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餐饭里的智慧和信念
原创 袁念琪 上海人家AB面
10楼社教部某某某中招了。5楼办公室某某关进去了。11楼食堂有人被隔离了……
图说:昔日小菜场。1988年1月中旬。一个个不幸的消息,接连传到我上班的永安大楼9楼经济部;让人感到甲肝这个病魔就在身边徘徊。
办公室的南窗看得到浙江路九江路转弯角的旅社。在上海旅馆业,大的叫“饭店”,中小型的称“旅社”;这家旅社已征用为隔离病房,不时有夹着被头铺盖的人走进去。后来才知道,经全社会动员、各行各业努力,全市累计开设隔离点1254个、肝炎病床11.8万余张和家庭病床2.9万余张。
1987年6月,上海电视台二台成立。我负责《小菜场·商情·气象》专栏,每日播出节目15分钟,忙得没空去父母家。没我这毛蚶爱好者,姆妈也不买了;没想就此逃过一劫。甲肝凶猛,但电视不能停,而且还要做一档春节特别节目——《最佳年夜饭》。
我们早在《每周广播电视》报发布上海首次“最佳年夜饭征集”,入围者可上电视一展厨艺。其要求是:“注重营养科学,荤素搭配得当,制作简单省时,色香味俱佳”。按当时副食品价格水平,每套不超过30元,可供6人小家庭。将从观众来稿中选出10套菜谱进行录制,除夕播出。截稿期是1988年1月31日。
图说:《每周广播电视》刊发的征集消息。在稿件不断寄来时,疫情突如其来。自1月30日至2月14日,每天新增病人超过1万例。到录节目的2月中旬,疫情更显严峻。当时策划该节目的初衷,不仅是为丰富荧屏,更想为220万户上海人家烧年夜饭提供参考;一定要按计划完成。
拍摄借福州路菜场。台里规定演播室不能生明火,在菜场拍烧菜补货也方便;夏天已合作过“茄子菜小赛”。所幸的是,十名入选“最佳年夜饭”的观众没遭遇甲肝。
图说:入选的“最佳年夜饭”菜谱。开拍那天,有的是夫妻结伴而来,有的母女搭档,手提肩挎的。钢种锅子、提篮式多层饭盒里装着成品,马甲袋里是生鲜食材、调料,还有自己得心应手的炊具等。因时间关系,每套只能现场做一个拿手菜或代表作。
先登场的是顾光耀、严正华观众的“龙腾火锅”,即火锅宴。构思是要解放年夜饭掌勺人,使一家人一起吃年夜饭。锅里黄鳝喻龙,祝新年龙腾虎跃。
讲经济实惠是上海门槛。一套4冷盘、6热炒、1汤1点心,王德民观众取名“经济宴”。其经济体现在套裁,其中有一母鸡四吃:冷盆卤鸡肫肝、如意菜(黄豆芽)拌鸡丝、热炒炸鸡排、以鸡头鸡脚熬鸡汤龙须面。一青鱼三吃是热炒茄汁鱼片、清蒸青鱼及咸菜头尾汤。一猪肉两吃是热炒珍珠肉丸、冬笋肉片。萧伯纳说,“经济是充分利用人生的艺术。”上海人在日常生活里,对这门人生艺术不仅充分利用,而且有艺术般的匠心独运。
图说:经济是充分利用人生的艺术——萧伯纳有意思的是过中国年吃西式菜。有一套西餐年夜饭是三道菜:美式虾仁酿梨、蛋煎板鱼白脱柠檬沙司、草菇烩鸡,一道汤是奶油鹌鹑汤,一道点心是水果面包布丁。另有一套是中西合璧,罗福祥观众的冷盘酸黄瓜真有创意,不用醋,而用柠檬挤汁代替。不但酸,还带柠檬香;更灵的是不损黄瓜的颜色……
屋里热气腾腾,欢声笑语;忘却了外面肆虐的甲肝。可每当一只菜拍完,作者端碗捧盆:“勿要客气,尝尝味道。”没人举筷子,都是笑而婉拒。摄像在中午吃饭时,还掏出携带的不锈钢小盒,拿出酒精棉球让大家消毒碗筷呢。
经一天奋战,十套“最佳年夜饭”一一摆在几张大圆台面上。上海人的智慧和才情,在黑云压城时绽放出别样异彩。在一只只年夜菜里,倾注了一个个普通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透出了一份坚强和对明天的坚信。
图说:让人垫底的年夜饭。2月16日,除夕的上海下午,飘起漫天雪花;好几年没下这样的大雪了。银色的天地里,不时升腾起缤纷的烟火;《最佳年夜饭》在20频道如期播出。有了这一年的年夜饭垫底,战胜甲肝的信念更加坚定。
春晚开始了,响起上海人毛阿敏的歌声:“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不知能作几日停留,我们已经分别得太久太久”……(袁念琪)
袁念琪。1978年从农场考入大学,获法学士学位。1983年考入上海电视台,高级编辑(专业技术二级),上海长江韬奋奖获得者。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获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一等奖等,入选王蒙主编《中国最佳散文》和《中国新闻年鉴》。著有《上海品牌生活》、《上海门槛》、《上海姻缘》、《上海B面》和《零食当饭吃》等。
原标题:《一餐饭里的智慧和信念》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