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成为活化项目试点,可能是旧时学堂最好的命运
叶克飞
寻访广东省台山市筋坑村光大学校时,我险些闹出乌龙。车子一入村口,便见到一座旧时学校,黄色外墙,中间有圆拱塔楼,西式花窗,沐浴于阳光之下。
我直觉以为那就是光大学校,于是便走过去。大门口挂着养老院的牌子,铁闸紧闭,有老人在内散步。养老院有两栋建筑,一栋是祠堂,一栋就是我所见到的学校,二者均修葺一新,供老人使用。
可学校并非光大学校,正中写着“培新学校”四个大字。这也是一间建于上世纪20年代的学校,却并非我的目标,只是感叹旧时台山之繁华,一个筋坑村竟可容纳两间新式学堂。
询问一个开摩托车经过的阿伯,他说沿着村道一路向里,大概一公里就会见到光大学校。至于我们所见的培新学校,虽小,却也跟光大学校有点关系。1996年,光大学校被撤并时,原有学生正是转入培新学校就读。
前往光大学校的沿途是一个个小小的自然村,十几二十户人家聚居,村前有水塘,塘外有稻田。虽然距离台山市区所在的台城镇仅数公里,可已安静如世外桃源。
光大学校就在道路尽头,远远便可见到高耸山墙。1917年落成的它,不但是筋坑村的第一所新式学堂,还曾是台山地区的教育中心。
光大学校与村落 本文图均为 叶克飞 摄
曾有八间分校的光大学校
我姓叶,走进筋坑村简直就像回家,因为这里正是叶氏聚居之地。
在光大学校开办之前,筋坑一带的学塾基本都设在宗祠内。民国成立后,筋坑叶氏乡亲中的有识之士开始筹办新式学校,海外华侨踊跃捐款,几个月便筹得四万六千多银元。
1917年12月,光大学校正式落成,新宁铁路创建者陈宜禧等社会名流均前来参加典礼。在台山的旧时学堂中,光大学校的建筑体量也许是最大的。一二楼都是拱廊式结构,左右对称,居中的是礼堂,立面顶端有山墙和挂钟。仅仅从建筑外观,便可想见当年辉煌。
经过修缮的光大学校
那时也是台山商业最兴旺的时期,商号云集,交通也大有改观,台山人和海外华侨将大量资金投放于教育。光大学校也因之迅速扩大,拥有八间分校。与其他许多侨资学校一样,光大学校也以地养校,用当年建校的剩余资金购买土地房产,租金用于学校运作和接济贫困学生,筋坑叶氏孩童均可免费入学。
抗战期间,台山经济和教育都大受影响,当时的台山教育局将台山县立中学、台山师范中学和台山女子师范中学等联合迁往光大学校,成立台山联合中学。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台山学子就在筋坑村和光大学校的庇护之下继续求学。
90年代后,光大学校的八所分校半数以上撤并,只余三间,1996年,光大学校也被撤并,此后荒废十余年,一度杂草丛生。
如今我们所见的光大学校,显然经过了修缮,黄白色调保持旧时模样,阳光下显得肃穆。院内有桌椅和遮阳伞,侧翼小楼应该是旧时宿舍或副楼,如今改造为咖啡馆。
在我所见过的台山老学校中,光大学校是最光鲜的一个。最早期的砖木结构,已于1981年改为钢筋水泥结构,是筋坑的美加港澳华侨捐资所建。前几年,台城镇和筋坑村着手修缮学校,并将之打造为集文创、餐饮和民宿于一体之地。
见多了旧时学堂的破败,自然会感叹光大学校的幸运。如今看来,它更像一个时尚文创基地,唯有“光大学校”的四字校名标示着旧时用途。
校门外围墙边,有村民在大树下的石凳上乘凉,见我四处拍照,笑问我从何处来。我回答“中山”,他眼睛一亮,指着自己手中的书说:“这个光大就是孙中山写的啊!”
1923年,当时光大学校的两位年轻教师辗转找到村中华侨叶崇濂。叶崇濂是广州知名实业家,曾屡屡支持革命,他出面请孙中山亲笔题写“光大”二字,用于《光大季刊》的刊名。
台山叶氏起源于水步镇独冈村,陆续迁徙至周边村镇,筋坑也是其一。《光大季刊》便是台山叶氏的族刊,主要寄给台山叶氏的美加华侨。当年《光大季刊》的首任总编辑就是光大学校校长,刊物和学校均远近闻名。曾在抗战时期停刊,1957年复刊,又于文革期间停刊,1981年再次复刊的《光大季刊》,如今仍在发行。它与眼前的光大学校一样,都是华侨与故乡的最好联系。
但愿“仓东计划”不是唯一
与光大学校同样幸运的,还有开平市仓东村的寿贞学校。
开平碉楼举世闻名,仓东村也临近已被辟为景点的几个村落,但丝毫不被旅游区的喧嚣所侵扰。不过,它也有着相当厉害的名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度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
仓东村景色
从元朝开始,谢姓族人在仓东村定居,迄今已七百余年。如今,村中仍遍布祠堂,还有可见证传统的夫人庙与忠心社等,也有晚清民初兴建的碉楼,不同建筑背后是不同的历史阶段。相比已被圈成收费景点的那些村落,仓东村不但更幽静,也更有味道。
其实仓东村也曾有被圈成收费景点的可能。2010年,“仓东计划”启动,当地政府、大学和华侨携手,村民也深度参与,全面改善村中基础设施,修复村中古建筑。
村子焕然一新后,也曾有村民提议向造访者收取门票,但被项目策划者拒绝,认为收费的封闭式管理,会让仓东村的活化变得功利,并逐步丧失村子的真实和完整。所以,仓东村并未选择国内古村落常见的景点式活化路子,而是选择尽量保持真实完整的修复,尊重当地文化传承。
村中最显眼的三栋建筑,便是“仓东计划”的最好成果。一侧是两栋祠堂,分别为秉文谢公祠和侯成谢公祠,一路之隔的另一侧是一栋高耸碉楼,名为焕业楼,1918年建成,曾在漫长岁月里成为保护村子的第一线。
仓东村焕云楼
两座祠堂都是典型的中西合璧风格,都建于1934年,以祠堂风格为主,辅以西式圆柱、山花和拱窗,内部则有岭南特色的壁画和灰雕。秉文谢公祠的大门之上,还有“寿贞学校”四个大字,寿贞便是谢秉文的别号。
村民告诉我,秉文公和侯成公都是村中先祖,秉文公一房的后裔相对富有,所以祠堂也比侯成公一房的要大些。侯成谢公祠当年也做过学校之用,名字就叫侯成学校。换言之,二者都是开平和台山一带流行的祠堂学校“二合一”。如今,它们内部都已修旧如旧,集展示和文创于一体。
仓东村寿贞学校
两所学校早已成为历史,但祠堂并未荒废,还幸运地成为活化项目的试点。也许,这就是旧时学堂最好的命运。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