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李兰娟:武汉必须严格“封城”,刻不容缓!
*本文为[《李兰娟传》万字速读版],有相关事项,请与考拉看看团队联系。欢迎向考拉看看团队推荐更多其他值得书写和记录的人物与故事。联系考拉看看团队:热线 4000213677;邮件 5256100@qq.com。
她出身贫寒,少年时几次濒临辍学。然而命运眷顾,她最终走上了从医的道路,实现了幼年时的梦想。
如今,73岁高龄的她披上雪白的“战袍”,走向抗击新冠肺炎的第一线。她说:“这是一个医务工作者的本分”。
记录李兰娟院士这样的科学家,是考拉看看的重要使命。我们怀着对科学精神的敬佩,以及对战疫中的医务人员的感恩,写下这篇人物小传。我们相信,不放弃任何一种可能,奇迹就会发生。
2003年“非典”疫情,在她的果断决策下,杭州一夜之间隔离1000多名接触者,遏制了病毒的蔓延;2013年H7N9禽流感疫情,她带领团队在5天内就发现并确认这是一种全新的重配H7N9禽流感病毒,为应对这一新发传染病赢得宝贵的时间;2020年,她建议武汉“封城”,并又一次站在了抗击新冠疫情的最前线。
李兰娟在《开讲啦》栏目上(来源:央视网)
在研究医学难题时,她说只要有成功的可能就值得全身心投入;在治疗重症病人时,她说只要有救活的可能就绝不放弃;为了唯一的确定,她可以带领团队日复一日地验证无数种可能性。
在每一个关键时刻,她都用一种坚持再坚持的精神,创造奇迹。这种追根究底,严谨求真,绝不放弃精神,正是科学家、科研工作者最令人敬佩之处。面对那些很可能奋斗一生都无法攻克的问题,他们选择了执着钻研。而未来,还有更多新的未知在等待他们。
(一)
第一次转折:
濒临辍学的苦难童年
1947年9月13日,正值夏末秋初的美好时节,李兰娟出生在浙江绍兴夏履镇一个贫苦农家。那时新中国尚未成立,国内战火未熄,中华儿女还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李兰娟的父亲因患眼疾无法劳作,母亲每天要挑着一担子的山货,步行30多公里拿到城里去卖,全家的生计仅靠母亲一人操持。那时,李兰娟就有一个梦想,长大后当一名医生,医治好父亲的眼睛,让母亲过上幸福的生活。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小兰娟早早地便理解到母亲的辛苦,放学回家后,不是在家生火做饭,就是上山打柴,帮着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李兰娟喜爱读书,学习异常刻苦。1960年,她以优异的成绩,从夏履小学被保送到绍兴第一初级中学(现在的绍兴第三中学)。
然而,初二这一年,正遇上“三年困难时期”,一家人连温饱都难以维持下去,何况是读书。一天早上,母亲告诉李兰娟家里的困境,实在没有多余的钱再供她读书,让她回来帮衬家里。面对母亲的哀求,李兰娟泪如雨下。但想着母亲身上背负的巨大压力,她决定放弃学业回家干活。
听说李兰娟要退学,班主任感到十分惋惜。她问李兰娟:“你自己是不是很想读书?”李兰娟抹着眼泪回道:“我很想读书”。班主任了解她的困境,不忍一个读书的好苗子就此断送前途,便让她请一个月假,回家边自学边劳动,一个月后回学校参加期末考,之后再想办法。
李兰娟提及初中想读书时的场景(来源:腾讯视频)
离开学校时,李兰娟忍不住一次次地回望校园,抹着眼泪往前走。回到家后,她一边帮着母亲做农活,分担着生活的重担,一边抓紧时间更加勤奋地学习。
一个月时间过得很快,李兰娟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班主任感到十分欣慰,帮她申请到学校的助学金,助她重回教室。之后,靠着助学金,李兰娟完成了初中学业。
初中毕业时,考虑到家庭生活的困窘,李兰娟便在填报志愿时,第一、二志愿都填报的中专学校。不曾想到,她的成绩在绍兴排名前列,被省重点高中——杭州第一中学提前录取。
1963年,李兰娟要读高中了。收到录取通知书时,她却开心不起来。看着母亲粗糙的双手和头上的白发,她无法开口向母亲要学费。思前想后,她哽咽着告诉母亲,不打算去读高中。
希望渺茫之际,班主任老师来到李兰娟家,和她母亲坐在破烂茅草屋里促膝长谈。最后,为了孩子的未来,母亲说就算砸锅卖铁也要让她上高中。
在家人、班主任的支持和鼓励下,李兰娟怀揣着母亲给的5块钱,踏上了省城求学的道路。到学校报到后,高中老师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不但让她先领课本,还给她申请减免学费。最后学校发了助学金,每天的伙食问题也得到解决。就这样,李兰娟靠着微薄的助学金,渡过那段高中时期艰难的日子。
年少时艰难的求学路,不仅没有让李兰娟退缩,反而激发出她的勇气和斗志。无论遇到什么困境,只要有一丝希望,她都坚持不懈。科学精神便是如此,不放弃任何一种可能性。
1966年,李兰娟高中毕业,原本憧憬着高考后能被分配一个好工作,然而恰逢十年动乱时代,知识分子号召参加“上山下乡”。她申请报名去黑龙江,结果没被批准,又重新回到家乡夏履桥,被安排到夏履中学做代课老师。
也是在这里,她的人生发生了新的转变。
水墨人物画《李兰娟院士》100cmx50cm 2020年1月30日 奚文渊 作品
(二)
第二次转折:
赤脚医生敲开医学大门
“我喜欢医生这个职业,我热爱卫生事业,解除病人痛苦,是我一生的追求。”这是李兰娟年少时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一梦想,她将追梦史写成了一部传奇。
李兰娟在农村长大,深知农活的辛苦。辛苦劳作的村民们同她的母亲一样,遭受腰背疼痛却无钱治病。在读书时,她受到过很多村民的帮助,看着被病痛折磨的乡亲,她的心里生出学医的想法,希望学到本领来回馈那些善意。
听说针灸能治疗疼痛,李兰娟便拿出自己仅有的生活费,购买针灸方面的书籍,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医学方面的知识。与此同时,她还找到杭高革委会,要到一纸介绍信,去浙江省中医院学习中医针灸技术。
由于她知识功底深厚,悟性极高,短短几个月时间,已经可以把整本经络书倒背如流,甚至能够活学活用。
她一边在夏履中学做代课老师,一边免费给生病的村民们针灸治病,深受学生和村民的喜欢。渐渐地,“李老师”成了“李医生”,她的针灸技术在当地也小有名气。
1969年,做“赤脚医生”的李兰娟(来源:科普中国)
谈起第一次针灸时,李兰娟说:“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医学,在这之前,我完全是个门外汉。”
就在这时候,村里组建农村合作医疗站。村民们纷纷推荐会针灸疗法的她去做合作医疗站做“赤脚医生”。
“赤脚医生”是中国卫生史上一个特殊产物,即乡村中没有纳入国家编制的非正式医生。这个名词兴起于20世纪60、70年代,是对乡村医生的一种称呼,表示是农村出生、农村长大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农民有了病痛就能及时得到解决的医生。
在当时,“赤脚医生”是一份没有收入保障,从事的医疗卫生工作也没有任何名分的工作。相比更体面、工资更高的教师职业,高中毕业的人往往选择去学校任教。
代课老师每个月有24元的工资,“赤脚医生”’一个月最多也就3元。考虑到收入悬殊,家里日子又捉襟见肘,李兰娟最初有些犹豫。但出于对医学的热爱,也为了能学习到更多医学知识,她决定学医、行医。这个选择,成就了她后来的精彩人生。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赤脚医生”并不好当,山村里的资金有限,设备简陋。为了节约成本给村民们治病,李兰娟找到几位懂草药的村民一起上山采草药。半年多时间里,她能够辨别出几十种药材,什么药材治什么病,都烂熟于心。
1968~1970年,李兰娟走家串户、日晒雨淋、风餐露宿,无论哪家有村民生病,她都会亲自上门诊治。这位年轻女医生,态度好、医术好,成为很多村民交口称赞的人物,全村1300多个村民,没有一个不认识她。
1970年,李兰娟进入浙江医科大学(现浙江大学医学院)学习(来源:科普中国)
1970年,全国招收第一届工农兵大学生。23岁的李兰娟因为“赤脚医生”干得好,业务能力精湛,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认可,被推荐到浙江医科大学进行深造。
这次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李兰娟暗自下决心,一定要做个好医生。她整日泡在图书馆,学习异常刻苦。
1973年6月,李兰娟从浙江医科大学毕业,因为勤奋努力、成绩优异被留校分配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工作。
(三)
打破死亡魔咒:
创造性提出“人工肝”
在浙大一院感染科工作的李兰娟,终日和重症病人打交道。20世纪80年代,我国重型肝炎肝衰竭的病死率高达80%。
李兰娟回忆说:“常有肝衰竭病人送到医院,家属哭着跪在我们面前,恳求我们救人。”那时候,她所在的314重病室里,送来的重型肝炎病患几乎都因为肝功能衰竭,痛苦地离开人世。
面对病魔束手无策,李兰娟只能看着生命流逝,这种无力感令人绝望。
一日,一位重症肝炎病人因为消化道大出血去世。离世时,他的全身上下血淋淋的,连家属也害怕得不敢接近。这时李兰娟默默地帮病人擦洗身体,穿好寿衣,在胸前别好记录纸。在帮忙搬运遗体时,她的手指不小心被别针戳破了,她只是迅速将血挤掉,直到将遗体送入太平间后,才给自己打了预防针。
事后,很多人问李兰娟为什么这么做,她语气沉痛地回复道:“我没有治好他,得让他一路走好。”
无力和绝望催生出了一种信念,李兰娟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解决之道。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看到了打破“死亡魔咒”的希望。医院收治了一位重症肝衰竭、昏迷不醒的病人,在经过血液透析等一系列治疗后,这位病人竟奇迹般地好转并逐渐康复。
“血液净化技术会不会对治疗重型肝炎有帮助呢?”受到启发的李兰娟,开始全身心地投身到肝炎治疗的难题之中。
李兰娟院士在工作室(资料照片)(来源:文汇报)
1986年,李兰娟39岁。她在这一年成功申请到3000元青年科研基金。靠着这笔费用,她开始带领团队开展人工肝治疗、爆发性肝功能衰竭病人的研究和实践。
当时,人工肝是一项新技术,国内外都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那时候很多专家对“人工肝治疗肝炎”的方法表示怀疑,不少人劝说李兰娟,“肝脏那么复杂的功能,人工肝怎么替代得了呢?”但她认为,只要攻克治疗中的几个技术难点,就有成功的可能。即便胜算不大,她也决心试一试。
这一试就是整整10年。1986~1996年,研制设备换了一批又一批,李兰娟带领的团队中,也不时有同事因为看不到希望而半途退出,唯有她一直坚守在研究室。在这期间,她还担任了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
经过10余年的反复探索、实验,李兰娟团队成功创立一套独特有效的人工肝治疗方法——“李氏人工肝系统” 。这套完整的技术规范和治疗方法,开辟了重型肝炎和肝衰竭治疗新方法。急性、亚急性重症肝炎治愈好转率从11.9%提高到78.9%,慢性重型肝炎治愈好转率从15.4%提高到43.4%。
从此,李兰娟声震全国,成为我国人工肝技术的开拓者。这套治疗方法成为全世界医治人数最多、治疗技术最为成熟的人工肝系统。
李兰娟院士正在介绍“李氏人工肝”的工作原理(来源:经济日报)
1997年,这一成果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李兰娟担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党组书记;2002年,担任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主任。2005年,在意大利召开的国际人工器官大会上,她发表《中国人工肝研究进展》报告,被国际同行誉为“国际上最大的人工肝组织的领头人”。也是这一年,她成为国际上最大的人工肝科研联盟的主席。
在科研道路上,李兰娟并没有停下脚步。她带领团队将李氏人工肝系统应用于肝移植围手术期,为肝移植创造了时机和条件,有效减轻了术后排异反应,为肝移植前、后肝功能衰竭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
取得重大的科研突破,李兰娟本可以申请专利,名利双收。但她却选择放弃价值百万的医学专利,毫无保留地向同行传授技术,并在全国30多个省300余家医院推广应用。
李兰娟说:“全国有那么多病患,不可能都跑到浙江来就医,在当地得到及时的治疗,才是最好的结果”。
在非生物人工肝取得成功后,李兰娟带领团队又有许多新突破。例如,建立我国第一个永生化人源性肝细胞系;创建四步灌流分离肝细胞新方法;构建新型混合型人工肝。她还对感染和细菌耐药做了深入研究,创建了“感染微生态”学新理论,主编了中国首部《感染微生态学》专著等。
(四)
最浪漫的事:
医生的爱情
在李兰娟专心人工肝科研的时间里,她的丈夫一直与她并肩同行。两人既是浙江医科大学的校友,也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同事。
和李兰娟一样,郑树森也从小立志成为医生。小时候在上学途中,他常被路边一家药铺散发的药香吸引,不知不觉便寻着香味走了进去。药店里的医生为病人诊治、把脉、开处方……这样的场景深深地刻在了他的脑海里,让他对医生这份职业产生了向往。
两人毕业后被分配到同一所医院工作,李兰娟分配到感染科,郑树森在普外科。看似没有交集的两个人在医院的团队干部工作中相识了。当时,李兰娟是团委书记,郑树森是团委副书记,对工作的责任感和对治病救人的决心让两人互相欣赏,并最终走到了一起。
郑树森和李兰娟(来源:新华网)
两位医生每天过着医院和家两点一线的生活,只有吃早饭的时候才有空说说话。1975年,两人邀请了几位朋友在家里举办了简单的婚礼,正式结为夫妻。
就在婚礼当天,他们接到电话,说郑树森的父亲生病了,情况严重,夫妻俩便连夜往老家赶。由于当时没有直达老家的火车,夫妻俩便在金华火车站中转过夜,“我们把铺盖往地上一铺,就这样在火车站度过了新婚第一夜。”
婚后,郑树森决定从一名普外科医生转型为肝胆胰外科医生。当时,他发现医生们对肝胆胰的相关手术都束手无策,尤其是肝癌,更是成为了普外科医生的噩梦。
在李兰娟的支持下,郑树森去华西医科大学、香港大学玛丽医院攻读博士、博士后。这期间,家里的老人和儿子全靠李兰娟照顾。公公病重时,她回到老家,为老人诊治病情,打针挂水,照顾他的衣食起居,直到身体痊愈,才放心离开。
如今,郑树森不仅成为顶尖的肝胆胰外科手术医生,而且是中国器官移植以及多器官联合移植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见证了中国肝移植事业二十多年来的发展和变革。
郑树森和李兰娟(来源:新蓝网)
夫妇两人都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并且伉俪携手共战疾病。曾有一位患者出现眼睛发黄,身体严重不适的状况,来到李兰娟的诊室就诊。检查发现,患者肝脏已经严重坏死,处于肝衰竭的中晚期,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李兰娟第一时间找到丈夫,一起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她负责患者前期的人工肝治疗,如果治疗成功,便可以由郑树森进行后半段的肝移植手术。在两人共同的努力下,这名患者成功实施了肝移植手术,重获新生。
两人结婚几十年,彼此欣赏对方。李兰娟称赞丈夫:“他的手很巧,技术精湛,是外科的一把刀;关键时刻比较有思路,对医院的管理也很放手;他还很有爱心,因为自己出生清寒,遇到家境贫困的重病患者,他常常自掏腰包,想尽办法为患者减免医药费……”郑树森则称赞妻子:“我觉得她做事非常努力,非常认真,要做的事她一定要做成。”不论李兰娟工作到多晚,他都会等她一起下班回家。
郑树森院士在厨房准备年夜饭(来源:钱江晚报)
(五)
SARS“战役”:
快速隔离
2003年,李兰娟时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4月19日,她接到电话:杭州市一医院有3位疑似非典病人。经过专家会诊,当晚22点左右三名病人确诊为“非典”患者。
就在当天凌晨,杭州市紧急召开会议,李兰娟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立即将确诊病人的亲属和所有接触者全部实施隔离。同时,她还提出要将病人立即转移到专业的传染病医院隔离治疗;并要求研究人员连夜采样,对SARS进行深入的细菌分析和研究。
2002年12月15日,“非典”第一例报告病例出现,经过数月的传播和春运的催化,到了2003年4月,疫情已经在很多地区呈现出难以控制的态势。
非典期间警察测体温(来源:人民网)
隔离“病人亲属和所有接触者”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但李兰娟坚持:“根据传染病法,SARS这样达到甲类传染病程度的病种是可以隔离的”。
于是,2003年4月20日,也就是浙江发现第一例疑似患者后短短一个晚上的时间,1000多名接触者被找到并被隔离。 这个果断的决定为阻断疫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随后,浙江率先在全国健全了省市县三级疫情监测网络,累计对11万多有接触史的人员实行了隔离观察。事后证明,这样做是必须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由于早期传染源得到了很好地控制,浙江省的“非典”病例均为输入型病例,没有出现“二代感染”的病例,也没有发生医务人员感染事件。
曾在浙江治疗的“非典”病人,没有一人出现股骨头坏死等严重后遗症。李兰娟回忆说:“我们在整个抢救过程中对激素、抗生素的使用都十分注意,只在关键时刻进行合理应用。”
(六)
H7N9禽流感:
关闭活禽市场控蔓延
2013年春,恰逢“非典”疫情消除第十年。一种新型传染病在中国东部出现,死亡率高达30%~50%。这就是2013年爆发的甲型H7N9禽流感,这种病毒致禽鸟类的致死率低,经基因交换后转移到人类感染后成为病发期短、重症率与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
2013年3月下旬,人类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的病例在上海开始出现,这是该病毒全球首次感染人类。后来,越来越多的病例陆续在长江三角洲一带的城市开始出现。
当时,在李兰娟工作的浙大一院,收治了40例H7N9禽流感患者,收治人数全国第一。这一疫情来势汹涌,患者仅发病一个星期就发展到两个肺都是“白肺”,很快便呼吸衰竭而去世。
李兰娟看望病人(来源:文汇报)
一日,浙医一院收治了一位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医院ICU和感染科的主任会诊后判定:按照以往经验,这位患者百分百救不回来。李兰娟不甘心这样的结果,她将患者的血液化验后发现,其体内存在严重的“细胞因子风暴”。
“细胞因子风暴”触发患者体内的免疫系统对病毒进行“自杀式”攻击,从而导致呼吸困难和多器官衰竭。因此,能不能清除患者体内的“细胞因子风暴”,成为了能不能挽救患者的关键问题。
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所有药物都宣告无效。李兰娟创造性地提出,可以用人工肝的方法来清除患者血液中的“细胞因子”。
这种治疗是否有效,每个人心里都没底。而她说:“我是在‘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情况下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做这个治疗,毕竟人工肝能够清除炎症因子,我是肯定的。”
李兰娟没有放弃任何一丝生存的希望。终于,在新的治疗方案作用下,昏迷几天的患者逐渐醒了过来,生命体征渐渐趋向稳定。人工肝发挥作用,奇迹发生了。
除研究治疗方案外,李兰娟还开展了更重要的工作。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的首要前提是迅速确认病原,而“非典”疫情是在发生半年后,才由美国科学家确认了病原。李兰娟认为“‘非典’最惨痛的教训就是长时间无法确认病原。”
因此,针对H7N9禽流感疫情,她带队的浙江大学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香港大学、复旦大学等11家单位组成项目组,在短短5天内就发现并确认了这是一种全新的重配H7N9禽流感病毒,揭示了H7N9新病源演化进化规律,并第一时间向世界公布了该病毒全基因组序列。这一系列研究为全球共同应对该新发传染病赢得宝贵的时间。
“非典”的另一个惨痛教训是无法迅速确定传染源和传播途径。而此次,李兰娟带领的项目组研究发现,82%的患者都有活禽市场暴露史;通过血清学研究发现,在活禽市场工作的人群中,病毒抗体阳性率为6.3%,而普通人群中这一数据为0;对相关活禽市场中的鸡、鸭、鸽子和黄浦江的死猪等标本进行研究,发现从患者体内分离的病毒和从活禽市场鸡体内分离的病毒基因序列同源性高达99.4%。
“以上几点证明活禽市场就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毒来源,并且该病毒是从禽向人传播的。”据此,李兰娟又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关闭活禽市场。
但这一决定或许会引发社会新的恐慌,给禽类产业带来负面影响。正当人们“闻鸡色变”时,李兰娟在镜头前亲自吃鸡的视频传遍了整个互联网,给予公众信心。
李兰娟院士称,烧熟煮透的鸡鸭可以放心食用(来源:新华社)
经过反复论证和及时的科普,农业部等多家单位终于达成共识,活禽市场关闭了。这个决定,使得一个可能会造成大流行的高致病性流感疫情迅速得到控制,避免了向全国播散。
直到疫情发生7年后的今天,在浙江各个农贸市场,依旧很难找到活禽宰杀的身影。
疫情期间,项目组的研究成果第一时间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头版头条发表,为政府决策和干预、控制传染源提供科学依据。
李兰娟团队还利用反向遗传技术成功研制了中国首个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种子株,打破了中国流感疫苗株必须依赖国外提供的历史,避免了灾难的蔓延。
(七)
关键建议:
武汉封城
2019年12月30日,网传武汉市卫健委医政医管处内部通知称“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且与华南海鲜批发市场有关;12月31日,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抵达武汉正式介入调查。2020年1月2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武汉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人传人”。
新型冠状病毒在这个时候,才进入了绝大多数中国人的视野。
李兰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唯一的传染病专家,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之一,她在2020年1月18日前往武汉考察。此时,距离新年除夕不到一周时间,正值春运高峰期,人口流动极大。
在了解疫情情况后,她强调武汉需要采取“不进不出”的措施,冠状病毒感染要作为乙类传染病进行甲类管理。
2020年1月22日,李兰娟向国家建议武汉必须严格“封城”。她在当日接受央视采访,回应了该建议。
主持人提问李兰娟:“这个决定不是小决定,尤其是在春运背景下,为什么要做出这样一个建议?”
李兰娟回答:“武汉的感染和全国各个省的感染情况,已经表现出武汉出来的人导致了各个省的感染,不仅是一代感染,有的省份还出现了二代感染。如果感染继续扩大,其他省份也没有得到控制,像武汉一样蔓延,中国的经济社会会遭到严重的损失,我们已经到了一个刻不容缓的地步了。”
李兰娟院士接受采访(来源:央视新闻网)
“刻不容缓”四个字道出了事态的严重性。
在“非典”疫情和H7N9禽流感疫情中,李兰娟都果敢判断,坚持隔离“病人亲属和所有接触者”、关闭活禽市场。这些举措对遏制病毒蔓延,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武汉“封城”带来的影响范围和后果,远不是前两次决定可以与之相比。
李兰娟坦言,做出这个建议并不容易:“我们先观察了几天,但是不行。全国二十几个省,都有输入性的病人,必须采取严格的措施,才能控制疫情,否则疫情还会继续蔓延。国家已经采取了最强硬的办法。”
在李兰娟提出建议的第二天,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更大范围的病毒传播得以控制。
水墨人物画《战疫》92cmx180cm2020年2月16日 刘进全 作品
(八)
再赴前线:
勿问归期
武汉“封城”,隔绝了这座城市与外界的交通往来。在人们都不敢再踏入这座城市时,73岁的李兰娟,选择成为一个“逆行者”。
她带领医疗队进入武汉,参与一线救治,给留在这座城市的人更多生的希望。她说:“这是一个医务工作者的本分”。
李兰娟院士(来源:CCTV1)
2020年2月1日晚,李兰娟带着浙江高级专家组,从杭州东站出发,坐上了Z257次火车奔赴武汉,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病人救治指导工作。
2月2日凌晨,一行人抵达武汉。只睡了3个小时,她就带领医疗队进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这里是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危重患者的定点医院。
再战武汉,李兰娟有着自己的期望:“危重症病人在不断增加,希望把危重症病人救回来,危重症病人的病死率得到下降,是我申请去武汉的重要原因。”
新冠肺炎与“非典”及其他普通病毒性肺炎有很大的不同,在病程上最大的特点是:起病不重,但发展很快,从发病起两三周就可能发展为重症,出现呼吸衰竭等症状。如果发展成危重症,可能造成心肌严重损伤、肾功能衰竭等多脏器衰竭。
病患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就是“细胞因子风暴”。“细胞因子风暴”在 SARS、MERS 和流感中都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2013年,李兰娟曾用人工肝将处于濒死边缘,体内正在发生“细胞因子风暴”的H7N9禽流感患者救了回来。
这次,李兰娟团队也把人工肝技术带到了武汉,在抢救呼吸衰竭、肺部炎症明显增加、有“细胞因子风暴”的危重症病人中应用。
李兰娟说:“这些危重症患者体内出现了‘细胞因子风暴’,通过人工肝血液净化技术,清除炎症因子,消除细胞因子风暴,从而使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得到改善,提升了血氧饱和度。”
与此同时,团队在H7N9禽流感当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也用到了新冠肺炎中。比如,把人工肝、微生态调节等新的方案与呼吸机、氧气等方案结合起来,展开“四抗二平衡” 疗法(“四抗”指抗病毒、抗低氧血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抗休克、抗继发感染;“二平衡”指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微生态平衡)救治更多的病人。
据《长江日报》报道,2月11日,李兰娟的救治模式初显成效,两名危重症患者转出了ICU。
在武汉的每一天,李兰娟都会穿着全套白色防护服,带上手套和护目镜,在衣服上写上“武汉加油”,出现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的重症监护室。
李兰娟院士与她的团队在重症监护室查房(来源:武汉日报)
当记者问她什么时候离开一线,回到杭州,她说: “我做好了长期在武汉奋战的准备,与武汉的医务人员共同奋斗,把病人救治工作做好。至于什么时候回来我还没考虑过”。
李兰娟院士,一位73岁的“逆行者”。她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帮患者与死神赛跑,为普通人隔绝病魔。
她是一盏明灯,也是一线医务工作者的缩影,有了像她这样许许多多与瘟疫搏斗的医务工作者,才让我们看到了战胜疫情的希望与曙光。
考拉看看团队正在创作《李兰娟传》的全稿,更多内容将陆续推出。
本文对画家刘进全、书画家奚文渊表示衷心的感谢。本文还引用了武汉日报、新华网、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文汇网、新民周刊、第一财经等媒体内容,特此致谢。
——————————————————————
刘进全
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分会会员,四川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院士,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四川都江堰艺术研究院院士,都江堰市书画院理事。
奚文渊
著名海派人物、动物画家,尤以水墨肖像画名世。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书画研究员,浦东新区政协第二、三、四届委员,上海书画院画师,上海海事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特聘教授等。
【参考资料】
[1] 李兰娟.大家.李兰娟、郑树森,共解重症肝病难题.CCTV10.2016-11-03.
[2] 李兰娟.开讲了.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 为“世界难题”开出“中国药方”.CCTV1.2019-08-18.
[3] 蒋萍,吴禄婵.李兰娟:从“赤脚医生”到院士[N].文汇报.2018-01-18.
[4] 沈林.73岁的她向国家建议武汉必须严格“封城” [J].新民周刊.2020-01-25.
[5] 李芃达.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为破解“世界难题”开出“中国药方”[N].经济日报.2018-01-16.
[6] 严红枫.以知识回报社会——记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兰娟院士[N].光明日报.2015-06-03.
[7] 汤佩兰.李兰娟团队抗新冠药物建议遭质疑:目前不宜进入《诊疗方案》[EB/OL].知识分子.2020-02-14.
[8] 张乐、韦慧.李兰娟院士伉俪:无数次的风雨同舟才能相濡以沫[EB/OL].新华网.2015-05-23.
[9] 陈锐、许冰清.假如武汉的警铃有机会被拉响,可以是哪天?[EB/OL]. 第一财经YiMagazine.2020-02-08.
[10]长江日报. 李兰娟团队救治模式初显成效 2危重症患者转出ICU[N].2020-2-11.
[11]高昱、箫辉、包志明. 四大ICU主任详解病毒 来自最前线的防治之策[J].财新周刊.2020-2-10.
——————————————————————
本文工作团队
策划:考拉看看
特别支持:考拉看看·人文社科中心
出品人:康 成
主编:马 玥
原创内容总监:熊玥伽
审稿人:李开云 姚茂敦
撰稿:喻倩媛 侯佳欣曾思瑜蓉小漂团队
视觉:何晚婷 书服家·设计中心
排版:陈 兰 张 奕
图片支持:刘进全 奚文渊
【本文版权归“考拉看看”所有】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如需转载请与考拉看看联系获取授权
来源:考拉看看 原文标题:李兰娟传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