小时内可捕食50多只螃蟹。众所周知,红树林是海洋生物重要的卵床,从浮游生物、甲壳纲、海洋哺乳动物至顶级掠食者的鲨鱼,无不出入红树林。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完整的食物链。

但由于海鸭大肆择食捕猎,导致生态链失衡,各种虫害(卵)失去天敌,爆发成灾,红树林大面积死亡。

后来,我们不但向当地政府做了汇报,并通过电视等媒体做科普宣传,推动政府清退所有红树林下的海鸭养殖场,组织志愿者帮助清运海鸭养殖场的垃圾,北海市政府将19片儿红树林纳入国家湿地公园的保护区。红树林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红树林下的海鸭。赵连石摄

我们对自然界并不全面了解,自然界中的绝大多数物种,较人类更早地来到这个世界,它们的进化能力或许远远超出人类,并经过长期演化构成稳定平衡的生物圈,即使某一环节出现问题,也会自我修复恢复平衡。但假如这一平衡被人类严重破坏,这种自我修复能力也就没那么有效了。

其实,所有生物种类都是高度依附于自然,以维持其生存与发展。如今,人类已被技术裹挟,冷了要烧暖气,热了要开空调。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人类应对自然的能力也将会更加脆弱,原本对动物不构成危害的病菌,一旦沾染上人类,瞬间便爆发成灾难。

这次武汉疫情爆发,给人类、家庭、社会、国家带来巨大影响。每个人都应警醒和思考:我们曾经有过“茹毛饮血”的时代,也曾与野生动物相伴而生。如今,穴居、茅草屋早已离我们远去,除了能够解决温饱,部分人已经富有,可我们饲养、猎杀、食用野生动物的行为,就像是地球的“最后一代”。

保持生物多样性,可使地球物种长续久存。若世界万物之尽死,而人类安可独存乎?!

来源:中国环境新闻

编辑:公子明珠

版权声明

中国环境报社旗下媒体包括中国环境报、《环境经济》杂志、中国环境APP、中国环境网、中国环境新闻微信、中国环境新闻微博等。为维护自身版权利益,制止非法转载行为,特此郑重声明如下:

1、任何媒体机构及营利性组织,凡在互联网、移动客户端、微信和微博等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中国环境报社所属版权的新闻作品,须事先取得中国环境报社的书面授权后,方可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和转载,且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同时按有关国际公约和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向中国环境报社支付版权费用。

2、任何媒体机构及营利性组织,未经书面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中国环境报社所属版权的新闻作品。对于侵权行为,中国环境报社将予以警告。

3、对于警告无效者,中国环境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主管部门举报、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等多种措施以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4、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举报。

版权合作联系电话:010-67172392

侵权举报联系电话:010-67112822

原标题:《人类迫使动物习性改变甚至物种进化?本报专访珍稀动物保护协会副秘书长》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