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市民问卷报告④︱居住老公房和旧里弄的市民最担心被感染
2月9日,由澎湃研究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发起了新冠肺炎疫情上海应对调查,在回收的134707份市民问卷中,逾六成受访者表示,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每天花2小时以上关注疫情相关信息,有7.2%的受访者表示,每天会花费8小时以上。
受访者每天花多少时间关注疫情相关信息比较“无口罩”群体和“有口罩”群体,可以看到,“无口罩”群体花在关注疫情信息上的时间更多,“无口罩”群体中35.8%的受访者每天会花费4小时以上了解疫情信息,15.6%每天花费8小时以上。总的来说,自评健康状况越差的受访者对疫情信息的关注度越高,认为自己“很不健康”的受访者有28%表示,每天花在关注疫情信息的时长高达8小时以上,而这一比例在健康人群中只有6.5%。
市民通过多元渠道获取疫情相关信息
调查询问受访者,主要通过哪些媒体渠道获取疫情相关信息,可以看到受访者获取信息的媒介来源十分多元,其中最常见的三个来源分别是地方媒体及其网络平台(如上海电视台、上海发布等)(81%)、境内社交媒体或自媒体(如微信公众号、微博博主、网络社区等)(77.8%)和中央媒体及其网络平台(如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等)(77.6%)。
街镇/村居委会等基层部门的相关告示、公告等,也是重要的信息来源,有22.1%的受访者选择了此项。在疫情暴发后,持续进行一线深度报导的境内商业媒体,例如三联、财新、中国新闻周刊等媒体,也得到了广泛关注,有21.4%的受访者选择了此项。约有8.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也会从境外媒体(包括Facebook、推特等)获得疫情相关信息。
从哪些渠道获取疫情相关信息
从受访者的信息来源数量来看,92%的受访者从两种或以上的信息源获取疫情相关信息,其中,27.3%依赖三种信息渠道,22.24%依赖四种信息渠道,有25.9%的受访者信息来源更多元,有五种或以上之多。
相比老年群体,青年群体的信息来源更加多元。55岁以上人群中,有34.3%只选择了一种信息来源,而40岁以下人群的这一比例仅为16.4%;40岁以下人群选择三种或以上信息来源的比例达24.3%,但55岁以上群体则只有7.2%。
7.5%的受访者表示只从官方媒体获取疫情相关信息,相对而言,这部分群体年龄较大,学历较低;而4.9%的受访者只从社交媒体获取信息。约7.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只从官方媒体获取有关疫情的信息。在这个群体中,40岁以下比例为68.34%,本科及以上比例为60.6%。相比总体受访者,这两个比例都偏低。约4.9%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只从自媒体/社交媒体获取有关疫情的信息。在这个群体中,40岁以下的比例为78.1%,本科及以上比例为73.9%,略高于总体样本。
调查让受访者给各种媒体的可信任度打分,以1到5分计,分值越高表明越信任。从均值来看,官方媒体的信任度得分位居前列:地方官媒的信任得分最高,中央媒体次之,街镇/村居公告和运营商短信紧随其后。最不受信任的信息渠道则是是熟人分享的无明确来源的信息,仅得2.8分。相比之下,那些仅使用官方媒体作为信息来源的受访者,对官方媒体的信任度更高,对于社交媒体、境外媒体、无明确来源信息的信任度更低;对于不同来源的信息的信任度落差更大;而那些仅仅使用社交媒体作为信息来源的受访者,对官方媒体的信任度低于总体均值,总体信任度落差较小,曲线较平缓。
媒体使用与媒体信任度得分比较单一信息渠道与多信息渠道的受访者对各种媒体的信任程度,可以看到,总的来说,无论通过几种渠道获取信息,对于官媒的信任度都是最高的,而最不信任的都是熟人分享的所谓“小道消息”和境外媒体;多信息渠道的受访者,对于官方媒体的信任度略低,而对于境内商业媒体的信任度较高;尤其是从三种或以上渠道获取信息的受访者,他们对于境内商业媒体的信任度甚至略高于对中央媒体的信任度。
信息来源数量与信任度得分
居住在老公房社区或旧式里弄的市民“非常担心感染病毒”的比例最高
大部分受访者或多或少地担心自己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只有8%的受访者表示“完全不担心”,而20%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担心,20.3%的表示比较担心,二者合计超过了40%。
受访者担心自己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程度
自评健康状况越差的受访者,越担心自己会感染病毒。认为自己“很健康”的受访者中有16.6%非常担心自己感染病毒,而这一比例在自认为“很不健康”的受访者中高达52.5%,二者差距非常明显,说明健康状况与担心被病毒感染的程度是正相关的。
社会接触越频繁的职业群体,越担心感染病毒。商业服务人员和普通工人,应该成为防控措施重点支持的职业群体。商业服务人员这一职业群体中表示“非常担心”感染的比例是最高的,达到31%;其次是“普通工人”群体,“非常担心”的比例达到27.2%。相较而言,退休群体表示“非常担心”的比例是最低的,仅有7.6%。
老公房社区和旧式里弄的市民非常担心的比例最高,而别墅或花园洋房小区担心程度最低。老公房社区的受访者中有23.9%表示非常担心感染病毒,这一比例在旧式里弄的受访者中是23.8%;与之相比,别墅或花园洋房小区表示非常担心的比例最低(14%),表示“完全不担心”的比例最高(14.3%);商品房小区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担心的比例是17.7%。
从社区类型的角度出发,影响市民担心感染病毒的程度很有可能源自不同社区物业服务水平存在差异,导致防控措施落实程度的不同,甚至部分老公房社区和旧式里弄没有物业公司提供服务,这两种社区类型应该是未来疫情防控支持的重点社区类型,拆迁安置和经济适用房社区、村改居社区也应引起重视。
个体工商户对“扶持困难企业”的举措满意度低
重要交通出入口的体温筛查有效性值得怀疑,减少人员流动性的措施评价较高。受访者认为在重要交通出入口的体温筛查以及要求返沪人员在线填写《来沪健康信息登记表》两种措施相对而言效果一般,认为非常有效的比例分别是20.2%和25.7%。而减少人员流动性的措施如“停运市内部分公共交通”和“封闭小区,外来人员严禁进入”被认为非常有效的比例是44.1%和54.7%。被严格执行的措施“要求返沪人员居家观察14天”,54.5%的人认为非常有效,23%认为比较有效,二者合计达到73.5%,说明该举措得到大部分受访者的认可。
“封城”作为一种比较极端而充满争议的防控措施,有高达68.4%的受访者认为非常有效,认为比较有效的比例是20.1%,合计达到了88.5%。
受访者对防控举措有效性的评价
在分析对上海市政府及相关机构的满意度收集的数据时,我们发现受访者对感染患者的医疗救治满意度最高,对医用防护物资的供给保障满意度最低。受访者中有29.1%对感染患者的医疗救治表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的比例是49.5%,二者合计高达78.6%,针对疫情的医疗举措得到了广大受访者较高的认可。
其次是,生活物资的市场供应,有14.3%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满意,45.4表示比较满意,合计59.7%,说明畅通物流、保证供给、平抑物价等举措很好地稳定了市场,保证了疫情期间市民的物质生活。不出所料,受访者最不满意的是医用防护物资的供给保障,自疫情暴发以来该问题一直表现得比较突出,而一时又难以很好地解决,16.1%的受访者表示非常不满意,20.6%表示不太满意。
受访者对上海市政府及相关机构的满意度居住在老公房小区、旧式里弄、拆迁安置和经济适用房社区的市民对“落实联防联控举措”的满意度稍低。这三种社区的受访者对“落实联防联控举措”非常不满意的比例分别是14.2%、14.3%和12.3%,与之相比,别墅或花园洋房小区该比例是8.4%,商品房小区是10.4%。老公房小区、旧式里弄、拆迁安置和经济适用房社区一方面社区流动人口比例稍高,另一方面能够调动的人员与资源有限,导致落实联防联控举措的难度加大,需要更有力的支持。
自评健康状况不佳的市民急需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更加完善的帮扶举措。认为自己很不健康的市民中,高达30.1%对“帮扶困难群众”的举措表示非常不满意,13.3%表示不太满意,二者合计达到了43.4%。与之对比,认为自己很健康的受访者,不满意的比例合计才7.2%,差异非常明显。在全市防治疫情期间,类似健康状况不佳的特殊群体更应该引起格外的关注和扶持,而不应让他们成为公共服务的盲区。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应该在疫情期间,为该群体提供更多的专业帮助和社会支持。
此次疫情极大地冲击了我国经济,使民营企业尤其中小企业陷入困境,调查结果显示,上海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管理者对“扶持困难企业”的举措满意度一般,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合计30.6%,不满意的比例合计22.4%;而个体工商户表示满意的比例共计21%,不太满意是21%,非常不满意是17.3%。说明个体工商户在此次疫情期间承受了更大的经营压力,如何为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仍然需要更多的对策和举措。
疫情暴发以来未离开过上海的受访者对“落实联防联控举措”的满意度稍低。从未离沪的受访者中有13.4%表示不太满意,12.5%表示非常不满意,而离开又返沪的受访者这两个比例分别是11.2%和8%。这反映了未离开过上海的受访者对后复工人口的大规模流入心存担忧,倾向于政府采取更加严格的防控举措,以应对疫情防治的严峻形势。
超半数受访市民认为疫情还将持续2-3个月
超半数的受访者认为此次疫情还将持续2-3个月,约五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疫情发展难以预测。29.4%的受访者认为疫情还将持续2个月,27.6%认为持续3个月,19.1%的受访者表示疫情发展难以预测。认为疫情持续1个月和4个月以上的比例稍低。
市民对疫情持续时间的预测受访者对中国能够有效控制此次疫情的信心高于对上海的信心。有18.9%和33.3%的受访者对上海市能够有效控制此次疫情表示非常有信心和比较有信心,合计52.2%,而不太有信心和完全没信心的比例是16.7%和7.2%。相对而言,受访者对中国的非常有信心(26%)和比较有信心(41.8%)的比例均高过对上海市的信心,合计达到了67.8%。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上海市人口规模大、密度高、流动性强,防治疫情的形势相较湖北以外的其他省市更加严峻,因而受访者对上海防控疫情的预期表现得并不乐观。
在疫情发生后,近半数的受访者参与捐款,近三成受访者加班为民服务。48.1%的受访者参与捐款,12.6%参与捐物,11.7%提供了志愿服务,26%在疫情期间加班为民服务。民营与外资企业的管理者、自由职业者、办公室职员在各职业群体中参与捐款的比例稍高,在校学生参与捐款的比例是最高的,表现出强烈的慈善精神。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的管理者中有51.2%参与了捐款,自由职业者和办公室职员分别有52.6%和50.4%。而在校学生参与捐款的比例高达71.1%,应该归因于青年人比较强烈的慈善精神,在行动受限的情况下以捐款这种方式表达对防治疫情的支持。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公务员、村居委员会工作人员、退休人员大量参与到志愿服务之中,国有企业管理者参与志愿服务的比例也较高。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公务员/村居委员会工作人员中高达36.2%参与了志愿服务,国有企业管理者中也有16.8%,体制内单位的受访者在本次疫情防治中被首先动员起来。此外,退休的受访者中也有高达27.2%参与了志愿服务,他们作为社区的积极分子广泛参与到疫情的联防联控。
高达70.9%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公务员、村居委员会工作人员加班为民服务,国有企业管理者中有46.7%,再次印证了在此次疫情防治过程中,除了奋战在一线的广大医务人员,体制内单位的管理者、普通公务员、村居委会工作人员被动员和组织起来成为防治疫情的核心力量。同时,商业服务人员中有高达46.3%参与了加班为民服务,餐饮、娱乐等第三产业受疫情影响处于“封冻”状态,而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业持续运转,商业服务人员在疫情期间加班为民服务保障了广大市民日常生活的稳定。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